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赤道几内亚的腐败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道几内亚的腐败以世界标准衡量的话为程度很高,其被认为是政治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整体概况[编辑]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被描述为“几近彻底的窃盗统治”,其系统性的贪污规模和统治者对其国民福祉的模式使得该国在所有主要治理指标或排名中均垫底,并低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似的其他国家。[1]

记者杨·穆瓦德(Jan Mouawad)在2009年7月的美国纽约时报》上撰文道,“很少有国家能比赤道几内亚更体现出石油经济所助长的腐败及裙带关系问题”。[2]根据开放社会基金会的评价,该国腐败制度的“厚颜无耻程度是无可比拟的”。[3]该国政府由少数有权势的个人所控制,他们将该国的大部分收入转移到他们在其他国家的秘密银行账户内。[2]学者杰弗里·伍德(Geoffrey Wood)声称,赤道几内亚的腐败问题是如此根深蒂固,这使得该国可以归类为犯罪国家。[4]

赤道几内亚的腐败问题之所以尤其严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国从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获得的收入规模庞大。英国的《卫报》指出,由于庞大的石油储量使得该国非常富有,但这些财富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5]尽管赤道几内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6美元,这比大多数非洲国家富裕而低于中国;但其在衡量生活品质的人类发展指数中,该国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45位。人权观察的阿尔温德·加内桑(Arvind Ganesan)在2009年表示,虽然赤道几内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严格意义上接近中国,但其国内大部分人的生活在比阿富汗乍得还要糟糕的贫困环境中。他将这种差距归咎于该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漠视。[2]赤道几内亚的大多数人仍然处于赤贫之中,无法获得医疗保健教育等福利待遇。同时,由于赤道几内亚政府使用武力和恐吓来压制国内的反对派,因此对统治阶级的任何批评都是不存在的。[5]

全球见证的萨沙·列日涅夫(Sasha Lezhnev)在2008年指出,赤道几内亚政府每年通过石油赚取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但该国民众每天的生活费却不足1美元。[6]加内桑声称,据说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把持着该国的石油储备和政府,因此该国极其充裕的国库是“少数人的私人提款机”,而不是用于任何公共利益。[2]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某外国外交官曾开玩笑说,赤道几内亚是一家家族企业,但在联合国拥有席位。[7]外国商人认为,该国的商业和投资环境较差。[8]国际媒体上认为与赤道几内亚领导人腐败联系最密切的人是总统之子兼该国副总统英语Vice President of Equatorial Guinea特奥多林·奥比昂英语Teodoro Nguema Obiang Mangue,他在南加州巴黎和其他地方的奢华生活方式成为头条新闻,并成为美国和法国当局调查的目标。

由于赤道几内亚的腐败程度较高,这使得该国在透明国际所指定的贪污感知指数排名中始终垫底。在2023年的排名中,全球180个国家或地区中仅有8个国家的排名比赤道几内亚更低;[9]在该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国家或地区通常被认为拥有最诚实的公共部门。[10]即便是在政府清廉情况整体较差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也仅有南苏丹索马里两个国家表现得比赤道几内亚更为糟糕。[11]2008年,美国国务院的报告指出,赤道几内亚官员经常从事腐败和非法行为但却不受该国政府的任何惩罚。[12]2014年,赤道几内亚在国际预算伙伴(International Budget Partnership)制定的政府预算开放指数为零分。这使得该国成为自2008年以来唯一一个在政府预算开放指数中得分为“0”的国家。[13]经济学人信息社从1996年到2008年,给赤道几内亚在“腐败控制”问题上的评价为连续的“0.0”分。[14]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英语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e给出的“资源治理指数(Resource Governance Index)”上,赤道几内亚的评价为“不及格”,得分为13/100,仅在58个国家中排名第56位。而在“报告实践(Reporting Practices)”上,它的得分为14/100,排名第55。[15]

2011年,自由之家赤道几内亚列为侵犯人权公民自由政府中的“极差”类别,同属该类的政府还有朝鲜苏丹土库曼斯坦等国家。[4]人权观察在其2014年度世界报告中称“腐败、贫困和镇压继续困扰著赤道几内亚……巨额石油收入为总统周围的小精英群体提供了奢侈的生活方式,而大部分公共资金管理不善和对高层腐败的可信指控持续存在,其他严重侵权行为——包括任意拘留、秘密拘留和不公审判——仍然存在。”[16]

