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剿匪總司令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3年剿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

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剿總,是以蔣中正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在中國共產黨活動地區對其進行軍事圍剿的跨地區、跨建制之高權限軍事單位,通常作為第一線指揮機關。主要分為四大系統,東北、華北、徐州以及華中。大體而言,一個剿總下轄若干兵團警備司令部綏靖公署戰區以及綏靖區等,層級大體與軍政長官公署平行,但在軍事戰鬥中,指揮層級往往比軍政長官公署高。

1937年之前,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在各地設立一連串軍事機關,針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蘇區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圍剿,後因西安事變抗日戰爭爆發,這些軍事機關在抗戰期間很多都轉為對日軍作戰單位。抗戰開始時,國民革命軍的指揮機構是按「總部-戰區-集團(兵團,路)-軍-師-旅-團」,共7級才到戰術單位;1940年後簡化為「總部-戰區-集團軍-軍-師-團」,6級指揮機構。提升部隊作戰指揮能力。

1945年後,國民政府接收日本佔領區,展開與中國共產黨對決的準備,在各地成立許多政府機構。作為中央政府代表官署、掌握地方軍、政權的單位稱之為「國民政府主席行轅」,設主任為最高統帥代表,是政治、軍事整合的機構。作為跨省區軍事區域的指揮單位則為軍政長官公署,直接指揮責任區的作戰任務,是跨省區的軍事機關,其中較著名且維持較久的就是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訓政時期,若直接由軍事委員會指導的單位則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行營是策劃、部署、指揮的前進基地,它的設置常因軍事行動的需要而變更,例如早期第二次、第三次剿共就是由南昌行營所策劃。抗戰結束後,軍事委員會改組為中華民國國防部,多數行營都改為行轅、軍政長官公署、或軍事針對性更強的剿匪總司令部,集團軍編制則改為綏靖區。「綏靖主任公署」則是省級(戰區級)軍事機構,綏靖主任對於所轄區域黨政要務有便宜處置權。「綏靖公署」初設於1931年11月,最早設立的是駐、駐、駐綏靖公署。到1937年6月,先後設立了駐、駐、駐北平太原廣州南寧、駐貴州冀察甘肅西安江蘇等「綏靖公署」。其中,駐贛、北平、甘肅、西安「綏靖公署」設立不久便撤銷。因此二戰結束之後的指揮機構理想中應擴編為「總部-行轅(軍政長官公署、剿總)-綏靖公署(戰區)-綏靖區-兵團/整編軍-軍(整編師)-師(整編旅)-團[1]:17,共8級。

1948年8月21日行政院令正式公佈《剿匪總司令部政務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剿匪總司令部得斟酌需要,報請行政院核准設置政務委員會。政務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由剿匪總司令兼任;委員十至十四人,簡任,並由行政院就中指定三人為常務委員。其任務為監督並指導轄區內有關軍事之政務,考核獎懲轄區內的行政官吏。委員會內部設政務處、經濟處、教育文化處、土地處,以辦理所屬事務。委員會設秘書長一人,視導專員五至七人,處長四人,處員二十至三十人,辦事員六至十人,並得酌用僱員八至十人。

下文中各剿匪總司令部戰鬥序列,因當年部隊調動、整編、撤銷、殲滅頻繁,加上戰後國軍整編與內戰同時進行,新舊制度交替之間,制度、稱呼與番號混亂,故內容並不完整全面,大體是以三大會戰前夕為主。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的剿匪總司令部

[編輯]

1932年4月,國府特任何應欽為「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蔣介石為「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這是剿總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設於武漢,下轄左、中、右三路軍,除左路軍圍剿湘鄂西蘇區外,中、右兩路軍總兵力24個師6個旅30餘萬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蔣介石嫡系部隊),負責進攻鄂豫皖蘇區,另有4個航空隊支援地面作戰,主要目標指向共軍鄂豫皖湘鄂西根據地何應欽之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則指揮江西廣東福建以至湖南之國軍,牽制中央蘇區紅軍,配合北線作戰。

