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青花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康熙青花西洋仕女花觚

青花瓷(英语:blue-and-white porcelain[1])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2],常简称青花blue-and-white[1]),也用来指代该装饰工艺。该品种清新明快,质朴大方,不仅是工业化之前影响最广的瓷器[1],还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3]

定义与分类

[编辑]
青花真品与仿品
左图景德镇窑葡萄纹大盘,现藏大英博物馆,真正的青花
右图:16世纪中叶土耳其釉陶盘,现藏大英博物馆,青花仿品

广义

[编辑]

广义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蓝花的陶器石胎瓷瓷器。由中国青花起源,影响到其他地区,如代尔夫特蓝陶

狭义

[编辑]

狭义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镇窑产品为标准器,要满足如下特征:

  1. 胎体要完全瓷化,呈现纯白的半透明状,即青花必须首先是瓷器;
  2. 蓝色的纹样要由含颜料发色;
  3. 外罩透明,即青花必须是釉下彩;
  4. 最终在高温还原气氛 中烧成。

狭义的青花最主要的产地是(中国日本,两地的用料几乎相同,只是微量金属元素不同,所以发色有别[4]

发展历程

[编辑]
准备期:分离的蓝与白
9世纪,唐白瓷与伊拉克锡白釉陶英语Tin-glazed pottery大英博物馆

准备期:分离的蓝与白

[编辑]

为生产青花,首先就要能够生产高品质的蓝色和白色陶瓷。这一点是通过中国西亚的技术与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响下得以完善的。

钴蓝

[编辑]

由钴料(主要是铝酸钴)生成的蓝彩在古埃及两河流域均有悠久的历史。新巴比伦王国已经可以施用在玻璃土陶等多种基质上[5]。该工艺在波斯伊斯兰时期又有传承发展,在西亚一直保持很高水准。

钴料的宝石蓝发色在中国也备受珍视:战国已有外罩蓝彩的陶胎珠子;唐代工匠则将钴料添加助熔剂,造出了釉上蓝彩,至8世纪初,高档蓝釉唐三彩已经较多出现[6]

白瓷

[编辑]

白瓷是由中国独立发明的:东汉墓葬曾出土釉色灰白的器物,北齐时烧制已俱备一定水准[7]隋代白瓷进一步发展[8],直至唐代真正成熟、遍布北方[9]。同时阿拔斯王朝受中国输入陶瓷的影响,恢复了源自古埃及锡白釉陶英语Tin-glazed pottery

有争议的青花
8世纪,伊斯兰蓝花陶器,卢浮宫
830年,唐巩义窑蓝花白釉浅碟,1998年从“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海事博物馆及水族馆英语The Maritime Experiential Museum
9世纪,伊拉克产蓝花锡白釉陶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有争议的青花

[编辑]

9世纪至10世纪

[编辑]

扬州洛阳等地的考古证据表明,至少于唐代已经形成白地蓝花器物[10]。最重要的实例来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所属海域打捞出来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沉船黑石号,外在特征已经很近似标准青花[11]

唐代蓝花白瓷有如下特点:

  1. 胎体厚重,质地粗松,有大小不均的气孔或气泡。其色泽无法达到纯白,泛灰或泛黄。
  2. 器物外罩满釉,器足底露胎。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釉色白泛黄色或灰色,有些呈乳白色,开片呈冰裂纹。釉面较薄,最薄处仅0.1mm。胎釉之间有化妆土,结合不够紧密。
  3. 钴料发色呈现蓝色或蓝中含紫,晕散,有黑色结晶点。浓重或浅淡均有出现。部分青花纹饰有明显凸起。
  4. 常见纹饰开始摆脱唐代常见的不规则斑点块面向线描图案转化。花草纹(宝相花,团花,四瓣小团花,蔓草莲花)如意头形卷云纹,蝴蝶纹(两翼和须清晰可辨)几何图样(菱形纹,方格纹),斑点,条形。纹饰繁简与时代前后无关。

根据化学测定,钴料低锰高铁,含硫无砷,与波斯钴料特征不符,可能来自南非,中亚或者甘肃;胎体成分与巩义窑白瓷一致,可能就是后者出产。但是也不能排除长沙窑。推测烧成温度在1200℃至1230℃之间。

然而唐青花是否属于釉下彩难以确定。烧成温度不稳定,有青花凸出釉面,胎色黄白,说明温度比较低。呈现釉上彩的特征。也有胎色灰白,说明温度较高。从残片断面可知,钴料虽然深入釉面,但是并没有触及化妆土,而且下层边缘模糊。

