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戰爭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4年5月7日) |
1947年印巴戰爭 | |||||||||
---|---|---|---|---|---|---|---|---|---|
印巴戰爭和喀什米爾衝突的一部分 | |||||||||
印度士兵在1947年戰爭中的戰鬥 | |||||||||
| |||||||||
參戰方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科丹德拉·馬達帕·卡里亞帕 中將 薩迪萬特·馬拉納·施里納格什 少將 蒂邁雅 少將 卡爾溫特·辛格 |
少將 穆罕默德·阿克巴·汗 准將 穆罕默德·阿尤布·汗 空軍准將 穆基達·艾哈邁德·多加爾 海軍上將 哈芝·莫哈末·西帝·喬德里 | ||||||||
傷亡與損失 | |||||||||
1,500人陣亡[2] 3,152人受傷[3] |
~6,000人[2][4]陣亡 14,668受傷[4] | ||||||||
由自由喀什米爾的普什圖族民兵入侵喀什米爾所引發 |
喀什米爾戰爭,也被稱為1947年印巴戰爭、第一次喀什米爾戰爭[5]或第一次印巴戰爭,是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就喀什米爾地區的主權問題於1947年到1949年爆發的一場戰爭。它是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三場大規模戰爭中的第一場。
起因
[編輯]在英國殖民時期,喀什米爾實際由英國保護國喀什米爾-查謨土邦所統治。英國從印度撤軍以後,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的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喀什米爾加入。查謨邦上層王公貴族大都屬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而下層平民百姓大都屬穆斯林,希望加入伊斯蘭教國家巴基斯坦。瑪哈拉賈(邦主)哈里·辛格則希望能保持喀什米爾的獨立地位,因此推遲對這個問題的決定。英國撤軍以後一支由親巴基斯坦的普什圖部落和巴爾蒂斯坦士兵組成的軍隊從巴基斯坦西北邊省入侵喀什米爾。辛格倉促逃離喀什米爾,逃往印度,印度藉此機會也進軍喀什米爾,喀什米爾戰爭爆發。
印巴分治後英國國王佐治六世也是兩國名義上的元首,但在國王不協調各個大英國協王國的外交政策下,缺乏實質政治意義,國王在國際衝突中的角色顯得矛盾。在這此印巴戰爭中,以國王為元首的印度與同樣屬於自己統治的巴基斯坦進行戰爭。此事被戲稱是「國王自己的政府,反對效忠自己的軍隊,與另一個由自己統治的國家進行戰爭」。而英國政府本身則保持了中立,並支持聯合國處理此事。[6]
戰爭概述
[編輯]入侵喀什米爾的巴基斯坦軍隊自稱為「喀什米爾解放軍」,是一支受巴基斯坦援助的地方軍,在戰爭中若干的優勢:
- 戰前喀什米爾本土的軍隊分散在整個地區來維持當地的秩序,它的部署不適宜抵抗全面入侵。
- 一些喀什米爾本土軍隊後來加入了印度軍隊。
- 喀什米爾解放軍不斷受到巴基斯坦正規軍的支持,而且隨著戰爭的持續越來越多巴基斯坦正規軍士兵加入喀什米爾解放軍。
- 有可能英國軍官幫助計劃巴基斯坦的入侵。
因此喀什米爾的正規軍很快就被入侵的喀什米爾解放軍擊潰。但是入侵軍未能儘快利用其優勢,印度使用空軍加強喀什米爾的抵抗。1947年底巴基斯坦的入侵受阻,除喜馬拉雅山脈高地地區外入侵軍未能繼續進軍。1948年6月在喜馬拉雅山地巴基斯坦入侵軍在列城外郊也被擊退。1948年內雙方未能取得更多的戰略優勢,戰線固化。1948年12月31日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戰爭過程
[編輯]喀什米爾戰爭可以分十個階段。
1947年10月22日至26日,巴基斯坦攻入