1932年7月至1933年3月,以這兩個總司令部為指揮機關,對鄂豫皖湘鄂西中央根據地全面進攻,史稱第四次剿共,中共則稱為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第四次剿共結束後,「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於1933年8月撤銷,「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於1935年2月撤銷。

第五次剿共之際,中國工農紅軍離開江西中央蘇區,展開長征,到達陝北延安,國府於1935年11月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蔣介石自任總司令,圍剿紅軍。抗戰開始後,西北剿總撤銷。

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

西北剿匪總司令部

[編輯]

民國24年(1935年),原「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張學良及其東北軍的大部調至陝甘圍剿陝北紅軍。1935年11月1日,「西北剿匪總司令部」(簡稱「西北剿總」)在西安南院門(今中共西安市委址)成立。負責主持陝甘寧青晉諸省軍隊的反共剿共活動。17個師及「剿總」直屬炮兵、工兵等部隊共約20萬人馬。

  • 總司令蔣介石
  • 副總司令張學良代行總司令職
  • 參謀長錢大鈞(久不到差,謝珂暫代)/晏道剛
  • 秘書長吳家象
  • 總參議鮑文樾
  • 辦公廳主任米春霖/洪鈁,副主任洪鈁
    • 人事科
    • 譯電科
    • 情報科
    • 文書科
    • 函牘科
  • 第一處(參謀) 處長徐方
  • 第二處(經理) 處長閔湘帆
  • 第三處(總務) 處長馬兆琦
  • 第四處(行政) 處長周從政/盧廣績
  • 糧秣處 處長張政枋
  • 交通通訊處 處長蔣斌
  • 軍法處 處長趙鴻翥
  • 軍醫處 處長劉榮紱/任作楫
  • 政訓處 處長曾擴情,設於西大街中段路北。原北平軍分會政訓處全班人馬調西安組成
  • 第五十一軍軍長于學忠
  • 第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
  • 第五十七軍軍長董英斌/繆澄流
  • 騎兵軍軍長何柱國
  • 第一零五師師長劉多荃
  • 西安綏靖公署第十七路軍
  • 駐甘綏靖公署

民國25年(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宣佈撤銷「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民國26年(1937年)6月5日,蔣介石被形勢所迫,以國民政府名義宣佈撤銷「西北剿匪總司令部」。

東北剿匪總司令部

[編輯]

1945年9月1日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駐長春北平錦州瀋陽,負責東北接收事宜,行營設政治委員會及經濟委員會,分別辦理行政、經濟事宜。

東北行營內設秘書廳及參謀、軍務、交通、總務、經理、軍法、人事、航警、通信等九處。 1945年10月東北保安司令部成立,設立冀熱遼邊區司令部,駐地綏中,東北剿總成立後改駐秦皇島,受東北剿總及華北剿總共同指揮。

1946年8月22日東北行營改稱國民政府主席東北行轅,1947年10月,改主任為陳誠。1947年1月1日,內部機構改設主任辦公室,第一、二、三、四、總務、經理、軍法、新聞等八處。1947年11月1日,東北行轅政治、經濟委員會合併組成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該會代表行政院處理東北政務,下轄九省二市,對行政院所屬部(會、局)在東北行政事業機關給予指導、監督。

1948年1月17日,國民政府特派衛立煌為東北行轅副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簡稱「東北剿總」)總司令[2]:8493瀋陽,受國防部及東北行轅指導。[1]:175月19日,國民政府撤銷各地行轅[2]:8605東北行轅之職權與業務歸並東北剿匪總司令部。[2]:8605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改稱東北剿匪總司令部政務委員會。

