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
中國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設在北京(1928年改稱北平)的一所私立大學,由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國民黨人士創辦於1912年。
1949年學校停辦,其附屬中學後更名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辦學至2008年。
沿革
[編輯]孫中山等人於1912年冬仿日本早稻田大學創辦該校,初名國民大學,位於前門內西城根原「願學堂」校址內外(後為中國大學附屬中學校址,現已拆毀改建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1][2]
1912年冬,宋教仁報請北京政府批准辦學,並由政府撥給8.45萬兩白銀用作開辦經費。隨後,宋教仁召集部分國民黨人士組成學校董事會。孫中山是校董之一。董事姚憾出面租下位於前門內西城根「願學堂」的數十間房,作為校舍。此後,董事們訂立校章、課程及規則,並發招生廣告,聘任中外教員。校名定為 「國民大學」。即將開學時,首任校長宋教仁於1913年3月19日在上海遇刺身亡。乃改由校董黃興出任第二任校長,由彭允彝代行校長職務。[1][2]
1913年4月13日,國民大學及附屬中學正式開學,開學典禮在學校院內舉行。上午10時,鳴校鍾奏樂,舉辦開學典禮。先由彭允彝代讀校長黃興的講話(黃興時在南京,未能出席典禮),袁世凱的特派員梁士詒致賀詞,教育總長陳振先講話。國民大學設教務、總務、庶務、會計等機構,初設四個部:大學部(下設文、法、商三科)、專門部(下設法、商兩科)、法政別科部、附屬中學部。[1][2]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開辦經費被北洋政府收回,學校由官辦改為民辦。1914年1月,學校與上海吳淞的中國公學合併,改稱中國公學大學部。[1][2]
1917年3月5日,經董事會決定,將校名改為「中國大學」。1921年起,由王正廷長期擔任中國大學校長。此時,在校學生已有千餘人,原有校舍過於狹小,經校長與校董努力,於1925年6月購買了西單二龍坑鄭王府房產(後為新皮庫胡同乙12號,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所在地)。1925年9月,中國大學大部分機構均遷至新校址開學。1930年,在前門西城根舊址成立中國大學高級附屬中學部。同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在理學院未成立之前,須以「中國學院」名稱定案。1930年秋,設置總務長、教務長。1933年2月,附屬中學增設初中部。1933年8月成立法科。1933年10月開設理科,設理化、生物兩系。1936年籌建科學館,並興建理科大樓。[1][2][3]
1936年10月,王正廷調任中國駐美國大使,經董事會決定,推選常務理事會主任何其鞏代理校長。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河北地區各大學院或南遷或停辦,本校奉令留北平,教育青年。其間,還掩護了許多抗日地下工作者。1938年收受借讀生,擴充新班增加名額,原北平各高校留下的教師也紛紛來該校任教。在日本占領下,本校抗日師生遭逮捕監禁者甚多。當時本校的經費及環境變化甚大。時任日本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總長湯爾和、次長方宗鰲皆是何其鞏的多年好友,才使本校倖存。日本占領時期,經何其鞏與蔣介石及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秘密聯繫,自1939年起,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又撥發部分經費。1943年夏,經董事會議決改為大學制度,後又更名為中國大學,並設立文、理、法3個學院。除了原有各系之外,又增設了商學系和數理系。1944年,增設史學系,並設文科、法科兩個研究院。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教育部宣布,該校與後方大學同等待遇,學生無需經過甄審。何其鞏也被蔣介石委任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北平代表。[3]何其鞏托張卓然向國民政府教育部提出,希望教育部補助經費,並正式承認中國學院改稱「中國大學」並立案;但教育部回復稱「中國學院準備每月補助2000元,改大一節,暫勿庸議」,即給以微薄的補助、且不准改稱「中國大學」。何其鞏對教育部長陳立夫十分不滿。[4]
1946年春,該校首次成立了「學生自治會」,該會的主要負責人是全校各班的班代表選舉產生,其中除了副主席竇世明實際是中統特務外,其餘部長以上負責人均為進步學生。當時,學生自治會為了解決學校經費困難,要求將該校改為國立大學,並決定舉行罷課遊行,派代表赴南京請願,且提出學校經費問題如不解決則誓不罷休。學生自治會提出的要求獲得全校師生擁護。該校內的親中國國民黨方面人員對此很擔心,怕學生運動的領導權因此落入進步學生手中。當時,中國國民黨的黨特機關對此事態發展也非常重視,怕事情鬧大,他們曾一度希望何其鞏校長出面干預;但何其鞏不但未干涉,反表同情及支持,遂引起國民黨當局及該校內親國民黨人員的不滿。此外,何其鞏並非蔣介石的嫡系,也不積極反共。由此,該校內親國民黨人員及其領導機關經多次密謀後,決定採用苦肉計,製造所謂「何其鞏收買暴徒刺殺學生會副主席竇世明」的假案。1946年暑假的某日夜間,中統局北平區學運組(設在西單粉子胡同)製造了該假案;中國大學的中統中心組長竇世明用剃鬚刀片將自己右臂劃開一道傷口,並扯破自己上衣,在臉上塗滿鮮血,隨後回到校內,聲稱被暴徒打傷。由於這起假案的影響,1946年夏,何其鞏被迫離開該校。此時,該校組成「教授會」,並推選反對何其鞏的總務長韓道之代行校長職務。[3]
