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輔助警察
烏克蘭輔助警察部隊 | |
---|---|
存在時期 | 1941年7月至1944年 |
國家或地區 | German-occupied Europe including Reichskommissariat Ukraine and District of Galicia |
效忠於 | 納粹德國 |
功能 | 輔警 |
烏克蘭輔助警察(德語:Ukrainische Hilfspolizei;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допоміжна поліція,羅馬化:Ukrainska dopomizhna politsiia)是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東加利西亞和烏克蘭專員轄區設立的當地警察隊伍的官方稱呼。德國在巴巴羅薩行動中占領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西部領土後不久,就組織建立了當地輔警。[1]
烏克蘭輔助警察由海因里希·希姆萊於1941年8月中旬創建,歸屬波蘭總督府的德國秩序警察管轄。實際的烏克蘭專員轄區於1941年8月20日正式成立。其部隊大多數來自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在6月份創建的烏克蘭人民民兵。
在德國控制下的烏克蘭武裝組織共分兩類。第一類主要是機動警察單位,他們通常被稱為舒茨曼夏特(Schutzmannschaft)或舒馬(Schuma),這些部隊以營為單位,在烏克蘭的多數地區從事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反游擊行動。輔警部隊直接受當地的德國秩序警察指揮官領導。[2]
第二類是當地駐紮的警察部隊,德國政府簡稱為烏克蘭警察,這支警察部隊隸屬於黨衛軍。值得注意的是,納粹德國的加利西亞大區是一個獨立於烏克蘭專員轄區的行政單位。他們之間並無政治聯繫。 [3]
在德軍占領烏克蘭後,地方輔警編隊還出現在基輔等重要城鎮中。城市警察部隊隸屬於該市的德國國家保衛警察司令;農村警察哨所則隸屬於當地的德國憲兵司令。 [4]
歷史
[編輯]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德軍占領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領土,立刻就成立了負責維護當地治安的警察。這源於1941年7月27日德國占領克拉科夫後,由當地秩序警察司令發布的命令。而在加利西亞新行政區的烏克蘭輔助警察則受到德國專員轄區的指揮。 [5]
警察部隊的司令往往並非烏克蘭人出任。可查到的最高軍階是烏克蘭的警官弗拉基米爾·皮圖萊,他升至少校軍階,成為了倫貝格(今利沃夫)的地區指揮官。該地區的黨衛軍和警察領導在利沃夫建立了警察學校。 [6]加利西亞大區建立後,他們招募了5,000名軍人(原計劃招募6,000人,但由於德國在烏克蘭的行動,導致警察一職在加利西亞不受人待見),其中包括120名低級軍官。這些部隊主要負責維持公共秩序和執行日常警務。他們的行動還會受到其他警察部隊的制約。 [6]
新成立的「烏克蘭專員轄區」中,輔助警察通常被稱為「舒茨曼夏特」(Schutzmannschaft)[7] [8] ,在所有被占領的領土中,他們總共有超過35,000人,其中在加利西亞有5,000人。 [9]營隊的名稱通常反映了他們的管轄區域。[5] 領導團隊的構成則反映了德國的外交策略。儘管在輔助警察中烏克蘭人數量眾多,但只有烏克蘭出身的德國人才能擔任領導職務 [10]許多加入警察隊伍的人在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時就已作為民兵服役。[11] 大部分加利西亞的烏克蘭輔助警察後來還加入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中的班德拉派。輔助警察的民族成分反映了該地區的民族構成,其成員不僅包括烏克蘭人,還有蘇聯戰俘中的俄羅斯人、當地徵召的波蘭人,以及所有東歐出身的德國人。 [12]
在某些情況下,烏克蘭輔助警察的人員配置取決於其隸屬的機構。例如,基輔地方警察的高級職位經常由烏克蘭人民軍的退伍軍人和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中的梅利尼克派擔任;而低級職位則由當地居民和戰俘擔任。相對地,烏克蘭的刑事警察(德語:Sicherheitsschutzmannschaft)就沒有受到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的影響,這部分警察主要由前蘇聯法律專家、共產黨人、民兵和東歐出身的德國人組成。此外,在1941-42年德國當局開始鎮壓班德拉分子後,他們中的一些人還要追捕自己曾經的「同行」。儘管存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但這兩個警察機構的員工在逮捕猶太人、共產黨員和德國當局認定的「政治敵人」時還是會進行合作。[13]