兵力方面則重新組建在東北1947年冬季戰役中被消滅的新編第五軍,新編成新編第八軍,使正規部隊達14個軍約48萬。原華北剿總和東北剿總共同指揮之冀熱遼邊區司令部,改稱錦州指揮所,並歸東北剿總單獨指揮,由范漢傑任指揮所主任,指揮第六兵團共4個軍14個師,連同地方部隊約15萬人,防守義縣山海關一線,重點防守錦州錦西葫蘆島,保障東北與華北之聯繫。衛立煌親自指揮第八兵團、第九兵團共8個軍24個師,連同地方部隊約30萬人,防守瀋陽撫順本溪遼陽等地,作為防禦中心。由東北剿總副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鄭洞國指揮第一兵團2個軍6個師,連同地方部隊約10萬人守長春,牽制解放軍主力。遼瀋戰役前,東北剿總已下轄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總兵力55萬人,指導遼瀋戰役。1948年11月16日,因錦州會戰失敗,東北剿總宣佈撤銷。

  • 第二兵團(略)
  • 第三兵團(略)
  • 第四兵團(略)
  • 第五兵團(略)
  • 第七兵團(略)
  • 松北綏靖公署(略)
  • 長春綏靖公署(略)[1]:17
  • 新編騎兵司令部 司令官:徐梁
    • 騎兵第一旅、騎兵第二旅、騎兵第三旅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二軍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二軍、獨立第九十五師於10月12日由塘沽海運進抵葫蘆島,與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九軍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四軍一起組成「東進兵團」,司令官:侯鏡如

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

華北剿匪總司令部

[編輯]

1945年9月,國民政府為處理接收事宜,改組李宗仁漢中行營,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

1946年9月1日,北平行營改組為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李宗仁被委以主任之職,駐北平中南海居仁堂

1947年11月28日,蔣介石在北平懷仁堂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張家口保定兩綏靖公署主要官員及各野戰指揮官到會。[2]:8461會議決定成立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簡稱「華北剿總」)。[2]:846112月12日,接蔣手令,國民政府設置華北剿匪總司令部,保定、張垣兩綏靖公署即行撤銷。[2]:8464-8465調孫連仲傅作義兼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副主任,特任傅作義為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指揮冀、察、綏、晉北軍隊。[2]:84651948年1月4日,華北剿匪總司令部設於北平新市區,定於次日開始辦公。[2]:84825月,北平行轅撤銷。1948年秋天熱河亦劃入指揮區。平津戰役後,隨着傅作義率華北剿總投降而結束。

總司令:傅作義

副總司令:陳繼承劉多荃宋肯堂上官雲相鄧寶珊吳奇偉馮欽哉郭縱汾

參謀長:李世傑

  • 第三十四集團軍(略)[1]:17
  • 第四兵團司令:李文
    • 第十六軍軍長:袁朴
      • 下轄第二十二師、第九十四師、第一〇九師,共9個團(以實際人數折算成6個團)
    • 第九十四軍軍長:鄭庭鋒
      • 下轄第五師、第四十三師、第一二一師,共9個團
  • 第十七兵團司令:侯鏡如
    • 第六十二軍軍長:林偉儔
      • 下轄第九十五師、第一五一師、第一五七師,共9個團(以實際人數折算成6個團)
    • 第九十二軍軍長:侯鏡如
      • 下轄第二十一師、第五十六師、第一四二師,共9個團(以實際人數折算成7個團)
  • 第九兵團司令:石覺
    • 下轄第四師、第八十九師、第一五五師、第二九七師、第二九九師,共15個團
    • 第三十五軍軍長:郭景雲
    • 下轄第一〇一師、新編第三十一師、新編第三十二師,共9個團;
    • 暫編第二軍軍長:李士林
    • 第一〇四軍軍長:安春山
      • 下轄暫編第十師、暫編第十一師、暫編第十七師,共9個團,後為第一〇四軍
  • 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
    • 第二十二軍軍長:左協中
      • 下轄第八十六師、新編第十一旅,共5個團(以實際人數折算成3個團)
  • 北平警備司令:陳繼承(後為李文)
  • 第十一兵團司令:孫蘭峰
    • 下轄整編騎兵第五旅,整編騎兵第十一旅,第一〇五軍(軍長:袁慶榮
    • 第十三軍(略)
    • 第三十一軍(略)
    • 第八十七軍(略)
    • 第一〇一軍(略)
    • 暫編第四軍(略)
    • 暫編第五軍(略)[1]:17
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