腐败方式[编辑]

裙带关系[编辑]

自1980年代初期开始,这种腐败方式就或多或少以当前的形式存在着。当时赤道几内亚政府没收了比奥科岛上主要属于西班牙葡萄牙所有者的农田,并将这些土地重新分配给“奥比昂集团”的成员。[3]国际媒体习惯将以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为首的贪污集团称为“奥比昂—蒙戈莫集团”或“奥比昂—埃桑吉集团”,其中的蒙戈莫为奥比昂的家乡,而埃桑吉(Esangui)则为他所出身的芳族部落;因此这两个名称都指代奥比昂及其身边以血缘、亲缘等裙带关系成员所组成的小圈子。本条目为了称呼方便,统一使用“奥比昂集团”这个名称。

奥比昂集团[编辑]

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与时任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的会晤。

赤道几内亚的腐败是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来进行的,而这个系统的是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及其小圈子(奥比昂集团)的专属管辖范围。该集团将赤道几内亚包括土地与类在内的自然资源收入转移到他们的私人账户。[3]

赤道几内亚的腐败体系被称为“一个毫无缝隙且自我强化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力网络”,奥比昂集团的成员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他们不断增加的财富反过来又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为其政治机器提供资金,而政治机器则透过镇压、恐吓、暴力和贿赂等方式来颠覆和破坏有效的反对派。同时,该集团对法律体系的统治使他们能够使他们挪用财富的行为显得合法。[3]

一些消息来源表明,该集团内部关系非常紧张,成员间对权力和宠爱的竞争十分激烈。[17]

金融运作[编辑]

1995年至2004年期间,奥比昂集团将他们向赤道几内亚人民勒索而来的大部分赃款存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里格斯银行英语Riggs Bank。而根据人权观察的说法,里格斯银行早已经意识到赤道几内亚国内的腐败程度和人权问题。[18]

美国参议院在2004年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确定赤道几内亚在里格斯银行的石油收入账户由三个人所掌握,他们分别是身为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时任矿产与烃类资源部长英语Ministry of Mines and Hydrocarbons加夫列尔·姆贝加·奥比昂·利马英语Gabriel Mbaga Obiang Lima(奥比昂的儿子)与时任的财政与预算部长的梅尔乔·埃索诺·埃乔(奥比昂的侄子);[3]如果需要动用该账户内的资金则需要总统奥比昂与另外两人中一人的共同签名方可。

从2000年到2003年期间,约有3,400万美元从里格斯银行的账户转移到诸多由空壳公司所持有的其他外国银行账户上。这其中就包括由在巴拿马注册的卡伦加公司(Kalunga S.A.)所持有的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账户与由艾佩克斯塞德贸易公司(Apexside Trading Ltd.)所持有的汇丰卢森堡银行账户。而根据西班牙一家非政府组织与“开放社会正义倡议(Open Society Justice Initiative)”的调查显示,卡伦加公司银行账户上的数百万美金被用来在西班牙购买房地产,而这些房地产的主人则为奥比昂总统、奥比昂政府的前任及现任高级官员和奥比昂的亲属们。[3]

土地征用[编辑]

自从奥比昂集团在1980年代初期于比奥科岛上的土地征收上获益巨大之后,他们便以赤道几内亚政府的名义开始征收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这其中大部分是赤道几内亚穷人或中产阶级的所住房屋。成千上万的人成为这些掠夺背后的受害者,而且他们很少有人获得赔偿,同时他们也没有司法追索权英语Legal recourse。许多抗议这些征用的人都受到士兵或警察的虐待和恐吓。官方宣称这些土地征用是基于公共目的,但事实上这些土地最后会落入到奥比昂集团手里并被他们用来修建新的住宅或工业厂房。

2003年,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时报英语Le Temps》就报道了在赤道几内亚的一个村庄中,大约有75名生活在赤贫中的村民被当局从村中赶了出去。而这个村庄后来被用于修建甲醇工厂,而所有村民都没有得到任何道歉或补偿。[3]国际特赦组织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该国约有1,000多个家庭被强行要求搬离家园,以便政府修建道路、豪华住宅、酒店和购物中心。许多被拆除的房屋都完好无损,而且绝大多数住在那里的人都拥有土地所有权。尽管政府承诺将受害者安置到新家,但迄今为止没有人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19]

