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化州市

坐标21°39′58″N 110°38′06″E / 21.66611°N 110.63500°E / 21.66611; 110.63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1°39′58″N 110°38′06″E / 21.66611°N 110.63500°E / 21.66611; 110.63500

化州市

橘城、橘州
县级市
化州市的地理位置
化州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21°39′14″N 110°37′46″E / 21.65401°N 110.62936°E / 21.65401; 110.62936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广东省茂名市
设市1994年7月4日
政府驻地东山街道
下级行政区
16
政府
 • 市长黄从南
面积
 • 县级市2,356.52 平方公里(909.8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2]
 • 常住1,291,668人
 • 密度548人/平方公里(1,420人/平方英里)
 • 城区(2020)28.52万[1]
 • 城镇472,746人
语言
 • 母语方言粤语化州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525100
电话区号0668
车辆号牌粤K
行政区划代码440982
旧称石龙
网站www.huazhou.gov.cn
化州市
繁体字 化州
简化字 化州
邮政式拼音 Fachow
汉语别称
繁体字 化縣
简化字 化县
邮政式拼音 Fahsien[3]

化州市邮政式拼音Fachow)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西南部的省辖县级市,由茂名市代管,北交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南接广东省吴川市,东面与高州市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

化州市古称石龙,因盛产橘红被命名为“中国化橘红之乡”,素有橘乡、橘城、橘州之美誉。其地形狭长,状若坐狮。

地理

[编辑]
化州乡村风光

化州地形狭长,状若坐狮,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以花岗岩为主体的高丘陵区,属云开大山支脉,占全市总面积的38.4%,海拔579.8米的铁屎嶂为化州第一高峰;中部为低丘陵区,占总面积的36.8%;西南部为台地,占总面积的15.5%;东南部为鉴江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9.3%。境内有鉴江罗江、陵江三江从北到南纵贯全境,其他河流有罗江支流陵江、清湖河、中垌河、官桥河和石湾河,东南部有三丫江,西南部有塘河,均属鉴江的三级支流。土壤以赤壤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3至9月盛行东南风,10月至次年2月盛行偏北风,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常受台风和热带低压影响。

历史

[编辑]

化州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远古越族先民于此繁衍生息。时,今之化州属象郡地。此后,隶属迭经变易,建置区划多次分合,先后属南越国合浦郡高凉县交趾刺史部高兴郡高凉郡高凉县交州高凉县广州高凉县三国时期广州高凉、高兴二郡地。太康元年(280)后属高凉郡高凉县。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置罗州县,檀道济筑石城于罗江口,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为化州建县之始。南朝齐置高兴郡、高兴县,郡县治所在今化州市区东北旧城岭,属越州,郡辖地在今化州南部及吴川廉江南朝梁大通年间,置石龙县、石龙郡,又升罗州县为罗州,领石龙、高兴二郡。隋朝废石龙、高兴二郡,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大业三年(607)废高州、罗州,设高凉郡,石龙县属高凉郡。武德四年(621)废高凉郡,五年复置罗州,治所石龙,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十一县。武德六年(623)罗州徙治石城(今广东廉江)后,先后置南石州、辩州,其间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曾一度改置陵水郡,后复置辩州,下领石龙县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据“州治之石龙能变化之义”(980年),辩州改称化州,领石龙、吴川两县。 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元朝先后置化州路安抚司、化州路总管府。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洪武七年(1374年)始降府为州,并石龙县入化州,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自置罗州时起,至明洪武六年(1373年)止,近八百年间,化州一直是一、二级政区州、郡(府)的治所,为粤西地区的重要政治中心之一[4]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始降府为州,并石龙县入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洪武九年,化州降为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清朝沿明制。民国称化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名化县。1958年11月与吴川县合并,改称化州县。1961年4月吴川县析出,仍沿原县名至今不变。其间先后隶属高雷专区粤西行署湛江地区管辖。1983年实行市管县建制后,归属茂名市管辖。1994年7月4日,化州撤县建市,撤销化州县,设立化州市(县级),由茂名市代管。

化州学宫

经济

[编辑]