9世纪至10世纪,阿拔斯王朝在锡白釉陶上加绘蓝色或者蓝绿交替纹样,出现以阿拉伯文字和几何图形装饰的白地蓝花土陶,并且逐步提高烧制温度,向石胎瓷转化。其外在样式与青花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视为后者在美学上的滥觞[12]

10世纪至13世纪

[编辑]

宋代生产透明釉下青花。工艺方法,钴料来源和纹饰特征,与北方唐青花并无直接继承关系。1957年3月浙江省博物馆在龙泉金沙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塔基夯土中发现四块青花瓷片;1970年在绍兴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翠环塔基时也发现瓷器残片。足以证明至少在北宋初年浙江已经有青花生产[13]。唐有青花而宋未能盛行,不是技术限制,而是与宋人崇尚素洁的审美不符[14]

真正的青花
1351年,元景德镇窑大维德花瓶大维德基金会藏,大英博物馆展出
元末明初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1950年沐英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
左后:永乐青花龙纹扁壶,右前: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大维德基金会藏品,大英博物馆展出

真正的青花

[编辑]

工艺上,青花诞生要满足4个条件:①稳定的钴蓝料配制技术,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艺,③高超的瓷器绘画技术,④白瓷烧制工艺

在早期,能够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只有景德镇,其他地区只能生产仿青花风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元代

[编辑]

标准青花无疑诞生于元代,然而此说在中国产生较为晚近。《格古要论》[15]曾提及青花。因其成书于洪武年间,去元未远,可以推测元代当有烧制。吴仁敬指出江西南丰窑‘器多青花,有如土定等色[16]’,首倡该观点,但是影响有限。直至1952年[17]大维德花瓶被确定为至正十一年(1351年)之真品[18],国人才普遍接受元代出产青花。此后不断发现存留至今的实物,又在景德镇湖田窑遗址出土可以相对应的瓷器残片。元代青花已经十分精美,纹饰绘画技法娴熟,青料发色纯正,烧造技术成熟,已经完全符合现代青花的标准[13]

元代中期青花业已成熟,有大量精品输出海外。元末,江西很早就脱离蒙古政府实际控制,景德镇也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并成为其重要的军费来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间瓷器生产保持一贯工艺,极难断代。故而西方学术界倾向于将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统一划归入“14世纪的青花”。至今早期实物的断代和研究依然是难题。

元代青花具有如下优点:

  1. 体形硕大。花口大盘与大罐的工艺在明初反而退步,至宣德后则失传。
  2. 用料上乘。无论制坯所用瓷土、绘画所用青料,均超出后世,可能在当时即已告罄。
  3. 绘画非凡。纹饰题材之丰富与绘画技巧之高超,比明代有过之无不及[19]
  4. 窑艺出众。以青花发色而论,可以生产带锡斑与纯蓝色两种,可见对炉火温度控制已经得心应手。
装饰特点
[编辑]

划花技法减少,印花增多,新增镂花,而描绘成为主流。所绘图样布局层次多,画面满,但是由于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在瓶、罐的腹部和盘、碗的中心安排主要纹饰,其他部分填充辅助纹饰。通常出现的植物纹饰有:松竹梅、牡丹、莲花、西番莲、菊花、牵牛花、芭蕉、灵芝、山茶、海棠、瓜果、葡萄;动物及瑞兽有:龙、凤凰、鹤、鹿、鸳鸯、鹭鸶、麒麟、狮子、海马、鱼、螳螂、蟋蟀;其他纹饰,如珠竹石、杂宝、十字杆。辅助纹饰有:卷草、锦地、回纹、钱纹、浪涛、蕉叶、莲瓣、云肩、变形莲瓣、缠枝花卉等。

明代

[编辑]

明代被部分学者视为中国瓷业的最高峰[20],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青花。

罕有青花记载;初人鄙薄其流俗[15],加之因憎恨外族入主而不提元人艺事[19],致使青花来源不明,其始制年代存疑,令后人误以为明代首创青花。在现代考古学兴起以前,该观点占据主流,于古董行业尤为盛行[21]。文献记载的最早带有款识的青花器物就是永乐青花压手杯,且有实物存世,现藏北京故宫[22]

明代青花仍有相当存量,很早就被后人珍赏研究。明代共有17朝,除去建文洪熙泰昌之外其余朝代均有传世或出土瓷器。传统瓷学祇把明代分为“永宣”“成弘”“嘉万”3个时期,其余则存而不论。