资源开发[编辑]

1990年代,赤道几内亚的附近海域发现了石油天然气资源。而赤道几内亚经济上的“石油突进”则始于1995年,当时埃克森美孚获准在蓝宝石油田(Zafiro Field)开采石油;不久之后,赫斯公司英语Hess Corporation马拉松原油英语Marathon Petroleum也被获准开采该国的天然气资源。截至2005年,赤道几内亚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安哥拉[7]

尽管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在赤道几内亚国内蓬勃发展,但是该国人民中的大多数依然是依靠自给农业为生并生活在该国的国家货币经济之外。这是因为政府当局利用其政治权力限制除自己与奥比昂集团之外的其他成员参与该国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也只向少数选定的人发放营业执照和批准。而向这些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机构也归该集团成员所有,而此类就业机会的授予也被类似的方式限制。[3]

其他方法[编辑]

奥比昂集团攫取财富的其他方法还包括与外国公司签署共同投资的“甜心交易英语Sweetheart deal”协议、操作合约、外国公司向其行贿以及在涉及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对奥比昂集团企业的垄断性安排。[3]

根据美国参议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998年到1999年期间,美孚石油公司曾以2,300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有的合资企业“赤道几内亚美孚石油公司(Mobil Oil Guinea Ecuatorial)”的15%股份出售给特奥多罗·奥比昂所有的公司阿巴亚克合伙公司(Socio Abayak, S.A.);而截至2004年的时候,由阿巴亚克合伙公司所持有的赤道几内亚美孚石油公司资产价值已经超过645,000美元。埃克森美孚公司无法向参议院的调查人员解释这项出售事件。同时另一家公司马拉松原油公司英语Marathon Petroleum也已经向奥比昂支付超过200万美元的土地使用费用。而阿美拉达·赫斯公司英语Hess Corporation则向赤道几内亚政府官员及其亲属支付了近100万美元的建筑物租赁费用,但赫斯公司在赤道几内亚所租赁的28处房产中有18处由奥比昂家族成员和与该家族相关的人士拥有。赫斯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代表还告诉美国参议院调查人员,他们以不可协商的价格从索拉维全国警戒协会(Sociedad Nacional de Vigilancia (Sonavi))购买了赤道几内亚的安全服务;该公司由奥比昂的兄弟阿门戈尔·翁多·恩圭马英语Armengol Ondo Nguema拥有并且垄断了该国的安全服务行业。[3]

美国国务院称,截至2009年,赤道几内亚的大多数部长在履行政府职责的同时也经营混合业务。例如:司法部长拥有自己的私人律师事务所;交通与通讯部长拥有半国营航空公司及国家电话公司的股份并是上述两家公司的董事。此外,赤道几内亚政府在2008年开始为“社会发展基金(Social Development Fund)”分配社会项目资金时,一位部长选择由自己的公司而不是通过投标甄选后的公司来接收这笔资金;而最为荒诞的是,该部长所有的公司甚至没有报价。该部长在事后为自己辩解,认为自己的公司有资格获得社会发展基金的资金。[3]

代表人物[编辑]

本段落所列举的人物均为赤道几内亚腐败问题核心“奥比昂集团”中的代表性人员。

特奥多罗·奥比昂[编辑]

特奥多罗·奥比昂,全名“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长期担任赤道几内亚总统。国际媒体批评其过着奢靡而荒唐的生活,这对赤道几内亚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特奥多罗·奥比昂不仅拥有六架私人飞机,还在开普敦巴黎马德里拉斯帕尔马斯马里兰等地拥有多处房产,并在法国瑞士等国家的银行拥有私人秘密账户。[20]1999年,特奥多罗·奥比昂在美国马里兰州波托马克购入了一栋价值260万美元的住宅。而根据2001年的一份备忘录指出,奥比昂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两栋位于西班牙的房产,而所得款项最后存入到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里格斯银行英语Riggs Bank[3]

康斯坦西娅·曼格[编辑]

