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锡纯 (民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锡纯
出生1860年 (1860)
河北省盐山县
逝世1933年(72—73岁)
天津
职业中医医师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生平

[编辑]

张氏原籍山东诸城,明代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先祖张友三传有家训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张氏自幼聪慧,父亲张丹亭精于医道, 他在跟随父亲读书的闲暇时间同时也兼学医理。

1885年,张锡纯治愈了使当时的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但 1911年前,仍主要以教书为主要职业。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榜后,张氏虽然正值壮年,但对于追求科举功名并无太大的进取心,于是开始广泛搜集百余种医书,勤奋阅读,学识日增。当时正值清朝末年,西洋医学已在中国迅速传播。

1904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堂,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几何学的教员。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他比较中西医学,认为各有长短,因而又自学西医,试图吸收西医长处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于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张氏年近50,医名渐渐在中国传开。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应德州驻军统领聘请,在军中担任军医正数年。

1918年(民国七年),苏中宣等人聘请张锡纯到奉天沈阳),在大东关开办立达中医院,并担任院长,提倡中西医合作,声名大噪。1920年代初期,与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称为“四大名医”。又和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海内“名医三张”。

1928年后寓居天津,白天诊病,夜间写作,开办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培养后继人才。

1933年秋天,因病逝世,享年74岁。

著作

[编辑]

张锡纯的代表著作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共七期,三十卷。

轶事

[编辑]

张锡纯曾创制过一帖名为“石膏阿司匹林汤”的方子,由中药退热药生石膏和西药阿司匹林两味组成,用以治疗感冒发烧等,开启中西药合用先例。据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氏曾治一幼女,“发热旬余不愈(愈),先用凉药清其热,热退仍烦躁不安,后予以阿司匹林,发出白痧若干而愈。”[1]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