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前海西街

座標39°51′48″N 79°03′53″E / 39.8632156°N 79.0647901°E / 39.8632156; 79.064790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海西街
QIANHAI XIJIE
前海西街北側的恭王府大門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
附近主要建築物郭沫若故居
中國紅樓夢學會
恭王府
起點柳蔭街
終點地安門西大街

前海西街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東北部的一條街。[1]

簡介[編輯]

前海西街西起柳蔭街,南到地安門西大街。分為南北與東西兩段,呈曲尺形。東西段落,中華民國時期,因河道北側有恭王府,故稱為「恭王府後身」。南北段落,因位於前海岸邊,清朝宣統年間稱「南河沿」,中華民國時稱「前海西河沿」。1965年將兩段合併,統稱「前海西街」。[1]

過去,前海西街的東西段落與柳蔭街同為玉河下游的月牙河河道。河道上曾有板橋、三座橋、響閘。三座橋與響閘在明朝、清朝時很受文人喜愛,詩中常被提及。清朝人施閏章《集響閘》詩云:「片雨城頭送夕陽,池邊樓館受風涼。潺潺流水管弦思,裊裊浮雲荇藻香。近浦雕欄齊系馬,人筵雪繪施烹魴。登臨莫引江湖興,楊柳河邊似故鄉。」[1]

前海西街南北段落東側,原來有一個小湖。1950年後,稱「西小海」或「西小池」,海邊的道路稱「前海西河沿」。[1]

1949年以後,月牙河河道改為暗溝。西小海也於1951年被改建為什剎海人民游泳場,1958年改建為什剎海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1985年校名變更為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1]

2001年,有關部門整治了前海西街,拓寬了路面,擴大了綠地面積,種植了銀杏紫荊等花木,鋪裝了透水環保磚,並且新建了一處健身樂園。[1]

前海西街18號原來是恭親府馬圈,中華民國時期改建,成為同仁堂樂家的一處住宅,1963年間曾作為宋慶齡的住所,宋慶齡搬走後,郭沫若遷入,現在作為郭沫若故居對外開放。[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北京地名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第1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