康斯坦西娅·曼格英语Constancia Mangue,全名“康斯坦西娅·曼格·德·奥比昂”,闺名“康斯坦西娅·曼格·恩苏埃·奥科莫”,是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的“大妻(Senior Wife)”;特奥多罗·奥比昂拥有五名妻子,[20]而康斯坦西娅·曼格被视为赤道几内亚事实上第一夫人。康斯坦西娅·曼格曾担任过赤道几内亚政府的卫生与社会行动部部长。[20]

她也曾于在美国马里兰州波托马克购入一套价值115万美元的住宅,而她的丈夫特奥多罗·奥比昂也在该市至少拥有一套房产。[3]里格斯银行英语Riggs Bank中一度有5个账户和3张存款单以“康斯坦西娅·曼格”的名义持有,而埃克森美孚公司曾向这些账户支付了几笔款项。[18]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安德鲁·斯威格(Andrew P. Swiger)告诉调查人员,他的公司与康斯坦西娅·曼格共同拥有特奥多罗·奥比昂的阿巴亚克合伙公司(Socio Abayak, S.A.)。他还说康斯坦西娅·曼格从阿巴亚克合伙公司获得了总收入的15%。[21]

2000年成立的“赤道几内亚新电信(Nusiteles, G.E.)”为赤道几内亚提供国内电话及电脑服务;这家公司部分是奥比昂家族通过阿巴亚克合伙公司持有,而剩下的部分则由赤道几内亚政府内的高级官员所持有。截至2004年,阿巴亚克合伙公司也是赤道几内亚国内唯一的建筑公司。[3]

特奥多罗·奥比昂还和康斯坦西娅·曼格拥有两家名为“瓜达露佩圣母诊所(Virgen de Guadalupe)”的医院,而这笔资产是在2009年1月被曝光的。当时曾有一对在该诊所工作过的巴拉圭夫妇在此盗窃了价值610万欧元的现金、珠宝及其他贵重物品,他们随后在2009年1月被逮捕并因此曝露出来。[22]

据西班牙新闻媒体报道,康斯坦西娅·曼格在2023年10月与特奥多罗·奥比昂及他的另一名妻子克里斯蒂娜·利马(Cristina Lima)共进晚餐时发生了激烈争吵。康斯坦西娅指责被称为“赤道几内亚第二夫人”的克里斯蒂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帮助该国的妇女;而作为回应,克里斯蒂娜则批评康斯坦西娅掠夺国家财富。特奥多罗·奥比昂多次介入她们的争吵并告诫她们回到他们的家乡。[23]

加夫列尔·姆贝加·奥比昂·利马[编辑]

加夫列尔·姆贝加·奥比昂·利马英语Gabriel Mbaga Obiang Lima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的儿子,但他的母亲则是特奥多罗·奥比昂的第二任妻子克里斯蒂娜·利马(Cristina Lima)。他曾经出任赤道几内亚的矿藏、工业与能源部部长并拥有发放石油特许权的权力,因此被称为“赤道几内亚石油工业之主”。[24]

加夫列尔·奥比昂控制著赤道几内亚每天至少50万桶的石油产量。他经常出差安哥拉马来西亚法国中国美国加拿大巴西英国瑞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加夫列尔在这里拥有许多利润丰厚的生意伙伴;并且他可能还在这里拥有一些银行匿名账户英语numbered bank accounts保险箱

西班牙新闻媒体在2012年的一篇报道中感叹国际媒体对特奥多罗·奥比昂长子特奥多林·奥比昂英语Teodoro Nguema Obiang Mangue腐败行为的关注掩盖了西班牙政府对加夫列尔·奥比昂在西班牙洗钱案及在该国购买各种房产的调查。[25]

坎迪多·恩苏埃·奥科莫[编辑]

坎迪多·恩苏埃·奥科莫(Candido Nsue Okomo)是赤道几内亚第一夫人康斯坦西娅·曼格·恩苏埃·奥科莫英语Constancia Mangue的兄弟。截至2015年初,他一直担任著赤道几内亚国有石油公司“赤道几内亚汽油公司(GEPetrol)”的负责人。[7]外国石油公司的高层抱怨坎迪多·奥科莫向他们提出了荒谬且不可能的要求,并阻碍了投资。[26]位于荷兰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英语Centre for Research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指出,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及其家人与赤道几内亚汽油公司有私人利益的瓜葛。而透明国际在2008年收入报告中给赤道几内亚汽油公司的透明度评分较低,显示该公司高度不透明。坎迪多·奥科莫后曾出任青年与体育部部长,[27]但目前未在赤道几内亚政府内任职。

