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廟鎮

座標31°42′53″N 121°20′42″E / 31.71477°N 121.34488°E / 31.71477; 121.3448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廟鎮
坐標:31°42′53″N 121°20′42″E / 31.71477°N 121.34488°E / 31.71477; 121.34488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崇明區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1 01 51 104
電話區號+86 

廟鎮,是上海市崇明區下轄的一個。主體部分位於崇明區西部,東鄰港西鎮城橋鎮,南頻長江南支,西鄰三星鎮,北靠新海鎮;另有白港村村委會,位於三星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南2公里處,東鄰三星鎮,南頻長江南支,西和北靠綠華鎮;在新海鎮以北,新村鄉東首,永隆沙南邊及北臨長江北支,與新海鎮新村鄉毗鄰尚有兩片屬愛民村村委會管轄的副業基地。[1]面積為95.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2.59萬人(2008年)。鎮人民政府駐廟鎮大街41號。現任鎮長為董玲娟。

風貌概況[編輯]

廟鎮舊時主要經營以糧食為主的農副產品,鎮內米行、地場最盛時有20餘戶,抗戰前該鎮土布業亦十分興盛,1945年後廟鎮又成為全縣薄荷油的中心市場。[2]是舊時崇明「、廟、」四大名鎮之一,歷來是崇明西部重要的商業集鎮。[1]

名稱由來[編輯]

廟鎮,興起於清康熙後期。該鎮上有一座貊貔廟,又稱周神王廟。相傳舊時當地人為紀念海門縣樵夫周博為民除貊貔而在沙洲上建造周神廟,以示感恩,俗稱貊貔廟。後逐漸形成集鎮,被稱作貊貔廟鎮、周神王廟鎮等,簡稱廟鎮。鎮名由此而來。[3][4] [5]

歷史沿革[編輯]

民國23年(1934年)建江口鄉。民國時建廟鎮鄉。1957年和平、新保兩鄉合併為合作鄉。1958年9月成立廟鎮人民公社、合作人民公社、江口人民公社。是年年底合作人民公社合併成為廟鎮人民公社的一部分。1959年5月,又與廟鎮人民公社分開,復稱合作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廟鎮鄉、合作鄉、江口鄉。1994年2月撤消廟鎮鄉、江口鄉,建立廟鎮鎮、江口鎮。1995年11月,撤消合作鄉,建立合作鎮。2000年12月14日,撤銷廟鎮鎮、合作鎮、江口鎮,合併建立廟鎮。[1][6]

行政區劃[編輯]

廟鎮下轄3居委會及28村委會:廟鎮居委會、猛將廟居委會、江口居委會、愛民村村委會、南星村村委會、廟南村村委會、廟西村村委會、米洪村村委會、廟中村村委會、廟港村村委會、白港村村委會、萬安村村委會、鴿龍村村委會、萬北村村委會、宏達村村委會、民華村村委會、江鎮村村委會、啟瀛村村委會、聯益村村委會、鎮東村村委會、通濟村村委會、和平村村委會、合中村村委會、小豎村村委會、猛東村村委會、窯橋村村委會、周河村村委會、猛西村村委會、保東村村委會、永樂村村委會、保安村村委會。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庙镇简介.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2. ^ 金行中:解放前崇明县集镇兴衰(之一). [2013-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3. ^ 庙镇及有关貊貔的传说. [2014-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4. ^ 庙镇及有关貊貔的传说. [2014-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5. ^ 《崇明县志》>>卷一 建置>>五、乡、市属国营农场>>(五)庙镇乡.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6. ^ 《崇明县志》>>卷一 建置>>五、乡、市属国营农场>>(六)合作乡.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