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尼斯特·羅倫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尼斯特·奧蘭多·羅倫斯 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出生(1901-08-08)1901年8月8日
 美國南達科他州坎頓
逝世1958年8月27日(1958歲—08—27)(57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
國籍 美國
母校聖奧拉夫學院英語St. Olaf College
南達科他大學, B.A.
明尼蘇達大學, M.A.
芝加哥大學
耶魯大學, Ph.D.
知名於發明回旋加速器
曼克頓計劃
配偶Mary K. "Molly" (Blumer) Lawrence (1910–2003)
(m. 1932–1958, his death)
兒女2個兒子, 4個女兒
獎項諾貝爾物理學獎(1939年)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48年)
恩里科·費米獎(1957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家
機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
博士導師威廉·斯望英語William Francis Gray Swann
博士生埃德溫·麥克米倫
吳健雄
羅伯特·賴斯本·威爾遜
簽名

奧尼斯特·奧蘭多·羅倫斯(英語: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又譯恩奈斯特·羅倫斯美國物理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學教授。[1][2][3] 羅倫斯於1930年代初在柏克萊發明了回旋加速器,因此獲得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4]

羅倫斯於1931年創立了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該實驗室後來更名為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4] ,並由此開創了由大型研究團隊開展大科學研究的模式[5]曼克頓計劃期間,基於回旋加速器,羅倫斯又發明了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Calutron),該儀器被廣泛利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鈾濃縮[6][7][8]

早年生平

[編輯]

奧尼斯特·奧蘭多·羅倫斯1901年8月8日出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坎頓市[3]1922年,羅倫斯本科畢業於南達科他州州立大學,1923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後旋赴芝加哥大學研究一年,最後於24歲時獲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3]

科研生涯

[編輯]

1928年,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聘為物理學副教授, 兩年後成為正教授, 是該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正教授[5]。1931年,羅倫斯在柏克萊創立了「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該實驗室後更名為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4]

羅倫斯於1930年代初發明了回旋加速器,基於此,柏克萊的化學家以及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第97號元素「(Berkelium)」即是以柏克萊來命名。[4][9] 著名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也是奧尼斯特·羅倫斯在柏克萊的博士研究生。[10]

曼克頓計劃期間,基於回旋加速器,羅倫斯還發明了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Calutron),被廣泛利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鈾濃縮,主要地點在田納西州橡樹嶺橡樹嶺國家實驗室)。[6][7][8]

獎項榮譽

[編輯]

奧尼斯特·羅倫斯因發明回旋加速器而獲得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11]

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羅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以及103號化學元素之名稱由來便是源自於奧尼斯特·羅倫斯的貢獻並紀念他。[4]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awrence -- The Man, His Lab, His Legacy. www2.lbl.gov. [201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2. ^ 2.0 2.1 2.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9. NobelPrize.org. [201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美國英語). 
  3. ^ 3.0 3.1 3.2 Lawrence -- The Man, His Lab, His Legacy. www2.lbl.gov.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4. ^ 4.0 4.1 4.2 4.3 4.4 Berkeley Lab History – 75 Years of World-Class Science. history.lbl.gov. [201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5. ^ 5.0 5.1 孫揚. 从掌心加速器到大科学装置. 科學通報. 2020, 65 (35): 4007–4013 [2020-12-28]. doi:10.1360/TB-2020-0751. 
  6. ^ 6.0 6.1 Lawrence and His Laboratory: Episode: The Calutron. www2.lbl.gov.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7. ^ 7.0 7.1 Yergey, Alfred L.; Yergey, A. Karl. Preparative Scale Mass Spectrometr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alutr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1997-09-01, 8 (9): 943–953 [2019-07-21]. ISSN 1044-0305. doi:10.1016/S1044-0305(97)0012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8. ^ 8.0 8.1 Rockwell on Calutrons. 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1) (英語). 
  9. ^ Chemical Elements Discovered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l.gov. 1999-06-07 [201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4). 
  10. ^ Chien-Shiung Wu. 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英語). 
  11. ^ History.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3-10-09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