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雅各座堂 (多倫多)

座標43°39′01″N 79°22′26″W / 43.65028°N 79.37389°W / 43.65028; -79.373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雅各主教座堂 (多倫多)
Module:Mapframe第384行Lua錯誤:attempt to perform arithmetic on local 'lat_d' (a nil value)
所屬宗派加拿大聖公會
宗內派別高教會派
官方網站www.stjamescathedral.ca
歷史
奉獻聖雅各
行政
教區多倫多教區英語Anglican Diocese of Toronto
教省聖公會安大略教省英語Ecclesiastical Province of Ontario

聖雅各主教座堂(英語: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t. James)是隸屬加拿大聖公會多倫多教區的主教座堂。多倫多教區涵蓋約26000公里,以安大略湖為最南端,並以城市為中心向西延伸約30公里,向東約130公里。教區北部及至喬治亞灣和哈利伯頓區高地。教區共有272間教堂分佈於217處堂區(Parishes)中,其中有超過100間坐落於多倫多市內。聖雅各座堂作為整個教區的母會,擁有多倫多主教席位,因此被稱為「主教座堂」。

英國議會於1791年通過的憲法法案將加拿大沿渥太華河分為兩部分。「下加拿大」主要為法裔區,而「上加拿大」沿襲英國制度。「上加拿大」的時任副總督閃高(John Graves Simcoe)主要考慮的問題之一便是首都的選址。最終他選擇了如今的多倫多,並於1793年舉家遷到這裏。從閃高夫人的日記中發現,他們在到達幾天後就在樹蔭下進行了禮拜。然而直到1797年,才有常駐牧師到任,並將這塊土地劃為教堂選址,標誌着教會的正式成立。議會大樓和堡壘是最先被建成的建築。教會被允許在議會大樓舉行崇拜,直到10年後第一所教堂在當地落成。當時的教堂是一間喬治時代風格的木製建築,大門面朝的小巷就是如今的教堂街(Church Street)。1807年的復活節主日教堂正式開放。

1812年戰爭之後,起初的教堂已經不能容納日益增加的人口。1818年教堂擴建,在皇帝街(King Street)上增加一扇大門,並擁有了市區內的第一座鐘樓。這座教堂一開始只是被稱為「約克的教堂」(約克即多倫多舊稱),直到1828年才正式被命名為「聖雅各」。不久之後,整個教堂被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大型,古典風格的石塊建築,可容納2000人。此次重建中,教堂的鐘樓一直未能完工,占美臣(Anne Jameson)甚至將之稱為「一所極其醜陋且沒有鐘樓的教堂」。1839年1月的一場大火之後,教會決定立即再次重建教堂,並於同年的12月重新開放。這一次,鐘樓終於建成了。該年8月,此間教會的主任牧師史特根(John Strachan),榮任多倫多第一任主教。於是,一間簡單的堂區教堂成為了擁有主教座席的「主教座堂」。

聖雅各座堂建成10年後,1849年復活節前夜,相隔的一個街區又發生了火災,座堂被徹底焚毀。人們只能眼睜睜看着余火降落在鐘樓上,將其燒至坍塌。然而藉由這場大火,教會得以重新建立一所更加適合城市快速發展的座堂。在當時,哥德式建築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教堂建築風格。於是,人們決定為此舉行一場國際招標。最終Frederic Cumberland成為了贏家,設計出您今天所看到的用本地磚瓦和俄亥俄州石塊所建成的教堂。新建的座堂於1853年6月19日開放禮拜,由Henry Langley設計的鐘樓,尖塔,門廊於1874年竣工。一年後,多倫多市民贈送給座堂的照明時鐘也安裝完成。從此,聖雅各主教座堂成為了一個祈禱中心,並將福音外展事工(outreach service)拓寬至本堂區,整個教區以及周邊城市。

聖雅各主教座堂的中文福音事工開始於2012年9月,並於2014年降臨期第一主日開始了第一次的主日早禱禮拜。2017年9月正式開始在大堂內進行主日禮拜,2018年3月11日舉行第一次中文聖餐禮拜,成為了座堂221年歷史以來第一次中文主日禮拜。

現在每周日下午1點30分,座堂的大堂內都舉行中文的主日禮拜,同時間在座堂中心的圖書館內設有中文兒童主日學,每周主日禮拜結束之後中文的基礎教理課程也讓人們對傳統基督教信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中文堂還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等活動,在社區中努力成為基督美好的見證,將更多的愛與祝福播撒在人群之中。

參考[編輯]

聖雅各主教座堂中文堂主頁: https://stjamescathedral.ca/ministries/mandarin-minis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