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公陸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公陸橋西側,橋下是開發成自行車道的高雄臨港線(由南往北拍攝)

大公陸橋是一座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大公路上的陸橋,建成於臺灣日治時期1934年[1],是台灣第一座陸橋也是第一座鋼筋混擬土橋樑[註 1][2],跨越高雄臨港線鐵道。但由於橋樑結構老化腐朽,原有橋樑結構在1999年時已更換改建[2]。後來由於臨港線停駛多年,陸橋成為交通瓶頸,高雄市政府遂在2012年進行拆除作業,於2013年1月16日正式通車,原陸橋路段改為平面道路[1][2]

歷史

[編輯]
1944年美軍地圖上的大公陸橋位置圖
 大公陸橋
 五福四路平交道
 高雄驛(高雄港站)
大公陸橋拆除後,大公路與鼓山路交會處的樣貌。

1930年代,由於高雄市的主要的市中心仍在今天高雄鼓山區哈瑪星一帶,當時的高雄車站(高雄驛,後來的高雄港車站)也設於該處,導致周邊交通擁塞[2]。由於當時的山下町公會堂前鐵道踏切(今五福四路平交道)交通流量大,但鐵路平交道的遮斷時間超過50%[註 2],隨着高雄市的發展,交通問題的惡化是可預見的,因此高雄市役所在1933年提出「高雄市陸橋架設工事」,於山下町二丁目、鐵道工廠附近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跨越橋以紓解平交道的交通流量,該座橋樑即後來的大公陸橋[2]

後來由於橋樑結構老化腐朽,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在1999年將原橋樑拆除更換新的鋼樑與橋面,兩側的半圓形連續水泥護欄也改成鋼管護欄[2]。而隨着都市發展與臺鐵西臨港線於2008年停駛,陸橋反而被當地民眾認為影響了地方發展與交通,高雄市政府遂因此在2012年拆除大公陸橋,耗資3200萬元改建為平面道路與整頓周邊設施,工程於2013年1月16日正式完工並通車[1][3]。而為了回應文史團體的訴求,工程單位在拆橋時,保留了六段擋土牆,作為歷史遺跡[3]

建築特色

[編輯]

大公陸橋在當初興建時,底下跨越的鐵路為縱貫線與潮州線(今屏東線)[註 3],而由於鐵路西側已有幹道與重要建築,在腹地受限下使得陸橋形成「T」字型,在跨越鐵道往西後分成南北兩個方向,此外陸橋西側這個T字路口從未裝設過紅綠燈[2]。而其建材除了鋼筋混凝土(來自淺野水泥)外,用來填築引道路基的建材為硓𥑮石(來自柴山[2]

此外在陸橋東側部分設有涵洞,讓鐵道工場與木料場之間的火車使用,而在高雄機廠遷移後,涵洞仍供機車與行人使用以連接南北巷道[2]

其他

[編輯]
  • 由於陸橋長期為顯着地標,橋東側之即以「陸橋里」為名。

註釋

[編輯]
  1. ^ 同一時期興建的「高雄橋」(今五福四路上橫跨愛河的橋樑)為木構橋樑[2]
  2. ^ 根據高雄市役所在1932年10月31日作的全日交通流量調查,當時的五福四路平交道一天中通過的行人與車輛數量合計有23,943(行人10,444,腳踏車11,613,汽車877,卡車109,機器腳踏車190,人力車324,其他諸車386);而根據1933年的「高雄市陸橋架設工事」借款案公文書圖,當時的五福四路平交道的遮斷機降下次數一天約150-160次,遮斷時間短則1分,長則5、6分[2]
  3. ^ 當時作為縱貫線終點與潮州線起點的是位在大公陸橋南邊的高雄驛,現在的高雄車站(第三代高雄驛)於1937年動工,1941年才正式營運[2]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葛祐豪. 大公陸橋拆除 平面道路通車. 自由電子報. 2013-01-17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8) (中文(臺灣)).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謝明勳. 《打狗驛站百年物語》.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 2012-10-31: 57、76、187、188頁. ISBN 978-986-03-4266-6. 
  3. ^ 3.0 3.1 胡宗鳳. 陸橋拆了、道路通了 橋下人家笑了. 聯合報. 2013-01-17 [2013-01-17]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