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四大遺址
又名中共四大
日期1925年1月11日 (1925-01-11) - 22日
地點上海公共租界虹口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
主持人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
參與者中共四大代表:20人
主要內容選舉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的一棟石庫門住宅內舉行[1],由20人代表參加大會,代表全國994名黨員。陳獨秀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作了工作報告。

背景

[編輯]

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建立,使工人運動逐漸恢復,農民運動日益興起,全國革命形勢迅速高漲。為了總結國共合作一年來的經驗,加強對革命運動的領導,回答黨所面臨的許多新問題,中共四大就是在此背景下召開的。

作用

[編輯]

中共四大最重要的貢獻是在中共黨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關於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政黨應該指導無產階級參加民族運動,不是附屬資產階級而參加,乃以自己階級獨立的地位與目的而參加」。「無產階級是最有革命性的階級」。所以,民主革命「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並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關於工農聯盟,《對於農民運動的議決案》闡明了農民是無產階級同盟軍的原理,強調了農民在中國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如果不發動農民起來鬥爭,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和中國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此外,大會還提出在「反對國際帝國主義」的同時,既要「反對封建的軍閥政治」,又要「反對封建的經濟關係」,這表明黨對反封建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議程

[編輯]

大會指出,無產階級在民族運動中既要反對「左」的傾向,也要反對右的傾向,而右的傾向是黨內主要危險。共產黨要做到:在國民黨內和黨外堅持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思想上、組織上和民眾宣傳上擴大左派,爭取中派,反對右派;既幫助國民黨在實際運動和組織上發展,又加緊同國民黨內的妥協傾向作鬥爭。

大會通過了《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等11個議決案,並選出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新當選的中央執行委員共9人: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項英瞿秋白彭述之譚平山李維漢;候補執行委員5人:鄧培王荷波羅章龍張太雷朱錦堂。在隨後舉行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陳獨秀當選為中央總書記兼中央組織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傳部主任,張國燾任中央工農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傳部委員,以上5人組成中央局。

四大同時修改黨章,將中共基層組織名稱從「組」改為「支部」。有黨員三人以上就能成立一個支部。而二大通過的黨章中,中共的基層組織是「組」,黨員三至五人成立一組,每組的負責人為組長。三大黨章中,中共的基層組織名稱改用「小組」,人數要求增加到五至十人。[2]

與會代表

[編輯]

出席大會者: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譚平山周恩來彭述之張太雷陳潭秋李維漢李立三王荷波項英維經斯基

遺址

[編輯]

中共四大會址已在1930年代的日本侵華戰爭中被毀,1980年代原址改建三幢五層公房。1995年中共四大召開70周年時,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處立碑紀念。經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的多方徵集、多年考證,在大會記錄員鄭超麟的幫助下[3],最終確定中共四大原址的位置;並考證出了當年出席會議的20名代表的姓名、身世,在中共四大史料的徵集、研究方面填補了空白。2005年1月,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一書。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987年上海市政府颁发文件加以确认. [2009-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13). 
  2. ^ “支部”何时成为党的基层组织. [2022-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1). 
  3. ^ 联合时报-中共“四大”会址下落曾是悬案. www.shszx.gov.cn. [2020-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前任: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第四次: 1925年1月11日—22日
任期: 1925年1月—1927年4月
繼任: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