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
盘扣或称盘钮、纽襻扣、纽绊,是源于中国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作为装饰,以布制作,并有长纽襻。宋代服饰已有使用盘扣,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褙子)就以盘扣系结[1],最初只用于女装常服。传入满族后,在满族服饰中大量使用,广泛用于各种服装,成为满族及部分其他民族服饰的代表性部件之一。
历史
[编辑]中国
[编辑]现时发现最早的盘扣实物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一件女装褙子,于胸下位置缀有一对一字形盘扣[1],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发展成1-2个金属制的领扣,常用于高领女装[2]。1997年考古学家于武进市发现了明代王洛家族墓中出土的两件女装有使用直盘扣,该两件服装亦同时使用系带[3]。清初以后实施易服令,绸布制的盘扣开始被广泛使用于各种类型的服装,才完全取代系带。马褂、旗袍和唐装上衣都用盘扣在正面固定衣襟。
朝鲜
[编辑]朝鲜的韩服于朝鲜王朝中期以后受到明清服装影响,开始使用盘扣,主要用于军服和男子常服。
越南
[编辑]越南的越服于后黎朝和阮朝开始使用盘扣。近代受清代服装影响而出现的三婆袄和奥黛也使用盘扣。
琉球
[编辑]琉球的琉装于近古也受到明朝和清代服装影响而使用盘扣,多见于士庶常服。 我都系咁样嘅话,我都唔知点解
制作和分类
[编辑]盘扣的扣子是用称为袢条的折叠缝纫的布料细条编织而成。这和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一样。如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做装饰花扣的袢条一般则内衬金属丝,以便于定形。
直盘扣
[编辑]直盘扣是最简单的盘扣,又称一字扣、蜈蚣扣(因多对排成一列时像蜈蚣)。用一根袢条编结成球状的扣坨,另一根对折成扣带。扣坨和扣带缝在衣襟两侧并相对。
琵琶扣
[编辑]花扣
[编辑]花扣是装饰性较强的扣子,于清末出现,流行于民国初年,多用于女装唐装如旗袍、凤仙装等,近年在韩服和越服中也有使用。根据内部是否为实心可分为实心花扣(中心部位被袢条充满)和空心花扣(中空或用其他布料包棉花嵌在里面)两类。朝鲜的韩服于朝鲜王朝中期以后受到明清服装影响,开始使用盘扣,主要用于军服和男子常服。
越南 越南的越服于后黎朝和阮朝开始使用盘扣。近代受清代服装影响而出现的三婆袄和奥黛也使用盘扣。
琉球 琉球的琉装于近古也受到明朝和清代服装影响而使用盘扣,多见于士庶常服。 我都系咁样嘅话,我都唔知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