化州是传统农业大市,是国家级蔗糖生产基地[5],全国著名的北运菜产销基地,广东省内的商品粮、桑茧主要生产基地,农业种植业以水稻甘薯为主,辅之以水果荔枝龙眼香蕉番石榴杨桃火龙果等)、南药(化橘红沉香藿香等)、甘蔗蚕桑等经济作物,其中,果、粮、桑、蔗、林、鱼、猪、菜为化州八大农业支柱产业。著名地方特产有化州橘红笪桥黄瓜文楼淮山平定沙司鸡、中垌猪、丽岗尖岗粘米及竹头红番薯南盛沙姜等。

化州工业起步较晚,1949年,化州境内只有酿酒、铁器、陶器、制革、榨糖等手工作坊117家,总产值19万元,仅占当时工农业总产值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州开始兴办一批以农机、化肥、缫丝、制糖为主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至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以建材、轻纺、机械、食品、化工为骨干的工业体系,1988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90年代初期,化州建材玻璃厂是全国最早研制生产和出口玻璃马赛克的厂家[6],化州水轮机厂、化州缫丝厂等生产能力和规模均在广东省内前列,年产值超亿元,后因管理不善、市场变化等原因逐渐式微。目前,农副产品加工业、金属制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加工业、医药制药与健康产业是官方提出主力发展的四大工业产业。

旅游

[编辑]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

名人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化州市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17个、7个类似乡级单位[7]

河西街道、​东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湾街道、​鉴江街道、​长岐镇、​同庆镇、​杨梅镇、​良光镇、​笪桥镇、​丽岗镇、​新安镇、​官桥镇、​林尘镇、​合江镇、​那务镇、​播扬镇、​宝圩镇、​平定镇、​文楼镇、​江湖镇、​中垌镇、​新时代农场、​新华农场、​和平农场、​红阳农场、​红峰农场、​建设农场石滩农场

人口

[编辑]

2021年,化州市户籍人口181.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7万人,乡村人口95.75万人。常住人口130.08万人,常住城镇人口比重38.4%。

交通

[编辑]

水运

[编辑]

化州货运历史上以内河运输为主,时,境内的内河运输船舶沿鉴江出海并往来于雷州港。元丰初年,化州与琼州(现海南岛)水上运输频繁。清代鉴江罗江、陵江三江沿河各圩镇均有木帆客货船往来。民国时期客、货运输仍以河运为主,化州城及罗江上游的平定、陵江上游的宝圩为重要码头。1960年,由于境内河流有两处修筑拦河坝,航道淤塞,沿江圩镇载客圩船大部分停航。1970年代后期,由于陆路交通日益发展,加上航道严重淤积,航程缩短,大部分货物运输弃水就陆,水运业逐步走向衰落。

铁路

[编辑]

化州是粤西地区最早开通铁路的县市之一,铁路运输始于1958年12月,河茂铁路横贯化州南部,境内长39.5公里,从东到西沿途依次有山底岭站化州站米山站新安圩站四个火车站房,列车东达茂名、西经河唇站湛江柳州南宁等地。1992年,三茂铁路建成通车,化州铁路东西两端均与全国铁路并网。

公路

[编辑]

民国13年(1924年),化州开通化茂(至茂名)、化廉(至廉江)公路,为境内兴筑公路之始。G15 广湛高速公路化州段于2000年建成通车,另外S14 汕湛高速亦于2017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 325国道 207国道过境,途经南盛、东山、河西、下郭、良光、笪桥、杨梅七镇街。其他主要交通干道有省道化牛线(S372) 、石化线(S284)、蓬吴线(S285)等。

语言

[编辑]

化州市主要通行粤语化州话(俗称化州白话)和客家语𠊎话(亦可记作涯话)[8][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2020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3. ^ 根据中华民国《1947年广东政区及邮政式广东地名一览》,大部分根据粤语标准音广州话拼写,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话或其他方音拼写而成。
  4. ^ 建置沿革_《化州市志1979~2000》_中国历史网. lishi.zhuixue.net. [2021-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5. ^ 种植甘蔗成为化州市农民脱贫致富的“甜蜜”产业_茂名网. www.mm111.net.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6. ^ 五羊牌马赛克!化州中华之最有谁还记得?曾经千家万户都用过!_黄锡英. www.sohu.com. [2021-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8) (英语). 
  7. ^ 2023年化州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8. ^ 黎良文,谢日茂.化州𠊎话方言区婚俗趣谈[J].岭南文史,1993,(02),78-80.
  9. ^ 李如龙,庄初升.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广东广州:曁南大学出版社,199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