華中剿匪總司令部

[編輯]

1945年10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行營成立,駐武漢,主任程潛

1946年10月,改為國民政府主席武漢行轅。司令白崇禧,轄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第十二兵團(司令官黃維)、第十四兵團(司令官宋希濂)和第五(信陽)、第十三(南陽)、第十六(咸寧綏靖區,共35萬餘人,主力分佈在以漢口為中心的平漢鐵路確山至漢口段和長江北岸宜昌安慶段。1947年4月,國防部九江指揮部成立,負責大別山清剿任務。12月13日,國防部九江指揮部遷至漢口辦公[2]:8469

1948年3月,武漢行轅改為武漢綏靖公署。7月1日,為統一華中「剿共」軍事,國防部將九江指揮部及武漢行轅合並,成立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簡稱「華中剿總」)於漢口,由白崇禧出任總司令,夏威張軫徐祖貽任副總司令,下轄第六(商邱)、第五(信陽)、第八(蚌埠)、第十三(南陽)、第十六(咸寧)等綏靖區,以及鄂西綏靖公署(旋擴編為鄂西綏靖司令部);並將所轄機動部隊先後編成第三、第十二、第十四兵團[2]:8631。副總司令宋希濂潘文華、參謀長李品仙,支援徐州剿總進行徐蚌會戰

1949年4月後,改為華中軍政長官公署,指揮長江防衛。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在武漢易手後,撤至湖南廣西,後因所屬部隊於廣西損失過大而撤銷。

其轄區部隊與防區也常有變動,如:九江指揮所時期以津浦鐵路平漢鐵路、淮南、江北一帶為作戰區域,武漢綏靖公署時期則以兩湖、江西、安徽、河南南部為主,長沙綏靖公署成立後,則縮小為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一部為主。

  • 第四兵團(略)
  • 第七綏靖區(略)
  • 第十一綏靖區(略)
  • 第十五綏靖區(略)
  • 第十七綏靖區(略)[1]:18
徐州剿匪總司令劉峙

徐州剿匪總司令部

[編輯]

1945年10月徐州綏靖公署成立,駐徐州顧祝同為主任,1946年由薛岳接任。

1947年3月改為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徐州指揮部,納編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部(原為1945年10月成立的鄭州綏靖公署,1947年3月改為鄭州指揮部),顧祝同為司令。

1948年6月改組為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徐州剿總」),司令劉峙,指揮徐蚌會戰