輔助警察直接受日耳曼黨衛隊、特別行動隊和軍事占領當局的指揮。 [14]
參與大屠殺
[編輯]烏克蘭輔助警察在大屠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5]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教授亞歷山大·斯塔蒂耶夫指出,根據史料,烏克蘭輔助警察是納粹在蘇聯大屠殺的主要實施者之一,這些警察單位僅在沃爾希尼亞地區就參與了針對150,000名猶太人的屠殺。[16]德國歷史學家迪特·波爾在《烏克蘭的大屠殺》一書中寫道,德國占領時的最初階段,輔警就已參與德軍的殺戮行動。輔警負責猶太人的登記工作,執行搜捕任務,守衛猶太人居住的隔都區,同時還負責將猶太人押送至行刑區並進行封鎖。 [17]大約有300名來自基輔的輔助警察參與組織了娘子谷大屠殺。輔警們還參與過在第聶伯羅的屠殺事件,其中現場指揮報告提到這次合作「在各個方面都非常順利」。在克里沃羅格的猶太人大屠殺中,「整個烏克蘭輔助警察部隊」都被調動起來了。[17]
對波蘭人的迫害
[編輯]按照如今的認定標準來確定烏克蘭警察的國籍是頗為困難的。在德國占領的波蘭東部(如:加利西亞大區),並沒有當地人承認烏克蘭人具有法律上的獨立地位。一些對波蘭人和猶太人懷有深仇大恨的烏克蘭輔助警察,從法律和正式的身份上看,他們在很長時間內仍被視為波蘭人。戰後三十年,一名前烏克蘭警察,揚·馬斯洛夫斯基(也被稱為伊萬·馬斯利)被一些什切皮亞廷、戴尼斯卡、塔爾諾申、尼姆斯托夫和科爾丘夫鎮大屠殺中倖存的波蘭人認出。1978年,他被波蘭當局判處死刑。在請求特赦未果後,馬斯利於1979年8月20日在莫科托夫監獄被執行死刑。[18] [19]
1942年11月13日,烏克蘭輔助安全警察在沃里尼亞奧博基村處決了32名波蘭人和1名猶太人。在犯下罪行後,他們還將村莊整個燒毀。1942年12月16日,在德國人的帶領下,烏克蘭警察在耶濟耶采(原羅夫諾省)殺害了360名波蘭人。 [20] [21]
在烏克蘭反抗軍組建中的作用
[編輯]對於很多人來說,加入警察部隊是合法參加軍事訓練,拿到武器的少數途徑之一。1943年3月20日,班德拉派的領導發布了秘密指示,要求已經加入德國輔助警察的成員攜帶其武器並逃離,隨後與沃倫的班德拉派反抗軍匯合。據估計,1943年春,有約10,000名經過訓練並裝備得當的警察加入了未來的烏克蘭反抗軍。在某些情況下,為了阻止這些警察叛逃,他們不得不與德國軍隊發生武裝衝突。 [22]
編制
[編輯]1942年後,德國對東部的軍事管理被常規的憲兵替代,輔警的兵力增長了十倍。然而,這些新加入的兵力並不集中在軍營,而是作為民兵接替了之前的猶太區警察。真正的保安營(簡稱Schumas,德文:Schutzmannschaft Bataillone)則只占了整體兵力的三分之一。這些警察穿著黑色制服,這些制服是戰前德國的庫存,已經不再使用,存放在倉庫中。原來黨衛隊的黑色制服,包括他們標誌性的野戰帽,被簡單地去掉了德國徽章,轉交給當地的輔警,並加上了新的標識。隨時間推移,機動部隊被分配了野戰灰色制服(如照片所示) [23]每個營的理想規模是大約是500名士兵,分為3個連,每個連有140-150人。 [24] [25]直到1942年末,每人一套德軍制服還是一個後勤問題。在武器方面,最常用的是繳獲的俄國步槍和手槍。直到戰爭後期,保安營的機槍仍然十分稀缺。[26]
-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部隊
編號 | 成立時間 | 解散時間 | 備註 |
---|---|---|---|
51 | 1943 年 5 月 | ||
53 | 1942 年 8 月 | ||
54 | 1942 年 9 月 | ||
55 | 1942 年 8 月 | ||
57 | 8月,改編為黨衛軍第30武裝擲彈兵師。 [24] [27] | ||
61 | |||
62 | |||
63 |
- 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部隊[24]
編號 | 成立時間 | 解散時間 | 備註 |
---|---|---|---|
101 | 1942年7月 | ||
102 | 1942年7月 | ||
103 | 1942年7月 | ||
104 | 1942年7月 | ||
105 | 1942年11月 | ||
106 | 1942年11月 | ||
108 | 1942年7月 | ||
109 | 1942年7月 | ||
110 | 1942年7月 | ||
111 | 1942年7月 | ||
113 | 1942年7月 | ||
114 | 1942年7月 | ||
115 | 1942年7月 | 部隊轉移到了白俄羅斯。[28] | |
116 | 1942年7月 | 1942年7月 | |
117 | 1942年7月 | 1942年7月 | |
118 | 1942年7月 | 主要成員是前蘇聯軍官,他們很快被派往基輔組建其他營。 1942年12月,轉移到明斯克。[28] | |
