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3年7月16日) |
太空站資訊 | |
---|---|
COSPAR ID | 1998-067A |
SATCAT no. | 25544 |
呼號 | Alpha、Station |
成員數量 | 遠征:72 目前:7 聯盟MS-26、載人9號) 指令長:蘇妮塔·威廉斯 |
發射日期 | 1998年11月20日 |
發射台 | |
質量 | 419,725公斤(925,335磅) |
長度 | 73米(239.4呎) |
寬度 | 109.0米(357.5呎) |
加壓體積 | 915.6 立方米(32,333立方呎) |
大氣壓力 | 101.3千帕 氧氣 21% 氮氣 79% |
遠地點 | 421公里平均海拔 |
近地點 | 417公里平均海拔 |
軌道傾角 | 51.6度 |
平均速度 | 7660米/秒 (27,600公里/小時) |
軌道週期 | 92.68分鐘 |
在軌天數 | 9482 (11月5日) |
有人天數 | 8771 (11月5日) |
軌道數目 | 148835 (11月5日) |
軌道衰減 | 2公里/月 |
資料日期: 2010年5月23日 (除非另外註釋) 參考資料: [1][2][3] | |
組態圖 | |
國際太空站(法語: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縮寫為SSI;英語: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縮寫為ISS;俄語: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縮寫為МКС),是一個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科研設施,是人類目前在軌的兩個太空站之一,亦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太空站。國際太空站分為兩個部分:俄羅斯軌道段(ROS)由俄羅斯營運,而美國軌道段(USOS)由美國和其他國家營運。太空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目前由五個國家或地區合作運轉,包括美國太空總署、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太空局和歐洲太空總署(成員國英國[4]、愛爾蘭、葡萄牙、奧地利和芬蘭沒有參加國際太空站計劃,希臘和盧森堡則是在計劃開始之後加入歐洲太空總署[5])。中華人民共和國曾表達參與國際太空站建設的意向,但由於美國出於政治因素的反對,中國最終被排除在外[6][7][8][9]。
截止2022年4月,已有來自20國的太空人和太空遊客登上國際太空站,但均為美國或俄羅斯主導的太空計劃。從1998年11月15日國際太空站第一個部份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第一批長期居民遠征1遠征隊於2000年11月2日抵達。到2010年6月,太空站已經在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轉了66000圈[10]。俄羅斯質子號和聯盟號火箭以及美國太空穿梭機發射了國際太空站的主要模組。負責太空站與地面之間運輸的太空船有俄羅斯聯盟號、進步號以及美國的龍飛船2號、天鵝號宇宙飛船等。國際太空站最多可承載七名乘員(長時間),大部分實驗設施也已經投入使用。由於大氣阻力和重新啟動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太空站的軌道實際高度常發生漂移。
2022年1月,美國太空總署宣佈計劃於2031年1月令國際空間站退役使其脫離軌道,並將任何殘餘物引導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偏遠地區。[11]
2022年7月26日,俄羅斯方面表示將在2024年之後退出國際太空站。[12]
截至2024年3月[update],已有來自22個國家的279人造訪過國際太空站。[13]在2031年1月由NASA專用太空船脫離軌道之前,國際太空站預計將擁有額外的模組(例如公理太空模組段)。
命名
[編輯]國際太空站最初提議的名字是「阿爾法(Alpha)太空站」,但是遭到俄羅斯的反對,理由是此名字暗示國際太空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太空站,而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先後成功地執行過8個太空站。雖然國際太空站的命名沒有採用最初提出的阿爾法太空站,但是太空站的無線電呼號卻是「阿爾法」,這個呼號是太空站第一批乘員登站時確定的,當時國際太空站的名字仍然未定,時任美國太空總署主席的丹尼爾·戈登將太空站的臨時呼號定為阿爾法,此呼號後來沿用下來,成為太空站的正式電台呼號。
歷史
[編輯]國際太空站計劃的前身是美國太空總署的自由號太空站,這個計劃是1980年代美國戰略防禦計劃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在1987年12月1日美國太空總署宣佈波音公司、通用電氣公司、麥道飛機公司和洛迪恩推進動力公司獲得了參與建造自由太空站的訂單。老布什執政期間,星球大戰計劃被擱置,自由太空站也隨之陷入停頓,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正式結束了自由太空站計劃。冷戰結束後在美國副總統戈爾的推動下,自由太空站重獲新生,美國太空總署開始與俄羅斯聯邦太空局接觸,商談合作建立太空站的構想。