總司令:劉峙

副總司令:杜聿明李延年馮治安劉汝明韓德勤孫震

參謀長:李樹正

  • 第二兵團司令官:杜聿明 副司令官:邱清泉
    • 整編第五師師長:邱清泉
      • 下轄第四十五旅、第九十六旅、第二〇〇旅,共9個團,抗戰中曾為第五軍
    • 整編第七十師師長:高吉人
      • 下轄第一三九旅、第一四〇旅,共4個團,曾為第七十軍
    • 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邱維達
      • 下轄第五十一旅、第五十七旅、第五十八旅,共6個團,曾為第七十四軍
    • 整編第八十三師師長:周志道
      • 下轄第六十六旅、暫編第四十九旅、暫編第五十旅,共6個團,曾為第一百軍
  • 第七兵團司令官:黃伯韜
    • 整編第二十五師師長:陳士章
      • 下轄第四十旅、第一〇八旅、第一四八旅,共6個團,曾為第二十五軍
    • 整編第四十五師師長:於兆龍
      • 下轄第二一一旅、第二一二旅、第二一四旅,共6個團,曾為吳化文的第九十六軍
    • 整編第六十三師師長:林湛
      • 下轄第一五二旅、第一五三旅、第一八六旅,共6個團,曾為第六十三軍
    • 整編第六十四師師長:劉鎮湘
      • 下轄第一三一旅、第一五六旅、第一五九旅,共6個團,曾為第六十四軍
    • 整編第七十二師師長:余錦源
      • 下轄第三十四旅、新編第十三旅、新編第十五旅,共6個團,曾為第七十二軍
  • 第十三兵團司令官:李彌 副司令官:陳冰
    • 整編第八師師長:李彌
      • 下轄第四十二旅、第一〇三旅、第一六六旅、新編第三旅,共8個團,曾為第八軍
    • 整編第九師師長:黃淑
      • 下轄第九旅、第七十六旅、預備第二旅,共6個團,曾為第二軍
  • 第十六兵團司令官:孫元良
    • 整編第四十一師師長:胡臨聰
      • 下轄第一二二旅、第一二四旅,共4個團,曾為第四十一軍
    • 整編第四十七師師長:汪甲鋒
      • 下轄第一〇四旅、第一二五旅、第一二七旅,共6個團,曾為第四十七軍
    • 整編第六十九師師長:胡長青
  • 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周磊 副司令官:顧錫九李天霞
    • 整編第四師師長:王作華
      • 下轄第五十九旅、第九十旅、第一〇二旅,共6個團,曾為第四軍
    • 整編第二十一師師長:王克俊
      • 下轄第一四五旅、第一四六旅、新編第七旅,共6個團,曾為第二十一軍
    • 整編第五十一師師長:王嚴
      • 下轄第一一三旅、第一一四旅,共4個團,曾為第五十一軍
    • 暫編第二十三師師長:王庭濱
      • 下轄暫編第四十旅、暫編第四十六旅、暫編第四十七旅,共6個團(以實際人數折算成3個團),曾為第二十三軍
    • 暫編第二十五師師長:孫良誠
  • 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 副司令官:牟中衍
    • 整編第二師師長:晏子風 前身為第二十三軍
      • 下轄暫編第四十旅、暫編第四十六旅、暫編第四十七旅,共6個團,46年被裁,48年9月重建
    • 整編第八十四師師長:吳化文
      • 下轄暫編第十二旅、暫編第十四旅、暫編第十五旅,共6個團(以實際人數折算成3個團),曾為第九十六軍
    • 整編第七十三師師長:曹振鐸
      • 下轄第十五旅、第七十七旅、第一九三旅,共6個團,曾為第七十三軍
  • 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 副司令官:李文田何基灃張克俠
    • 整編第五十九師師長:劉振三
      • 下轄第三十八旅、第一八〇旅,共4個團,曾為第五十九軍
    • 整編第七十七師師長:王長海
      • 下轄第三十七旅、第一三二旅,共4個團,曾為第七十七軍
  • 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劉汝明 副司令官:曹福林米文和田鎮南
    • 整編第五十五師師長:曹福林
      • 下轄第二十九旅、第七十四旅、第一八一旅,共6個團,曾為第七十七軍
    • 整編第六十八師師長:劉汝珍
      • 下轄第八十一旅、第一一九旅、第一四三旅,共6個團,曾為第六十八軍
  • 第九綏靖區司令官:李延年 副司令官:湯位東
    • 整編第四十四師師長:王澤俊
      • 下轄第一二二旅、第一二四旅,共4個團,曾為第四十四軍
  • 第十一綏靖區司令官:劉安祺 副司令官:施中誠
    • 整編第三十二師師長:施中誠
      • 下轄第一四一旅、第一四九旅,共4個團,曾為第三十二軍
    • 整編第五十四師師長:李志鵬
  • 第十二綏靖區司令官:陳鼎勳
    • 整編第四十師師長:李振清
      • 下轄第三十九旅、第一〇六旅,共4個團,曾為第四十軍
    • 整編第六十六師師長:羅賢達
      • 下轄第十三旅、第一八五旅、第一九九旅,共6個團,曾為第六十六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