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公山不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山不狃
季孫氏家臣
子泄
本名姓:
氏:公山
名:不狃、弗擾、弗狃
國籍魯國

公山不ㄋㄧㄡˇ(?—?),《論語》作公山弗擾春秋時代人物,魯國季孫氏家臣,曾為費邑(今山東費縣)宰。孔子魯國執政時,推行墮三都政策,公山不狃和叔孫輒被迫造反,攻魯都曲阜,被孔子擊敗。公山不狃逃到齊國,又逃到吳國

簡介

[編輯]

季平子去世,他治喪得力,季桓子以他為費邑宰。前502年,和陽虎聯合,劫持季桓子。最後失敗,陽虎兵敗逃亡齊國[1]。公山不狃踞費邑,召孔子前來輔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不同意,孔子說是爲了在東方恢復周禮[2]。前498年,孔子為大司寇攝相事,進行「墮三都」;三都就是季孫氏的費邑(今山東費縣)、叔孫氏的郈邑(今山東東平)、孟孫氏的成邑(今山東寧陽)。三桓爲了打擊家臣勢力,都表示同意。郈邑被拆毀後,公山不狃在費邑抵抗,率軍攻入魯國國都曲阜魯定公和季桓子、孟懿子叔孫武叔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台,而孔子派申句須樂頎率軍擊敗公山不狃,公山不狃和叔孫輒逃到齊國[3]

後來,公山不狃和叔孫輒又到吳國,前487年,吳王夫差準備攻打魯國,叔孫輒支持。叔孫輒告知公山不狃,公山不狃不同意,認為不能因個人恩怨來傷害祖國故鄉。[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於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季桓子。桓子詐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於齊。
  2. ^ 論語·陽貨》: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3. ^ 左傳·定公十二年》: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於是叔孫氏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台。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
  4. ^ 左傳·哀公八年》:吳為邾故,將伐魯,問於叔孫輒。叔孫輒對曰:「魯有名而無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曰:「非禮也。君子違,不適仇國。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託也則隱。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惡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