1998年11月15日國際太空站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進入預定軌道,同年12月,由美國製造的團結號節點艙升空並與曙光號連接,2000年7月星辰號服務艙與太空站連接。2000年11月2日首批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的各個組件大多由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穿梭機進行運輸,由於各個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經完成建設任務,太空人在太空只需要進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將組件連接上太空站主體。國際太空站完全完成之後,根據其設計共可以提供7名太空人同時工作和生活。
國際太空站的預算遠遠超過了美國太空總署最初的預計,其建造時間表也比預定的要晚,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發生哥倫比亞號太空穿梭機失事事件之後,美國太空總署停飛了所有的太空穿梭機。在太空穿梭機停飛的兩年半時間裏,太空站的人員和物資運輸完全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太空船,太空站上的科學研究活動也儘可能地被壓縮了。按照預定計劃,太空站的建設將在太空穿梭機重返太空之後在2006年恢復,但是在2005年7月發現號太空穿梭機的STS-114飛行任務完成後,由於太空穿梭機隔熱材料在升空過程中脫落,美國太空總署再次停飛所有太空穿梭機,這使得國際太空站的建設時間表再次拖延。
2006年11月20日,國際太空站上的活動首次在地球上進行了高清電視直播,並在紐約的時代廣場大螢幕電視上播放。這是人類首次觀看到來自太空的高清電視直播畫面。直播節目的主角是國際太空站第14長期考察組指令長邁克爾·洛佩斯-阿萊格里亞,攝像師是站內的隨航工程師托馬斯·賴特爾。這套直播系統名為太空影片網關,直播的清晰度可以達到普通模擬電視的6倍。[14]
2007年1月31日,國際太空站第14長期考察組中的兩名美國太空人洛佩斯-阿萊格里亞和蘇尼特·威廉斯成功進行超過7個小時的太空漫步。他們將命運號實驗艙的一個冷卻迴路從臨時系統接入永久系統,完成了一些電路接線工作,使對接的太空穿梭機能接入並使用太空站上新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的電力,將一個遮光反射罩和隔熱罩丟棄,然後將一組舊太陽能電池板上的散熱器回收[15]。2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時38分,這兩名太空人再度出艙,進行約7個小時的太空漫步。他們將命運號實驗艙的另一個冷卻迴路從臨時系統接入永久系統,對一個廢棄的氨水冷卻裝置進行清理[16]。2月8日,這兩名太空人完成了6小時40分鐘的第三次太空漫步,將太空站外的兩個大型遮罩移除丟棄,並安裝貨物運輸機的幾個附屬裝置[17]。2月22日,國際太空站飛行工程師、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秋林和洛佩斯-阿萊格里亞進行一次6個多小時的計劃外太空漫步,修復了對接在太空站上的進步M-58飛船的一處未能收攏的天線[18]。
2007年10月30日[19],美國「發現號」太空穿梭機太空人日前為國際太空站重新裝配太陽能天線電池板時,電池板出現破裂,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檢視電池板破損處,瞭解造成原因。
2009年3月,美國太空總署網站開始線上直播國際太空站即時畫面,太空站工作人員睡覺或者下班的時候,全球互聯網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欣賞太空站的直播影像[20]。
2012年5月31日,全球首艘造訪太空站的商業太空船——美國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製造龍飛船的SpaceX與美國太空總署簽署了價值16億美元的合約,向太空站發射12次貨運太空船。
站體漏氣事件
[編輯]2020年9月29日,星辰號艙體出現漏氣[21]。翌月19日,俄羅斯太空人阿納托利·伊萬尼申利用茶包里釋出的些許茶葉,讓其漂浮於星辰號的轉隔艙裏。隨後緊閉中轉隔艙口密封,再以攝影機監控茶葉於微重力下飄浮方向之移動軌跡,終於在靠近星號服務艙通訊裝置附近一處牆上刮痕上找到洩漏點,太空人最後利用卡普頓膠帶(Kapton tape)修補了這個裂縫[22]。
建造
[編輯]按照計劃,建造整個國際太空站共需要超過50次太空飛行和組裝,其中的39次飛行需要由太空穿梭機完成,每次約15噸左右,有大約30次飛行和裝配任務需要進步號飛船上的貨物提供支援。整個建造工作完成後,國際太空站將會有1200立方米的內部空間,總重量420公噸,總輸出功率達到110千瓦,桁架長度108.4米,艙體長度74米,額定乘員6人。
整個太空站由眾多組件構成:
