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50街車站 (IND線)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城市軌道交通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城市軌道交通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城市軌道交通(含地鐵捷運等)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美國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美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皇后大道」與「皇后林蔭路」的翻譯以及「皇后林蔭路線」的簡繁轉換問題[編輯]

本人早些時候發現IND皇后林蔭路線條目,將「Queens Boulevard」翻譯由「皇后大道」更改為「皇后林蔭路」,於是「IND Queens Boulevard Line」被翻譯為IND皇后林蔭路線。關於「Boulevard」的翻譯有「林蔭大道」,也有「大馬路」和與「Avenue」一樣的「大道」,但是在實際翻譯中直接翻譯為「大道」的較多,比如日落大道拉斯維加斯大道百利大道等,在中國大陸街頭標識中「Boulevard」也常會翻譯為「大道」,台灣的情況我不是很清楚,但在Google上很難搜到「皇后林蔭路」的翻譯方式(不論網頁來自大陸還是台灣)。個人感覺將「Queens Boulevard」翻譯為「皇后林蔭路」過於死板,也不是通行的做法。建議直接將「Queens Boulevard」翻譯為「皇后大道」。

此外,Ovennson更改的IND皇后林蔭路線條目中使用了公共轉換組「鐵路」,其中有自動將「路線」轉換為「線路」的,以符合大陸的習慣,但這導致了「IND皇后林蔭路線」被轉換成「IND皇后林荫线路」,Owennson可能未有發覺。本人早些時候已將該條目進行手動轉換,簡體環境下顯示為IND皇后大道线以避免錯誤,但與之相關的大量條目也出現疑似問題。希望能修改一下。

Wahsaw留言2017年4月20日 (四) 09:3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50街車站 (IND第八大道線)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3:2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50街車站 (IND第八大道線)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4:5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