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Waylon1104/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左上:參加第一次馬恩河戰役的德國士兵;右上: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中的奧匈士兵;左中:凡爾登戰役中的法國士兵;右中:索姆河戰役中的Mark I 坦克;左下: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中的法國機槍手;右下:瓦爾達爾攻勢中的保加利亞電信站
日期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4年4個月又2周)
和約
地點
結果

協約國勝利

參戰方
同盟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兵力
  • 12,000,000人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8,660,000人[k]
  • 大英帝國 5,839,253人[l]
  • 意大利王國 5,093,000人
  • 美國 4,744,000人
  • 英屬印度 1,680,000人
  • 羅馬尼亞 1,234,000人
  • 大日本帝國 800,000人
  • 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 707,000人
  • 加拿大 629,000人
  • 澳洲 417,000人
  • 比利時 380,000人
  • 希臘王國 230,000人
  • 葡萄牙第一共和國 200,000人
  • 南非聯邦 136,000人
  • 紐西蘭自治領 129,000人
  • 黑山王國 50,000人
  • 漢志王國 50,000人
總計:42,928,000人[1]
  • 德意志帝國 13,250,000人
  • 奧匈帝國 7,800,000人
  • 鄂圖曼帝國 2,998,321人
  • 保加利亞王國 1,200,000人
  • 總計:25,248,321人[1]
傷亡與損失
  • 軍人死亡:
  • 5,647,600人[2]
  • 軍人受傷:
  • 11,964,900人[2]
  • 詳情
  • 軍人死亡:
  • 4,410,000人[2]
  • 軍人受傷:
  • 8,388,000人[2]
  • 詳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至1918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及所有大國,雙方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即協約國同盟國。這次戰爭是當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國動員至少6,700萬人參與這場軍事衝突。主要戰場位於歐洲地區,但也外溢至中東非洲亞太等地區。歐洲戰場的參戰國皆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科學技術用於戰爭之上,火砲機槍毒氣武器得到廣泛使用,而西線戰場因軍隊部署密度過高出現塹壕戰這一作戰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最致命的軍事衝突之一,軍人死亡人數達1千萬、受傷人數達2千萬,另有數百萬平民死於種族滅絕饑荒流感。這場戰爭導致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解體,大量新國家誕生。

戰爭源自德意志帝國的崛起和巴爾幹半島膠着的局勢,以及歐洲工業化新帝國主義導致的大國競爭。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法蘭斯·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波斯尼亞塞族普林齊普刺殺,觸發各大列強間的外交與政治危機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王國應對此負起責任,於7月28日對後者宣戰。7月30日,俄羅斯帝國發佈總動員令以保衛塞爾維亞,連鎖反應導致法國德國英國也進入戰爭狀態。戰爭初期,德國總參謀部按西攻東守的戰略向法國發動攻勢,但在9月上旬的馬恩河戰役折戟後,西線逐漸陷入僵局,轉變成從北海瑞士塹壕戰。至於東線戰場俄羅斯帝國大規模進攻東普魯士加利西亞兩地,在前者遭遇慘敗,但在後者重創奧匈軍隊,間接幫助塞爾維亞擊敗奧匈軍隊。1915年,協約國在西線及加里波利同盟國發動大型攻勢,而同盟國將主攻方向置於東線,迫使俄軍放棄廣闊領土。至於南線戰場,意大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分別加入協約國與同盟國,導致奧匈軍隊需調兵至阿爾卑斯山區,而塞爾維亞被佔領。

1916年,西線德軍對凡爾登防區發動進攻,意圖消耗協約國主力部隊法軍的人員,法德兩軍在此處交手近十個月。協約國為了牽制德軍對此處的進攻,於同年夏在東線發動布魯西洛夫攻勢及在西線發動索姆河攻勢。1917年初,俄羅斯帝國因作戰不力被推翻,法軍對德軍發動代價高昂的尼維爾攻勢。同年,美國因無限制潛艇戰加入協約國,而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與德國簽署停戰協議。1918年初,蘇俄被德軍迅速擊敗,簽署和約退出戰爭。同年3月,德軍鑑於東線局勢已定,對西線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但在第二次馬恩河戰役被法軍擊敗,後者遂發動反攻。下半年,法國等國從西線巴爾幹發動大規模攻勢,先迫使保加利亞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退出戰爭,然後迫使德意志帝國在11月11日簽訂停戰協定

1919年至1920年的巴黎和會訂立了對戰敗國的處置,德國根據凡爾賽條約需割讓部分領土、支付戰爭賠款及解除武裝,而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的解體導致大量新國家誕生,包括波蘭芬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然而凡爾賽體系國際聯盟未能應對戰間期的緊張局勢,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爭背景

[編輯]

