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山西省武鄉縣、潞城市 |
分類 |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1938年 |
編號 | 1-26 |
認定時間 | 1961年3月4日 |
外部圖片連結 | |
---|---|
八路軍總司令部北村舊址外觀 | |
八路軍總司令部磚壁村舊址外觀 | |
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峪村舊址外觀 |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是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之一(其中北村部分是從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併入),由三處分別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北村、武鄉縣磚壁村和王家峪村的建築物構成,它們分別是四合院和古寺廟群。舊址在中國抗日戰爭時一度被用作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司令部,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朱德、彭德懷和左權均曾入住其中,並在此發動各種抗日運動、以及指揮戰役,建立根據地。磚壁村和王家峪村的舊址在1953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村舊址在2006年併入。
歷史
[編輯]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山西武鄉縣是太行山根據地的腹地之一[1];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在1937年8月開始參與山西抗日前線,軍隊的總司令部曾先後設於在多個地點,其中武鄉縣磚壁村和王家峪村是駐紮最久的一處,八路軍領導人在此指揮華北地區的游擊戰[2]。
1938年10月,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進駐山西潞城縣(現為潞城市)北村[3]。由於當地農民對共產黨的印象非常負面,他們聽說八路軍將會到臨,便全體躲到村外;數天後,村民發現八路軍軍人沒有搶掠糧食後返回村內,後來覺得八路軍部隊紀律嚴明、人員品格優良,對他們的態度轉趨友好[4]。八路軍總部駐紮在一座由居民主動讓出的四合院,它是北村最豪華的民居[4]。總部設於北村期間,八路軍領導人設立了晉東南各界的抗日組織,多次與中國國民黨談判,反抗侵華日軍的掃蕩,成功在華北地區建立根據地;八路軍總部亦曾在1939年春季召開了動員大會,號召各人在村內耕作,從而減低農民的負擔[4][3]。此外,將領左權也在北村總部與劉志蘭結婚,他其後為紀念這裡而把女兒命名為左太北[4]。
1939年7月初,侵華日軍在晉東南發動第二次九路圍攻,試圖徹底摧毀八路軍根據地[5]。日軍在6日逼近北村,八路軍只好轉移陣地,從北村出發,沿濁漳河流域向西北方前進;當時正值太行山一帶的雨季,日軍一直緊隨在後,八路軍最終成功渡過濁漳河,在15日來到武鄉縣磚壁村[5]。磚壁村出入不便,但易守難攻,八路軍因而決定在當地駐紮[6]。由於八路軍在深夜抵達,部隊在村內一座破舊廟宇旁露營,以免驚動村民;翌日,八路軍成員把廟宇稍作整修,總部由此遷入磚壁村[5]。總部設於磚壁時,八路軍成功粉碎了侵華日軍的圍攻和掃蕩;他們又努力與村民打好關係,招攬村民參與八路軍[7][8]。
磚壁村的水源供應不足,食水短缺問題在1939年11月因雨季結束而變得更嚴峻;為了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八路軍領導人朱德決定把總部臨時轉移到10公里外的王家峪村,但部分兵員仍然留在磚壁村[5][2]。總部設於王家峪村期間,朱德、彭德懷等八路軍領導人基於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的原則,與國民黨勢力鬥爭[9]。同時,朱德組織民眾抵抗侵華日軍,同時領導軍民植樹造林,從而建設根據地[10]。此外,八路軍領導人在王家峪村總司令部指揮了135場戰鬥,並爭取外國支援抗日,有說法由此認為王家峪是中國抗日戰爭的指揮中心[11]。
八路軍總部在1940年6月再次遷回磚壁村[5][12][13],此舉的原因存在爭議。一說認為,八路軍領導人答應了磚壁村居民在翌年雨季重返,因而在雨季來臨後把總部遷回村內;另一說法認為,這樣的原因是武鄉縣段村被日軍佔領,當時段村的日軍突然圍攻王家峪,八路軍總部機關便重新進駐磚壁村[5][12][13]。1940年7月,彭德懷、左權、羅瑞卿、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聶榮臻、呂正操等八路軍領導人在磚壁村總司令部部署和指揮了百團大戰,成功打破侵華日軍的囚籠政策,阻礙日本繼續進攻中國的計劃,並遏止對日媾和的意見[7]。
八路軍總部在1940年11月一度遷至遼縣(現名為左權縣),後來在1942年5月反日軍掃蕩後再進駐磚壁村[5][7],此舉的原因亦是有爭議。有村民憶述八路軍軍人指出,彭德懷是因為懷念戰死的左權而率總部搬回磚壁村,此後經常因睹物思人而在總部內哭泣;另一種說法指,日軍發動20,000多人進行鐵壁合圍,試圖消滅八路軍總部,進駐磚壁村是為了總部的安全[5][7][14]。八路軍總部這次在磚壁村駐紮了約20天,期間為左權舉行了追悼會;此後,八路軍先後到山西的太岳軍區和麻田鎮駐紮,再沒有回到舊址[5]。
古蹟結構
[編輯]北村的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是一座四合院,為典型的山西東南部建築風格,大門有屏風,北屋有七所正房,東西面合共有五所廂房;作戰室設於七所正房,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住在西樓,副總司令彭德懷住在東樓,副總參謀長左權住在下東房[4]。
磚壁村的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是一座位於村東的古寺廟群,共佔地一萬多平方米,建築風格近似於中國傳統寺廟[1]。舊址的組成部分有玉皇廟、佛爺廟、李家祠堂和娘娘廟,玉皇廟正殿設有參謀處辦公室,玉皇廟獻殿設有會議室,秘書長的辦公室和參議室分別設於玉皇廟戲台的東西耳房;朱德住在新窯院南房,彭德懷住在李家祠堂,左權住在娘娘廟,作戰科參謀人員住在玉皇廟的東西配殿[1]。
王家峪村的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由三座相連的三所農家院落組成,是最普通的農家四合院;建築物坐北朝南,北面有八個窯洞,西院有接待室、參謀住室和馬棚,東院是陳賡、李達等將領來到八路軍總司令部出現席會議時的住室,中院設有參謀處、秘書處和警衛員住室,亦是朱德、彭德懷、左權等人的住所[1]。
保護
