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緬戰爭 (1775年–1776年)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3年3月20日) |
暹緬戰爭 (1775–1776) | |||||||||
---|---|---|---|---|---|---|---|---|---|
泰緬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緬甸貢榜王朝 | 吞武里王國(暹羅)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辛標信 瑪哈·希哈修亞 內苗·希哈巴迪 Zeya Kyaw |
鄭昭 昭披耶·扎克里 (通鑾) 昭披耶·索拉西 (汶瑪) 披耶披猜 披耶·差班 (汶瑪) 披耶·甲威叻 Phraya Vaiwongsa | ||||||||
參戰單位 | |||||||||
| 暹羅軍隊 | ||||||||
兵力 | |||||||||
35,000 |
暹緬戰爭 (1775年–1776年),泰國稱阿社文吉戰爭(泰語:สงครามอะแซหวุ่นกี้),是暹羅(泰國)吞武里王國與緬甸貢榜王朝之間的一場戰爭。
1767年,緬甸甫滅亡暹羅的阿瑜陀耶王國便與清朝發生戰爭,暹羅將軍鄭昭藉此機會驅逐緬甸人、統一暹羅,建立吞武里王國。但緬甸未放棄征服暹羅的企圖,1774年緬甸與清朝和解後,緬甸王辛標信於1775年10月派瑪哈·希哈修亞入侵暹羅。這是緬甸對吞武里王國發動的最大規模入侵。鄭昭派出昭披耶·扎克里、昭披耶·索拉西、披耶披猜等將北上防禦。經歷長期的頑強抵抗後,暹羅軍隊撤離彭世洛,但緬甸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1776年,緬甸王辛標信逝世,其子新古王繼位。緬甸國內政局不穩,瑪哈·希哈修亞領兵撤回國內。隨即暹羅派兵攻打緬甸控制下的蘭納,結束了緬甸對蘭納長達兩百年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