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史
中国 |
---|
中国主题 |
中国疆域史,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政权及民族的疆域变更史。
远古时代
[编辑]九州
[编辑]远古华夏先民主要沿着黄河中下游一带聚居,即中原地区,称周边部族为戎狄。
夏朝以前,由于没有当时的文献,只有传说和后世的记载。据传在禹生活的年代,洪水泛滥,受命治水,他历时十三年[1],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2][3]。据后世文章,禹在治水期间,踏遍天下山川,如战国时所著的《禹贡》九州乃体现战国时期人的地理观。初将赤县神州分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豫州、雍州、梁州、荆州、扬州九州,成为汉族地区的别称。
封建时代
[编辑]夏(前2070年-前1600年)
[编辑]夏商西周三代,疆域处于混沌状态,部落散漫四方,但三代都城均于黄河中下游地带。其中夏在中,商在东,周在西。
由于关于夏代的历史文献与历史遗址均极少,因此夏代的疆域难以考证。据顾颉刚考证:中夏以前,夏代政治中心似乎在山东省,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晚夏则移到伊、洛流域。[4]
商(前1600年-前1046年)
[编辑]商发迹于东北渤海湾和易水流域一带,后南迁至济水与黄河间,即今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据史籍记载,从始祖契至汤,商人一共迁移八次。汤在位后,商的实力开始壮大,先后翦除其周边韦、顾和昆吾等夏的羽翼,最后再一举消失夏朝,占据中原。夏的末代君主桀则逃亡到南方的南巢。商汤以后,商的都城又多次迁徙,直到盘庚时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自此至商朝灭亡的270多年间,商的都城一直在殷,但从帝乙开始都别居于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武丁在位时是商朝国力极盛期,较夏代大有扩展,他北击鬼方、羌方,南讨荆蛮,将势力东至山东半岛;西到甘肃东部;南在今长江流域,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代都有当时的遗址和文物。但到武乙在位时,东夷开始崛起并活动于淮河流域,有向中原扩张的企图。帝乙和其子帝辛两代多次伐东夷,虽然获得胜利,但自身实力也受到损耗。位于西方的周人乘机灭商,建立周朝。[6][7]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编辑]周起源于今陕西西部甘肃东部一带,其始祖弃被认为是农业的创始者,号为后稷。传说舜传封弃于邰,到公刘时又迁往豳,再传到古公亶父时迁至周原,周人从此开始强大。到商朝的帝辛在位时,周的首领西伯昌再将都城迁往沣水西部的丰(今陕西西安)。其武王在位时,周取代殷,分封灭商功臣和商的遗臣。他封帝辛(即纣)之子武庚于商的旧地殷,再封自己的亲弟管叔鲜、蔡叔度于其周边,以作监视。武王在灭商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其子成王即位,由周公旦摄政。武庚乘机与不满周公掌权的管叔、蔡叔和东夷部族联合反周,但为周公东征平定。事后,为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在洛水北方建造雒邑(又作洛邑),作为周朝在东方的政治中心。周公还继续分封诸侯,并将不少诸侯改封到东方。周朝经过成康之治后,国土大幅向外扩张,向北已征服肃慎(今辽宁省的朝阳县一带),南到汉水中游,东到大海,西至渭河上游[8],广封诸侯。也为其后的分裂时期及秦朝奠下基础。[9]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编辑]春秋
[编辑]西周末年,周幽王废原来的申后而立自己宠爱的褒姒,又将褒姒之子伯服立为太子。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攻入周的都城,幽王被害于骊山之下,申后之子宜臼在一部分诸侯的帮助下东迁至雒邑,史称他以后的周朝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者是将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后者则是来源于西汉学者刘向所编的《战国策》。春秋时期,周的直属领土尚有数百里,由于周室德衰,号令不通,只得以土地为筹码请求诸侯协助,使得畿内土地日益缩小[10]。周天子的权威日益衰落,使之成为徒有虚名的共主。那么本是西周分封的各诸侯国则皆以扩张为第一要务。当时,见记史籍记载的诸侯约有140余个,其中国土较大者有楚、晋、齐、秦、吴、越、燕、郑、宋、卫、陈、蔡、鲁、莒、中山等13国,加上已经沦为一小国的周王国。经过长期的兼并,春秋末年的诸侯数约为30个,其中较强盛的鲁国初时有今山东曲阜、宁阳、泗水、金乡、鲁台、文上、济宁与嘉祥等地,后经过扩张,其境跨三省,约相当于今二十多县。秦国的西疆扩展至渭水上游。晋国攻灭狄戎,北疆达到山西汾河中游,东部又取卫国的殷,南下获郑国的虎牢,周室的陆浑一带,其境东西长二千多里,拥有今山西大部,河北南部和河南、山东一带。燕国占有了大凌河流域。楚国控制了云梦泽平原。越国占有浙江北部。是为当时疆界四至。[11]
战国
[编辑]进入战国时期后,先是越国一举灭吴,并将势力延伸到山东半岛。为了争霸中原,越王勾践将都城迁到琅邪。公元前453年,晋卿韩氏、赵氏和魏氏三家分晋,晋君仅余两城。而东方的齐国姜姓政权也于公元前386年被专政的田氏所取代。至于周王室的直属领地则日益减少,最终在公元前367年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在形势大乱的战国,各诸侯国都纷纷向四周开阔疆土。赵国通过胡服骑射,北界由桑干河推移到河套地区。燕国击败北方的山戎、东胡,拓地千里,筑长城,于辽东地区新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等郡,其势力直达朝鲜。秦国疆域扩张最为显著,历经数代秦君,先后灭大荔、义渠和豲,令秦国西境达到今甘肃东部洮河流域;并且南下攻灭了巴、蜀两国,势力扩展到四川地区;在东部则夺取了魏国的西河郡和上郡。楚国也向南发展到湘、资、沅、澧流域,向西占领了湘西、鄂西地区,楚将庄𫏋向西南扩张到黔中、滇国。[11][12]
帝国时代
