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島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島唄
南奄美大島語
琉球漢字島唄 ‧ シマ唄
琉球國字頭シマウタ
拉丁化sima-uta

島唄島唄 / シマ唄)指的是奄美群島(現屬日本鹿兒島縣)的民謠。在琉球語奄美方言中,「シマ」(shima)不僅是「島」的意思,更包含「故鄉」的意思;「」(ウタ / uta)則是「民謠」的意思。因此「島唄」一詞原本意思是「故鄉的民謠」,而正是因為「シマ」一字特殊含義,許多奄美人不將這種歌謠寫作「島唄」,而是將它寫作「シマ唄」。唱島唄的人被稱作「唄者」。

由於「唄」字的發音與日本語中「歌」字的發音相同,一些中文媒體亦將「島唄」寫作「島歌」。

歷史

[編輯]

島唄起源於琉球群島,最早是對琉球群島民謠的統稱。後來才專指奄美群島的民謠。早期,島唄是作為獻給神的歌曲,在祭祀中使用。其內容也與頌揚神明和表達祈禱者的願望有關。後來亦出現勞動號子、教育後代和表達愛情之類的內容。1609年薩摩藩入侵後,薩摩藩將奄美群島作為生產黑砂糖的主要地點。奄美人在薩摩藩的統治之下,不得不從事大量生產黑砂糖的勞動。這一時期的島唄亦表達了奄美人在薩摩藩統治下的淒慘生活。

1961年10月,居住在關西地區的奄美人武下和平,在日本的「藝術暨民俗藝能大會」上演唱了島唄,在日本音樂界引起很大反響。此後,島唄開始在日本音樂界流行。較出名的唄者坪山豐築地俊造、當原ミツヨ、朝崎郁惠RIKKI元千歲中孝介里安娜夏川里美等。

特徵

[編輯]

島唄與日本本土的和歌音律上有很大的不同。與琉歌一樣,島唄的音律為8、8、8、6;與和歌的5、7、5、7、7,以及日本民謠的7、7、7、5都不相同。島唄的音域很廣。在德之島以北地區,使用的是與日本本土相同的五聲調式陽音階(D、F、G、A、C、D);沖永良部島以南則使用琉球音階(C、E、F、G、B、C)。島唄的伴奏樂器往往是三線

奄美群島,不同地區的島唄其風格亦不相同。例如,奄美大島北部流行「笠利節」,其節奏平緩穩重;而南部則流行「東節」,情緒充沛,回轉變化豐富。笠利節和東節是島唄最主要的兩大流派。元千歲中孝介的演唱方式就屬於東節風格。

島唄的演唱需要類似於女性的假聲,這是因為琉球群島地區妹神日語おなり神的緣故。

著名的島唄

[編輯]

著名的島唄有:「行きゅんにゃ加那」、「かんつめ節」、「サカ歌」、「太陽ぬ落てぃまぐれ」、「徳之島節」、「よいすら節」等。以下以島唄「行きゅんにゃ加那」為例:

原文 日本語譯 中文譯文
きゅんにゃ加那かな 行ってしまうのですか愛しい人 你要走了嗎
きゃくとぅわすれて行きゅんにゃ加那 私の事を忘れて行ってしまうのですか愛しい人 你要將我忘記,離開我嗎
ちゃ 打っ発ちゃが 発とう発とうとして (不,)我本想出發
行きぐるしや ソラ行き苦しや 行きづらいのです 卻不捨得離開
あんじゅ お母さん、お父さん 媽媽和爸爸啊
むぬかんげえんしょんな 物思いして考えないでください 請不要胡思亂想
あんじゅ お母さん、お父さん 媽媽和爸爸啊
くむとぅてぃ まむ取てぃ 豆を取って、米を取って 我會帶回大豆,帶回大米
しょらしゅんど ソラ召しょらしゅんど 食べさせてあげますから 來讓你們享用
ぬ覚めて 目が醒めて 無眠
ゆるながとぬ覚めて 夜中中目が醒めて 整夜無眠
きゃ事 めばや あなたの事を思って 想着你們
ねいぶららぬ ソラ眠ぶららぬ 眠れません 無法入眠
きゅんとぅいくわ 鳴いている鳥は 啼叫的鳥兒
たちがみうきなんてきゅんとぅいくわ 立神の沖の方で鳴いている鳥は 在立神沖啼叫的鳥兒
きゃ加那かな やくめがまぶり ソラ生き魂 私の愛しい人の生霊にちがいない 一定是我所愛的人的靈魂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