俾斯麥之「大陸政策」

[編輯]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根本地破壞了歐洲的權力均勢結構,在先前戰爭失利的法國與奧匈視德國為寇讎,而英國與俄國也開始從德國傳統的反法盟友轉變為法國的支持者[3]。時任德國首相俾斯麥為應對此危局,於是試圖拉近與奧國及俄國兩東歐君主國的關係,在1873年5月6日簽署俄德軍事同盟條約,然後在同年6月6日促成奧俄兩國的香伯龍協議[4][5]。1873年10月,德國加入香伯龍協定,三國組建「三帝同盟[6][7][8]。然而這個同盟是個空中樓閣,三國的戰略目標不同且常有齟齬,俄國也對俾斯麥孤立法國的想法不感興趣[9]。之後,法國在政治、經濟及軍事上的快速復甦很快引起德國高層的高度關注,後者擔心法國正準備新一輪的復仇戰爭[10]。1875年,德俄關係出現裂痕,俾斯麥遂派特使拉多維茨前往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力圖緩和俄國對德國的不滿情緒[10][6]。然而這項外交行動被謠傳為德國要求俄國在對法戰爭中保持中立,近一步加劇德法間的衝突。在這場外交危機中,俾斯麥主動加劇緊張局勢,試圖迫使法國做出大的讓步,但德國尖銳的外交處理引起他國的反彈,英國與俄國聯合起來施壓德國,奧匈則冷眼旁觀,德國最終被迫服軟[11]

1875年7月,黑塞哥維那的基督徒牧民起兵反抗鄂圖曼帝國的統治,波斯尼亞的牧民很快繼起響應,「東方危機」爆發[12][13]。歐洲大國對此事件的看法不一,俄國政府受泛斯拉夫主義影響,傾向於幫助同為斯拉夫人的起義軍;而奧匈政府出於地緣政治考量,傾向於維持鄂圖曼帝國對巴爾幹地區的統治[14]。1875年12月30日,時任奧匈首相安德拉希向鄂圖曼帝國提出改革計劃《安德拉希照會》,但鄂圖曼的假意履約及俄國在交涉期間與法國的接觸,讓俾斯麥擔心俄奧兩國將分別倒向法國及英國,導致三帝同盟的衰微[15][16]。1876年7月8日,俄國與奧匈鑑於雙方的立場略有區別,決定達成《賴希施泰特協定英語Reichstadt Agreement》,以友善地解決分歧。該協定規定:如果將來鄂圖曼軍戰勝基督教叛軍,俄奧就必須保衛基督教屬民,迫使鄂圖曼實行改革而非干涉與瓜分其領土;如果將來基督教叛軍戰勝鄂圖曼軍,奧匈就併吞部分波斯尼亞,俄國則併吞比薩拉比亞黑海東岸[17][15]。之後,鄂圖曼軍多次戰勝基督教叛軍,迫使後者向俄國求助,而俄國雖已簽訂《賴希施泰特協定》,但仍決定軍事介入[18]。俄國公然地違反協定引起奧匈的不滿,兩國都希望藉由德國的支持達到自身的目的。俾斯麥十分反對俄奧間的戰事,於是兩國在1877年1月15日簽訂《布達佩斯協定》,規定俄國進攻鄂圖曼帝國時,奧匈不許威嚇在多瑙河南岸行軍的俄軍側翼,而俄國則需同意奧匈併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19]。1777年4月,俄軍發動對土戰爭,在1878年3月3日迫使鄂圖曼帝國接受《聖斯泰法諾條約》,規定創立一個大保加利亞獨立國家[19]。此條約激起國際上的反對,俾斯麥決定主持柏林會議調停多方矛盾,在會議中拆分俄國扶持的大保加利亞國。俄國對此相當憤慨,認為德國背叛了俄國的利益,俄德關係降至冰點[20][21][22]

德國首相俾斯麥主持柏林會議

1879年10月7日,德國首相俾斯麥與奧匈首相安德拉希簽訂盟約,建立「德奧同盟[23][24][25]。俾斯麥將此共同防禦條約視為歐洲穩定的基石,既可有效嚇阻俄國的軍事威嚇,也可約束奧匈對巴爾幹地區的擴張[23][26]。之後,俄國政壇的反德情緒下降,並因為在近東地區與英國發生齟齬,決定再次與德國交好。1881年6月18日,德俄奧三國在柏林簽署秘密協定,組建第二次「三帝同盟[27][28][29]。該協定規定:一、如果締約國之一與第四國交戰時,其餘二國應保持善意的中立;二、三國互相承諾,除非得到共同協議外,不得對鄂圖曼帝國的歐洲領土做任何改動;三、三國共同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29][30]。同年,已在意大利囊中的突尼西亞被法國奪走,兩國的關係降至冰點,意大利遂在1882年5月20日與德奧組建「三國同盟[31][32]。此外,德國等國也與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結為盟友[33]。之後,法國與英國因為埃及控制權發生齟齬,俾斯麥擔心法國因此轉而與俄國交好,於是親自對法國拋出橄欖枝,共同對付英國[34]。俾斯麥希望建立一個由德國統治的歐洲,於是希望建立一個反英同盟,並廣涉非洲對抗英國人,還支持法國及俄國在世界各地與英國發生衝突,但埃及與中亞並不足以讓法國與俄國接受德國在歐洲的霸權[35]

1885年9月,東魯米利亞宣佈同保加利亞國合併,俄國因不滿保加利亞大公亞歷山大一世,聲明願維護《柏林條約》反對兩地合併[36][37]。奧匈則起初與俄國立場相同,但之後轉而支持保加利亞對抗俄國[36]。俄奧關係因此破裂,以致1887年「三國同盟」條約期滿時,俄國並未續約[38]。不過,德國與俄國於1887年6月18日單獨簽訂《再保險條約》,繼續維持兩者的盟友關係[39][40]。此外,先前英國因摩洛哥埃及問題與法國產生矛盾,於是分別與意大利及奧匈簽訂地中海協定,形成三國協約對抗法國[40][41]。然而當俾斯麥體系達至頂峰時,俄國卻本着對德國的猜疑開始與法國交好。雙方在經濟與軍火貿易上的聯繫加深,俄國債券開始在法國上市[42][43]。此外,俾斯麥與新任德皇威廉二世的矛盾逐漸加深,最終導致前者於1890年3月18日辭職,德國決定不與俄國續約《再保險條約[44][45][46]