[编辑]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编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不过,秦始皇并不满足原东方六国的疆域(北至辽东长城一带,南至长江流域),早在王翦攻灭楚国后不久,秦军就越过大山和丛林进入现浙江南部和福建地区征服那里的越人,并置闽中郡。
公元前215年,蒙恬以30万大军在北方占领了河南地,将匈奴势力一度驱逐到阴山以北[13],秦朝于当地设九原郡。为了加强对北方疆域的控制和防御外敌,秦朝将战国时期的赵、燕、秦三国所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秦长城。为了控制南方的南越地区,秦始皇令史禄开凿灵渠以连接湘水和漓水,秦军顺势南下,夺取今两广和越南东北部地区,在当地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在西南地区以成都一带为中心向西、北两个方向扩张,获得了今大渡河以北与岷江上游地区。除此之外,还从四川宜宾向南云南曲靖一线开五尺道。至此到秦始皇去世前,其疆域范围已是北至河套、阴山与辽水下游,南达越南东北、西至陇山、川西和云贵,东抵朝鲜半岛北部。秦朝在这大片的疆域内都采取郡县制。[14]
汉朝(前202-220年)
[编辑]在楚汉战争中取胜的汉王刘邦建立汉朝,不久削除异姓诸侯,后又有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由于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得西汉前期国力薄弱,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在秦汉之际复为匈奴所有[15]。南越,闽越,黔中地区亦先后放弃。国土大幅减缩。
文景之治后,到汉武帝时期,武功极盛,领土空前扩张。公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汉朝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前111年,汉军把闽越国收入版图。前112年,汉军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地区,汉军征服了诸国,边界一度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前108年汉军吞并了卫氏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边疆形势蔚为改观。并在汉宣帝神觉二年(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都督西域诸城邦[16]。
新莽末期,疆域萎缩。在辽东地区撤消了真番、临屯二郡。在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收复了新莽末年丢失的领土,并且有所扩张,东汉晚期,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区在这个期间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
汉地原来指称汉朝领土,后来成为汉族地区的简称。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编辑]东汉末期以后,辽东地区各民族势力林立。其中最强大的是高句丽。公元313年,高句丽占有乐浪,西晋及中原势力至此退出朝鲜半岛。404年高句丽更进一步占领了辽东地区两郡。整个辽河以东地区至此全为高句丽所有。
在漠北地区前后有多个游牧民族兴起,在拓跋鲜卑徙居中原建立后魏王朝,最大的势力即为柔然。北魏与柔然之间战争不断,但疆界大体稳定,少有变化。555年,突厥与北齐夹击柔然,柔然被攻灭。突厥成为了漠北新霸主。此外中原王朝也丧失了对于西域地区的控制。吐谷浑则在西部地区长期威胁着当时华北各政权的边境。
三国时代,蜀汉在今西川及陕西部分地区设置了不少郡县。南朝前中期一度控制西南地区,但是在侯景之乱后,西南地区各原住民势力纷纷反叛独立。南朝势力退出宁州。林邑国继续向北发展,侵占整个日南郡。陈朝的南界北移到北纬18度。
隋朝(581-619年)
[编辑]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建立隋朝后,开始了大规模领土扩张,开皇四年(584年),衰落的东突厥寄居漠南,隋借此收复了河套地,设置五原、榆林等郡。开皇九年(589年)吞并南陈,隋炀帝杨广在大业五年(609年)亲自率军平定了吐谷浑[17],并且占领了伊吾,合为西北五郡。在西南地区,隋朝恢复了对南宁州的统治。大业元年(605年),隋平林邑,不过仅数月时间,隋退兵后,林邑即复国。隋初海南岛由高凉冼夫人控制。仁寿元年(600年),隋廷正式将今海南岛纳入版图[18]。隋末年天下大乱,吐谷浑等又先后趁机复国。
唐朝(618-907年)
[编辑]唐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武德七年(624年)统一全国,唐太宗时期(626年—649年)领土大幅扩张。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东突厥,漠南地区成为唐朝的一部分[19]。贞观二十年(646年),平定薛延陀,漠北纳入唐朝的疆域,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等羁縻机构进行都督。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突厥复国,唐朝势力退出漠北。后回纥建国,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尽占原突厥故地,成为漠北雄国。
西北边界上,唐高宗显庆四年(657年)平定西突厥,唐高宗龙朔元年(660年)势力一度伸至波斯(当时属于阿拉伯帝国)边境的吐火罗地区,并在这些地区设置都督府州。后来,由于大食势力扩展,麟德二年(665年)唐朝势力退出葱岭以西。
