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
John Maxwell Coetzee
華沙的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2006年)
出生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
John Maxwell Coetzee

(1940-02-09) 1940年2月9日84歲)
 南非聯邦開普省開普敦
職業小說家、散文家、編劇、文學評論家、語言學家、翻譯、教授
語言英語
南非語
荷蘭語
國籍 南非
 澳洲(2006年-)
母校開普敦大學
德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獎項

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英語:John Maxwell Coetzee,簡寫為J. M. Coetzee,1940年2月9日),又譯柯慈南非當代小說家,1987年耶路撒冷獎得主,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主要使用英語寫作。

2006年,庫切歸化成為澳洲公民後在阿德萊德大學文學院任教。

生平

[編輯]

1940年,庫切出生於南非開普敦,是荷蘭移民的後代。成長於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逐漸成形並盛行的年代。他於1963年在南非開普敦大學開始寫作,隨後在美國德薩斯大學獲得電腦分析博士學位,隨後返回南非。1984年,庫切成為南非開普敦大學英語文學教授。1974年庫切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昏暗的國度》,此後一直寫作,1977年發表《來自國家的心臟》,並於1980年發表了使其在國際文壇上一舉成名的小說《等待野蠻人》。庫切於2001年移居澳洲,任職於阿德萊得大學。目前庫切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柏拉圖對話集」的《費德魯斯篇》和美國詩人華特·惠特曼詩歌的本科課程。庫切是該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主要培養學生獲得文學哲學歷史神學藝術或者政治學博士學位。庫切已在該大學任教數年,最初是作為訪問教授在校任教的。

庫切是一位性情孤僻、不苟言笑的人,他是素食主義者,酷愛騎自行車,滴酒不沾,他向來都不接受記者採訪。他1963年結婚,但1980年代他與妻子離婚。他有一兒一女。但他的兒子在23歲的時候不幸意外去世。

1997年庫切出版了回憶錄少年時代:來自省城生活的情景》。該回憶錄描寫了作家本人走向成熟的艱難努力。在這本回憶錄中,他提及了童年對語言的狂熱。儘管生活在一個南非語的環境中,他卻是在一個講英語的家庭中長大。他認為自己是一個英國人,但卻也能說流利的南非語。

2003年,庫切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庫切還是第一位兩度獲得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的作家,而且他是一名受人尊敬的批評家,一直享譽全球文壇,但在媒體面前他卻一直表現得非常謹慎和低調,他在1999年因一部黑色諷刺作品《》(Disgrace)而再度獲得布克獎後曾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成功地做到了怎樣避免成為一個名人。」 庫切其它的榮譽還包括三度獲得南非最重要的文學獎——中央通訊社文學獎英語Central News Agency Literary Award以及法國費米娜外國小說獎、以色列耶路撒冷獎與《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等文學獎。他被評論界認為是當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庫切還發表過各種翻譯作品,並曾經擔任過《紐約書評》的文學評論家。

作品特色

[編輯]

庫切的作品主要描寫的是種族隔離下的人們的生活狀態,結構精緻,對話雋永,思辨深邃。庫切被評論家認為是「一個有道德原則的懷疑論者」。「他對當下西方文明中淺薄的道德感和殘酷的理性主義給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庫切的書都是關於歷史,是關於人在歷史中的地位,更是關於人是否能逃離歷史。在他的筆下,政治和歷史的力量像陰風苦雨一樣無孔不入,吹入個人的生活,這隱晦惡劣的氣候能夠摧毀人的一生。他筆下的南非,是一個沒有時間,噩夢一般的地方。「在關鍵時刻,庫切的人物都是站在他們自己背後,一動不動,仿佛是沒有辦法參與他們自己的行動。」瑞典學院這樣寫道,「但是這種消極狀態又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性格造成,這也是一個人對壓迫的最後反抗,在不參與的消極狀態中進行抵抗。」

他的語言非常精煉,非常乾淨,如同他從來不多說一句話一樣,他的書中也從來沒有一個多餘的字。

在他的小說里,描述了一個個局外人的青春,掙扎,陰鬱,卻又真實,充滿炙熱。

主要作品

[編輯]

