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恩事件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5月9日) |
舍恩事件是一起於2002年揭發的大規模學術論文造假醜聞。事件主角揚·舍恩 (Jan Hendrik Schön) 1970年生於德國費爾登,1997年獲康斯坦茨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8年加入貝爾實驗室,於貝爾特拉姆·巴特洛格教授指導下做材料學研究,2001年成為正式員工。之後的4年裏,他與20多人合作在許多大型國際期刊上發表了超過80篇論文,在《自然》和《科學》上發表的第一作者署名的論文就有17篇。這些論文在當時被認為於分子電路、分子半導體、有機激光、高溫超導和納米科技領域取得突破進展,震動了整個科學界。2001年,他獲得了德國最重要的科學獎項之一——奧托·克隆-韋伯銀行獎。
舍恩最出名的「成就」是於2001年11月發表的單分子場效應管。他稱在兩層金電極之間用含硫的有機物在金表面形成了自主裝單分子層,該分子層表現出半導體場電效應,並以此製成單分子電晶體和場效應管,實現了電流的控制和增益。該「成果」是分子半導體的重大突破,突破了矽電晶體的尺寸限制,可延續摩爾定律,大幅縮小晶片體積並降低成本,受到廣泛的讚賞,並被《科學》雜誌評為2001年十大科技進展第一位。隨後舍恩又發表了高溫超導、有機激光等重大發現,成為學術明星,被認為是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然而,其他科學家在重複他的實驗時卻遭到失敗。普林斯頓大學的莉迪亞·索恩發現舍恩的兩個實驗溫度差別很大,但噪聲卻完全相同。康奈爾大學的保羅·麥克尤恩也發現了類似問題。麥克尤恩於2002年5月向貝爾實驗室舉報舍恩學術不端。實驗室請外界科學家團隊進行獨立調查,結果舍恩無法提供原始數據。9月24日,調查小組正式發佈報告,確認舍恩的論文數據包含造假。11月1日,舍恩等人在《科學》上發表聲明撤回8篇論文。之後,他所獲奧托·克隆獎被撤銷,其博士學位亦被收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