組件 | 航次 | 運載者 | 發射時間 | 長度 (m) |
直徑 (m) |
質量 (kg) |
---|---|---|---|---|---|---|
曙光號功能貨艙 | 1 A/R | 質子號 | 1998年11月15日 | 12.6 | 4.1 | 19,323 |
團結號節點艙(1號節點艙) | 2A - STS-88 | 奮進號 | 1998年12月4日 | 5.49 | 4.57 | 11,612 |
星辰號服務艙 | 1R | 質子號 | 2000年7月12日 | 13.1 | 4.15 | 19,050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Z1桁架 | 3A - STS-92 | 發現號 | 2000年10月11日 | 4.9 | 4.2 | 8,755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P6桁架及太陽能電池板 | 4A - STS-97 | 奮進號 | 2000年11月30日 | 73.2 | 10.7 | 15,824 |
命運號實驗艙 | 5A - STS-98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1年2月7日 | 8.53 | 4.27 | 14,515 |
外部裝載平臺1 (ESP-1) | 5A.1 - STS-102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1年3月13日 | 4.9 | 3.65 | 2,676 |
移動維修系統 - 空間站遙控機械臂(加拿大臂2) | 6A - STS-100 | 奮進號 | 2001年4月19日 | 17.6 | 0.35 | 4,899 |
尋求號氣密艙(聯合氣密艙) | 7A - STS-104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1年7月12日 | 5.5 | 4 | 6,064 |
科學號多用途實驗艙 | 3R - 535-45 | 質子M | 2021年7月21日 | 13 | 30 | 20,350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S0桁架 | 8A - STS-110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2年4月8日 | 13.4 | 4.6 | 13,971 |
移動維修系統 - 機械臂移動平臺 | UF-2 - STS-111 | 奮進號 | 2002年6月5日 | 5.7 | 2.9 | 1,450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S1桁架 | 9A - STS-112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2年10月7日 | 13.7 | 4.6 | 14,124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P1桁架 | 11A - STS-113 | 奮進號 | 2002年11月23日 | 13.7 | 4.6 | 14,003 |
外部裝載平臺2 (ESP-2) | LF1 - STS-114 | 發現號 | 2005年7月26日 | 4.9 | 3.65 | 2,676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P3、P4桁架及太陽能電池板 | 12A - STS-115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6年9月9日 | 13.8 | 4.8 | 15,824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P5桁架 | 12A.1 - STS-116 | 發現號 | 2006年12月9日 | 3.4 | 4.6 | 1,864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S3、S4桁架及太陽能電池板 | 13A - STS-117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7年6月8日 | 13.7 | 5.0 | 16,183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S5桁架 | 13A.1 - STS-118 | 奮進號 | 2007年8月8日 | 3.4 | 4.6 | 1,864 |
外部裝載平臺3 (ESP-3) | 13A.1 - STS-118 | 奮進號 | 2007年8月8日 | 4.9 | 3.65 | 2,676 |
和諧號節點艙(2號節點艙) | 10A - STS-120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7年10月23日 | 7.2 | 4.4 | 14,288 |
哥倫布實驗艙 | 1E - STS-122 | 亞特蘭蒂斯號 | 2008年2月7日 | 6.9 | 4.5 | 19,300 |
希望號日本實驗艙 - 實驗儲藏艙 | 1J/A - STS-123 | 奮進號 | 2008年3月11日 | 3.9 | 4.4 | 4,200 |