卡普里維之「新路線」及法俄同盟

[編輯]
法國艦隊訪問俄羅斯喀琅施塔得

卡普里維取代俾斯麥成為德國首相,前者在外交上能力不足,並曾自評道:「俾斯麥能同時玩幾個球(國家),自己能同時玩兩個球就幸運了[44]。」德國的外交政策由親俄轉向親英,推行了有別於俾斯麥體系的「新路線」,謀求加強德國和「三國同盟」與英國的關係[47][48]。之後,德國與英國的關係進入蜜月期,近一步將法國與俄國推在一起。1891年6月29日,意大利首相魯迪尼宣佈德國、奧匈及意大利續約「三國同盟」,並同時宣佈意大利與英國簽訂條約。此舉使法國與俄國擔心英國已成為締約的第四國,於是一支法國艦隊在幾星期後應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之約訪問喀琅施塔得,以向世界顯示法俄間的團結[49][50]。同年8月,法國與俄國簽訂《法俄協約》,但尚未結盟。1892年8月17日,法國將軍布瓦代弗爾英語Raoul Le Mouton de Boisdeffre與俄國總參謀長奧布魯切夫英語Nikolai Obruchev簽訂《軍事協定草案》,規定如果「三國同盟」的締約國進攻法俄任一國,另一國需投入所有兵力作戰;而當「三國同盟」的締約國軍事動員時,兩國皆需立即動員並將部隊靠攏邊境[51][52][53]。不過此項約定不具強制力,而是後來德俄關係愈發惡化、英國似乎更加靠攏三國同盟,法國與俄國才在1894年1月4日交換正式的外交文件,建立「法俄同盟[54][55]

與此同時,德國將英國拉入同盟的希望落空,而英國保守黨政府於1892年7月被格萊斯頓領導的自由黨取代更是重擊英德關係,因為後者在外交上採取光榮孤立、對帝制德國不友好[56][57]。不過到了1893年下半年,德國與英國又因俄法同盟的威脅而走在一起,但因為雙方都不信任對方的誠意,最終未能達成合作[58]。之後,德國與英國在世界各地爆發殖民爭端,德國實施的擴張政策直接與英國對抗,雙方矛盾因為各自的國內政治壓力與利益集團繼續加劇[59]。1894年5月12日,英國與比利時簽訂條約,旨在限制法國勢力進入尼羅河谷。德國決策層將此事件視為外交突破口,決定支持法國對抗英國,希望要麼能讓英國與奧匈結盟以緩和英德關係;要麼能讓法國對德國有好感[60]。然而此舉徹底激怒英國,導致英國斷絕與奧匈的關係,於7月9日正式確立「光榮孤立[60]。1894年10月29日,卡普里維辭去德國首相之位,保守派的霍恩洛厄接任,德國正式結束執行四年的「新路線」政策[61][62]

新任德國決策層寄希望於英國與法俄同盟間的矛盾,決定要與法俄組建「大陸聯盟」,以改善與法俄的關係及嚇唬英國[61][63]。至於海外,時任德國首相霍恩洛厄決定在海外進行擴張,並建立一支針對英國的強大海軍[62]。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大清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等地。俄國出於對遠東的政治利益,聯合法國與德國共同干涉還遼,而英國有意地被排斥[64][65][66]。同年6月25日,保守派的索爾斯伯利第三度出任英國首相又讓德國認為英德關係可被修復,不過索爾斯伯利提出瓜分鄂圖曼帝國的計劃令德國懷疑其真正目的是想靠攏俄國及將意大利引出「三國同盟」,遂拒絕英國的提議[67][68]。德國再度決定要與法俄組建「大陸聯盟」,甚至不惜故意引起與英國的爭端,以向後兩者證明其誠意。1895年12月29日,英國南非公司入侵布爾人控制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德國收到消息後立即支持布爾人,並邀請法國與俄國對抗英國[69][70]。然而法國與俄國表現冷淡,英國反應的激烈程度更是出乎德國決策層的預料,英德關係逐步轉化爲霸權與霸權挑戰者間的關係[71]

威廉二世之「世界政策」及英德造艦競賽

[編輯]
德皇威廉二世推崇「世界政策」,夢想建立世界霸權

1897年,德國內外政策都開始出現決定性的轉向,德皇威廉二世與大多數德國人決定要採取「世界政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並建立一支龐大的艦隊以取代英國海上霸權及威嚇其本土[72][73][74]。之後,德國外交大臣比洛帝國議會公然宣稱德國要謀求「太陽下的一席之地[75]。德國決策層開始行使「中間路線」,與英國及法俄兩陣營皆保持距離,全力為建設大海軍服務[76][77]。德國外交大臣比洛將在接續幾年為海軍大臣鐵必制;的造艦計劃提供外交掩護,幫助德國海軍順利通過能與英國海軍較量之前的「危險地帶」,以免尚未成型的帝國海軍胎死腹中[77][78]。此外,德國海軍高層也對戰略計劃及擴建計劃嚴加保密,甚至請求帝國議會在審查法案時盡可能低調[78]。1897年11月,德國佔領膠州灣



