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應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應身梵語निर्माणकाय nirmāṇakāya),大乘佛教術語,又譯為應化身應化法身化身等,大乘佛教認為非佛的真常法身,而是為眾生說法,臨時變化而來的身相[1]

含義

[編輯]

二身之一

[編輯]

二身之一,真身之對稱。[2][3]

三身之一

[編輯]

三身之一。法身報身之對稱。

和「變化身」等同

[編輯]

大乘同性經·卷下》將佛身分為報身、應身、真身三種,而以「穢濁世中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均稱為應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佛身幾種。佛言。善丈夫。略說有三。何等為三。一者報。二者。三者真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為如來報身。佛言。善丈夫。若欲身彼佛報者。汝今當知。如汝今日見我現諸如來清淨佛剎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報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為如來應身。佛言。善丈夫。猶若今日踴步揵如來。魔恐怖如來。大慈意如來。有如是等一切彼如來。穢濁世中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善丈夫。汝今當知。如是化事皆是應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為如來法身。佛言。善丈夫。如來真法身者。無色無現無著不可見。無言說無住處無相無報。無生無滅無譬喻。如是善丈夫。如來不可說身。法身智身。無等身。無等等身。毗盧遮那身。虛空身。不斷身。不壞身。無邊身。至真身。非虛假身。無譬喻身。是名真身。

攝大乘論(魏譯)·卷上》將應身、真身、報身共為三身。《十地經論·卷三》將應身佛、報身佛、法身佛共為三身佛。《佛光大辭典》載,「天台宗於藏、通、別、圓之化法四教謂有能說之教主,乃立四佛。其中藏教之教主稱劣應身,現丈六卑小之身,住於凡聖同居土;通教之教主稱勝應身,又作帶劣勝應身,乃丈六之佛,具神通變現自在,住於方便有餘土。」

佛光大辭典》載,「指八相成道之佛,此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隨機化現,忽有忽無。」

應身和化身

[編輯]

也有人將應化身拆分爲應身、化身。應身是佛陀報身成佛後,到世間示現入胎、悟道、轉法輪、入滅等,和當時、當地的人類一樣,但如同報身有莊嚴相好。而化身是以神力化現的假體。一般情況下佛教將二者都視為方便變化身。例如藏傳佛教,一個上師可能會轉世爲多個祖古,幾人都被認為是其化身(應化身)。

指為十地菩薩說法的佛身

[編輯]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

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

攝大乘論(梁譯)·卷上》、《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等也有此類記述。

四身之一

[編輯]

四身之一。法身報身化身之對稱。

佛光大辭典》載,「為地前諸菩薩而現之佛身,此佛身系依定力而現起者,故不攝於五趣。」

《合部金光明經·卷一》載:

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一切如來有三種身。菩薩摩訶薩皆應當知。何者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云何菩薩了別化身。善男子。如來昔在修行地中。為一切眾生修種種法。是諸修法至修行滿。修行力故而得自在。自在力故隨眾生心。隨眾生行。隨眾生界。多種了別不待時不過時。處所相應。時相應。行相應。說法相應。現種種身。是名化身。

善男子。是諸佛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通達生死涅槃一味故。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來相應如如如如智願力故。是身得現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了別法身。為欲滅除一切諸煩惱等障。為欲具足一切諸善法故。惟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是第三身名為真有。為前二身而作本故。何以故。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何以故。一切諸佛智慧具足故。一切煩惱究竟滅盡故。得清淨佛地故。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故。

名詞辨析

[編輯]
語言 寫法 拼音 漢語音譯
梵語 निर्माण काय nirāmaṇakāya
藏語 སྤྲུལ་སྐུ sprul sku/Zhügu/tülku/trulku 祖古、朱古、祖固
蒙古語 xubilgan 呼畢勒罕、呼弼勒罕、呼必勒罕
漢語 應身 —— ——
  • 梵語निर्माण काय 

漢語意譯為「應身」。[4]

  • 藏語སྤྲུལ་སྐུ

該詞是藏語「應身」之義,是梵文nirāmaṇakāya的藏語譯名。9世紀初的《唐蕃會盟碑》上的藏文碑文有「幻化的神贊普」(vphrul-gyi-lha-btsan-po)與「聖神贊普」(lha-btsan-po)相對應,可見སྤྲུལ་སྐུ一詞最初的含義和稱吐蕃贊普為「幻化」或「應身」贊普有關係。元朝以後,སྤྲུལ་སྐུ一詞開始特指藏傳佛教僧侶的轉生應身。[4]

該詞是蒙古語「應身」之義。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之後,藏語སྤྲུལ་སྐུ一詞在蒙古語中被稱為「呼畢勒罕」。[4]

該詞還被用於指「轉世靈童」。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稱,「呼畢勒罕,蒙古語,化身之義,西藏達賴班禪兩喇嘛及諸胡土克圖,皆能不昧本性。身死之後,寄胎轉生,復接其前身之位職。謂之呼畢勒罕。」

作爲轉世靈童之意的「呼畢勒罕」也是清朝官方使用的名詞,帶有法律性質,如《欽定大清會典》卷六七,「凡喇嘛有行者能以神識轉生於世,曰呼畢勒罕,皆入名於奔巴金瓶掣定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佛光大辭典》【應身】: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
  2. ^ 大乘義章·卷十九》將佛身分為真身、應身兩種,將「隨化所現之身」稱為應身,「形有所在,以所在故,化別彼此,諸根相好,各有分限。」可見此書統稱應、化二身為應身。
  3. ^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 佛子。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亦常。
  4. ^ 4.0 4.1 4.2 廖祖桂 陳慶英 周煒,清朝金瓶掣籤制度及其歷史意義,中國藏學1995年03期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