移動維修系統 - 特殊微動作機械手 | 1J/A - STS-123 | 奮進號 | 2008年3月11日 | 3.67 | 6.70 | 1,560 |
希望號日本實驗艙 | 1J - STS-124 | 發現號 | 2008年5月31日 | 11.19 | 4.39 | 14,800 |
希望號日本實驗艙 - 日本機械臂 | 1J - STS-124 | 發現號 | 2008年5月31日 | 10.0 | 0.35 | 780 |
國際太空站桁架 - S6桁架及太陽能電池板 | 15A - STS-119 | 發現號 | 2009年3月15日 | 13.84 | 4.97 | 14,100 |
希望號日本實驗艙 - 外部實驗平臺 | 2J/A - STS-127 | 奮進號 | 2009年7月15日 | 5.20 | 5.00 | 4,100 |
迷你研究艙2(探索號迷你研究艙) | 5R - 進步-M-MIM2 | 進步號 | 2009年11月10日 | 2.25 | 4.049 | 3,670 |
寧靜號節點艙(3號節點艙) | 20A - STS-130 | 奮進號 | 2010年2月8日 | 6.706 | 4.480 | 19,000 |
穹頂艙 | 20A - STS-130 | 奮進號 | 2010年2月8日 | 1.500 | 2.955 | 1,880 |
迷你研究艙1(晨曦號迷你研究艙) | ULF4 - STS-132 | 亞特蘭蒂斯號 | 2010年5月14日 | 6.00 | 2.35 | 8,015 |
多用途增壓艙 | ULF5 - STS-133 | 發現號 | 2011年2月24日 | N/A | N/A | N/A |
週期性往返任務:
- 多用途物流艙(MPLM)
已脫離的組件
已取消的組件
- 離心重力艙
- 對接貨艙
- 多用途對接艙
- 生活艙
- 乘員逃生太空船
- 空間站推進艙
- 俄羅斯實驗艙
- 臨時控制艙
往返太空船
此外還有很多非承重桁架用於支撐太空站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
美國太空製造公司專門設計的用於國際太空站微重力製造專案的3D印表機已經通過了美國太空總署最後的驗證測試,將於2014年8月發射到國際太空站投入使用。[23]
組件組態
[編輯]下面是太空站主要組成部分的圖示。藍色區域是航天員不使用宇航服就可以進入的加壓部分。太空站的非增壓上層建築用紅色表示。計劃中的組件用白色顯示,以前的組件用灰色顯示。其他非增壓部件為黃色。團結號節點艙同命運號實驗艙直接相連。為了清晰起見,圖中二者被分開顯示。類似的情況在圖示中也可以被注意到。
目標
[編輯]有很多持批評觀點的人認為國際太空站計劃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並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義的計劃。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列舉,花費在國際太空站計劃上的上千億美元和近乎一世代的時間,可以用來實施無數的無人太空任務,或者將這些時間和金錢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國際太空站更有意義。太空站的支持者認為對於太空站的批評是目光短淺而且帶有欺騙性的,支持者認為花費在載人空間探索上的巨額經費同樣會給地球上的每個人帶來切實的好處。有評估指出,國際太空站計劃所開發的載人太空飛行相關技術的商業應用,會間接帶動全球經濟,其所帶來的收益是最初投資的七倍,也有一些相對保守的估計則認為此種收益只是最初投資的三倍。還有一些堅定的支持者認為,即使國際太空站在科學方面的意義為零,僅其發揮的推動國際合作的作用,也足以令這個計劃彪炳史冊。
執行
[編輯]目前對接/停泊情況
[編輯]任務 | 類型 | 飛船 | 位置 | 到達 (UTC) | 脫離 (計劃) | |
---|---|---|---|---|---|---|
進步MS-27 | 載貨 | 進步號 No. 457 | 探索號實驗艙 天頂 | 2024年6月1日 | 2024年 | |
CRS NG-21 | 載貨 | 天鵝座號 S.S. Francis R. "Dick" Scobee |
團結號節點艙 天底 | 2024年8月6日 | 2024年 | |
進步MS-28 | 載貨 | 進步號 No. 458 | 星辰號服務艙 後向 | 2024年8月17日 | 2025年 | |
聯盟MS-26 | 載人 | 聯盟MS No. 757 | 晨曦號實驗艙 天底 | 2024年9月11日 | 2025年 | |
SpaceX載人9號 | 載人 | 載人龍飛船自由號 | 和諧號節點艙 前向 | 2024年9月28日 | 2025年2月 |
遠征隊
[編輯]所有永久駐地乘員組命名「遠征隊N」,遠征最長為6個月,「遠征N」在每次遠征以後連續地被增加。太空遊客沒有算作是遠征成員。以A、B、C次發射組員為例,當A+B一組在太空站時,稱為第XX次任務遠征隊,但是當A組員返回地球,C組發射時,則變成B+C組在太空站執勤,就稱為XX+1次任務遠征隊。依此類推。
遠征1至6由三人組組成。在美國太空總署哥倫比亞號太空穿梭機失事後,第7至12次遠征被減少到安全的最少兩人。從第13次遠征開始,考察組在2010年左右逐漸增加到6人[24][25]。從2020年開始,隨着美國商業載人航天發展計劃的乘員組抵達[26],美國太空總署把遠征隊的規模增加到7名,這是國際太空站最初設計的人數[27][28]。
