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卿
王瑶卿(1881年—1954年),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艺名瑶卿,斋名古瑁轩,晚年改作瑶青,原籍江苏清江浦,生于北京,清末民国京剧旦角演员、戏曲教育家。其弟王凤卿。
生平
[编辑]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北京宛平县。早年居住东城区椿树胡同,后迁至韩家潭(今韩家胡同),最后定居宣武区大马神庙28号(今培英胡同20号)。九岁开蒙学青衣,兼习刀马旦,十岁丧父,在三庆班从崇富贵学武旦,十二岁从著名京剧教师谢双寿学花旦戏,后向张芷荃学青衣戏,向杜蝶云学刀马旦戏,后又向著名京剧青衣陈德霖学戏,与王琴侬、梅兰芳、姜妙香、王蕙芳、姚玉芙并称陈德霖的六大弟子。十四岁时开始在三庆班借台演出了第一出戏《祭塔》,专攻青衣;后在小鸿奎科班。曾任清朝“内廷供奉”,常出入紫禁城,为皇族演唱。1906年入同庆班与谭鑫培长期合作。出演《汾河湾》、《武家坡》等剧时,两人都能别出心裁,追求新意,使当时观众折服。1909年挑班演出,与谭鑫培并称梨园汤武。艺术上善于革新、发展,排演旧戏,常改腔、改做工、改扮相、改戏词、改情节,使旧戏面目焕然一新。并能自编新戏。其新编、改编剧目有《棋盘山》、《金猛关》、《万里缘》、《穆天王》、《庚娘传》、《琵琶缘》;在表演方面,他对京剧艺术的丰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他打破传统,集青衣、刀马旦、花旦之长,创造了一种新行当——花衫,被戏曲理论家徐凌霄誉为“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世称“王(瑶卿)派”。在刀马旦的行当中,他废除了踩跷,改穿薄底靴。又以善创新腔著称。长期在北京演出,1926年后,45岁左右因嗓子“塌中”脱离舞台,从事教育工作。“四大名旦”及张君秋、杜近芳等均曾受业于他。1930年代以后的京剧旦行演员大多出于王门,在京剧界被尊为“通天教主”。后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国剧传习所任教。
1949年北京一解放,戏剧家田汉按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接管了国民革命军第208师的“四维剧校”,建立新中国第一所戏曲学校。建校伊始,校长田汉即聘王瑶卿等著名老艺师到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名誉教授,北京市文联理事,任中国戏曲学校顾问,中国文联委员。1951年后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其授课论艺部分制有唱片,题名《王瑶卿说戏》。老舍建国后与其有往来,并在演讲中以王瑶卿为例勉励曲艺工作者要创造新腔。
1954年6月3日下午4时去世[1]。
演出剧目
[编辑]参见
[编辑]- 淮安王瑶卿故居:清江浦区清江街道火星庙街7号,拆迁时移至人民小学校内
- 北京王瑶卿故居:西城区大马神庙28号(今培英胡同20号)
脚注
[编辑]- ^ 著名戏剧家王瑶卿逝世. 人民日报. 1954年6月6日: 第3版.
参考资料
[编辑]- 《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