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病毒/Selected virus/1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也稱為非洲綠猴病毒,是一種可影響至少33種非洲靈長目逆轉錄病毒。在對比奧科島(於大約11000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而從大陸隔離出來的一座島嶼)的四種中所發現的病毒株進行分析後,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稱SIV在猴和猿中至少已存在了32000年,且實際存在時間可能比這長得多。這些靈長目動物中的兩個物種中存在的病毒株,即白頂白眉猴英語sooty mangabey體內的SIVsmm和黑猩猩體內的SIVcpz,被認為已跨越了種間屏障而進入人體,並最終成為了HIV的兩個亞型,即HIV-2和HIV-1。HIV-1轉移到人體最可能的路徑之一是人類與黑猩猩(在非洲常作為「叢林肉」的來源而被捕獵)血液的接觸。

不同於HIV-1和HIV-2對人體的感染,SIV對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況下不具有致病性。對白頂白眉猴的廣泛研究已經證實,即使SIVsmm病毒感染了這種動物且循環病毒量很高,也不會使它們染上任何疾病。然而,如果該病毒感染了亞洲印度普通獼猴,則將會在感染後期發展成猴愛滋病(SAIDS)。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若野生黑猩猩感染了SIVcpz病毒,則也會像被HIV-1所感染的人一樣,患上一種類似於愛滋病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