太空遊客
[編輯]自費進入太空的航行者被俄羅斯太空局和美國太空總署稱為太空飛行參與者,有時被稱為"太空遊客"。在太空穿梭機2011年退役之前,當專業人員更換的人數不能被聯盟號的三個座位整除時,而短期停留的乘員沒有被派來,備用座位就由MirCorp公司通過太空探險公司出售。2011年之後,太空站的乘員人數減少到6人時,太空旅遊就停止了,因為合作夥伴都要需要俄羅斯的運輸工具。這段時間共有7名太空遊客到達國際太空站。
在美國太空人使用龍飛船2號抵達太空站之後,太空旅遊得以繼續。2021年12月以來,另有5名太空遊客到達國際太空站。
軌道
[編輯]國際太空站目前維持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最低平均高度為370 km(230 mi),最高為460 km(290 mi)[29],位於增溫層中心,與地球赤道的軌道傾角為51.6度。之所以選擇這個軌道,是因為它是俄羅斯聯盟號和進步號太空船從北緯46度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能直接到達的最低傾角,而不會飛越中國或在居民區掉落廢棄火箭級[30][31]。它的平均速度為28,000公里每小時(17,000哩每小時),每天飛行15.5個軌道(一個軌道93分鐘)[32]。在NASA太空穿梭機每次對接時,太空站的高度被允許下調,以允許更重的負載轉移到太空站。在太空穿梭機退役後,太空站的名義軌道被提高了高度(從大約350公里到大約400公里)[33][34]。其他更頻繁的補給太空船不需要這種調整,因為它們是效能更高的飛行器。[35][36]
大氣層的阻力平均每月使太空站減少約2公里的高度。軌道維持可以由太空站星辰號服務艙上的兩個主引擎,或與星辰號尾部對接的俄羅斯或歐洲太空船來完成。自動運載飛船在建造時有可能在其尾部增加第二個對接埠,允許其他飛船與太空站對接和助推[36]。維持國際太空站的軌道每年要使用約7.5噸的化學燃料[37],每年的成本約為2.1億美元[38]。
退役
[編輯]2012年3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太空局局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表示,聯邦太空局正在與外國夥伴討論2020年後繼續使用國際太空站的問題,並打算改變國際太空站的運作方式。波波夫金說,聯邦太空局考慮將國際太空站的使用期延長到2028年,即使作出了延長使用期的決定,國際太空站的作用也將改變,它將成為進行技術試驗和訓練載人登月的平台。[39]
2022年1月,美國太空總署宣佈計劃於2031年1月令國際太空站退役使其脫離軌道,並將任何殘餘物引導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偏遠地區。[11]
2023年4月6日,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向俄政府建議將國際太空站俄羅斯艙段執行期限延長至2028年。[40]
成本
[編輯]國際太空站被描述為有史以來建造的最昂貴的單一項目。[41] 截至2010年,總成本為$1500億美元。這包括美國太空總署1985年至2015年對該站的$587億美元預算(以2021年美元計算為$897.3億美元)、俄羅斯$120億美元、歐洲$50億美元、日本$50億美元、加拿大$20億美元、以及為建造太空站而進行的36次太空穿梭機飛行的費用(估計每次飛行費用為$14億美元),總計 $504億美元。假設從2000年到2015年,由2至6名工作人員使用20,000人/日,則每人/日的成本為$750萬美元,不到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天空實驗室每人日$1,960 萬美元(通貨膨脹前為$550萬美元)的一半.[42]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Chris Peat. ISS—Orbit Data. Heavens-Above.com. 2010-06-18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Steven Siceloff. NASA Yields to Use of Alpha Name for Station. Space.com. 2001-02-01 [2009-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9).
- ^ STS-132 Press Kit (PDF). NASA. 2010-05-07 [2010-06-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25).
- ^ 國際空間站將迎來首位英籍宇航員. 亞太日報. 2013-05-21 [202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Human and Robotic Exploration. www.esa.int. [202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5) (英語).
- ^ China wants role in space station. CNN. Associated Press. 2007-10-16 [2008-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4).