[編輯]1947年10月22日一支強大的非正規軍從巴基斯坦入侵卡喀什米爾,其目標是喀什米爾的首都斯利那加,喀什米爾軍隊很快被擊潰,通向斯里那加的道路敞開了。局部也發生了喀什米爾正規軍倒向喀什米爾解放軍的現象。喀什米爾土邦主哈里·辛向印度政府求援。印度政府對辛說:只有在辛簽署加入印度聯邦的情況下印度才能夠向喀什米爾出兵來保護其聯邦領土。辛立刻簽署了加入印度的聲明。印度立刻出兵喀什米爾,抵擋住了喀什米爾解放軍的進攻,防止了斯利那加被占。巴基斯坦的非正規軍紀律敗壞,許多士兵在掠奪了被占領的城市後就回家了,因此巴基斯坦也未能及時加強它的進攻。在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旁切谷(Punch Valley)的喀什米爾退入城市,這些城市被包圍。
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7日,印度攻入喀什米爾谷
[編輯]印度軍隊被迅速通過空軍投入斯利那加的防禦戰,很快就擊敗了市郊的非正規軍。在這場防禦戰中尤其印度的裝甲車的側翼行動起了巨大的作用。喀什米爾解放軍敗退到巴拉穆拉和烏里,這兩座城市均被印軍收復。在旁切谷喀什米爾正規軍依然受困。就在此時吉爾吉特的軍隊倒向巴基斯坦,使得喀什米爾解放軍獲得了喀什米爾的最北部地區。吉爾吉特受到了奇特拉爾地區軍隊的幫助。奇特拉爾在此前就已經決定加入巴基斯坦了。由於奇特拉爾與吉爾吉特之間文化與歷史的聯繫奇特拉爾的首長決定幫助吉爾吉特,出兵喀什米爾。
1947年11月18日至26日,試圖援救旁切
[編輯]印度軍隊沒有追擊被擊潰的喀什米爾解放軍,而是向南試圖解旁切的圍,但是這個行動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偵探不足,對當地的道路的困難的低估。雖然印軍到達了旁切,但是未能達到解圍的目的。另一支從南面過來的解圍軍只到達了克特里(Kotli),營救了當地的困軍返回,米爾布爾被喀什米爾解放軍占領。
1947年11月25日至1948年2月6日,江格被占,對那奧歇拉和烏里的進攻
[編輯]喀什米爾解放軍進攻並占領了江格(Jhanger),並成功地攻擊了那奧歇拉(Naoshera),對烏里的進攻未成功。與此同時在南部印度成功地解圍尚貝(Chumb)。由於印度軍隊不斷進入喀什米爾,戰線開始固定化。
1948年2月7日至5月1日,反攻江格
[編輯]在南方印軍反攻重占江格和拉賈烏里,在喀什米爾谷喀什米爾解放軍繼續攻擊烏里。在北部喀什米爾解放軍開始圍攻斯卡都。
1948年5月1日至19日,印軍春季攻勢
[編輯]印軍在江格擊退多次受到巴基斯坦正規軍加強的喀什米爾解放軍的進攻,在喀什米爾谷印軍重新占領底斯威爾(Tithwail)。在喜馬拉雅山高地上喀什米爾進展迅速,其滲入的軍隊圍攻列城,攻破卡吉爾,並擊退了一支援救斯卡都的印軍。
1948年5月19日至8月14日,古拉布行動和消滅行動
[編輯]在喀什米爾谷印軍繼續進攻並開始向北擴展,攻克克蘭(Keran)和古拉伊斯(Gurais),印軍還擊退了一次向底斯威爾的反攻。在旁切被圍的軍隊得以突圍,一度與外交獲得聯繫。喀什米爾正規軍在斯卡都抵擋了吉爾吉特軍隊的進攻,因此吉爾吉特軍隊無法繼續對列城的攻擊。8月奇特拉爾軍隊使用炮兵攻破斯卡都後吉爾吉特軍開始向拉達克進攻。
1948年8月15日至11月1日,鴨行動
[編輯]此時雙方的行動都開始減少。印軍進攻德拉斯(Dras)的企圖是唯一的一次大的軍事行動,但是失敗。旁切依然受困。
1948年11月1日至26日,簡單行動,旁切解圍
[編輯]此時印度開始占上手,在被圍一年後旁切終於解圍。吉爾吉特軍隊在喜馬拉雅山高地終於被擊潰。印軍一直追擊到卡吉爾,然後因補給困難停止追擊。使用坦克印軍克服了祖吉拉山口重占德拉斯。這是第一次在這樣的高地上使用坦克,印度的坦克戰術是基於1945年在緬甸獲得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1948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走向停火
[編輯]巴基斯坦認識到它無法獲得任何進展,因此決定停火。聯合國安理會出面調停了一個於1948年12月31日生效的停火協議。但是就在停火前數日巴基斯坦突然進行反擊,割斷了旁切與烏里之間的道路。在再次協商後雙方同意停火。停火條件是聯合國於8月13日提出的一個決議,於1949年1月5日生效。巴基斯坦必須撤出所有它的正規和非正規軍。印度可以保留小部分軍隊維持秩序。同時決定由公民投票來決定喀什米爾的未來。此後雙方正式劃定了印巴停火線。
戰爭雙方共有約1500名士兵陣亡。巴基斯坦獲得了喀什米爾約2/5的地盤。
軍事經驗
[編輯]武器使用
[編輯]印軍在兩個階段里使用了少量輕坦克和裝甲車,這些裝甲車和坦克在這兩個階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在防禦入侵軍攻克斯利那加的防禦戰中使用了兩輛裝甲車從對方背面突襲