1949年1月北平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後,同年3月,中國大學因生員缺乏及經費匱乏停辦,部分院系教授及學生合併到華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所遺校舍成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辦公場所,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場所。[1][2]
中國大學附屬中學一直在中國大學的老校址辦學。1949年北平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後,該中學更名為「新生中學」,後又更名為「新英中學」,1952年更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2008年該校結束,原址改建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1][2]
2013年4月13日,中國大學北京校友會在北京舉辦中國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51位80歲以上的校友從中國各地趕來參加。北京中山堂和中國大學校友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大學百年紀念展覽於4月9日開幕。[2]
學生運動
[編輯]1919年五四運動中,中國大學學生率先列隊參加,多數學生被打或被捕,其中部分人員被警察廳關押半個多月,後經校長姚憾與其他院校的6位校長聯名保釋。[1]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大學遼寧籍學生曾組織抗日救國團。1931年9月21日,中國大學召開反日救國大會。中國大學學生李兆麟由此赴抗日前線,後來成為知名的抗聯將領。[1]
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12月9日晨,軍警封鎖了中國大學,中國大學學生會主席董毓華等人率學生隊伍越牆出校,湧上街頭,最早來到中南海新華門請願。12月16日在北平舉行的抗日大遊行中,董毓華和其他同學奪過軍警手中的水龍反射軍警,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中學歷史課本上一二·九運動的圖片便是依據當時現場搶拍的此幅照片繪製。1935年12月22日,北平學聯在中國大學逸仙堂舉辦血衣展覽,展出 「一二·九」、「一二·一六」事件中各學校受傷學生的血衣數百件。該展覽是由中國大學學生董毓華和白乙化籌辦。白乙化不久也赴抗日前線,成為平西抗日游擊戰知名將領。[1]
領導
[編輯]董事
[編輯]汪精衛、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等曾任名譽總董事;孔祥熙、孫科等曾任董事長。
校長
[編輯]- 宋教仁(1912年-1913年3月22日逝世)
- 黃興(1913年-1914年)
- 彭允彝(1913年-1914年)(代理校長)
- 黃雲鵬(1914年-1914年)
- 林長民(1914年-1915年)
- 王印川(1915年-1916年)
- 姚憾(1916年-1921年)
- 王正廷(1921年-1936年)
- 祁大鵬(?-1936年)(總務長主持校務)
- 何其鞏(1936年10月-1946年10月)(代理校長)
- 韓道之(1946年-?)(總務長主持校務)
- 王正廷(1947年-1949年)
校友
[編輯]中國大學及附屬中學具有深厚的學術及革命傳統,魯迅、胡適、馬寅初、張申府、張岱年、黎錦明、藍公武、翁獨健、唐紀翔、孟昭威、傅銅、童德禧、李喬萍、余蘭園、武兆發、張春霖、石子興、陳瑾琨、左文浩、李飛生、楊伯屏、王光琦、邸維周、張錫彤、王靜如、魏重慶、蔡亮澄、孔益人、秦竹桑、張子高、曹靖華等學者以及吳承仕、李大釗、李達、楊秀峰、齊燕銘、張致祥、陳伯達等「紅色教授」曾在此任教。馮雪峰、崔月犁、宋汝棼、黎光等人均曾在中國大學活動。[2][1]
學生當中出了李兆麟、白乙化、董毓華、謝和賡、段君毅、任仲夷、彭子岡、胡底、吳兆南、張致祥、徐才、李大偉等著名人物。[2]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孙中山创建的中学——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人民网,2001年11月14日. [2013年5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1日).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中国大学的产生境况与发展变迁史,中国校庆网,2013-4-15.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3.0 3.1 3.2 文史資料選編42,北京出版社,1992年,第191-192頁
- ^ 沦陷后我在天津教育界的抗日活动,载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39-42,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