鲁斯兰·奥比昂[编辑]

鲁斯兰·奥比昂(Ruslan Obiang),全名“鲁斯兰·奥比昂·恩苏埃(Ruslan Obiang Nsue)”,是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的儿子。他曾经出任过赤道几内亚的体育部长,同时他还是赤道几内亚足球顶级联赛赤道几内亚甲级联赛英语Equatoguinean Primera División足球俱乐部黑豹足球俱乐部英语The Panthers FC的主席;但目前他仅是同联赛的另一支球队阿康纳圭足球俱乐部英语Akonangui FC的主席。

鲁斯兰·奥比昂曾居住在西班牙,其目的在于鼓励当地的公司前往赤道几内亚开展业务。一些商人抱怨了这些交易的后果,一位花费20万美元获得足球场建造合约的西班牙人描述了一个处处涉及贿赂的系统。在行贿多年后,当他拒绝继续向鲁斯兰·奥比昂及其同伙行贿时,他们的交易便立刻破裂了。这位商人对该国的商业环境持批评态度,称官员们会剥削尽可能多的钱,直到他们转向另一个承包商。这位商人还指出,他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和捏造的强奸指控,这些威胁可能导致他入狱。他的报告声称,这个国家没有伸张正义的途径,因为“腐败是绝对而普遍存在的,没有人可以求助。”交易失败后,他的一位商业伙伴在葡萄牙的家中遭到身穿深色西装的男子的拜访;这些人在他家门外站了几天以示威胁,然后又到他的办公室拜访了他。他们在那警告他,如果他向任何媒体或政府部门举报则后果自负。[28]他总结道:“你与总统的儿子签订了一份合同。你相信它是有价值的,但你不知道你会遭遇什么。我们不得不逃离这个国家,因为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18][28]

2023年1月,鲁斯兰·奥比昂因为私自出售国有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而被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兼赤道几内亚副总统英语Vice President of Equatorial Guinea特奥多林·奥比昂英语Teodoro Nguema Obiang Mangue所批准逮捕。[29]

里卡多·曼格·奥巴马·恩富比[编辑]

里卡多·曼格·奥巴马·恩富比在2006年就任赤道几内亚总理时曾承诺要打击腐败,但是直至卸任,他的努力对于赤道几内亚国内的腐败现状没有造成任何改变。[18]

艾米利欧·奥内布拉[编辑]

艾米利欧·奥内布拉(Emilio Oñebula),全名“埃米利奥·埃利亚斯·奥内布拉·西拉(Emilio Elias Oñebula Sila)”,是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之子鲁斯兰·奥比昂(Ruslan Obiang)的密友;并在其担任赤道几内亚体育部长的时候出任体育部的高级官员。[30]

曾有外国商人抱怨道,当他被要求与艾米利欧·奥内布拉打交道时,他在赤道几内亚做生意的困难只会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你认为一切都很容易,那你就会上当。只要你付钱给他们,他们就一刻也不会让你孤单。起初我以为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后来我意识到他们这只是在监视你。如果你一个人出去,他们就会生气。我们自始至终都被监视着。”[28]

特奥多林·奥比昂[编辑]

特奥多林·奥比昂英语Teodoro Nguema Obiang Mangue,全名“特奥多罗·恩圭马·奥比昂·曼格(Teodoro Nguema Obiang Mangue)”,又名“特奥多罗·恩圭马·奥比昂”,他是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的长子并曾多年担任赤道几内亚的林业部长;因此他也被国际媒体嘲讽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农林部长”。[4]通过其所有的独资公司索法纳集团(Grupo Sofana)及其附属企业索玛吉森林公司(Somagui Forestal),特奥多林·奥比昂长期把持并可能至今任然拥有“在赤道几内亚开采和出口木材的专营权。”[3]他还拥有赤道几内亚唯一的商业电视台——阿松加电视英语Asonga TV,同时它也是该国最主要的广播电台之一。[21]2012年5月,他被免去林业部长的职务,但随后他又被任命为第二副总统;这是一个在《赤道几内亚宪法英语Constitution of Equatorial Guinea》上并没有的职位。[24]从此时起,特奥多林·奥比昂开始负责赤道几内亚的国家安全。[31]2016年6月,特奥多林·奥比昂又被提拔为副总统英语Vice President of Equatorial Guinea(也有媒体称为“第一副总统”)。[32]