杨坚杨广在位期间曾派遣军队前后总共四次出征高句丽(598年,612年,613年,614年),均失败。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开始倾力东征高句丽。到龙朔元年(660年)平定百济、乾封二年(668年)八月平定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于平壤管理此地。但不久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与和罗唐战争的结束,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唐军退回大同江以南,跟新罗与大同江为界。粟末靺鞨部乘机进入,并于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建立渤海国[20];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朝最终承认新罗占领大同江以南。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侯君集平定吐谷浑,吐谷浑自此臣服于唐。不过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被吐蕃侵吞。吐蕃于7世纪初叶开始兴起,松赞干布在位时期迁都逻些,又先后征服苏毗、羊同、尼婆罗,最终统一青藏高原,成为唐廷最大劲敌。
安史之乱期间,唐朝遭受沉重打击。期间周边国家乘势侵占唐朝领土。使唐朝领土在之后三十六年中逐步萎缩。回鹘汗国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建立并完全占有漠北地区。后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因内乱而覆亡,部分回鹘人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至会昌六年(846年)西迁今新疆的天山南北地区,另有部分回鹘南下与唐朝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击败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俘获大量回鹘侯王贵族。
五代与宋朝(辽、金、夏)(907-1279年)
[编辑]=北宋与辽、西夏
[编辑]8—9世纪时契丹人在辽河流域地区日益壮大,最终于唐昭宗天佑四年(907年)建国。并于926年吞并了渤海国,并且在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得到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
北宋结束北汉政权后,重新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结束了自中唐以来,全国百余年的政治分裂。但其在疆域开扩上未有显著进展。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多次与辽作战,但始终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后使得宋辽两国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期间疆界不变。宋辽边界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辽圣宗时期沿克鲁伦河设置一系列边防州,扩大了疆域。
党项人于宋仁宗景佑五年/西夏景宗大庆三年(1038年)建立西夏,对宋辽两国称臣。一开始北宋对西夏采取绥靖的政治策略。宋神宗时期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期又进一步取得了今青海的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总体来看,北宋对西夏的战争没占到任何便宜。西夏全盛时代其疆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关,南临萧关,北抵大漠。
北宋也在西南与大理国交界一带设置了一些州。包括黎、叙、泸、黔、邕等州。终宋一代无大变动。
南宋与金、西夏
[编辑]1115年(金太祖收国元年/宋徽宗政和五年)阿骨打建立大金国,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吞灭辽朝,并在靖康之难后占领北宋首都开封。宋室被迫南渡至临安。
在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七年(1137年)华北地区先后被金扶植的张邦昌的张楚和刘豫的刘齐统治。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赵构在陪都南京应天府(在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朝,断代史称南宋[21];1129年,赵构被金兵所追击从建康府逃到临安府,以之为“行在”(即临时皇宫所在)[22];自1138年起,赵构常驻临安府[23]。绍兴和议后的宋朝疆土仅限在秦岭的大散关到淮河以南以及岷山以东地区[24],史称南宋。1137年金熙宗废除刘齐,直接统治华北,金朝全盛时代疆域辽阔:东至日本海、西邻西夏和青藏高原、隔鸭绿江与高丽接壤、北到黑龙江以南。
周边势力
[编辑]在西南地区,赞普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国。经过继任者在唐高宗龙朔元年(662年)到龙朔二年(663年)之间打击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的战争后占领了青海西部的吐谷浑之地,之后跟唐军反复争夺;又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占领安西四镇,但是公元675年安西四镇复归于唐,687年-689年,武则天削减安西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武周长寿二年(692年)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安西四镇;安史之乱期间吐蕃趁机逐步占领了陇右,朱泚之乱期间吐蕃趁机完全占据河西走廊。公元790年至公元810年,吐蕃占据北庭、安西,进入极盛,除青藏高原外,北有新疆、湟水,东至陇山,东南有云南西北角和四川西部山区,南至尼泊尔,和恒河流域平原和恒河三角洲地区,西至中亚。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冬天,安史之乱唐朝被内斗严重削弱,朔方军等等唐朝军将因为与唐廷的矛盾而放吐蕃军东进,吐蕃趁机占长安15天,听闻唐朝大军来了,吐蕃立即撤了。吐蕃曾多次与唐“会盟”、“败盟”。最后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与唐进行长庆会盟,确定了与唐的疆界。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土豪张议潮赶走吐蕃守将,占领瓜、沙二州,后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在唐军的援助下,收复了河西走廊与陇右。时于846年之后吐蕃发生连年内乱,最终在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彻底瓦解覆亡。