119 | 1942年11月 | ||
120 | 1942年11月 | ||
121 | 1942年11月 | ||
122 | 1942年7月 | ||
123 | 1942年7月 | ||
124 | 1942年7月 | ||
125 | 1942年11月 | ||
129 | 1942年7月 | ||
130 | 1942年7月 | ||
131 | 1942年7月 | ||
134 | 1942年11月 | ||
136 | 1942年11月 | ||
137 | 1942年10月 | ||
138 | 1942年10月 | ||
139 | 1942年10月 | ||
140 | 1942年10月 | ||
143 | 1942年8月 | ||
144 | 1942年8月 | ||
145 | 1942年8月 | ||
146 | 1942年8月 | ||
155 | 1942年11月 | ||
156 | 1942年11月 | ||
157 | 1942年11月 | ||
158 | 1942年11月 |
參見
[編輯]參考
[編輯]- ^ Arne Bewersdorf. Hans-Adolf Asbach. Eine Nachkriegskarriere (PDF). Band 19 Essay 5. Demokratische Geschichte: 1–42. [26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03) (德語).
- ^ Arne Bewersdorf. Hans-Adolf Asbach. Eine Nachkriegskarriere (PDF). Band 19 Essay 5. Demokratische Geschichte: 1–42. [26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03) (德語).
- ^ Arne Bewersdorf. Hans-Adolf Asbach. Eine Nachkriegskarriere (PDF). Band 19 Essay 5. Demokratische Geschichte: 1–42. [26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03) (德語).
- ^ See the treatment in Dieter Pohl, Nationalsocialistische Judenverfolgung in Ostgalizien 1941–1944: Organisation und Durchführung eines staatlichen Massenverbrechens (Munich: Oldenbourg, 1997), Section II.2: "Der Besatzungsapparat im Distrikt Galizien"
- ^ 5.0 5.1 Magocsi, Paul Robert. A History of Ukrain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6: 631, 633. ISBN 9780802078209.
- ^ 6.0 6.1 Василь Офіцинський, Дистрикт Галичина (1941—194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Історико-політичний нарис. — Ужгород, 2001 (Vasil Oficinskiy, "District Galicia 1941–1944."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essay. Uzhgorod, 2001.) Citation: Комендантом Львівської поліції був Володимир Пітулай (Vladimir Pitulay), його заступником Лев Огоновський (Leo Ohonovskyi). Особовий склад Української допоміжної поліції формувався з молодих людей, які закінчили курси Поліційної школи у Львові. У кінці січня такі курси закінчили 186 українських поліцаїв. А 15 травня 1942 р. закінчився другий вишкільний курс, який підготував 192 поліцаїв... Українську міліцію 15 серпня 1941 р. було переорганізовано в Українську допоміжну поліцію, яка на осінь 1941 р. нараховувала 6000 чол.