作为赤道几内亚总统的法定继承人,特奥多林·奥比昂被国际媒体描述为“极度腐败”,而一名美国前情报人员更是嘲讽其是“反复无常且鲁莽的白痴”。他的生活方式则被《外交政策》杂志形容为“怪诞般的花花公子式生活”;[4]特奥多林·奥比昂一直是世界各地媒体的关注对象,这使得他成为奥比昂政权的腐败象征。

纽约时报》在2009年的一篇报道中指出,美国官员认为特奥多林·奥比昂的绝大部分财产来自于“与十多年前在他的西非小国海岸发现的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关的腐败活动”。这篇报道还称文章称他的另一个财富来源是木材税,因为这些税款直接支付给他的。美国司法部也暗示特奥多林·奥比昂可能会从石油公司收受贿赂或勒索款项。[33]美国参议院和其他机构后来的调查也确定了他的许多财富来源,并揭露了他的个人支出细节。

时任美国助理司法部长英语United States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莱斯利·考德威尔英语Leslie R. Caldwell在2014年表示,特奥多林·奥比昂“无耻地掠夺了他的政府并打压他国家的企业以满足他的奢华生活方式,而他的许多同胞却还生活在赤贫中。”尽管特奥多林·奥比昂被公布的年薪约为10万美元,但他却“透过贿赂、回扣、贪污和敲诈勒索”而累积了超过3亿美元的财富,这其中主要包括通过空壳公司和第三方拥有和收购的美国资产。[34]

其他重要成员[编辑]

影响后果[编辑]

按照非洲标准,赤道几内亚共和国被认为是“富裕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邻近的其他非洲国家通常高出300%,并且该国的经济在近年也得以稳步增长。事实上,赤道几内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在已经超过了巴西波黑。但是由于大量资金被从赤道几内亚国库转移到以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为首的“奥比昂集团”的银行账户中,因此赤道几内亚人民生活在极度贫困中,超过60%的人每天的收入不足1美元。该国人民的预期寿命低于50岁;57%的人缺乏干净的饮用水,47%的人缺乏安全的管道系统;同时该国的医疗水准相当简陋,其婴儿死亡率位居世界第四。近年来,许多此类指标已更是已经每况愈下。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9年报告中可以发现,赤道几内亚的人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之间的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意味着赤道几内亚几乎是地球上治理最差的国家。[3]

反腐行动[编辑]

公关活动[编辑]

