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 (佛教)
外观
本性(梵语:प्रकृति,prakṛti,巴利语:pakati),又译为性[1]、自性[2]、自然[3],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的二元论哲学[4],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又译为原质。
佛教采用了这个术语,但赋与不同意义,含义为事物的本质,常与空性同时使用,并将它视为是自性的同义词。在佛教哲学中,本性并不是一个实体,也非万物本源。
概论
[编辑]《薄伽梵歌》中,以原质(prakṛti)和原人为推动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5]。在印度教中,吠檀多主义占主导地位,本性(prakṛti)被认为是宇宙存在与运作的智慧本质。在数论派中也使用这术语。
于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就开始使用本性这术语,在《阿含经》中就有使用。一般用于指称事物的本质,常与空性同时使用,但在佛教哲学中,不认为本性为世界第一因,也非宇宙的智慧本质。
在部派佛教的阿毘达摩论藏中,它与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认为是同义字,在一般语句中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在谈到心性本净、自性清净心时,只会使用本性(prakṛti)清净。《大毘婆沙论》将《小空经》所说行空解释为本性空[6],并列入十空。
佛教各宗派说法
[编辑]大乘佛教称诸法本性为如[7]或真如[8],对于如来藏学派,即是如来藏或佛性。
注释
[编辑]- ^ 鸠摩罗什译龙树《中论》:“若法实有性,后则不应异,性若有异相,是事终不然。【青目释】若诸法决定有性,终不应变异。何以故?若定有自性,不应有异相,如上真金喻。今现见诸法有异相故,当知无有定相。”
- ^ 波罗颇蜜多罗译清辩《般若灯论释》:“若有是自性,则不得言无,自性有异者,毕竟不应然。”
- ^ 竺法护译《正法华经》:“诸佛本净,常行自然,此诸谊者,佛所开化。”这当中的自然,对照梵文本,即是本性(prakṛti)的另译。
- ^ 姚卫群《佛教的“如来藏 ”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婆罗门教哲学中的数论派和瑜伽派是联系紧密的两个派别。它们关于“我”的观念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的数论派与瑜伽派的典籍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翻译的数论派典籍或汉译佛典对数论派的叙述中),所谓“我”与一般的奥义书及其他婆罗门教派别说的“我”(Ātman)并不相同。数论派与瑜伽派中说的“我”更为流行的汉译术语是“神我”(Puruṣa),它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实体。这一实体与数论及瑜伽派中论述的另一实体“自性”(Prakṛti)并列存在,对自性转化出世间事物起某种作用(参见自在黑的《数论颂》21及乔荼波陀相应的注)。 ”
- ^
黄宝生译《薄伽梵歌》:“你要知道原质和原人,两者都没有起始,你要知道变化和性质,他们都产生于原质。效果、手段和行动者,原质被说成是原因;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者,原人被说成是原因。原人居于原质中,感受原质产生的性质,面对性质的执著,是善生和恶生的原因。”
徐梵澄译《薄伽梵歌》:“当知自性与神我兮,二皆无始;又当知转变与功能,皆由自性而起。自性谓之因,是生因果因;神我谓之因,是受苦乐因。神我寓乎自性,享受功能由自性生;而执滞于功能,乃生自善、非善胎之因。” - ^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一时,佛住室罗筏城东鹿母精舍,尊者阿难,来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忆一时佛住释种迷主卢园,亲从世尊闻如是义,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广说,我于是义,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说无异。’……时诸苾刍,闻世尊说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难言:‘若有苾刍,亦欲多住此空定者,当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练若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世尊于是,复告阿难:‘若余苾刍,亦欲多住此空定者,当除有情想,及阿练若想,起于地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如是有余苾刍,应除阿练若想,及地想,起空无边处想。乃至有余苾刍,应除识无边处想,及无所有处想,起非想非非想处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若复能除无所有处想,及非想非非想处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佛告阿难:‘如是趣入无上空定,能速尽诸漏,证得无漏无加行解脱。’”
“问: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评曰:应作是说,住本性空,观法本性,空、无我故,虽见变坏,而不忧恼。” - ^ 龙树《大智度论》:“诸佛贤圣种种方便说法,破无明等诸烦恼,令众生还得实性,如本不异,是名为“如”。”
- ^ 玄奘《成唯识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