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胡鄂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國之精華》中的胡鄂公照片

胡鄂公(1884年10月11日—1951年10月8日),原名榮銘,字新三,號南湖湖北江陵(現公安縣)人。中國革命家、政治家。

生平

[編輯]
1925年《中國名人錄(第三版)》刊登的胡鄂公照片

早年

[編輯]

胡鄂公1906年時入讀郝穴預備中學堂,時逢民主革命運動興起,他與同學熊德山、寧郭開、錢鐵如等20餘人結為輔仁社,任社長,宣傳革命。1908年考入北京江漢學堂,次年又入讀保定直隸高等農業學堂(今河北農業大學前身),發起成立保定學生斷髮會。1910年組織成立共和會並任幹事長,在京、津、晉、桂、粵、鄂發展會員。期間創辦輔仁社並任社長,其後又進入江西高等農業堂,同時成立共和會江西分會。

辛亥革命

[編輯]

當時,胡鄂公在《農務官報》半月刊上投登專論,每期1篇,倡導反抗滿清王朝,具有一定影響。因而,胡鄂公與其他各學堂青年學生接觸機會更多,周圍已團結起許多革命青年,便決心在保定組織抗清革命團體。當時,因無法與「同盟會」取得聯繫,1910年,胡鄂公等在高等農業學堂發起成立「共和會」,該會綱領為:「推翻滿清專制,建立共和民國,融合種族界限,發展全國實業」。共和會骨幹有胡鄂公的同鄉、同學熊得山、錢鐵如等,他們於1909年由北京轉入保定直隸高等學堂師範科。熊德山後轉入直隸高等農業學堂。

之後,胡鄂公等在保定首先發起了「斷髮」運動,以激發學生對清王朝的反抗情緒,探測青年學生對革命的傾向,從而擴大「共和會」組織。「斷髮會」發起不到三天,「城內外各學堂學生簽名加入者二百餘人,以農業學堂學生為最多。」不久,剪去髮辮風潮擴大到京、津、唐乃至全國。胡鄂公還攜帶油印《嘉定屠城記》、《揚州十日記》、《天討》等反清書籍若干冊,前往天津、北京,分贈各校。

1910年9月,胡鄂公等人為反對清政府把粵漢、川漢鐵路和礦山權利出賣給帝國主義,組織學生發動罷課,配合各地開展保路、保礦行動。直隸總督陳夔龍聞訊後極為恐慌,立即派軍警首先包圍了直隸高等農業學堂,抓捕「共和會」主要成員,學堂教務長黃立猷立即通知胡鄂公、吳若龍、程芝田、熊得山等同學,使其當日脫險至湖北。

1911年,胡鄂公轉學江西高等農業學堂。武昌起義後,胡鄂公任鄂軍都督府高等偵探科科長,兼軍法科科長及鄂軍水陸總指揮。不久辭職,奉派為鄂軍政府全權代表,前赴京津一帶,主持北方連絡事宜,並加入京津同盟會分會,任軍事部部員。旋以鄂軍代表名義,聯合熊得山等籌設北方革命軍總指揮處於天津,兼領總指揮,向清軍進攻,以灤州軍起義失敗而解散。後又任北方革命軍總指揮。又聯合北方同盟會、鐵血會、振武社、急進會、克復堂、北方革命總團、共和革命黨等革命團體合組北方革命協會於天津,自任會長。

民國初年

[編輯]

1912年2月,胡鄂公在天津創辦《大中華日報》,未幾停刊,4月自津回鄉,任荊州荊旗善後局督辦,並參加共和黨。1913年4月,當選為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1914年任荊州法政專門學校校長,總統府咨儀。1915年任四川將軍署秘書,1916年5月,陳宧獨立,委任為四川宣慰使[1]。8月,第一次恢復國會時仍任眾議院議員,1917年11月,任廣東潮循道道尹、北洋政府內務次長、湖北省政府政務廳廳長等職。1921年4月至北京,7月與熊得山等湖北青年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2年2月16日,他們又組織成立「共產主義同志會」,並發行《今日》雜誌。後來,他在李大釗介紹下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他領導的「共產主義同志會」也併入中共。8月,第一屆國會復會,任國會眾議院議員;12月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長。1924年元月底辭職;同年7月,聯合參眾兩院議員150名發起「反帝國主義大同盟」,並創刊《反帝國主義運動》旬刊。其後他到上海參加了中共中央工作,利用關係營救了一些被捕的中共黨員。1930年在上海與魯迅田漢等成立自由大同盟。1934年福建事變期間,因被叛徒出賣導致被捕。出獄後,於國民政府繼續為中共進行情報工作。[2]

抗戰時期

[編輯]

抗日戰爭期間,他在孔祥熙邀請下擔任期私人政治經濟顧問。並為孔祥熙多次在上海與日方進行秘密和談。[2] 1943年因與潘漢年不和而脫黨。抗日戰爭結束後任孔祥熙投資創辦的《時事新報》發行人、總經理。後於1949年赴台,1951年10月8日在台灣病逝,終年67歲。著有《五十家論文書牘》、《古文辭粹》、《原農》、《原林》、《辛亥革命北方實錄》[3](1948年出版,記載作者1907年至1912年3月9日參與辛亥革命的所見所聞,該書分為辛亥革命北方實錄、辛亥革命北方烈士兩部分,收錄了六十七人小傳)等。[4][5][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追記四川獨立之眞像(續). 神州日報 (上海). 1916-08-09. 
  2. ^ 2.0 2.1 楊天石.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 ^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實錄 初版. 中華書局. 1948-08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8) (中文). 
  4. ^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團結出版社. 2005. 
  5. ^ 胡鄂公. 公安縣人民政府. [永久失效連結]
  6. ^ 王炳毅. 隐入历史帷幕的风云人物——胡鄂公. 《鍾山風雨》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