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 |
---|
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度是摩尔人持续已久社会的阶级制度并与该国的种族组成“紧密相连”。祖先是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的摩尔人是贵族,祖先是黑人农民的摩尔人是奴隶。政府曾经多次尝试废止这项制度,1905年法国政府首次提出,但在毛里塔尼亚的广阔地区法律上几乎没有取得成功。1981年法律上废除,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但一直到2007年8月才全面禁止奴隶制度,并将其视为违法[1][2]。黑摩尔人相信如不服从主人就无法上天堂,两种摩尔人之间阶级世袭且不通婚。
全国奴隶人口仍是无法确定的数字,但估计至少有60万人以上,又以幼童及妇女占多数[3][4]。另一说法是总人口数3,359,185中的20%[5]。尽管今天奴隶制度已经是违法的,关注于奴隶制度的社会学家凯文·贝尔斯(Kevin Bales)认为,毛利塔尼亚是世界奴隶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6]。
在联合国的指示下,以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古尔纳拉·沙希尼安(Gulnara Shahinian)为首的调查团,于2009年11月在毛里塔尼亚进行全国性的奴隶制度调查[7]。调查团的报告在2010年8月由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公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毛里塔尼亚政府的立场是奴隶制“完全废除,所有人都是自由的”,并认为这是受西方的操纵是“对伊斯兰教的敌意行为”,或来自犹太人影响全世界的阴谋。然而,国际特赦组织估计仍有43,000人生活在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中。但大多数毛里塔尼亚人仍然认为,“前”奴隶(不论其地位如何)也不能是完全平等的公民。
2009年11月,由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古纳拉·沙希尼安(Gulnara Shahinian)率领的联合国代表团评估了该国的奴隶制做法。在2010年8月提交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报告中,结论是“尽管在毛里塔尼亚存在关于奴隶制的法律,方案和意见分歧,但事实上毛里塔尼亚仍然存在奴隶制”。根据全球奴隶制指数,毛里塔尼亚的成年人和儿童奴役“主要采取动产奴役的形式”(即,奴隶及其后代“是主人的全部财产”)。奴隶“可以作为礼物买卖,出租和赠送”。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在农村和城市地区都普遍存在”,但据报导,奴隶制对妇女的影响“不成比例”。女奴隶“通常在家庭中工作”,照顾孩子并做家务,但“也可能放牧动物和农场”。女奴隶“受到主人的性侵犯”。而在奴隶和自由人中有一灰色地带,即被释族的奴隶但因生计问题留在前主人家中。
表面上奴隶“不受束缚”,但受“经济”和“心理”因素的束缚。他们被拒绝在提供工作技能的世俗领域接受教育,并被告知“质疑奴隶制等于质疑伊斯兰”。
人权组织称,“该国已经逮捕了比奴隶主更多的反奴隶制活动分子。(政府禁止在媒体中使用“奴隶”一词)”
奴隶制保留原因
[编辑]在毛里塔尼亚难以结束奴隶制的原因有:
- 许多奴隶被文盲,贫穷和地理所孤立,不知道奴役之外的生活是可能的。
- 在该国广阔的沙漠中执行任何法律都有困难。
- 贫穷限制了奴隶获释后自给自足的机会。
- 依靠为奴隶提供食物和衣服的主人。
- 在广阔的沙漠中难以“逃跑”。
- 相信奴隶制是这个社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 对伊斯兰的误解:其中奴隶被告知“如服从主人则可上天堂”。
- 毛里塔尼亚法律将举证责任放在了奴隶身上,要求受害者在展开调查之前提出申诉,而且人权组织不得代表受害者提起诉讼,尽管大多数奴隶都是文盲。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Mauritanian MPs pass slavery law. BBC News. 9 August 2007 [201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9).
- ^ Corrigan, Terence. Mauritania: Country Made Slavery Illegal Last Month. The East African Standard. 6 September 2007 [2008-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1).
- ^ Millions 'forced into slave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7 May 2002
- ^ The Abolition seas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BBC World Service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 Mauritania. [7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Akhil Patel, Re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f Disposable People: New Slavery in the Global Economy by Kevin Bales, Human Rights Quarterly, Vol. 22, No. 3, August 2000
- ^ ANI and Journal Tahalil reported on 2 November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