[編輯]磚壁村的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在1953年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革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61年與王家峪村的舊址同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國家文物局撥款組織有關部門修繕磚壁村舊址,分別為舊址的多個構成部分進行揭頂翻修、拆除重建和復原新建工程,並按戰時的狀況重新陳設,舊址最終在1980年10月開放參觀,遊人頗多[7][14]。
王家峪村的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在1961年與磚壁村舊址一同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成為長治市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訂為「山西省31處紅色旅遊精品景點」、「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14]。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了623萬人民幣為王家峪村舊址進行修繕,有關工程在2015年招標[15]。王家峪村舊址設有紀念館,共有10個展廳、918件文物和逾400張照片[16]。
北村的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被分給農民,後因為日久失修而開始殘破[4][17]。1984年,中國共產黨在北村的支部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和村民集資六萬元人民幣修復舊址,讓舊址的陳設能夠重現戰時的場景,並徵募文物來建立紀念館;這次修復工程沒有向國家請求撥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次由農民自發集資來保護此類遺址[4][17]。1990年,將領楊尚昆和徐向前為北村的舊址和紀念館題寫匾額,中國革命博物館贈予11件文物,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則送贈了朱德和彭德懷的塑像[17]。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於2004年6月10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八路軍總司令部北村舊址被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並先後被定為「山西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14]。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旅游简介. 先峰旅遊網. [2016-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 ^ 2.0 2.1 武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縱橫山西. [2016-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 ^ 3.0 3.1 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 華夏經緯網. [2016-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 ^ 4.0 4.1 4.2 4.3 4.4 4.5 4.6 鄧國瑞; 裴雲鋒. 寻访八路军总部·北村 (2015-05-06). 發展導報. [2016-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李林旭 (編); 王莉莉. 八路军总部旧址砖壁村:百团大战发起地. 央視網. 2015-06-26 [2016-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7).
- ^ 杜弘博 (編). 扎根太行山 决胜千里外——山西武乡砖壁村八路军抗战历程(图). 新民晚報. 2015-07-21 [2016-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 ^ 7.0 7.1 7.2 7.3 7.4 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 新華網. 2012-07-02 [2016-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 ^ 十分钟看明白:八年抗战,巨大战争物资从哪来?. 央視財經. 2015-09-03 [2016-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 ^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 山西旅遊網. [2016-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 ^ 張鳳如. 红星杨之歌——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散记. 黃河新聞網. 2015-10-12 [2016-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 ^ 張瑜 (編); 肖貴海 (編). 太行浩气传千古. 上黨晚報. 2015-04-17 [2016-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 ^ 12.0 12.1 鄧國瑞; 裴雲鋒. 寻访“红色文化” 寻访八路军总部·砖壁. 發展導報. 2015-05-06 [2016-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 ^ 13.0 13.1 馮慶 (編); 肖貴海 (編). 四进砖壁八路军总部的传奇转战史. 上黨晚報. 2015-05-21 [2016-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 ^ 14.0 14.1 14.2 14.3 盧慶洪; 劉曉鳴. 八路军总部驻地的变迁. 黨史博採·紀實版. 年第0, (8).
- ^ 王亮 (編); 孟苗. 2623万元投向山西38处抗战文化遗存. 山西日報. [2016-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 ^ 秦昊宸 (編).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和纪念馆. 黨建網. 2015-05-27 [2016-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 ^ 17.0 17.1 17.2 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景区. 上黨晚報. 2012-03-29 [2016-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