德國尖銳的新對外政策很快導致了與他國的摩擦,前者在遠東近東非洲的干預引起英德兩國的不滿與猜疑[79]


同時,德國海軍大臣鐵必制;於1898年4月10日頒佈第一個《海洋法案》,要求建立一支由19艘主力戰艦、12艘大型巡洋艦和30艘輕型巡洋艦組成的艦隊[80]

三國協約與衝突加劇

[編輯]

戰爭前奏

[編輯]

薩拉熱窩事件

[編輯]

七月危機

[編輯]

意軍

戰爭經過

[編輯]

戰爭爆發(1914年)

[編輯]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塞爾維亞王國宣戰,在隔天砲轟其首都貝爾格萊德[81][82][83]俄羅斯帝國得知此事後,於7月30日頒佈全面動員令,德意志帝國也向俄發佈最後通牒作為回應[84]。8月1日下午4時與5時,法蘭西共和國德意志帝國分別頒佈全面動員令,後者也向俄遞交宣戰書[85]。8月3日下午6點,德意志帝國駐法大使舍恩遞交對法宣戰書,德軍開始經中立國比利時入侵法國[86]。此舉也讓英國基於倫敦條約向德發佈最後通牒,在未得到回應後進入戰爭狀態[87]。至此,除意大利王國外的歐洲大國均已加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87]

邊境戰役法德兩軍態勢圖

西線方面,德軍按照總參謀長小毛奇的戰略進攻計劃西攻東守,其主力部隊踏過比利時,準備向南迂迴至法軍後方[88][89]。法軍決定在8月14日發動大規模反擊,以配合俄羅斯帝國東線的攻勢[90][91]。8月14日當日,法軍對洛林發動輔助攻勢,意圖將德軍引向南方,然後用左翼部隊擊垮德軍中央,威嚇正在比利時進軍的德軍右翼[92]。法軍在頭幾天不斷深入洛林,但被德軍於20日的反擊推回攻勢起點[93]。8月21日,法軍主力部隊向德軍中央前進,前者誤以為該地區的德軍防禦較為薄弱,在亞爾丁戰役被德軍打的措手不及,法軍戰略計劃失敗[94][95]。同時部署在桑布爾河附近的法軍也與德軍相遇,在8月22日的沙勒羅瓦戰役中戰敗,向南撤退以防被德軍包圍[96][97]。8月24日,法軍總司令霞飛下令撤退,並從法軍右翼調派大量部隊至巴黎周遭[98]。與此同時,德軍右翼繼續朝馬恩河推進,直到小毛奇下令其在巴黎外圍防守[99]。9月5日第一次馬恩河戰役爆發[100][101],雙方接下來幾天僵持不下,直到德軍在9月9日晚向後撤往埃納河[102]。之後,法軍向埃納河推進,法德兩軍不斷嘗試包抄敵方的側翼,一路從法國北部移動至北海,最終在10月中旬重新部署部隊,結束「奔向大海[103]。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雙方在法蘭德斯僵持不下[104]。之後,一條從大西洋延伸至瑞士邊境的前線誕生,雙方在這條漫長的戰壕中對峙,大量部隊轉入陣地防禦[105]

東線8月至9月態勢圖

東線方面,俄軍與西線法軍同步發動攻勢,入侵德國領地東普魯士與奧匈領地加利西亞[106][107]。8月17日,俄國第一軍團入侵東普魯士,迫使德軍向柯尼斯堡方向後撤,然後停止追擊就地修整[108][109]。8月20日,俄國第二軍團也進入東普魯士境內,但因缺乏支援於8月下旬在坦能堡戰役慘敗[110]。8月31日,俄軍統帥部組建第十軍團,下令上述軍團將德軍牽制在東普魯士。9月6日,德軍對馬祖爾湖地帶的俄軍進攻,擊潰俄國第一軍團,然後繼續進攻至俄國本土[111]。與此同時,加利西亞地帶的俄軍與奧匈軍在8月18日同步發動攻勢。在加利西亞北部,俄國第四軍團克拉希尼克戰役被奧匈第一軍團擊敗,迫使俄國第五軍團前往支援,但後者也在科馬羅夫戰役被奧匈第四軍團擊敗;在加利西亞北部,俄國第三軍團在佐洛塔利帕河戰役擊敗奧匈第三軍團,並在得到俄國第八軍團的增援後,在格尼拉利帕河戰役再度擊敗奧匈第三軍團。9月上旬,俄軍多個軍團發動聯合攻勢,迫使奧匈軍全線潰退,攻佔大半加利西亞,然後圍攻普熱梅希爾要塞。之後,德國第九軍團與奧匈第一軍團進攻維斯瓦河中游,但在十月下旬被俄軍優勢兵力擊退,被迫大幅後撤[112]。11月中旬,波蘭中部的俄軍發動旨在入侵德國本土的攻勢,但雙方在激烈的運動戰後均停止進攻,而加利西亞地帶的俄軍則被奧匈軍擊敗[113]

其他戰線方面,奧匈軍於8月12日對塞爾維亞發動攻勢


塞爾維亞軍隊被重創[114]

各自為戰(1915年)

[編輯]

西方戰線(1915年)

[編輯]