- ^ James Oberg. China takes aim at the space station. MSNBC. 2001-10-26 [2009-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2).
- ^ 宋婉源; 詹娜·陶辛斯基. 中国如何计划成为下一个太空大国. BBC News 中文. 2022-06-06 [202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 (中文(簡體)).
- ^ “国际空间站不带我们玩,倒逼了我们”. www.xhby.net. 2024-01-22 [2024-01-22].
- ^ Statement by Charlie Bolden, NASA Budget Press Conference (PDF) (新聞稿). NASA. 2010-02-01 [2010-02-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2-01).
- ^ 11.0 11.1 NASA plans to tak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out of orbit in January 2031 by crashing it into 'spacecraft cemetery'. Sky News. 2022-02-01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5).
- ^ 俄罗斯将退出国际空间站. 美國之音. [202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1) (中文).
- ^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Visitors by Country – NASA.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24) (美國英語).
- ^ 國際太空站完成首次高清晰度直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6年11月17日,新華網
- ^ 張忠霞,國際太空站太空人進行太空漫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 ^ 張忠霞,太空站太空人完成第二次太空漫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 ^ 張忠霞,太空站太空人太空漫步創紀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 ^ 劉洋,張忠霞,太空站太空人太空漫步修復"進步"飛船天線故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 ^ 國際太空站太陽電板破損 恐影響太空站用電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1-02.
- ^ 孝文. NASA網站开始線上直播國際太空站实时视频. 科學網. 2009-03-14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8) (中文(簡體)).
- ^ 国际空间站再现漏气事件 未对宇航员造成威胁-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202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 ^ 國際太空站氣體外洩 太空人利用茶葉抓漏 (新聞稿). 中央社. 2020-10-21 [2020-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中文(臺灣)).
- ^ 国际空间站8月将获3D打印机拟在太空制造零件. 環中網.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Expeditions. NASA. 2009-04-10 [2009-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 ^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NASA. 2008 [2008-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 ^ SpaceX completes emergency crew escape manoeuvre. BBC NEWS. 2020-01-19 [2021-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 ^ Morring, Frank. ISS Research Hampered By Crew Availability. Aviation Week. 2012-07-27 [201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1).
