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宗之
魯宗之(?—416年),字彥仁,扶風郿縣人。東晉將領,曾經參與討伐諸桓及進攻劉毅等多場戰爭,後因自疑而與司馬休之抵抗劉裕進攻,最終失敗並投奔後秦。
生平
[編輯]魯宗之生在北方,在晉孝武帝太元末年才南歸至襄陽(今湖北襄陽市),歷官至南郡太守。義熙元年(405年),時桓玄已死,起兵討伐桓玄的軍隊正與以桓振為首的桓楚餘黨在荊、江二州一帶作戰,魯宗之在此時起兵進攻雍州治所襄陽,桓楚雍州刺史桓蔚敗走江陵(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宗之遂兵向江陵,先在柞溪(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北)擊敗桓振將領溫楷,並進駐紀南(今湖北江陵縣北紀南故城)。桓振遂留桓謙及馮該等守江陵,自率軍隊抵抗宗之,卻為宗之所敗。同時劉毅在豫章口(今湖北江陵縣東南)擊敗馮該,桓謙棄江陵出逃,遂令劉毅順利進據江陵,戰敗歸來的桓振軍見江陵城中起火便知江陵已失,隨即潰散,桓振出逃。不久桓振再起,一度攻下江陵,但不久就被劉懷肅擊殺,暫時平定桓楚勢力。魯宗之因功進輔國將軍、雍州刺史,封霄城縣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義熙六年(410年),桓謙乘盧循之亂進攻荊州,與後秦將領苟林共同逼近江陵。因桓氏曾經長期管理荊州,甚得人心,故在桓謙號召下不少人都生異心。魯宗之當時就自率數千人自襄陽入援江陵,正處內憂外患中的荊州刺史劉道規單騎迎接,令魯宗之十分感動。道規隨後留宗之守城,自率水陸兩軍進攻桓謙,大破桓謙並將其斬殺,苟林亦敗,不久亦被殺。後獲進號平北將軍。
義熙八年(412年),劉裕討伐劉毅,劉毅敗於王鎮惡後自殺,魯宗之斬送劉毅兄劉模到江陵。戰後魯宗之又獲進號鎮北將軍,進封南陽郡公。
義熙十一年(415年),劉裕討伐司馬休之,當時魯宗之自度自己不是劉裕親黨,但屢建戰功,擔憂不被劉裕所容,於是率軍至江陵與司馬休之共同抵抗劉裕[1]。原本宗之子魯軌擊敗了徐逵之等人率領的前鋒,但魯軌及司馬文思無法阻擋在馬頭(今湖北公安縣東北)的劉裕主力渡江,反而自潰,於是劉裕一舉攻下江陵,司馬休之及魯宗之北走,只有魯軌留守石城(今湖北鍾祥縣)。不久,趙倫之及沈林子攻石城,宗之及休之來不及救援,只得和魯軌北走襄陽,但留守襄陽的參軍李應之背叛宗之,魯宗之於是舉家與司馬休之等人一同投奔後秦。因魯宗之向來得人心,人們都爭相護衞他出境。後秦天王姚興對魯宗之授官[2]。
義熙十二年(416年),命魯宗之進攻襄陽,但未到就去世。
家庭
[編輯]子
[編輯]孫
[編輯]- 魯爽,魯軌子,父親去世後接替父親職位,但因醉酒而數有過失,為逃避魏太武帝誅殺而歸降南朝宋,後因參與劉義宣起兵而被薛安都殺死。
- 魯秀,魯爽七弟,才能氣力都比魯爽強,為太武帝喜愛,一次奉命去鄴城視察時因患病而遲了回來而被太武帝責罵,因而恐懼,與魯爽同降南朝,與兄同參與劉義宣叛亂,戰死。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資治通鑑》(卷一一四至一一七)
- 《宋書·魯爽傳》
- 《南史·魯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