- 在攻克祖吉拉山口時使用了11輛輕型坦克。
這兩次作戰的經驗是假如裝甲車出其不意地出現的話會造成巨大的心理作用。輕裝甲車對躲在它們後面的步兵的心理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而且在這些情況下對方沒有使用反坦克武器,因為對方沒有作相應的準備。這次戰爭中裝甲兵的應用對印度的軍事戰術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印度花費了巨大的資源在不適合的達旺地區部署裝甲兵,而且其作用很小。
戰線的變化
[編輯]在軍隊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後戰線的變化非常小,往往只是占據一個村莊或者山頭,但是在軍隊密度小的地方戰線的推進速度可以非常快。
軍隊部署
[編輯]喀什米爾正規軍分布在邊境各地,因此無法面對正規進攻,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印度使用類似的戰術來支援東巴基斯坦的抵抗(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結果
[編輯]喀什米爾喪失了獨立。1948年停火線成為喀什米爾的實際分裂線,巴基斯坦占據喀什米爾的2/5,印度占據3/5。印度占據喀什米爾比較富饒、繁茂和人口密集的喀什米爾谷地。1956年這個地區成為印度的查謨-喀什米爾邦。
參考文獻
[編輯]- ^ Robert Blackwill, James Dobbins, Michael O'Hanlon, Clare Lockhart, Nathaniel Fick, Molly Kinder, Andrew Erdmann, John Dowdy, Samina Ahmed, Anja Manuel, Meghan O'Sullivan, Nancy Birdsall, Wren Elhai, Nicholas Burns (Editor), Jonathon Price (Editor). American Interests in South Asia: Building a Grand Strategy in Afghanistan, Pakistan, and India. Aspen Institute. : 155– [3 November 2011]. ISBN 978-1-61792-4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2.0 2.1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202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5).
- ^ Official Government of India Statement giving numbers of KIA - Parliament of India Website. [201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4).
- ^ 4.0 4.1 Battle Casualties of Azad Kashmir Regiment during 1947-1948. [201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7).
- ^ Nawaz, Shuja, The First Kashmir War Revisited, India Review, May 2008, 7 (2): 115–154, S2CID 155030407, doi:10.1080/14736480802055455
- ^ Ankit, Rakesh. Britain and Kashmir, 1948: “The Arena of the UN”. Diplomacy & Statecraft. 2013-06, 24 (2). ISSN 0959-2296. doi:10.1080/09592296.2013.78977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