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而戰
外觀
我們為何而戰 Why We Fight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法蘭克·卡普拉 安納脫勒·利特瓦 |
監製 | 法蘭克·卡普拉 |
劇本 | 朱利烏斯·J·艾普斯坦 菲利普·G·愛普斯坦 安東尼 維勒爾 |
旁白 | 沃爾特·休斯頓 安東尼 維勒爾 |
配樂 | 艾佛瑞·紐曼 季米提·迪歐金 |
攝影 | 羅伯·佛萊厄提 |
剪接 | 威廉·霍恩貝克 |
製片商 | 美國陸軍畫報服務[註 1] 美軍信團 |
片長 | 417分鐘(7影片總計)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發行商 | 美國戰時情報局 戰時影業委員會 |
《我們為何而戰》(英語:Why We Fight)是美國戰爭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1942至1945年製映的宣傳片系列。它最初是爲美國士兵創作,旨在幫助士兵瞭解美國參與戰爭的原因。後來,時任美國總統的小羅斯福下令公開發行,供公眾觀看。全系列分為7個影片:《戰爭序幕》、《納粹的入侵》、《分而治之》、《不列顛之戰》、《俄羅斯之戰》、《中國之戰》、《美國的參戰》,多數由荷里活導演法蘭克·卡普拉執導。
奧斯卡獲獎者的荷里活導演法蘭克·卡普拉對里芬斯塔於1935年推出的宣傳片《意志的勝利》感到畏懼。受到挑戰的他馬上就做出了回應,即推出這部宣傳片:《我們為何而戰》。該影片系列的製作困難重重。影片中許多片段來自戰場上軸心國的戰爭行為和在國內的宣傳。雖然電影大部分都由霍恩貝克剪輯,但大部分的動畫皆由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提供。有些片段和動畫也會因戰爭局勢的改變而有所變動。劇中的地圖動畫皆是遵循以黑色描繪軸心國的慣例。
製片目的
[編輯]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和美國參戰後,法蘭克·卡普拉應徵入伍。當時的他已經是個美國知名的荷里活導演,且已獲得奧斯卡獎。其的代表作有《一夜風流》(1934年攝)與《美京風雲》(1939年攝影)。他被指派到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手下服役。馬歇爾認為負責通信的陸軍通信兵團無法製作一個「敏感但客觀的信息」的宣傳片。
影片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註釋
[編輯]- ^ 部分動畫提供自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