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藩府二郑公子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藩府二郑公子墓
墓之今貌
位置 台湾台南市南区桶盘浅墓园
(台南市永成路上有路标)
建成时间明郑永历年间(1661年-1683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全天
参观费用:免费
官方名称藩府二郑公子墓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古墓

藩府二郑公子墓位于台南市南区桶盘浅墓园内,即过去大南门外的鞍仔庄[1],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后因改制而改为市定古迹,原台南县市合并为直辖市后改为直辖市定古迹[2]。藩府二字指的是“延平郡王府”[3],二郑公子指的是郑成功四子郑睿(字圣之)与十子郑发(字省之)二人[1]。该墓是台南市列为古迹的四座古坟之一,另外三座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曾振旸墓、同为永历年间郑家宗族之墓的藩府曾蔡二姬墓与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施琼芳墓

沿革

[编辑]

郑睿、郑发二人为郑成功之子,随其父一同来台,然而没过多久便因水土不服而去世,死时二人均无嗣,合葬此地[1]。到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明郑时期郑氏家族与文武官员之墓大多迁回中国大陆[1],以减少台湾人民思念故朝之情[4],然而此墓或因地处偏远[1],或因二人无嗣之故[3],而未被迁移留了下来,与藩府曾蔡二姬墓为仅存于台的郑家之墓。

该墓在清朝的方志与文献中并未被记载,日治时期方始见于连横的《雅言》一书[1],而在该书中还记载说在此墓不远处建有庵和塔[2]。该墓在1930年曾整修过[3]

二次大战后,该墓于1952年被台南市文献委员会发现[4]并整修[3],1975年再修,而成今貌[4]

1985年,藩府二郑公子墓公告为三级古迹。

1997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取消三级分制。藩府二郑公子墓改为“市定古迹”。

2001年,进行修复。清理腹地范围,清除表面青苔、重修墓缘,并修补左右曲手因地震风化的龟裂。并于永安路至中华南路建立指示牌。[5]

2010年台南县市合并后,成为“直辖市定古迹”。

建筑特色

[编辑]

该墓格局遵守规制,由墓埕、供台、墓碑、左右手和墓冢组成,不过除了墓碑之外皆为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整修时的东西[4]。墓碑宽77公分,出土部分高1.07米,于上面刻着“皇明圣之、省之二郑公子墓”[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石万寿. 樂君甲子集.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250页. ISBN 957-01-6745-9. 
  2. ^ 2.0 2.1 藩府二郑公子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3. ^ 3.0 3.1 3.2 3.3 台南市政府于民国八十九年(1990年)所立于墓旁之解说碑
  4. ^ 4.0 4.1 4.2 4.3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年11月: 192页. ISBN 957-30880-4-5. 
  5. ^ 藩府二鄭公子墓第三級古蹟藩府曾蔡二姬墓曾振暘修復工程報告書. 台南市: 台南市政府. 2001年6月: 10–1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