准备期 永宣 黑暗期 成弘 嘉万 过渡期
洪武(1368-1398)
建文(1398-1402)
永乐(1402-1424)
洪熙(1424-1425)
宣德(1425-1435)
正统(1435-1449)
景泰(1449-1457)
天顺(1457-1464)
成化(1464-1487)
弘治(1487-1505)
正德(1505-1521)
嘉靖(1521-1567)
隆庆(1567-1572)
万历(1572-1620)
泰昌(1620)
天启(1620-1627)
崇祯(1627-1644)
准备期
[编辑]

洪武官窑以釉里红居多,传世青花则极为罕见。器物坯体粗重厚实,尚未脱离元代粗犷的风格。所用青料依然来自海外,但是普遍发色不佳,蓝中现黑。开始简化图案布局,趋向于多留白。扁菊花纹使用较多,葫芦叶也不如元代规矩。

永宣
[编辑]

在明末至清代的好古赏古风潮中,世间可见最古之带款青花出于永乐宣德时期。其中宣德器常见,永乐则极为罕见。因其形制相近,不易区分,故合称“永乐宣德,青花之王”,被视为中国青花的黄金时期。又因为郑和从西洋带回“苏勃泥”青料,史有明文。清末至民国古董行业一般认定青花发端于永乐。也有识者依据的,以洪武为开端。但是无论如何不出明代的范围。

胎体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永乐釉层尤为肥润。骨料发色浓艳,高铁低锰,因而减少了蓝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可以烧成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高铁的部分往往会在蓝色区域出现黑色结晶斑点,称为“锡斑”,会局部下陷,成为此时瓷器的标志。

器物外型趋于清新流丽,但是仍然有较大的盘碗。广泛吸收外来造型因素,完全转化为中华气派。现存器物以宣德大盘为最多。

图案装饰更为秀丽典雅,植物纹最为常见,瑞兽纹则以龙凤为主。

黑暗期
[编辑]

又称为“空白期”。正统至天顺的30年间,青花制造并未停滞,只是不再书写年款而难以区分。

成弘
[编辑]

成化青花除去早期产品外,开始改用平等青,发色淡雅,不再出现黑斑。器物造型减少,擅长玲珑精巧的小型器物。

弘治基本延续成化风格,官窑创制莲池龙。

正德青花胎体厚重,发色发灰,釉色闪青,常常以伊斯兰地区文字装饰。

嘉万
[编辑]

嘉靖所用青料,低铁低锰,发色蓝中带紫,较为浓艳,但是没有黑斑。此时人工调配青料以取得理想效果的技术已经颇为成熟。道教题材增多。隆庆与嘉靖类似。

万历青花发色微微泛灰。

清代

[编辑]

清代260余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青花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23]。不仅景德镇官窑继续代表了中国瓷器的品质,民窑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顺治已经复烧官窑。

传世顺治青花,以民窑器居多:国内保留的多为庙宇贡奉器物以及少量笔筒、碗、盘,发色比较灰暗;流出海外的则多为日用外销瓷,沿用明代设计,制造精细,发色青翠。顺治十四年以前,写款往往用隶书。[24]

康熙初年官窑复苏,青花并非其主要产品,但是在质量上达到了清代高峰。青料是浙江料,改进了提炼方法,发色十分鲜艳,被称为“宝石蓝”、“翠毛蓝”。蓝色可以细分为8至9个层次,可以完美地再现中国画的水墨渲染效果。分水技法广泛应用,在蓝色渲染部分常常可以看见工匠的指纹痕迹。大件器物罕见,一般不写本朝款。民窑青花发展极大,其中精品质量甚至在官窑之上。器物形制多样,大件器物尤为丰富,保存在海外的棒槌瓶、大方瓶、凤尾尊、观音瓶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极高。装饰多样,除去纹饰外,也有整幅画片出现。

雍正青花已经成为常见用器,官窑与民窑均大量生产,工艺精湛,比较淡雅。官窑器物造型追求摹仿宣德青花,并且全面摹仿明代著名青花产品,惟妙惟肖。另有部分全新设计的造型,康熙时期大件式样少见。装饰更加图案化,战争画片消失。青花釉里红达到历来最高水准[25]

生产工艺

[编辑]

青花瓷与其他釉下彩瓷器生产流程并无本质区别,可以分为备料、制胎、彩绘、上釉、烧制等5个阶段。

备料

[编辑]

青花所用原料可以分为3种:坯胎原料,釉用原料,钴料(彩料),分别需要不同的工艺配制。

坯胎原料

[编辑]