南诏建立后,日益强大。后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与唐朝对立,建都太和城。在其全盛时代的疆域有今日:云南全省,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西部与缅甸北部。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为权臣郑氏所篡,建立长和国,南诏亡。后又经大天兴、大义宁两国,直到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政权落于贵族段氏手中,建立大理国。
五代时交州土著势力兴起,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吴权建立吴朝脱离南汉独立。自此长期属于中原王朝的越南北部地区完全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
蒙古兴起
[编辑]蒙古帝国的兴起与征伐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强悍的一次扩张征服运动。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元太祖)完成兼并漠北各游牧部落大业,并建立大蒙古国。此后,蒙古军先后七次攻打西夏,直到于1227年灭亡西夏。1211年起蒙古军开始打攻金国;开始了蒙金战争,1215年攻陷中都,1233年在三峰山战役之中全歼金兵主力,1234年2月9日与宋军联合攻金,金亡。1218年,西辽被蒙古灭亡。1231年,蒙古军为了顺势借助攻金战役绕道南宋的汉中和汉江从而迂回包围金国而侵宋,1235年起全面攻宋,而到1259年由于蒙哥大汗的去世而暂告中断。在此期间,蒙古军先后三次西征(指:(1219年—1223年,1236年—1242年,1256年—1259年期间)),并于1239年占领拉萨,1253年完全占领吐蕃(今天的西藏),1253年灭亡大理国。1259年底占领整个南宋的川陕四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利州路)和除开阿拉伯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之外的西亚地区。至此,帝国的疆域极盛,北逾贝加尔湖(一说达北冰洋)、南至中南半岛、西至多瑙河下游地区、东至日本海,创建了当时世界上领土最辽阔的帝国,即蒙古帝国(中国史书又称之为大蒙古国),面积高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蒙古帝国自1259年8月11日蒙哥大汗死后、在1260年—1264年期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后最终裂解为忽必烈家族的控制区(即后来的大元帝国)与四大汗国,已完全各自为政,互不隶属。
元朝(1271-1368年)
[编辑]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在元大都建立元朝。早在元王朝建立之前的1231年蒙古军就开始侵占南宋领土,在48年的战争之后最终于1276年正月攻陷南宋首都临安。不过,宋残余抗元势力直到1279年二月的崖山海战后才彻底覆灭,元朝统治整个中国大陆。据《元史》地理志载,元代的疆域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大致范围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越过贝加尔湖(一说至北冰洋),东北到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远远超过之前南宋、金、西夏、大理四国的面积之和。至大三年(1310年)时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一说2267万平方千米)。
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元帝国和察合台汗国合作灭亡了窝阔台汗国,困扰元朝40余年的西北边患终于彻底结束,元朝西北边境从此基本稳定。双方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的领土,多数为察合台汗国所占,少数(原窝阔台汗国北部地区)为元朝所取得。
明朝(1368-1644年)
[编辑]1279年元世祖吞并南宋后,除西北地区疆域有所变动外,大体趋于稳定。但自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红巾军起义以来,元朝逐渐失去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在之后的北伐之中,最终迫使元室迁移漠北。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后,朱元璋在1352年投靠红巾军起义军之一的郭子兴而起兵,1356年取集庆,并在之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起义军势力。1368年1月23日,即帝位,建国号大明,之后北伐中原,元惠宗先后逃至上都、应昌,并在应昌去世。元王朝残余势力在北伐军不断追击之下,逃至漠北,史称北元。明军继续东征西讨,洪武四年(1371年)平定割据四川的明夏政权;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蒙古人控制下的云南,洪武廿年(1387年)降元辽东守将纳哈出,统一告成。明太祖收复了原南宋、金、西夏、大理的领土;对原属元王朝控制的东北、哈密等卫保持羁縻关系。新疆大部分地区由东察合台汗国控制。北元在明太祖北伐之下逐渐衰落。北元最终于(1388年)在明太祖第六次北伐的打击之下,被阿里不哥后裔覆灭。