- ^ Czesław Madajczyk, Faszyzm i okupacje 1938–1945, Poznań 1983, ISBN 83-210-0335-4, Vol.2, p. 359.
- ^ Schutzmannschaft battalions were formed by orders of Reichsführer-SS between 25 July and 31 August 1941.
- ^ В. Дзьобак, Порівняльна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колаборації населення Росії й України в роки радянсько-німецької війн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 242 KB) Сторінки воєнної історії України Випуск 11. – Київ: Інститут історії України НАН України, 2009; №11. (V. Dzobak Comparison of collaboration population of Russia and Ukraine during the Soviet-German War in Military History of Ukraine Vol 11. Kyiv: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Ukraine, 2009. № 11, page 267 (252–276).)
- ^ Prof. Wendy Lower, Towson University. Lo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rimes of the Holocaust in Ukraine: Forms and Consequ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MU Muenchen / Towson Univ MD.
- ^ Timothy Snyd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s, pg. 159.
- ^ Andrew Gregorovich. World War II in Ukraine. FORUM Ukrainian Review (Reprint). Spring 1995, (92). Infoukes.com p. 25 [28 June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1). Chapter: Jewish Holocaust in Ukraine.
- ^ Ситник, Данііл. Формування української поліції у Києві (1941-1943). Наукові записки НаУКМА. 2020, 3: 41–44 [1 March 2021]. doi:10.18523/2617-3417.2020.3.40-48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 ^ Spector, Robert Melvin. World without civilization: mass murder and the Holocaust.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5: 678–. ISBN 9780761829638.
- ^ Rossoliński-Liebe, Grzegorz. Holocaust Amnesia: The Ukrainian Diaspora and the Genocide of the Jews. German Yearbook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 (2016).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6).
The Ukrainian polic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ird phase of the Holocaust, during which most of the Jews in eastern Galicia and Volhynia were killed.
- ^ The Soviet Counterinsurgency in the Western Borderlands Statiev Alexan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age 69
- ^ 17.0 17.1 Ray Brandon, Wendy Lower. Ukrainian Society, Soviet Officialdom, and the West. The Shoah in Ukraine: History, Testimony, Memorializ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8 May 2008: 55 [2013-06-22]. ISBN 978-0253001597.
- ^ Robert Horbaczewski. Ostatnia kara śmierci (The last case of capital punishment). Region – Gospodarka i polityka. Kronika Tygodnia (reprint: Roztocze.net). 2005-02-16 [201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6 April 2012).
- ^ Museum of Independence (PDF). June 23, 2019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15).
- ^ Grzegorz Motyka, Ukraińska partyzantka 1942–1960[頁碼請求]
- ^ Czesław Partacz, Krzysztof Łada, Polska wobec ukraińskich dążeń niepodległościowych w czasie II wojny światowej, (Toruń: Centrum Edukacji Europejskiej, 2003)
- ^ (烏克蘭語) Організація українських націоналістів і Українська повстанська армія. "Двофронтова" боротьба УПА, p.165. (PDF). [2016-12-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8 September 2011).
- ^ Gordon Williamson. German Security and Police Soldier 1939–45. Osprey Publishing. 2012: 44. ISBN 978-1782000075.[永久失效連結]
- ^ 24.0 24.1 24.2 Marcus Wendel. Schutzmannschaft Bataillone (Internet Archive 6 January 1914 capture). Axis History. 19 January 2014 [1 June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 ^ Christoph Schiessl. The Search for Nazi Collabor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Google Book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2009: 40 [23 February 2015]. ISBN 978-1109090079.[永久失效連結]
- ^ Martin C. Dean. Collaboration in the Holocaust.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68. ISBN 1403963711.
- ^ GFN. Organizational History of the German SS Formations 1939–1945 (PDF).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CGSC), US Army Combined Arms Center: 24. 1992 [23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存檔於2011-02-16).
- ^ 28.0 28.1 Natalia Petrouchkevitch. Wartime experiences of the Schutzmannschaft Battalion 118. Victims and criminals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2015: 71–78 [23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