为了抵消国际上针对赤道几内亚腐败报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聘请了不少美国游说专家及公关人士为其进行宣传,这其中就包括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顾问兰尼·戴维斯英语Lanny Davis。据报道,戴维斯每年从奥比昂这里收取费用约为100万美元[4]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Equatorial Guinea (PDF). 人权观察. 2012-01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06). 
  2. ^ 2.0 2.1 2.2 2.3 Jan Mouawad. Oil Corruption in Equatorial Guinea.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公司). 2009-07-09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0).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Corrup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Equatorial Guinea (PDF). 开放社会基金会. 2010-03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17). 
  4. ^ 4.0 4.1 4.2 4.3 4.4 Ken Silverstein. Teodorin’s World. 外交政策. 2011-02-11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0). 
  5. ^ 5.0 5.1 Simon Allison. Equatorial Guinea: One man's fight against dictatorship. 卫报 (卫报媒体集团). 2014-07-11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6. ^ Poverty rife in Africa’s “Kuwait”. 新人道主义英语The New Humanitarian. 2008-10-06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0). 
  7. ^ 7.0 7.1 7.2 Equatorial Guinea: Squandered riches需要付费订阅. 金融时报. 2014-02-03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8). 
  8. ^ Pascal Fletcher. INSIGHT-Equatorial Guinea seeks to shake off "oil curse" image. 汤森路透. 路透社. 2014-03-10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9. ^ 2023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透明国际.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10. ^ The ABCs of the CPI: How 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Is Calculated. 透明国际.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11. ^ CPI 2023 for Sub-Saharan Africa: Impunity for Corrupt Officials, Restricted Civic Space & Limited Access to Justice. 透明国际. 2024-01-30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7). 
  12. ^ 2008 Human Rights Report: Equatorial Guinea. 美国国务院. 2009-02-25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13. ^ Karen Hasse. Transparency is not enough to alleviate 'corruption fatigue'. 兰德每日邮报英语The Rand Daily Mail. 2015-04-07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9). 
  14. ^ Country Data Report for EQUATORIAL GUINEA, 1996-2008 (PDF). 世界银行. [2024-06-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7-10). 
  15. ^ Equatorial Guinea. 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英语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e.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16. ^ World Report 2014: Equatorial Guinea. 人权观察.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4). 
  17. ^ Tema Sencillo. La Pelea Familiar, Por Heredar La Dictadura Corrupta De Obiang Nguema, En Guinea Ecuatorial.. El Confidencial de Guinea Ecuatorial. 2012-12-18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1) –通过Blogspot. 
  18. ^ 18.0 18.1 18.2 18.3 Well Oiled - Oil and Human Rights in Equatorial Guinea. 人权观察. 2009-07-09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19. ^ Human Rights in Equatorial Guinea. 国际特赦组织.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20. ^ 20.0 20.1 20.2 Vicente Orts. Teodoro Obiang: corrupción en Malabo. Suite101. 2013-09-01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1. ^ 21.0 21.1 Diana Ljungaeus. Malibu Bad Neighbor. 洛城周刊英语LA Weekly. 2007-01-17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4). 
  22. ^ Guinée : 6M? volés chez le président. 费加罗报. 美联社. 2009-01-16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23. ^ Enfretamiento entre Constancia Mangue y Cristina Lima. 棱角日报英语Diario Rombe. 2003-10-08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24. ^ 24.0 24.1 Gabriel Nguema, dueño y señor del petróleo de Guinea Ecuatorial. Qué pasa con Guinea?. 2012-09-24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1). 
  25. ^ La prensa española se da un tiro en el pie disparando al Obiang equivocado. Periodista Digital. 2012-03-14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26. ^ As the oil goes, the gas arrives需要付费订阅. 非洲机密英语Africa Confidential. Vol. 54 no. 14 (伦敦: Asempa Limited). 2013-07-05 [2024-06-14]. ISSN 0044-6483. OCLC 819004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27. ^ Candido Nsue Okomo al frente de la Secretaria de Juventudes y Deportes. 棱角日报英语Diario Rombe. 2015-04-21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3). 
  28. ^ 28.0 28.1 28.2 José María Irujo. The high price of doing business in Equatorial Guinea. 国家报. 2013-04-03 [2024-06-14]. 
  29. ^ Cecilia Macaulay. Ruslan Obiang Nsue: Equatorial Guinea president's son arrested over plane's sale. 英国广播公司. 2023-01-19 [2024-06-14]. 
  30. ^ Ruslan Obiang Nsue en Europa: Empresas y viviendas, entre ellas, un chalet unifamiliar de 418.000€ en Madrid. 棱角日报英语Diario Rombe. 2023-01-13 [2024-06-14]. 
  31. ^ Equatorial Guinea: Teodoro Obiang brings back old guard to rein in Teodorin需要付费订阅. 非洲情报法语Africa Intelligence. 2023-04-10 [2024-06-14]. 
  32. ^ Max Bearak. The world’s longest-serving president just appointed his son as VP. 华盛顿邮报. 2016-06-22 [2024-06-14]. 
  33. ^ Ian Urbina. Taint of Corruption Is No Barrier to U.S. Visa需要付费订阅. 纽约时报. 2009-11-16 [2024-06-14]. 
  34. ^ Fatema Merchant. Take the Mansion, But Leave the Thriller Jacket: DOJ Settles with Equatorial Guinea Veep for $30 Million in Assets Bought With Corrupt Proceeds. Global Trade Law Blog. Sheppard, Mullin, Richter & Hampton LLP. 2014-11-06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