明太祖和明成祖时期,多次对北元、鞑靼和瓦剌用兵。当元残余势力北遁后,期间明军在戈壁设置了四十多个卫所。明太祖和明太宗时期与北元、鞑靼和瓦剌的边界大致沿着阴山、大青山向东北至西拉木伦河一线[25]。15世纪30年代后,由于气候变化,地球表面的气温逐渐转向寒冷,沙漠日渐扩大,环境恶化,明王朝的北界逐渐退缩到以今明长城为界。明成祖以后,明廷开始陆续在与蒙古交界地区修筑长城,并设置九边[26],加强对蒙古的防卫。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至永乐七年(1409年)间,明朝陆续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两岸设置羁縻卫,并统合为奴儿干都司以控制辽东地区,势力一度到达库页岛,废于宣德九年(1434年);大部分东北地区复为兀良哈和各土著部落控制,但终明一代仍维持对辽东的控制。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可汗,建国后金。后金不断壮大。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辽东都司大部沦陷于后金。
明成祖时期在西北方向最远控制哈密,并在附近设置七卫。明世宗嘉靖年间受到吐鲁番、瓦剌等的数次攻击,被迫全数放弃,最后退守嘉峪关[27]。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将云南纳入版图,并在边境上设置六个宣慰司,分别为车里、老挝、八百大甸、木邦、孟养、缅甸。明中叶,国势衰落后,除了东部的土司外,诸土司先后为缅甸东吁王朝所有。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军征服安南,永乐七年(1407年)设置交阯承宣布政使司。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弃于宣德二年(1427年),安南复国。1521年,与葡萄牙爆发屯门海战,明朝收复屯门,其复又于西草湾大破葡军,阻止葡萄牙殖民者在香港建立殖民据点的企图。1553年,葡萄牙帝国取得在澳门的停泊船舶权,4年后又取得正式居留权;百年后,澳门已成为葡萄牙帝国全权统治的领土。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2年),荷兰人将西班牙人驱逐出了东亚海域。1661年,原明代海盗郑芝龙后裔郑成功进军台湾,在当地延续明朝政制,史称明郑。
清朝(1644年-1912年)
[编辑]自努尔哈赤在1583年以十三副遗甲起兵,至乾隆帝平定准噶尔。由东北辽宁一地的部落政权,通过二百余年的战争和兼并,扩张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仅次于蒙古帝国的全国性政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领土面积高达1,300万平方公里。将西藏、新疆(含外西北)、蒙古、青海、外东北等完全纳入清帝国疆域之下。清代的领土扩张奠定了后来中华民国版图的基础。
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扩张
[编辑]明神宗万历十年(158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始起兵开始兼并邻部。在统一建州女真,吞灭海西女真,征服东部蒙古后,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即汗位,建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18年,始侵明辽东都司;1626年,皇太极登基;1635年10月16日,建族名为满洲;1636年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
大清建国后的123年,领土在逐渐扩张中。1644年6月6日,在明将吴三桂指引下,清军进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入取北京,史称清兵入关。1645年,清军入取江南,南明弘光帝政权覆灭。1659年,清兵入滇,永历帝逃往缅甸,后被俘。1662年,南明势力最终被彻底扑灭。明末民变前的明王朝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至此,完全归入其版图。1683年,郑克塽降清,台湾首次并入中国版图。
努尔哈赤时,统一了建州诸部与海西四部,征服了野人女真的主要部分。臣服了蒙古科尔沁、喀尔喀等部。康熙帝时期,统一了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诸部。后蒙古察哈尔部,土默特、鄂尔多斯部等又相继降附,漠南蒙古十六部到此全入清之疆域。
1620年代后,准噶尔部兴起,建立了强大的游牧政权。1688年,准噶尔攻清,但在乌兰布通大败。其随后多次发动战争,先后攻取哈萨克、畏兀儿、西藏。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陷入内乱,最终被清军击溃。其部族的大部分也被清军剿灭。清军在与准噶尔的战争中,陆续将厄鲁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套西、青海蒙古、西藏、回部等陆续纳入清朝疆域。清廷也至此完成了领土的扩张。
俄罗斯沙皇国在1547年后就开始越过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大约在17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进入了黑龙江流域,之后的20余年陆续建立了雅克萨、尼布楚等据点。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后,在1684年与俄军作战,并在1689年签定了《尼布楚条约》,条约确立了清帝国与俄国的东部边界。俄国获得贝加尔湖以东至额尔古纳河一带土地。1725年和1727年,又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定了与俄罗斯帝国正北部的疆界[28]。
19世纪开始的衰弱时期
[编辑]19世纪中叶后,清朝国势日益衰颓,满洲八旗军战斗力大衰,并且期间欧洲列强在此时海外扩张如火如荼。因此,清帝国的国土也在此时逐步缩减。