1915年1月,協約國叫停去年12月對香檳阿圖瓦發動的攻勢,修整準備在同年春再度夾攻德軍突出部[115][116]。2月16日,法國第四軍團香檳發動攻勢,但在接續一個月都未能突破德軍陣線,於3月17日停止進攻[117]。與此同時,英軍在里爾以南的新沙佩勒英語Battle of Neuve Chapelle發動一次與戰略計劃不符的攻勢,同樣也是一無所獲[118]。4月5日,法國第一軍團聖米耶勒突出部南北兩側發動向心攻擊,但因爲進攻部隊配合不佳,再度宣告失敗[119][120]。4月22日,同樣想要突破敵軍陣線的德國總參謀部對英國第三軍團與法國第二十軍的銜接處發動進攻,並施放大量毒氣輔助進攻部隊,造成大量中毒傷員[121]。然而德軍雖成功打開敵軍缺口,卻因為缺乏預備隊停止攻勢[122][121][123]


之後,霞飛決定再一次發動攻勢英語Second Battle of Artois,「以中央攻擊突破的一點,為從陣地戰過渡到運動戰創造條件」。他先總結春季攻勢時得到的經驗,在4月16日與5月2日分別發出作戰細則,提到步兵應在砲兵破壞敵軍陣地後立刻進攻。按照最終計劃,法國第十軍團將在阿拉斯進攻,英國第一軍團將在新沙佩勒進攻,兩軍同時向杜埃方向突破[124]。5月9日,法國第十軍團對德軍陣地進攻,在當天結束前打開一個正面6公里寬、縱深4公里長的突破口。5月10日,法軍再次發動攻勢,但在接下來幾天因德軍預備隊抵達進攻效果不彰,於5月15日停止攻勢[125][126]。與此同時,英國第一軍團在新沙佩勒的攻勢受挫,從5月9日至5月25日僅推進600米[125]。6月16日,法國第十軍團發動新一輪的進攻,但因為德軍防禦增強,戰果遠不如第一次進攻[125]協約國高層對於此次聯合作戰相當不滿,雙方經過討論協商後,英軍同意增加其西線部署兵力,但再度拒絕將其部隊納入統一指揮[125]

7月7日,法國戰爭部長米勒蘭協約國戰爭會議在尚蒂伊召開,與會者有霞飛、英軍總司令弗倫奇、俄國駐法武官伊格納季耶及其他協約國軍事代表團[127]。霞飛在會議中指出,協約國不該將戰爭勝利的希望侷限於一個戰區,而應該在西線東線巴爾幹統一行動[127]。會議按照此指導思想擬定1915年下半年對德作戰的整體戰略,按照該計劃,法軍與英軍將在西線實施新一波攻勢,以幫助此時深陷頹勢的俄羅斯帝國[127][128]。霞飛與各軍團司令於7月12日商議,決定在香檳及阿圖瓦發動兩股攻勢,目的是突破敵軍防禦,為協約國在總攻過程合圍與殲滅法國北部的德軍創造條件[127]。香檳地區的進攻部隊將是貝當的法國第二軍團及朗格勒的法國第四軍團,共計32個步兵師與5個騎兵師,有2,440門各類火砲;而阿圖瓦地區的進攻部隊將是迪爾巴的法國第十軍團及黑格的英國第一軍團,共計27個步兵師與3個騎兵師,有2,350門各類火砲[129]。8月下旬,英國政府同意將法軍置於霞飛指揮之下,隨後霞飛下令中央集團軍司令卡斯泰爾諾指揮法國第二軍團及第四軍團,北方集團軍司令福煦指揮法國第十軍團英語10th Army (France))及英國第一軍團[129]。9月14日,霞飛向各軍團司令下達進攻前的最後指示,寫道:「進攻應該是總攻......參加進攻的各部隊的任務不僅是奪取敵人的錢前沿掩體,而且要日以繼夜地穿過第二線和第三線,到達開闊地[129]。」

9月25日上午9時15分,法國第二軍團及第四軍團發動進攻,起初取得極好的戰果,但因為德軍的防禦工事與火砲,原先有組織的進攻變成了零星的分散攻擊[130][131],部分法軍突入德軍第二線陣地,但很快就被擊退,雙方持續多天激烈交火,最終法軍在10月7日叫停攻勢。之後,法軍擊退德軍的反攻,在佔領區域設防固守[132]。與此同時,阿圖瓦的法國第十軍團及英國第一軍團也面臨着相同情況,攻入德軍陣地後就因爲德軍頑強的防守失去衝擊力,無法突破德軍陣線[133]。霞飛長時間籌備,旨在實現「戰略大突破並以解放法國本土為既定目標」的秋季作戰失敗[133]

鐵必制;

東方戰線(1915年)

[編輯]

其他戰線(1915年)

[編輯]

三場大戰(1916年)

[編輯]

協約國動盪(1917年)

[編輯]

同盟國進攻(1917年-1918年)

[編輯]

協約國勝利(1918年)

[編輯]

後果

[編輯]

影響

[編輯]

傷亡人員與戰爭罪行

[編輯]

社會形態轉變

[編輯]