A commercial capability would allow the station's crew to grow from six to seven by providing a four-seat vehicle for emergency departures in addition to the three-seat Russian Soyuz capsules in use today.
- ^ Hoversten, Paul. Assembly (Nearly) Complete. Air & Space Magazine. 2011-05-01 [201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In fact, we're designed on the U.S. side to take four crew. The ISS design is actually for seven. We operate with six because first, we can get all our work done with six, and second, we don't have a vehicle that allows us to fly a seventh crew member. Our requirement for the new vehicles being designed is for four seats. So I don't expect us to go down in crew size. I would expect us to increase it.
- ^ Garcia, Mark.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Overview. NASA. 2016-04-28 [202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 ^ Cooney, Jim. Mission Control Answers Your Questions. Houston, TX. [2011-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7).
Jim Cooney ISS Trajectory Operations Officer
- ^ Pelt, Michel van. Into the Solar System on a String : Space Tethers and Space Elevators 1st. New York, NY: Springer New York. 2009: 133. ISBN 978-0-387-76555-6.
- ^ Current ISS Tracking data. NASA. 2008-12-15 [2009-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5).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Europe's ATV-2 departs ISS to make way for Russia's Progress M-11M. NASASpaceFlight.com. 2011-06-20 [2012-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 ^ Simberg, Rand. The Uncertain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nalysis. Popular Mechanics. 2008-07-29 [2009-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31).
- ^ Oberg, James.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World Book Online Reference Center. 2005 [2016-04-03].[失效連結]
- ^ 36.0 36.1 ISS Environment. Johnson Space Center. [200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3).
- ^ Rocket company tests world's most powerful ion engine. Newscientist.com. [2017-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 ^ Executive summary (PDF). Ad Astra Rocket Company. 2010-01-24 [2010-02-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3-31).
- ^ 星空筑巢不怕路遥. 新京報. 2012-06-17 [2012-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 (中文(簡體)).
- ^ 俄航天集团向政府建议将国际空间站俄舱段运行期限延长至2028年.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4-07 [2023-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中文).
- ^ What Is The Most Expensive Object Ever Built?. Zidbits.com. 6 November 2010 [22 Octo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5 August 2021).
- ^ Lafleur, Claude. Costs of US piloted programs. The Space Review. 8 March 2010 [18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 August 2023). See author correction in comments.
更多閱讀
[編輯]- Reference Guide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DF) Utilization. NASA. September 2015 [2021-08-25]. NP-2015-05-022-JSC.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04).
- Reference Guide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DF) Assembly Complete. NASA. November 2010 [2021-08-25]. ISBN 978-0-16-086517-6. NP-2010-09-682-HQ.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03).
- O'Sullivan, John. European Miss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2013 to 2019 (Springer Nature, 2020).
- Ruttley, Tara M., Julie A. Robinson, and William H. Gerstenmaier.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Collaboration, Uti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98.4 (2017): 1160-1174. 線上閱讀
外部連結
[編輯]即時檢視
[編輯]- 太空站影片直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由NASA通過uStream.tv提供
- 所在位置觀測太空站機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NASA.gov網站上
- 即時位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Heavens-above.com網站上
- 即時位置和跟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uphere.space網站上
- bilibili上的太空站影片轉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國境內可以直接觀看)
多媒體
[編輯]- 約翰遜太空中心的圖片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Flickr.com網站上
- 同Sunita Williams參觀國際太空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由NASA通過YouTube提供
- 前往國際太空站的旅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由ESA通過YouTube提供
- The Future of Hope, 希望號實驗艙紀錄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由JAXA通過YouTube提供
- Seán Doran組譯的國際太空站軌道攝影影片:Orbit - Remaster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rbit: Unc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Four Seas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cturne - Earth at Nigh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arthbou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Pear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 Flickr相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上檢視更多)
- 國際太空站十五周年紀念影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YouTub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Kelvin Gevinston 以航天遊戲 Kerbal Space Program 模擬整個國際太空站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