从清帝国获取最广大面积领土的是俄罗斯帝国。1689年《尼布楚条约》虽然确立清朝对外东北的统治,但到1858年,俄罗斯帝国逼迫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占领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后1860年又签订了《北京条约》,不仅承认《瑷珲条约》的合法性,还将原先约定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和兴凯湖地区的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领,中国自此失去日本海的出海权及海岸线。到1900年时,俄又出兵强占江东六十四屯。库页岛也先被俄罗斯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两国各占岛南北两端,后又全数归俄。在西北地方,沙俄于1864年和清廷签定《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占领了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71年,俄国乘阿古柏占领南疆之机出兵伊犁,但其计划最终未能成功,不过帝俄还是成功于1881年迫使清廷签定《伊犁和约》,后又签定一系列界约,前后又摄取7万平方千米的清朝领土,以换取俄国从伊犁撤军。喀什西部分界线,本止于乌孜别里山豁。1895年,沙俄与大英帝国私分其地,清廷虽抗议但无果。
拉达克本为西藏阿里之地,后被喀什米尔所吞,喀什米尔归英后,该地也连带属英。西南的云南、广西两省的茶山、铁壁、天马、汉龙、果敢等关被英所占。滇南乌得、孟乌二土司被法属印度支那占领。而原属越南的十万大山以南,分茅岭以东的土地则被割给中国,隶属广西。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东南海疆一带的香港岛、九龙(界限街以南)先后被迫割让给不列颠帝国。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根据《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帝国。
晚清出版的地理教科书《蒙学中国地理教科书》简述了清末中国领土的四至,以及重要的分界标志和邻国:“中国之西界,踞亚洲之中枢,与英、俄两国属地相接。其地地势坟起,若覆笠然。故山水大干,皆发原于此焉。东隔东海,与日本国相望。南临南海,接法属之安南,及英属之缅甸。西南隔大山,与英属之印度分界。自西而北而东北,包中国之三面者,皆俄国之属地也。唯东北部之南境,隔鸭绿江,与朝鲜国相连”。[29]
租界
[编辑]除上述地区外,还有澳门(葡)、新界(英)、胶州湾(德)、旅大(俄)、威海卫(英)、广州湾(法)等地也先后租借予各国。此外,内地如上海、天津、汉口、厦门、广州、重庆、沈阳、九江、镇江、沙市、苏州,以及北平东交民巷等租界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近现代
[编辑]中华民国
[编辑]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因国家政局动荡,大陆时期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控制力甚微。对外蒙古、西藏均无实际控制,外蒙古及西藏属于实际上的独立状态。1914年英属印度与西藏政府签订《西姆拉条约》,正式划定麦克马洪线,把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土地划归印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华民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整个东北成了日本控制下的满洲国。中华民国虽从未承认其合法主权,但也实际上没有管辖权。
外蒙古在1911年首次宣告独立,但当时的北洋政府未承认大蒙古国。1919年北洋军占领外蒙古,但在1921年革命期间被驱逐出境,失去对外蒙古的控制权。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乌梁海共和国则在苏联的策动下于1921年改为唐努-图瓦,1926年又改名为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正式加入苏联。1945年《雅尔塔协定》后,根据中苏两国外交换文声明,1946年初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受外蒙古独立公民投票结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1953年国府以苏联违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由宣布其失效,单方面推翻外交承认并寻求联合国大会决议支持,没有法律约束力的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谴责苏联。2002年中华民国政府重新承认蒙古国后,台湾才与蒙古国互设代表处。2012年5月21日,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表新闻稿,表示“民国35年我国宪法制定公布时,蒙古(俗称外蒙古)独立已为我政府所承认,因此,当时蒙古已非我国宪法第4条所称的‘固有之疆域’。”正式否定外蒙古为中华民国法定领土。[30]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东北收回,台湾、澎湖接管。大连、旅顺、威海卫、广州湾等租界也先后收回。1947年中华民国派人员军舰接收南海诸岛。但今日,虽然两岸政府都各自控制了南海诸岛的北部大部分岛屿,但南部的南沙群岛仍为多国控制。目前两岸政府均认为南海诸岛全部和钓鱼台列岛主权归属自己。而藏南、江心坡、帕米尔等地的实际控制权在清末民初时已不属于中华民国政府。
1949年渡江战役后,中华民国政府败局已定,国府败退台湾。为打击中国共产党政权,1949年6月18日,行政院发布卅八穗五字第四八九六号行政院令,自6月26日上午零时零分起,“关闭”北起辽河口、南至闽江口的中国领海基线,所有外籍船舶及航空器均不得进入上述区域,而区域内各港口,也自即日起停止对外开放,基本封锁中国大陆的海岸线,是为关闭政策肇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重新掌控西藏全境。至此除台湾以外,中央政府已完全直接控制中国大陆各省。结束了清末以来的军阀,地方势力割据的混乱局面。
- 1949年在苏联的撮合下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并在1962年签订界约,将诺门罕谷地、察哈尔北境、新疆北塔山划归蒙古国。
- 1960年与缅甸签订界约,高黎贡山以西土地划归缅甸,中国收回片马、班老地区。
- 1961年与尼泊尔签订界约,珠穆朗玛峰(圣母峰)分治。
- 1962年,与印度在藏南爆发中印边境战争,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退兵。目前中印双方仍就边境问题在谈判中,未签订界约。
