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震級
外觀
面波震級(記作,英語:Surface wave magnitude),台灣稱表面波規模,是一種地震度量,用於地震學中描述地震的大小。面波震級是根據測量主要傳播於地球表層的瑞利波(Rayleigh wave)而制定,曾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類地震的國家標準(GB 17740-1999)。[1]
面波震級最初發展於1950年代,由發展黎克特制的研究者發展,目的在於提高大地震的解析能力。[2]在那時候記錄的地震震級,通常是用黎克特制。
定義
[編輯]
A表示面波中最大質點位移(兩個水平位移的向量和),單位為微米,T表示對應的週期,單位為秒,Δ表示震央距,單位為度,以及
根據GB 17740-1999,兩個水平位移必須是在相同時間或八分之一個週期內測量,如果兩個位移有不同的週期,必須使用加權總合
AN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移,單位為微米,AE表示東西方向的位移,單位為微米,TN表示對應AN的週期,單位為秒,TE表示對應AE的週期,單位為秒。
其他研究
[編輯]Vladimír Tobyáš與Reinhard Mittag提出了面波震級與黎克特制間的關係:[4]
其他方程式則有陳俊傑提出的三個修訂的公式:[5]
以及
參見
[編輯]註釋與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XU Shaokui, LU Yuanzhong, GUO Lucan, CHEN Shanpei, XU Zhonghuai, XIAO Chengye, FENG Yijun (許紹燮、陸遠忠、郭履燦、陳培善、許忠淮、肖承鄴、馮義鈞) (1999-04-26).
- ^ William L. Ellsworth (1991).
- ^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ntire formula cannot stand dimensional analysis without additional qualifications.
- ^ Vladimír Tobyáš and Reinhard Mittag (1991-02-06).
- ^ CHEN Junjie, CHI Tianfeng, WANG Junliang, CHI Zhencai (陳俊傑, 遲天峰, 王軍亮, 遲振才) (2002-01-01).
外部連結
[編輯]- Robert E. Wallace, ed. (1991). "The San Andreas Fault System, California (Professional Paper 15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SGS. Retrieved 2008-09-14.
- Visual Glossary - magnitude - USGS
- Earthquake Siz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urface wave magnitude calcula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