戰法與技術演變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協約國參戰與退出戰爭時間點不同,俄羅斯帝國於1914年參戰,1917年政權瓦解意大利王國於1915年參戰;美國於1917年參戰;羅馬尼亞王國於1916年參戰;希臘王國於1917年參戰;葡萄牙共和國於1916年參戰;中華民國於1917年參戰;漢志王國於1916年參戰;亞美尼亞共和國於1918年參戰;暹羅於1917年參戰;西共和國於1917年參戰;捷克斯洛伐克於1918年參戰
  2. ^ 1915年起
  3. ^ 美國未批准巴黎和會的任何條約。
  4. ^ 保加利亞於1915年10月14日加入同盟國
  5. ^ 美國於1917年12月7日對奧匈帝國宣戰
  6. ^ 奧地利被認為是奧匈帝國的繼承國之一
  7. ^ 美國於1917年4月6日對德國宣戰
  8. ^ 匈牙利被認為是奧匈帝國的繼承國之一
  9. ^ 鄂圖曼帝國於1914年8月2日同德國達成秘密同盟協定,並於1914年10月29日作為同盟國一方參戰
  10. ^ 原先計劃通過色佛爾條約結束協約國與鄂圖曼帝國戰事,但鄂圖曼帝國從未批准。在土耳其獨立戰爭後,協約國與鄂圖曼帝國繼承國土耳其共和國就洛桑條約達成協議
  11. ^ 其中569,000人為居住在法屬殖民地的法裔或當地兵源
  12. ^ 其中134,837人為除英屬印度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等自治領以外之殖民地兵源

註腳

[編輯]
  1. ^ 1.0 1.1 Tucker(2005年),第273頁
  2. ^ 2.0 2.1 2.2 2.3 Prost(2014年)
  3. ^ 徐棄郁(2011年),第11-12頁
  4. ^ 泰勒(2021年),第293頁
  5. ^ 徐棄郁(2011年),第15頁
  6. ^ 6.0 6.1 費伊(2020年),第36頁
  7. ^ 徐棄郁(2011年),第16頁
  8. ^ 格洛克(2018年),第540頁
  9. ^ 泰勒(2021年),第294-295頁
  10. ^ 10.0 10.1 徐棄郁(2011年),第19頁
  11. ^ 徐棄郁(2011年),第20-25頁
  12. ^ 泰勒(2021年),第304頁
  13. ^ 費伊(2020年),第37頁
  14. ^ 泰勒,第305-308頁
  15. ^ 15.0 15.1 費伊(2020年),第39頁
  16. ^ 泰勒,第312頁
  17. ^ 徐棄郁(2011年),第29頁
  18. ^ 泰勒,第317頁
  19. ^ 19.0 19.1 費伊(2020年),第41頁
  20. ^ 費伊(2020年),第42頁
  21. ^ 徐棄郁(2011年),第37-38頁
  22. ^ 梅然(2016年),第237頁
  23. ^ 23.0 23.1 喬爾 & 馬特爾(2020年),第81頁
  24. ^ 費伊(2020年),第43頁
  25. ^ 梅然(2016年),第241頁
  26. ^ 費伊(2020年),第44頁
  27. ^ 泰勒(2021年),第356頁
  28. ^ 梅然(2016年),第248頁
  29. ^ 29.0 29.1 徐棄郁(2011年),第52-53頁
  30. ^ 費伊(2020年),第47頁
  31. ^ 泰勒(2021年),第360-364頁
  32. ^ 徐棄郁(2011年),第58頁
  33. ^ 泰勒(2021年),第365頁
  34. ^ 泰勒(2021年),第383頁
  35. ^ 泰勒(2021年),第389-398頁
  36. ^ 36.0 36.1 梅然(2016年),第262-263頁
  37. ^ 泰勒(2021年),第400頁
  38. ^ 費伊(2020年),第48頁
  39. ^ 費伊(2020年),第49頁
  40. ^ 40.0 40.1 甘迺迪(2022年),第249頁
  41. ^ 泰勒(2021年),第410、420頁
  42. ^ 費伊(2020年),第66頁
  43. ^ 泰勒(2021年),第426頁
  44. ^ 44.0 44.1 梅然(2016年),第281頁
  45. ^ 泰勒(2021年),第428頁
  46. ^ 甘迺迪(2022年),第271頁
  47. ^ 泰勒(2021年),第430頁
  48. ^ 梅然(2016年),第283頁
  49. ^ 費伊(2020年),第70頁
  50. ^ 吳春秋(1983年),第260頁
  51. ^ 梅然(2016年),第289頁
  52. ^ 泰勒(2021年),第442頁
  53. ^ 徐棄郁(2011年),第129頁
  54. ^ 費伊(2020年),第73頁
  55. ^ 泰勒(2021年),第442-450頁
  56. ^ 甘迺迪(2022年),第279頁
  57. ^ 徐棄郁(2011年),第131頁
  58. ^ 徐棄郁(2011年),第133-134頁
  59. ^ 甘迺迪(2022年),第281-287頁
  60. ^ 60.0 60.1 泰勒(2021年),第456-458頁
  61. ^ 61.0 61.1 徐棄郁(2011年),第139頁
  62. ^ 62.0 62.1 泰勒(2021年),第463頁
  63. ^ 甘迺迪(2022年),第284頁
