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大羚羊
阿拉伯大羚羊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科: | 牛科 Bovidae |
属: | 长角羚属 Oryx |
种: | 阿拉伯大羚羊 O. leucoryx
|
二名法 | |
Oryx leucoryx Pallas, 1777
|
阿拉伯大羚羊(学名:Oryx leucoryx),又名阿拉伯羚、阿拉伯直角羚羊或阿拉伯剑羚,是长角羚属中最细小的成员,栖息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及草原。具有明显的肩部隆起、长而直的角和簇绒的尾巴。牠们于1970年代早期就接近在野外灭绝,但被保存在动物园和私人保护区中,并于1980年重新引入野外。1986年,阿拉伯大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濒危物种;2011年,阿拉伯大羚羊成为第一个曾被列为野生灭绝动物恢复到易危的动物。2016年,全球野生种群数量估计为1220只,其中成熟种群850只,圈养种群6000只。
形态
[编辑]阿拉伯大羚羊肩高约1米,重70公斤。牠们的毛色接近雪白色,腹部及脚都是褐色的,在头部及颈部之间、前额、鼻子及由角经眼睛至口部都有黑色斑纹。雄羊及雌羊都有直立的环角,长达半米。
阿拉伯大羚羊的天敌只有狼。圈养下或在良好的野外环境,牠们凡寿命可以达20岁。[2]在干旱的季节,牠们会受到营养不良及脱水的威胁。雄羊之间的斗争、蛇咬、疾病及遇溺都是一般令牠们死亡的原因。[3]
食性
[编辑]阿拉伯大羚羊主要吃草,及多种不同的植物部分,包括树、芽、草、果实、块茎及根。牠们的群族会跟随雨水去吃新长出来的植物。牠们可以几个星期不喝水。[4]研究发现牠们主要吃针禾属的植物,其花朵有高含量的蛋白质及水分。[5]
行为
[编辑]阿拉伯大羚羊会在灌木或树下的地上挖坑休息。牠们能够侦测及前往下雨的地方。牠们单在阿曼的分布地就超过3000平方公里。群族包含了不同的性别,成员总数介乎2-15头,超过100头的群族也曾出现过。牠们一般都不带有攻击性,故群族可以和平共存。[4][6]牠们的群族之内只有一个简单的架构,涉及所有7个月大以上的雄羊及雌羊。[7]牠们会与其他群族成员保持视觉接触,其他雄羊会负责照顾群族的成员及外围的雌羊。当分散后,雄羊会回到群族最后出没的地方,直至其他成员回来。幼年的雄羊是独居的。[8]雄羊及雌羊会用其角来保护地盘的资源,免受外来者偷取。[9]
人类文明中
[编辑]阿拉伯羚羊是约旦、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巴林和卡塔尔的国兽。
一只名为“Orry”的卡塔尔羚羊被选为多哈亚运会的吉祥物, 并出现在中东航空公司卡塔尔航空标志中。
传说
[编辑]希伯来文的“רֶאֵם”可能就是指阿拉伯大羚羊、已灭绝的原牛,又或是其他有角的哺乳动物。在《钦定版圣经》中,这个字被译为独角兽,而独角兽的传说可能都是源自阿拉伯大羚羊,因阿拉伯大羚羊有时会被以为只有一只角。[10]
保育
[编辑]阿拉伯大羚羊于1972年前就差不多被猎杀至灭绝。于1982年初期在阿曼就开始了重新引入的计划,但数量仍然由1996年的450头下降至2003年的106头,这是因非法的捕猎及在沙特阿拉伯群族的壮大所致。在沙特阿拉伯的数量就由1997年的400头增加至2003年的700头,连带以色列的群族也有所增加。于2007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就在阿布扎比放生了100头阿拉伯大羚羊,目标是于2012年引入达500头。
凤凰城动物园也在保护阿拉伯大羚羊的保育工作上出一份力。于1962年,她们开展了第一个饲养阿拉伯大羚羊的计划。最初开始时只有9头,至今已有超过200头。这些饲养的阿拉伯大羚羊被送往其他动物园开展新的群族。到了1990年,牠们的数量就有超过1300头,包括112头饲养的被重新送到野外。
于2007年6月28日,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成为第一个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除名的世界遗产。理由是因阿曼政府大幅减少其九成的面积,用来开采石油。[11]
2011年6月,阿拉伯羚羊被IUCN红色名录重新分类为易危物种。野外有1,200多只阿拉伯羚羊,其中6,000-7,000只被圈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保护区和私人收藏中。这是IUCN首次将野外灭绝的物种重新归类为易危物种。 阿拉伯羚羊也被列入CITES附录I。
参考文献
[编辑]- ^ IUCN SSC Antelope Specialist Group. Oryx leucoryx.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13 November 2008].
- ^ Arabian Oryx. The Phoenix Zoo. [2008-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5).
- ^ The Oryx Facts. The Arabian Oryx Project. [2008-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2).
- ^ 4.0 4.1 Paul Massicot. Arabian Oryx. Animal Info. 2007-02-13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5).
- ^ Spalton, J. A. The food supply of Arabian oryx (Oryx leucoryx) in the desert of Oman. Journal of Zoology. 1999, 248 (248): 433–441 [2008-02-23]. doi:10.1111/j.1469-7998.1999.tb01043.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 ^ ADW: Oryx leucoryx: Information. [200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1).
- ^ How to go wild - 28 October 1989 - New Scientist. [200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1).
- ^ The Phoenix Zoo: Learn: Animals: Arabian Oryx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2-15.
- ^ BBC - Science & Nature - Wildfacts - Arabian oryx. [200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 ^ Arabian Oryx.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 [200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 ^ Oman's Arabian Oryx Sanctuary: first site ever to be deleted from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0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