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勤測量學校
聯勤測量學校(簡稱「測校」)是中華民國陸軍歷史上一所軍事測量學校。
歷史
[編輯]1897年,袁世凱主持天津小站練兵,舉辦北洋陸軍隨營學堂,其中,開辦一期約30人的測繪訓練班,培訓測繪參謀,1899年畢業。1902年8月,北洋大臣袁世凱在保定創辦北洋行營將弁學堂,在其練官營內設立陸軍測繪學堂,實際上是測繪訓練班,測繪學員由北洋陸軍參謀處測繪股負責遴選,學制8個月,教學內容屬於簡易測繪範疇。1905年後,將弁學堂所屬測繪學堂歸併於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保定軍校的前身)。吳佩孚是將弁學堂所屬測繪學堂的首期學生。
光緒三十年(1904)1月15日,清政府練兵處在北平創立「練兵處軍令司測繪學堂」。此為中國第一所測繪專科學校,校址在北京東城方家胡同。學堂首任總辦由練兵處軍學司正使王士珍兼任,學堂監督吳兆麟。1904年10月,測繪學堂總辦由軍令司正使段祺瑞兼任。學堂按照近代測繪專業進行教學,即分為三角、地形、製圖三科施教。聘用日本教官及留日教官較多,多採用日本測繪教材。學堂總教官是留學英國的林葆綸。並聘請日本測繪人員5人為教官。後留學日本學習測繪回國的劉器鈞、李向榮、陳嘉樂、陳錦章、曾照文等到測繪學堂任教,教官達23人。1906年,清政府成立陸軍部,練兵處併入,軍令司測繪學堂改稱陸軍部軍咨處測繪學堂。1907年,測繪學堂移至西城祖家街(今富國街3號四合院的北京市第三中學)。1907年2月,招收第二期高等地形班28人、製圖班25人。1908年底第一期三角、地形、製圖三班66人畢業。1909年軍咨處從陸軍部獨立出來,下設測地司,測繪學堂改稱「京師陸軍測繪學堂」。學堂總辦第三任為章遹駿,第四任為馮耿光,第五任為張祖佑。1910年1月,舉辦了一期模範(師資)班,為各省測量學堂培訓測繪教師,學生由各省陸軍測量局選送,共計70人,其中天體科24人,三角科46人。1910年2月第二期畢業。1911年8月,模範班畢業。1911年又招收尋常科70人,分為三角、地形、製圖三班。
1911年後中華民國當局把該校改稱「中央陸軍測量學校」,隸屬參謀本部第六局,首任校長李番。原來在校的尋常班70名學生繼續學習。1915年,中央陸軍測量學校開辦高等科,由各省陸軍測量局選送已經工作兩年以上的測繪人員入學,後以經費困難停辦。1927年北伐戰爭時,中央陸軍測量學校停辦。1912年至1927年,中央陸軍測量學校共畢業學生482人。
1931年春,南京國民政府在南京大石橋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駐地設立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校址後為地質部南京地質學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陸上測量總局局長黃慕松兼校長。設特科、尋常科,開辦三角、地形、航空測量和製圖班。1935年4月9日國民政府頒發《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規定學校教職員編制64人,其中主任教官4人,聘任專科教員5人。學員由各省陸地測量局選送和簡易科畢業生招考入學,並舉辦三角測量和航空測量研究班。設立本科、專科、簡易科;設三角、地形、航空測量、製圖4個專業。1937年春,學校計劃在南京麒麟門外建設新校舍。至抗戰爆發前畢業學生448人。[1]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陸地測量學校輾轉內地,先後五次遷移駐地。1937年11月淞滬會戰失敗,學校從南京大石橋疏散至長沙。1938年8月武漢會戰瀕臨失敗,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的師生隊伍從駐紮的長沙三府坪出發,頂着酷暑翻越南嶺,向廣西桂林行軍。在桂林七星岩的岩洞裏駐紮下來開始上課。1939年2月日本侵佔廣州,廣東陸地測量學校遷來桂林,併入中央陸地測量學校。1939年,中央陸地測量學校隨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遷到貴州鎮寧。1940年5月,根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於軍事院校的校長一律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任的規定,蔣介石兼任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校長,原校長劉器鈞改任教育長。1940年8月5日,國民政府頒發《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修正稿,規定學校分本科、專科和簡易科,教職工編制111人,學生500人。[1]