- 1962年,与朝鲜签订界约,长白山以北属中国,以南属朝鲜。
- 1963年与巴基斯坦签订界约,以两地换一地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
- 1965年与阿富汗签订界约,将一部分土地(瓦罕走廊)划归于阿富汗巴达赫尚省。
- 在苏联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英俄瓜分帕米尔高原,形成未定界。在苏联解体后,与塔吉克斯坦签约,放弃喷赤河以东帕米尔高原。
- 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越之间爆发西沙海战,中国取得胜利,控制全部西沙群岛。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再度爆发赤瓜礁海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胜利,控制南沙群岛其中的9个岛礁。
- 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签署。中苏国界东段(现为中俄国界东段)大约有4,300公里(以原不平等条约为基础),协定划定98%的东段边界走向。
- 1997年恢复行使香港主权。
- 1999年恢复行使澳门主权。
- 2004年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国取得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俄罗斯保留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分。[31]
-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外交部宣布,与不丹的边境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的实质领土为:
- 东:黑瞎子岛南端对岸(约东经135度41-44分)。
- 西:新疆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经73度30分)。
- 南:南海诸岛西南部的曾母暗沙(约北纬3度51分)。
- 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至北点(北纬53度33分)。
中国近代疆域变迁
[编辑]近代疆域变迁 | 行政区划变迁 | 行政区划变迁 | |||||||||||||||||||||||||||||||||||||||||||||||||||||||||||||||||||||||||||||||||||||||||||||||||||
|
|
| |||||||||||||||||||||||||||||||||||||||||||||||||||||||||||||||||||||||||||||||||||||||||||||||||||
中国历代疆域与现今政权疆域对照表
[编辑]本列表仅显示中国历史上较大的王朝及共和政权,依照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描绘的历代疆域范围。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史记·河渠书》,据《孟子》则是八年
- ^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迹”
- ^ 《诗经·商颂·长发》:“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 ^ 《中国疆域沿革史》第14页—17页
- ^ 谭其骧.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1年10月1日. ISBN 7503110155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国疆域沿革史》第19页—25页
- ^ 《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商朝
- ^ 《左传·昭公九年》:‘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 ^ 《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周朝
- ^ 《中国疆域沿革史》第27页—36页
- ^ 11.0 11.1 《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 ^ 《中国疆域沿革史》第46页—51页
-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 ^ 《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 第一个统一中原帝国的建立
- ^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 ^ 《汉书》卷96,《西域传》
- ^ 《隋书》卷83,《吐谷浑传》
- ^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载《长水集续编》
- ^ 《通鉴》卷193《唐纪》贞观四年二月甲辰
- ^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北狄渤海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北狄渤海靺鞨传》。
- ^ 《宋史·卷二十四·高宗本纪一》: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庚寅朔,帝登坛受命,礼毕恸哭,遥谢二帝,即位于府治。改元建炎。”
- ^ 《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行在所:“建炎三年闰八月,高宗自建康如临安,以州治为行宫。”
- ^ 《宋史·卷二十九·高宗本纪六》:绍兴八年春二月,“戊寅,帝至临安。”
- ^ 见《绍兴和议》。
- ^ 《明史》卷41《地理志一》
- ^ 《明史》卷91《兵志三》
- ^ 《明史》卷330《西域传二》
- ^ 《关于中苏边界问题》
- ^ 地理书写与国家认同:清末地理教科书中的民族主义话语. [June 8,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5).
