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帝-教權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皇帝—教權主義(英文:Caesaropapism),由俄裔美國籍歷史學家瓦西列夫在其著作《拜占庭帝國史》中所提出的一個政治學、歷史學和宗教學的概念,主要用來描述晚期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時期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和基督教教會(包含羅馬教宗、君士坦丁堡普世大牧首等等)的二元關係,也被稱作「政教協調一致原則」。[1]

歷史

[編輯]

基督教的崛起以及合法地位的獲得

[編輯]

三世紀危機基本結束以後,羅馬帝國的皇帝採取了許多措施來恢復帝國的秩序。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時期,在黑海沿岸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在帝國的龐大人口中,基督徒的人數與日俱增,原先對基督徒的迫害政策已經無法延續,加之統治集團也存在一定的基督徒,帝國不得已宣佈其合法化。

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

[編輯]

由於帝國各地族群的巨大文化習俗差異帝國廣袤領土帶來的副作用,對於宗教經典的解釋必然存在着不同。在皇帝的干涉下,為統一教義,基督徒們曾召開了多次會議,其中比較著名的是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確立了三位一體的信條。其中,阿里烏斯派反對這一觀點,認為耶穌基督並不是一個神的三個位格之一,而是地位低於聖父,這一觀點也能在《聖經》原文中尋找到依據。他的觀點也得到了帝國東部教會部分神職人員和信徒的支持,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爭論。君士坦丁皇帝對此態度比較曖昧,先寫信調停爭端,而後將主教們召集至王宮開會,放逐阿里烏斯派主教,但到最後,皇帝試圖修改這一決定,但阿里烏斯卻突然去世了。甚至連君士坦丁臨終之前都是接受的來自阿里烏斯派神職人員的洗禮,康斯坦提烏斯支持阿里烏斯派,尤利安(Julianus Apostata)試圖恢復多神信仰,推行宗教寬容,教派之間的爭執被暫時擱置,但尤利安無法阻止基督教取代多神教的趨勢。尤利安死後,他的繼任者們在尼西亞派和阿里烏斯派之間搖擺不定。379年即位的狄奧多西支持尼西亞派,開始了對異端和異教徒的歧視,事實上摒棄了帝國原先信仰寬容的政策。380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召開,阿里烏斯派又被斥為異端,在帝國主體地區基本大勢已去。當基督教成為國教時,教權和政權實現了合流,帝國與宗教實現了緊密結合,對阿里烏斯派等異端的迫害和歧視變得愈發系統化、官方化。西部的阿里烏斯派信徒們被流放至帝國邊境,當地聚居着大量日耳曼人,因為他們難以理解「聖父聖子同體」的理論,所以很多皈依了阿里烏斯派。四世紀末五世紀初,大量蠻族依據至帝國疆界內,建立了一系列蠻族國家,它們的統治者大部分也支持阿里烏斯派,而當地下層民眾普遍信仰尼西亞派。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克洛維時期,克洛維接受了基督教洗禮,皈依了正統教派,促進了日耳曼人的天主教化,但一定程度上也疏遠了與部分日耳曼部落的關係,克洛維被君士坦丁堡皇帝授予執政官稱號,也反映了拜占庭皇帝對克洛維某種程度上的支持。至此,阿里烏斯教派逐漸淡出歷史舞台。[2]

真正決定性的時期是在查士丁尼西征時期,皇帝西征除了要恢復羅馬帝國的疆界之外,還有着打擊異教和異端的目的,他試圖建立一個擁有「一部法典、一個皇帝、一個教會的帝國」,但除了宗教熱忱之外,更多的是現實的考慮,有的學者認為,在查士丁尼眼裏,「政治是第一位的,宗教只是前者的奴僕」。查士丁尼通過暴力手段最終消滅了一系列建立在西羅馬帝國廢墟之上的蠻族國家,基本收復了原統一羅馬帝國的版圖。而阿里烏斯派由於失去了世俗權力的庇佑,最終也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皇帝要求所有帝國境內教派三個月之內皈依帝國所認可的政教,否則會採取一系列歧視政策。至此,阿里烏斯派基本淡出了歷史舞台。

基督教成為帝國國教

[編輯]

392年,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確定基督教為帝國國教,逐漸開始取締一切非基督教信仰。基督教起源於公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它的神學理論體系在當時還十分不完善,許多抽象的神學概念難以被帝國境內的平民和殘存的多神教徒所理解,統一信仰,完善神學理論和教條就成為了必需。

含義

[編輯]

基督教成為帝國國教後,教權這一因素被引入到了羅馬-拜占庭帝國的社會治理和政治生活中,同皇權一道成為了維繫國家穩定的重要因素,逐步形成了穩定的二元關係並不斷實現同帝國政權的深度綁定和緊密融合。由於一神教的極強排他性,在處理異端和異教徒的問題時,帝國統治者的政策愈發強硬,並逐漸採用軍事和政治的手段,宗教也深刻地影響着帝國的內政和外交。不過,大部分時間裏,皇權都是壓過教權的,拜占庭皇帝有時甚至可以扣押並流放羅馬教宗,更不用說其他地區的牧首和主教了,這是中世紀拜占庭帝國與西歐社會一個顯著的不同特徵。

教權需要依靠皇權的保護在帝國境內立足,保持組織上、教義上的統一,在當時西方人的已知世界中傳播;而皇權也需要通過宗教尋找存在的合法性。而皇帝也試圖通過對教會的絕對控制來維繫他們對帝國遼闊疆域的穩固統治。本文所列舉的從君士坦丁一世查士丁尼一世長達數世紀的時間內的數位皇帝以及教會的領袖們,幾乎總是在試圖達到皇權和教權這組二元關係的平衡和統一,只有在這一狀態下,而這才能夠更好的結合與合作,滿足皇帝與牧首們各自的利益與目的,這也是所謂皇帝-教權主義所認為的一個理想的狀態。

  1. ^ 瓦西列夫, 亞歷山大. 拜占庭帝国史.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商務印書館. 2019: 168;176;223–235. ISBN 9787100166317. 
  2. ^ 吉本, 愛德華.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 商務印書館. : 5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