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渗透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6年5月1日) |
化学渗透(Chemiosmosis,或称化学渗透偶联)是离子经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渗透类似。化学渗透是离子的运动,离子穿过选择性渗透膜,沿电化学梯度移动。更具体地的说,在细胞的呼吸或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氢离子穿过细胞膜的移动产生了ATP。氢离子(质子)将从高的质子浓度的区域扩散到低质子浓度的区域,以产生ATP。氢离子由较多离子的区域渗入较少离子区域,直到内外浓度平衡为止。化学渗透通常发生在细胞的呼吸作用中的ATP合酶(三磷酸腺苷合酶)里,细胞利用该特性来制造ATP(三磷酸腺苷)。
化学渗透假说
[编辑]彼得·米切尔 (Peter D. Mitchell) 于 1961 年提出化学渗透假说[1]。 简而言之,该假说是呼吸细胞中大部分三磷酸腺苷 (ATP) 的合成来自利用 NADH 和 FADH2 能量穿过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在富含能量的分子(例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中形成。
葡萄糖等分子被代谢产生乙酰辅酶A作为一种相当富含能量的中间体。线粒体基质中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的氧化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等载体分子的还原相耦合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2]。载体将电子传递至线粒体内膜中的电子传递链 (ETC),电子传递链又将电子传递至 ETC 中的其他蛋白质。每个氧化还原转移步骤的能量用于将质子从基质泵入膜间空间,以跨膜电化学梯度的形式存储能量。质子通过 ATP 合成酶穿过内膜返回基质。线粒体通过 ATP 合酶的作用为 ADP 与无机磷酸盐结合形成 ATP 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这在当时是一个激进的提议,并没有被很好地接受。普遍的观点是电子转移的能量被存储为稳定的高电势中间体,这是一个化学上更保守的概念。能量中间体曾经被发现,并且有证据表明电子传递链复合体的质子泵浦变得太大而不容忽视。最终,化学渗透假说开始被支持,彼得·米切尔于 1978 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3]。
化学渗透耦合对于线粒体、叶绿体[4]、 以及许多细菌和古菌[5]中 ATP 的产生非常重要。
质子动力
[编辑]离子跨膜运动取决于两个因素的组合:
- 由浓度梯度引起的扩散作用力 - 所有颗粒都倾向于从较高浓度扩散到较低浓度。
- 由电势梯度引起的静电力 - 质子 H+ 等阳离子倾向于沿着电位向下扩散,从膜的正 (P) 侧到负 (N) 侧。阴离子会自发地沿相反方向扩散。
这两个梯度放在一起可以表示为电化学梯度。
然而,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离子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能量可以作为跨膜的这两个梯度的组合来存储。只有特殊的膜蛋白(如离子通道)有时才能允许离子跨膜移动(另请参见:跨膜运输)。在化学渗透假说中,跨膜 ATP 合酶是将质子自发流过它们的能量转化为 ATP 键的化学能的核心。
因此,研究人员创造了质子动力(proton-motive force, PMF)这个术语,它源自前面提到的电化学梯度。 它可以描述为存储的势能(电化学梯度)的度量,作为跨膜质子和电压(电位)梯度的组合。 电场梯度是跨膜电荷分离的结果(当质子 H+ 在没有抗衡离子(例如氯化物离子 Cl−)的情况下移动时)。
在大多数情况下,质子动力由充当质子泵的电子传输链产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将质子(氢离子)泵出穿过膜,从而分离穿过膜的电荷。 在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释放的能量用于将质子从线粒体基质(N 侧)移动到膜间隙(P 侧)。 将质子移出线粒体会导致线粒体内带正电的质子浓度降低,从而导致膜内部产生过多的负电荷。电势梯度约为-170 mV [6],内部为负值 (N)。 这些梯度——电荷差和质子浓度差都在膜上产生组合电化学梯度,通常表示为质子动力(PMF)。 在线粒体中,PMF 几乎完全由电成分组成,但在叶绿体中,PMF 主要由 pH 梯度组成,因为质子 H+ 的电荷被 Cl- 和其他阴离子的运动中和。 无论哪种情况,PMF 都需要大于约 460 mV (45 kJ/mol),ATP合酶才能产生 ATP。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Mitchell P. Coupling of phosphorylation to electron and hydrogen transfer by a chemi-osmotic type of mechanism. Nature. July 1961, 191 (4784): 144–148. Bibcode:1961Natur.191..144M. PMID 13771349. S2CID 1784050. doi:10.1038/191144a0.
- ^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Walter P. Proton Gradients Produce Most of the Cell's ATP.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2002. ISBN 0-8153-4072-9.
- ^ The Nobel Priz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Chemistry 1978.
- ^ Cooper GM. Figure 10.22: Electron transport and ATP synthesis during photosynthesis. The Cell: A Molecular Approach 2nd.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000. ISBN 0-87893-119-8.
- ^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Walter P. Figure 14-32: The importance of H+-driven transport in bacteria.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2002 [2023-07-30]. ISBN 0-8153-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4).
- ^ 6.0 6.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Nicholls92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Stryer L. Biochemistry fourth. New York - Basingstoke: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5. ISBN 978-0716720096.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化学渗透(威斯康星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