景德镇传统坯体可以祇用瓷石,烧成软质瓷;也可以用瓷石和高岭土的混合物,最终得到硬质瓷。瓷石需要经过水碓粉碎。高岭土无须粉碎,但是仍然需要淘炼精制。从明代到清代,淘洗工艺不断提高,因而胎体愈发细腻。

釉用原料

[编辑]

景德镇传统釉料需要添加釉灰。

钴料

[编辑]

古代手工制备的钴料需要根据产地而调整配方与工艺,很多已经随着矿产枯竭而消亡。景德镇使用时间较久,而且一直沿用至今的是“珠明料”及“浙料”。珠明料在不同时间及产地成分相差很大,通常精选后天然矿石的氧化钴含量在5%左右,绘制后颜色较淡,不宜直接使用,需要再加工。先用水搓洗数次,再入窑炉煅烧。将煅烧后的钴料再次拣选分级,再次粉碎,在瓷质研钵中研磨。最初几次研磨之后要漂洗,去除杂质及可溶盐类。逐次研磨,越细越好。

钴料在完全制成之后,应带水贮存在容器内。

具体制作方式为在素色瓷胎上用蓝色颜料描绘后,在表面涂无色或浅色的,然后入窑烧制。成品底色为纯白或粉白,花纹颜色为青黑、深蓝;后期使用含氧化钴(Co3O4 )颜料的则呈亮蓝色。有些青花瓷器在白、蓝两色之外,又加以粉彩或描金装饰。

  1. 淘炼胎土:瓷器是用瓷土即高岭土烧制成的,天然瓷土含杂质较多,需要淘洗出大部分杂质,将来烧成的瓷器才会坚致细腻白润。
  2. 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种器形晾干的过程。
  3. 绘画:等干燥后在器表先用青花料绘制图案。
  4. 罩釉: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水,一般有粘釉、刷釉、浸釉、吹釉等方法。
  5. 烧制:将罩釉后的瓷胚经高温烧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现出美丽的蓝色。如果青花料外面不罩釉,烧成后瓷器表明的纹饰呈现棕色而不是蓝色。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Harrison-Hall 2001,第6页.
  2. ^ 冯先铭 1998,第215页.
  3. ^ 王健华 2002,第张浦生序文页.
  4. ^ 陈进海 1995,第151页.
  5. ^ Dittmar, Peter. Das blaue Herz von Babylon [巴比伦的蓝色心脏]. Berliner Morgenpost (柏林: Axel Springer AG). 2008-06-29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2) (德语). 
  6. ^ 朱裕平 2000,第10页.
  7. ^ 冯先铭 1982,第166-168页.
  8. ^ 冯先铭 1982,第182-184页.
  9. ^ 冯先铭 1982,第202-208页.
  10. ^ 1974年10月扬州出土唐白釉蓝彩罐;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白釉蓝彩瓷枕残片;1983年扬州工地采集到中晚唐蓝彩瓷片;1990年扬州唐代遗址出土各类器物残片
  11. ^ The Belitung Excavation.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 [201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5) (英语). 
  12. ^ Bowl emulating Chinese stoneware.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英语). 
  13. ^ 13.0 13.1 刘莉 2004,第5页.
  14. ^ 陆建初 1999,第52-53页.
  15. ^ 15.0 15.1 曹昭. 格古要論. 维基文库. [201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中文). 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 
  16. ^ 吴仁敬 1984,第47页.
  17. ^ 张英 2000,第3-4页.
  18. ^ The David Vases [大维德花瓶]. 大英博物馆网站. 大英博物馆. [201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7) (英语). 
  19. ^ 19.0 19.1 陆建初 1999,第54页.
  20. ^ 吴仁敬 1984,第50页.
  21. ^ 张英 2000,第3页.
  22. ^ 青花壓手杯. 藏品. 北京故宫. [201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中文). 
  23. ^ 冯先铭 2001,第540页.
  24. ^ 冯先铭 2001,第543页.
  25. ^ 冯先铭 2001,第567-569页.

青花专题书目

[编辑]
  • 刘莉; 汤洪泉. 青花瓷知識三十講. 我爱收藏 第1版. 北京: 荣宝斋. 2004年12月. ISBN 9787500307563 (中文). 
  • 朱裕平. 元代青花瓷. 中国青花瓷史 第1版. 上海: 文汇. 2000年12月. ISBN 7805317828 (中文). 
  • 张英. 元代青花與五彩瓷器 第1版. 沈阳: 辽宁画报出版社. 2000年9月. ISBN 7806013237. 
  • 王健华. 单国强 , 编. 明清官窯青花瓷識真. 中国文物识真丛书 第1版.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2年10月. ISBN 7805809925 (中文). 

通用陶瓷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