  64. ^ 甘迺迪(2022年),第285頁
  65. ^ 泰勒(2021年),第465-466頁
  66. ^ 費伊(2020年),第76頁
  67. ^ 徐棄郁(2011年),第141-144頁
  68. ^ 費伊(2020年),第79-80頁
  69. ^ 泰勒(2021年),第473-470頁
  70. ^ 徐棄郁(2011年),第146-149頁
  71. ^ 徐棄郁(2011年),第150-153頁
  72. ^ 梅然(2016年),第335頁
  73. ^ 吳征宇(2014年),第203頁
  74. ^ 泰勒(2021年),第484-485頁
  75. ^ 徐棄郁(2011年),第190頁
  76. ^ 徐棄郁(2011年),第197頁
  77. ^ 77.0 77.1 甘迺迪(2022年),第295頁
  78. ^ 78.0 78.1 梅然(2016年),第336頁
  79. ^ 費沙(1987年),第27頁
  80. ^ 吳征宇(2014年),第244頁
  81. ^ 哈特(2014年),第20頁
  82. ^ 史蒂文森(2018年),第8頁
  83. ^ 吳春秋(1983年),第314頁
  84. ^ 史蒂文森(2018年),第49頁
  85. ^ 費伊(2020年),第681頁
  86. ^ Doughty(2008年),第53頁
  87. ^ 87.0 87.1 費伊(2020年),第689頁
  88. ^ Horne(2012年),第49頁
  89. ^ 史蒂文斯(2014年),第10頁
  90. ^ Doughty(2008年),第56頁
  91. ^ Greenhalgh(2014年),第38頁
  92. ^ Doughty(2008年),第57頁
  93. ^ 梅爾(2011年),第90頁
  94. ^ Doughty(2008年),第66-68頁
  95. ^ 梅爾(2011年),第93頁
  96. ^ Greenhalgh(2014年),第42-43頁
  97. ^ Doughty(2008年),第74頁
  98. ^ Herwig(2009年),第219頁
  99. ^ 基根(2014年),第96頁
  100. ^ Horne(2012年),第52頁
  101. ^ 梅爾(2011年),第135頁
  102. ^ 基根(2014年),第103頁
  103. ^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335頁
  104. ^ Doughty(2008年),第104頁
  105. ^ 基根(2014年),第116頁
  106. ^ 吉爾伯特(2016年),第36頁
  107. ^ 威爾默特(2014年),第38頁
  108. ^ Showalter(2004年),第207頁
  109. ^ 基根(2014年),第127-128頁
  110. ^ 吳春秋(1983年),第331頁
  111. ^ 吳春秋(1983年),第332頁
  112. ^ 基根(2014年),第142-143頁
  113. ^ 基根(2014年),第144-148頁
  114. ^ Buttar(2014年),第313頁
  115. ^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39-540頁
  116. ^ 基根(2014年),第165頁
  117. ^ 威爾默特(2014年),第102頁
  118. ^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48-549頁
  119. ^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46頁
  120. ^ 梅爾(2011年),第195頁
  121. ^ 121.0 121.1 梅爾(2011年),第196-198頁
  122. ^ 史蒂文斯(2014年),第59-61頁
  123. ^ 哈特(2014年),第99頁
  124. ^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46-550頁
  125. ^ 125.0 125.1 125.2 125.3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52-554頁
  126. ^ 梅爾(2011年),第214頁
  127. ^ 127.0 127.1 127.2 127.3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55-556頁
  128. ^ 梅爾(2011年),第220頁
  129. ^ 129.0 129.1 129.2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57-561頁
  130. ^ 梅爾(2011年),第231頁
  131. ^ Greenhalgh(2014年),第92頁
  132. ^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62-563頁
  133. ^ 133.0 133.1 羅斯圖諾夫(1982年),第564-565頁

