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馀庆寺

坐标34°39′15.9″N 134°3′41.0″E / 34.654417°N 134.061389°E / 34.654417; 134.0613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馀庆寺

馀庆寺境内
馀庆寺
基本信息
位置冈山县瀬戸内市邑久町北岛1187
坐标34°39′15.9″N 134°3′41.0″E / 34.654417°N 134.061389°E / 34.654417; 134.061389
宗教日本佛教
本尊千手观世音菩萨
宗派天台宗
称号与地位山号:上寺山(うえてらさん)
状态文化财:本堂、木造药师如来坐像、木造圣观音立像(重要文化财)
三重塔、钟楼、十一面观音像(县指定重要文化财)
札所等中国三十三观音排行第2
山阳花寺排行第16
百八观音排行第3
开基据传为报恩大师
开山时间据传为天平胜宝元年(749年
地图
地图

馀庆寺(よけいじ)是位于冈山县瀬戸内市邑久町北岛的一间寺庙,宗派是天台宗。山号则为上寺山(うえてらさん)。供奉的主神为千手观世音菩萨,但佛像平日不公开供参拜,而是每33年才举行1次公开参拜仪式(最近1次公开是在平成24年(2012年)11月间)。在中国三十三观音灵场中排行第2、山阳花寺二十四寺中排行第16、百八观音灵场中排行第3。当地居民常将此寺以其山号“上寺山”加以称呼。

沿革[编辑]

馀庆寺据说是于天平胜宝元年(749年)由报恩大师所开创,一开始称为日待山日轮寺,后成为报恩大师开创的备前48寺之1而香火鼎盛。报恩大师(?-795年)是备前国津富郡波河(现冈山市芳贺)出身、带有传说色彩的僧人,据说冈山县境内有许多古寺都是由他开基而传承下来。

此寺曾有一段时间香火不旺,是到了平安时代时,由圆仁(慈覚大师)将之再兴,并改名为本觉寺,之后成为近卫天皇的祈愿地,且再改名为现今的名称即上寺山馀庆寺。

室町时代武将浦上则宗曾是此寺的虔诚信徒,至战国时代该寺则受到宇喜多氏的保护,并在江戸时代冈山藩池田氏庇护而得以繁盛。

该寺原有7院13坊的塔头,至今日仍存惠亮院、本乘院、吉祥院、定光院、明王院及圆乘院等6个僧院,并与豊原北岛神社相邻而保留了自平安时代开始即发展出来的神佛习合形态。

目前于年终年初之际会在寺区内举行夜间点灯观赏活动。

文化财项目[编辑]

本堂

国家指定为重要文化财部分[编辑]

此佛像为平安时代建立,为一高达182cm的大型坐像,头部及身体的主要部分是以一块木材一体成型的雕刻出来。佛像具有整体丰腴、头部比例较大、额头狭窄、膝盖厚实等特征,可看出是平安时代初期的雕刻风格,故推定是于西元10世纪前半所创作。在日本中国地方的佛像当中是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

冈山县指定为重要文化财部分[编辑]

  • 三重塔-文化12年(1815年)建立。
  • 梵钟-元龟2年(1571年)左右铸造。
  • 木造十一面観世音菩萨立像(药师堂)-平安时代后期完成(12世纪)。

瀬戸内市指定为重要文化财部分[编辑]

  • 钟楼-嘉永3年(1850年)建立。
  • 毘沙门天立像-于惠亮院所在地。平安时代后期(12世纪)建立。

札所排名[编辑]

中国三十三观音灵
1 西大寺 -- 2 馀庆寺 -- 3 正乐寺
山阳花寺二十四寺
15 遍明院 -- 16 馀庆寺 -- 17 圆通寺

如何前往[编辑]

  • JR赤穂线大富駅下车 徒歩20分
  • 东备バス“上寺入口”下车 徒歩15分
  • 冈山ブルーライン西大寺IC交流道下往东约5分
  • 冈山ブルーライン瀬戸内IC交流道下往西约5分
  • 冈山県道224号瀬西大寺线
  • 冈山県道69号西大寺备前线

参考文献[编辑]

  • 冈山県高等学校教育研究会社会科部会历史分科会/编 ‘新版 冈山県の历史散歩’ 山川出版社、1991年、pp.32-34
  • 上寺山図录作成委员会编集 财団法人福武文化振兴财団助成 冈山県立博物馆监修 ‘図录 备前上寺山(馀庆寺・豊原北岛神社)─历史と文化财─’ 上寺山(馀庆寺・豊原北岛神社)を良くする会、2006年12月20日
  • ‘中国観音霊场第2番 上寺山馀庆寺の栞’ 现地配布パンフレット

备注[编辑]

  1. ^ 瀬戸内市ホームページ(餘慶寺). [201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