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拉圈
呼啦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徑約一公尺的環形玩具(製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膠、超合金等)。玩家要將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體其他部分不停轉動,不讓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當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於比賽、雜技表演,或當成運動器材使用。
歷史
[編輯]早於數千年前,世界各地已有兒童利用直徑很大的圈環作玩具。這些圈環可以用葡萄藤、或者質地較硬的雜草製作,玩的方法有轉、滾、拋等等。3,000年前的古埃及兒童會用一根棒來推動葡萄藤做的圈環,讓它不停滾動。在古希臘,人們會把圈環套在腰間轉動,以收減肥之効。這種玩意在14世紀的英國也十分流行,不過當時的醫師指責這會引起心臟病發作和脊骨移位。18世紀初期,西方航海家到達夏威夷,發現當地的呼拉舞和轉動腰間圈環的姿勢不約而同,於是這種玩意便得了「呼拉圈」之名。
1958年,美國Wham-O玩具公司的創辦人理察·納爾(Richard Knerr)和阿瑟·莫林(Arthur Melin)重新將呼拉圈推出市面。他們的靈感源自一名剛到訪澳洲的加州朋友,他說當地的兒童上體操課會把竹製圈環套在腰間轉動[1]。新推出市面的呼拉圈,用名為Marlex的新研製耐用塑膠製成。呼拉圈廣受歡迎,推出僅兩年間賣出超過1億件;而這也推動了Marlex塑膠的廣泛生產和使用。呼拉圈堪稱1950年代最受歡迎、也最能賺錢的玩意。呼拉圈熱潮退卻後,Wham-O公司再度推出飛盤玩具,同樣賣個滿堂紅。
玩具以外
[編輯]1960年代,呼拉圈開始成為馬戲團、雜技團的常見道具。俄國和中國的雜技藝人的呼拉圈技法層出不窮,影響了後代雜技藝人的表演。2002年,澳洲雜技藝人、呼拉圈研究者茱迪斯·拉妮艮(Judith Lanigan)編排的《垂死的天鵝》(The Dying Swan),就用上了30個呼拉圈,號稱「悲劇與呼拉圈的混合體」。
時至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買到五花十色的呼拉圈,最常用作減肥用具。21世紀初甚至出現所謂「坐着都能旋轉的電子呼拉圈」,那是條內嵌電路的軟帶,用家縛在腰間打開電流,儀器會在腰間繞圈下壓,產生類似轉動呼拉圈的感覺,生產者聲稱「運動效果和傳統呼拉圈類似,但不會造成運動傷害」。[2]
世界之最
[編輯]- 1999年5月25日:美國人肯·科瓦茨(Ken Kovach),創下邊跳彈床邊轉呼拉圈(垂直翻滾,非一般在腰部水平旋轉)次數最多的健力士世界紀錄。[3]
- 2000年10月28日:台灣高雄市立中正體育場上2,290人同時轉動呼拉圈3分鐘,打破最多人同時轉呼拉圈的紀錄。上次世界紀錄為2,010人。[4]
- 2005年6月4日:澳洲人卡蓮娜·奧茲(Kareena Oates)同時轉動100個呼拉圈,所有呼拉圈迴轉3週,創下單人同時轉動最多呼拉圈的紀錄。[3]
資料來源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 麻省理工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介紹發明
- (英文) about.com[失效連結]:介紹發明
- (英文) The Hula Hoop:呼拉圈研究網站,探討其歷史來源、雜技團的使用、保健功效,並教授各種程度玩法
- (英文) Hooping.org:呼拉圈愛好社群,有網誌、照片、討論版、呼拉圈班以及呼拉圈活動資訊
- (英文) NPR:呼拉圈又再流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播客):講述搖滾樂團為了增加現場氣氛,讓現場觀眾大玩呼拉圈,後來呼拉圈成為樂團的標誌。也衍生出呼拉圈專業人員,為增加現場氣氛而當眾玩呼拉圈[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