參考文獻

[編輯]
  • (中文)史葛‧安達臣. 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謊言、帝國愚行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新雨. 2016. ISBN 978-9862272091. 
  • (中文)麥克‧卡佛 (編). 二十世紀名將評傳. 麥田出版. 1996. ISBN 978-9577084224. 
  • (中文)基斯杜化·格洛克. 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 中信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08646992. 
  • (中文)基斯杜化·格洛克. 钢铁帝国:普鲁士的兴衰. 中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8679778. 
  • (中文)安格斯·康斯塔姆. 日德兰1916:胜败攸关12小时.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52027471. 
  • (中文)悉德尼·布拉德肖·費伊.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大国博弈之殇. 文化發展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4226270. 
  • (中文)費立茲·費沙. 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 商務印書館. 1987. ISBN 978-7100003599. 
  • (中文)尼爾‧弗格森.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戰爭的悲憐. 廣場出版. 2016. ISBN 978-9869190992. 
  • (中文)莊拿芬·芬比. 企鹅一战中国史. 上海三聯書店. 2021. ISBN 978-7542672674. 
  • (中文)諾曼·佛利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对抗:战略、战术和技术. 海洋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02797676. 
  • (中文)馬田·吉爾伯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35483010. 
  • (中文)施蒙·赫弗. 凝视上帝:大战中的英国.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20184243. 
  • (中文)約翰·霍恩 (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政府、社会和动员.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64013004. 
  • (中文)彼得·霍普柯克. 新大博弈:一战中亚争霸记.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3931328. 
  • (中文)彼得·哈特. 世界大战1914-1918:一战中的关键战役和重要战场. 新華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6609552. 
  • (中文)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20130356. 
  • (中文)占士·喬爾; 哥頓·馬特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商務印書館. 2020. ISBN 978-7100190060. 
  • (中文)伊恩·克肖.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 中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8683003. 
  • (中文)占士·S.科魯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军.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13933841. 
  • (中文)多米尼克·利芬. 走向火焰: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20161824. 
  • (中文)尼克·勞萊. 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52031812. 
  • (中文)辛·麥克米金. 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 新華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6606490. 
  • (中文)辛·麥克米金. 終局之戰:鄂圖曼帝國的瓦解,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左岸文化. 2019. ISBN 978-9865727994. 
  • (中文)瑪嘉烈·麥克米倫. 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中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8683027. 
  • (中文)G.J.梅爾. 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 新華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1197361. 
  • (中文)雅克·梅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8068971. 
  • (中文)赫爾弗里德·明克勒. 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20167963. 
  • (中文)賽門·蒙提費歐里. 沙皇時代: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史. 馬可孛羅文化. 2018. ISBN 978-9578759305. 
  • (中文)休·塞巴格-蒙蒂菲奧里. 索姆河:穿越火线.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52034561. 
  • (中文)巴里·波森. 军事学说的来源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英国和德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7208098916. 
  • (中文)諾曼·里奇. 大国外交: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 ISBN 978-7300213194. 
  • (中文)尤金‧羅根. 鄂圖曼帝國的殞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 貓頭鷹. 2016. ISBN 978-9862623060. 
  • (中文)И.И.羅斯圖諾夫 (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上海市: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2. OCLC 885441801. 
  • (中文)大衛·史蒂文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首1914.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8. ISBN 978-7301291450. 
  • (中文)菲臘·史蒂文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8746389. 
  • (中文)休·斯特拉坎 (編). 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47738856. 
  • (中文)馬克·斯坦伯格; 弗拉基米爾·赫魯斯塔廖夫. 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新華出版社. 1999. ISBN 978-7501142729. 
  • (中文)亞當·圖茲. 滔天洪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11382788. 
  • (中文)約翰·托蘭.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3964016. 
  • (中文)H.P.威爾默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 新世紀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40585174. 
  • (中文)亞歷山大·屈臣. 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 九州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0895845. 
  • (中文)傑伊·溫特 (編).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8202138. 
  • (中文)傑伊·溫特 (編).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8215596. 
  • (中文)傑伊·溫特 (編).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3卷).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8233781. 
  • (中文)喬福瑞‧瓦夫羅. 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左岸文化. 2014. ISBN 978-9865727147. 
  • (中文)陳進.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中文)梅然. 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301269404. 
  • (中文)徐棄郁.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 新華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1196425. 
  • (中文)吳春秋.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 知識出版社. 1983. ISBN 978-7802377547. 
  • (中文)吳征宇 (編).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49552344. 
  • (中文)章騫.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5413. 
  • (英文)Barrett, Michael B. Prelude to Blitzkrieg: The 1916 Austro-German Campaign in Romani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253008701. 
  • (英文)Buttar, Prit. Collision of Empires: The War on the Eastern Front in 1914.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782009726. 
  • (英文)Buttar, Prit. Germany Ascendant: The Eastern Front 1915. Bloomsbury USA. 2015. ISBN 978-1472807953. 
  • (英文)Buttar, Prit. Russia's Last Gasp: The Eastern Front 1916–17. Bloomsbury USA. 2016. ISBN 978-1472812766. 
  • (英文)Clayton, Anthony. Paths of Glory: The French Army, 1914-18. Orion. 2015. ISBN 978-1474603331. 
  • (英文)Doughty, Robert A. Pyrrhic Victory: French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the Great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674034310.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Victory Through Coalition: Britain and Franc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1139448475.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The French Arm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107012356. 
  • (英文)Gray, Randal. Kaiserschlacht 1918: The Final German Offensive. Bloomsbury USA. 1991. ISBN 978-1855321571. 
  • (英文)Gooch, John. The Italian Arm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521193078. 
  • (英文)Haythornthwaite, Philip. Gallipoli 1915: Frontal Assault on Turkey.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1. ISBN 978-1855321113. 
  • (英文)Herwig, Holger H. The Marne, 1914: The Opening of World War I and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2009. ISBN 978-0812978292. 
  • (英文)Hughes, Matthew; Philpott, William. The Palgrave Concise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ISBN 978-1403904348. 
  • (英文)Lloyd, Nick. Hundred Days: The End of the Great War. Penguin Books Limited. 2013. ISBN 978-0141968872. 
  • (英文)Martin, William. Verdun 1916: ‘They Shall Not Pass’. Bloomsbury USA. 2001. ISBN 978-1855329935. 
  • (英文)Erickson, Edward J. Ordered to Die: A History of the Ottoman Army in the First World War. Praeger. 2000. ISBN 978-0313315169. 
  • (英文)Neiberg, Michael S. The Second Battle of the Marn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253003546. 
  • (英文)Philpott, William. Bloody Victory: The Sacrifice on the Somme. Abacus. 2010. ISBN 978-0349120041. 
  • (英文)Porch, Douglas. The March to the Marne: The French Army 1871-191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545921. 
  • (英文)Prost, Antoine. War Loss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014. 
  • (英文)Showalter, Dennis E. Tannenberg: Clash of Empires, 1914. Brassey's, Incorporated. 2004. ISBN 978-1597974943. 
  • (英文)Stone, David R. The Russian Army in the Great War: 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5. ISBN 978-0700620951. 
  • (英文)Strohn, Matthias (編). The Battle of the Somm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472815576. 
  • (英文)Tucker, Spencer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 ABC-CLIO. 2005. ISBN 978-1851094202. 
  • (英文)Zabecki, David T. The German 1918 Offensives: A Case Study in the Operational Level of War. Routledge. 2006. ISBN 978-041535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