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螽科
外觀
鳴螽科 化石時期:
| |
---|---|
巴氏圓翅鳴螽 Cyphoderris buckelli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直翅目 Orthoptera |
亞目: | 劍尾亞目 Ensifera |
下目: | 螽斯下目 Oniidea |
總科: | 原螽總科 Hagloidea |
科: | 鳴螽科 Prophalangopsidae Kirby, 1906 |
亞科 | |
鳴螽科(學名:Prophalangopsidae)又名原樹蟋科、原哈格鳴螽科[1],是直翅目螽亞目原螽總科下的一科昆蟲。
形態
[編輯]鳴螽科現生類群成蟲體長25- 120毫米,體色多為暗褐色;滅絕類群翅展30-200毫米。頭部為下口式。絲狀觸角,着生於複眼下緣之上,圓柱狀柄節、通常鞭節第一亞節最長。一般具有3枚單眼;複眼卵形,位於頭前上方兩側。前胸背板呈馬鞍狀,後緣通常蓋住翅基部。後足股節通常為典型的跳躍足;前足脛節基部內外側各有一個橢圓形聽器;前中足脛節腹面多具刺,後足脛節背面兩側多具刺,脛節端部通常具距;前中後足跗節均4節,具跗墊;跗節第1和第2節有不同程度癒合。前翅為覆翅,以橢圓、卵圓形為主,一般超過腹部末端;雄性個體發聲部較大,具發聲銼與刮器,中部發育發聲齒,左右翅發聲器官一般同等發育;前翅色斑以條帶型為主。後翅膜質,臀區通常擴大呈扇形。[1]
分佈
[編輯]最早的鳴螽科化石記錄來自於中亞地區和中國北方的下侏羅統地層,到中生代中晚期後廣泛分佈,新生代時期在北美及西藏有少量發現。現生類群僅分佈在印度北部、中國西南地區、西伯利亞東部和北美西北部[1]。
分類
[編輯]- †阿博鳴螽亞科 Aboilinae
- †原阿博鳴螽亞科 Protaboilinae
- †赤峰鳴螽亞科 Chifengiinae
- †螱鳴螽亞科 Termitidiinae
- †異鳴螽亞科 Tettohaglinae
- 鳴螽亞科 Prophalangopsinae
- 圓翅鳴螽亞科 Cyphoderrinae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顧俊傑; 徐自強,王海建,任東. 鸣螽科(直翅目:螽亚目)昆虫研究历史与进展. 環境昆蟲學報. 2022, (2): 327–338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7).
- ^ Andrei V. GOROCHOV. New data on taxonom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and Recent Prophalangopsidae (Orthoptera: Hagloidea) (PDF). Acta zoologica cracoviensia. 2003, 46 (suppl): 117–127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