- ^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有关外蒙古是否为中华民国领土问题说明新闻参考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俄划界,为何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 ^ 谭, 其骧 (编). 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谭, 其骧 (编). 商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谭, 其骧 (编). 西周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 ^ 谭, 其骧 (编). 春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谭, 其骧 (编). 戰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谭, 其骧 (编). 秦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38.0 38.1 谭, 其骧 (编). 西漢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谭, 其骧 (编). 東漢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40.0 40.1 40.2 谭, 其骧 (编). 三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 ^ 谭, 其骧 (编). 西晉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 ^ 42.0 42.1 谭, 其骧 (编). 東晉十六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 谭, 其骧 (编). 東晉.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 ^ 44.0 44.1 44.2 44.3 谭, 其骧 (编). 成 前趙 前涼 後趙.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 45.0 45.1 45.2 谭, 其骧 (编). 前涼 前秦 前燕 代.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谭, 其骧 (编). 前秦.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 ^ 47.0 47.1 47.2 47.3 47.4 谭, 其骧 (编). 後秦 後燕 西秦 後涼 魏.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谭, 其骧 (编). 後秦 魏 南涼 北涼 西涼 南燕 夏 西秦 北燕.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49.0 49.1 谭, 其骧 (编). 宋 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50.0 50.1 谭, 其骧 (编). 齊 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51.0 51.1 51.2 谭, 其骧 (编). 梁 東魏 西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52.0 52.1 52.2 谭, 其骧 (编). 陳 齊 周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谭, 其骧 (编). 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谭, 其骧 (编). 唐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55.0 55.1 谭, 其骧 (编). 唐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谭, 其骧 (编). 唐時期全圖(三).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谭, 其骧 (编). 梁 晉 岐 盧龍等鎮.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谭, 其骧 (编). 唐.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59.00 59.01 59.02 59.03 59.04 59.05 59.06 59.07 59.08 59.09 谭, 其骧 (编). 五代十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 谭, 其骧 (编). 晉.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谭, 其骧 (编). 漢.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62.0 62.1 谭, 其骧 (编). 周 北漢.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63.0 63.1 谭, 其骧 (编). 前蜀 後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64.0 64.1 64.2 谭, 其骧 (编). 吳 吳越 閩.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谭, 其骧 (编). 南漢.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66.0 66.1 66.2 谭, 其骧 (编). 遼 北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67.0 67.1 67.2 67.3 谭, 其骧 (编). 金 南宋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68.0 68.1 68.2 68.3 谭, 其骧 (编). 金 南宋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 谭, 其骧 (编). 元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谭, 其骧 (编). 元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 ^ 71.0 71.1 71.2 谭, 其骧 (编). 明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72.0 72.1 72.2 谭, 其骧 (编). 明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 ^ 73.0 73.1 谭, 其骧 (编). 清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74.0 74.1 谭, 其骧 (编). 清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行政院新闻局: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年鉴:第一篇 总论 第二章 土地 第二节 大陆地区
来源
[编辑]- 书籍
- 左丘明:《左传》
- 司马迁:《史记》
- 邹逸麟(2005年):《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20-9721-0
-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2647-5
- 谭其骧(1991年):《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ISBN 978-7-5031-1015-3
- 张植荣(2005年):《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 7301083793
- 葛剑雄:《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