(英文書名 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 1999年:《》(英文書名 Disgrace)(台灣書名 屈辱
  • 2002年:《青春》(英文書名 Youth)
  • 2003年:《伊利沙伯·科斯特洛:八堂課》(英文書名 Elizabeth Costello: Eight Lessons)
  • 2005年:《慢性男人》(英文書名 Slow Man)
  • 2007年:《荒年日記》(英文書名 Diary of a Bad Year)
  • 2009年:《夏日》(英文書名Summertime)
  • 2013年:《耶穌的童年》(英文書名The Childhood of Jesus)

論文集

  • 1996年:《冒犯》(英文書名 Giving Offense : Essays on Censorship)

庫切作品在台灣的出版

[編輯]

在台灣,John Michael Coetzee 被翻譯為「約翰‧麥可‧柯慈」。

  • 孟祥森/譯,《屈辱》,台北:天下遠見,2000年。
  • 程振家/譯,《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台北:天下遠見,2000年。
  • 小知堂編譯組/譯,《雙面少年》,台北:小知堂,2000年。
  • 汪芸/譯,《鐵器時代》,台北:天下遠見,2001年。
  • 程振家/譯,《等待野蠻人》,台北:天下遠見,2003年。
  • 鄭明萱/譯,《少年時》,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 盧相如/譯,《在國家心中》,台北:小知堂,2004年。
  • 盧相如/譯,《仇敵》,台北市:小知堂,2004年。
  • 胡娟暐/譯,《昏暗之地》,台北:小知堂,2005年。
  • 謝佩妏/譯,《聖彼得堡的文豪》,台北市:小知堂,2005年。
  • 林美珠/譯,《伊利沙伯‧卡斯特洛》,台北市:小知堂,2005年。
  • 梁永安/譯,《緩慢的人》,台北市:天培文化,2009年。

庫切及其作品在台灣的研究

[編輯]

不少。到2011/3/29為止,至少有21部碩博士論文。

  • 賴惠雲,〈愛其所不能愛:柯慈對於人我關係的倫理觀〉(Loving the Unloveble:J.M.Coetzee’s Ethics of Self-Other Relationships)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 鐘品玉,〈柯慈的〈屈辱〉:羞恥與罪惡感在個別化過程中的展現〉(Manifest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tion in J.M.coetzee’s disgrace)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文學組碩士論文。
  • 莊士弘,〈與德勒茲和瓜達西閱讀柯慈小說《等待野蠻人》:戰爭機器、平滑空間、塊莖〉(Reading Deleuze and Guattari with J.M.Coetzee’s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War machine,smooth space,rhizome)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
  • 林家祺,〈靜默文學:愛密莉‧荻菫蓀詩集、柯慈《屈辱》及愛德華‧凱瑞《望樓館》之研究〉,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2010年。(Literary Silence in Emily Dickenson's Poetry, J.M.Coetzee's Disgrace and Edward Carey's Observatory Mansions)

庫切及其作品在台灣、香港的評介

[編輯]
  • 2004年1月號的《印刻生活誌》有作家的簡介、作品轉載,以及馬悅然對柯慈的評論。
  • 劉正慶〈南非:黑白問題的深層矛盾—柯慈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所反映的南非現實〉,發表在2003年11月的《新聞大舞台》。
  • 吳億偉〈書評--〈等待野蠻人〉〉,發表在2002年6月的《幼獅文藝》。此外,還有「萬之」(作家)的〈大師水準再放異彩—評庫切新作《劣年日記》〉,該文發表在2007年12月號的《明報月刊》。
  • 至於作家本人的演說,《明報月刊》曾翻譯、刊載。由傅正明翻譯,名為「他和他的人—庫切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該文刊載在2004年1月號。
  • 2003年11月號刊載萬之、傅正明的〈諾獎得主庫切[Coetzee,John Maxwell]約寫〉。

其它

[編輯]
  • 一件奇怪的事情是,庫切在南非僅僅擁有一小部分讀者群。維瓦特斯蘭大學的大衛-埃特威爾表示:「我認為,南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他在學術界獲得了很高的威望,大家公認他是南非最好的小說家,但是他作品在南非的讀者卻很少,甚至在那些喜歡文學的人當中也很少有人知道他。」
  •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評語: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參考資料

[編輯]
  • 宋國誠,《從邊緣到中心:後殖民文學》,擎松出版。2004年12月初版一刷。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