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追想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追想曲苏文庆采用台湾小调的曲调,所写的国乐合奏,原曲名也叫台湾小调。原稿在1997年于美国旧金山写就,作为中华民国全国(县市)学生音乐比赛国乐合奏指定曲 但原曲的主题,取材自许石所写的流行曲台湾小调,因许石的后人提出著作权主张,故而苏文庆于2000年9月修稿,并重新定名为“台湾追想曲”,英语名称为“Capriccio "Taiwan"”。乐曲结构严谨,音乐流畅,在台湾颇受喜爱。

更名修稿事由[编辑]

苏文庆在创作台湾小调的时候,原以为台湾小调是公开版权的民谣,所以直接以这个耳熟能详的曲调来作为创作的素材。乐曲演出后,受到大家的喜爱,经常出现在大小音乐会当中,于是台北市立国乐团提出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的计划,并与苏老师接洽。

苏文庆认为有必要再确认这个曲调的出处以确认著作权的问题。研究了一些资料之后,却发现这首曲子并非是民谣,而是由许石先生所做。于是联络了许石先生的继承人,希望得到原曲著作权人的再创作授权,却因授权的条件没有谈拢而作罢。之后,苏老师便改写了其中的主题,并改名为台湾追想曲,并且不再授权让任何团体演奏1997年创作的台湾小调,以避免触犯著作权法规。[1]

全曲结构[编辑]

台湾追想曲一共分为五段[2]

  • A段“序奏”:自由版;以曲笛悠扬的音色,引导出思乡情怀的意境。
  • B段“主题旋律”:如歌的行版。由二胡主奏,转调后以吹管主奏。描绘出台湾是个好山好水的地方。
  • C段“快板”以打击乐特有的音响色彩,运用切分音等节奏变化,烘托出热闹的气氛,并搭配着乐团演奏,延段音乐有着欢乐愉快的心情,富舞蹈性的旋律与节奏。后段音乐运用力度变化、音符音型的跳动转折以及拍号的转换等,象征着台湾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许多困境。
  • D段“主题再现”:行板;乐团以磅礡的声响气势,歌颂著美丽的故事。
  • E段“尾奏”:急板;快板的主题动机重现,在热闹喜悦中结束乐曲。

注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