1941年7月,在陝西寶雞成立「軍事委員會軍令部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第一分校」,主任先後為李原、劉述文,隸屬陸地測量總局,編制114人,其中官佐64人、士兵50人,在西安、漢中、蘭州招收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學生100名,成立戰時訓練班第一期。一分校分為正班與訓練班,編為三角、地形、製圖三個班。1942年夏,第一分校遷到陝西武功縣城東門外東嶽廟。1945年12月,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第一分校停辦。4年間共培訓測繪人員322人。[1]
1941年秋,學校簡易班改為戰時訓練班。1943年,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總校遷到貴陽南廠兵營,開始增聘教授,增設實驗室,派部分優秀教師留學印度,並於1944年秋增設測量儀器製造科。《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校刊》。1944年11月日軍桂柳會戰攻至貴州省獨山縣,轟炸貴陽,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由鎮寧遷重慶北碚澄江鎮。1945年3月1日學校更名為「中央測量學校」。1945年春,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學制改為研究班、正班(大學部,四年制)、訓練班,設大地測量、地形測量、航空測量、地圖制印、儀器製造五個系。1941年夏,大學部招生140人。學校選派教師到美國和印度留學。
1946年暑假,學校遷重慶沙坪垻澄江鎮原中央大學舊址。1946年6月中央測量學校改組為國防部測量學校,復員搬遷至蘇州市,俗稱「蘇州洋關測校」。至此9年間,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畢業727人。[1]
1949年1月,國防部測量學校制定秘密遷台的方案,並對外宣稱將遷往廣州。後輾轉遷台至花蓮後更名「聯勤測量學校」,授予專修班結訓資格,無授予任何學位(可向國防部及教育部查詢) [2];由於花蓮師資難覓,不久遷校至台中市振興路178號,該位址後為「國軍台中財務組」及「復興廣播電臺」使用,目前為空置營區。
1969年(民國58年)3月奉令與「陸軍理工學院」及「海軍工程學院」合併為「中正理工學院」,設立測繪工程學系;2006年9月1日,原「測繪工程學系」、「應用物理學系氣象組」、「軍事工程學系」及「軍事工程研究所」,整合為「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並下轄空間科學組、大氣科學組與軍事工程組,分別辦理大學部與碩士班教育。[3]
歷任校長
[編輯]- 中央陸地測量學校
- 中央陸軍測量學校
- 聯勤測量學校
- 中央陸軍測量學校教育長
科系
[編輯]- 合併為中正理工學院後,設四年制「正期班」:
- 大地測量學系。
- 地形測量學系。
- 航空測量學系。
- 製圖學系。
原測校的二年三個月制「專修班(無授予學歷)」移併中正理工學院: (之後又廢除,改制成授予專科學歷的「專科班」)
- 大地測量班。
- 地形測量班。
- 製圖班。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1.2 1.3 王樹連 史慶和 王曉迪:《中國測繪教育史》,解放軍出版社,2011年,ISBN:9787506561938
- ^ 測量學校專修班就在今「國立花蓮高級中學」的校址 ,王映湘 - 加入青年軍 特準神射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榮民文化網,時間:2006年07月23日
- ^ 宗旨願景 - 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 ^ 4.0 4.1 4.2 Chinese Military Students at the Training School of the Japanese Land Survey Department , 1904-19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Sendai, Japan. November 8. , 2010,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部
- ^ 曹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國家圖書館 期刊文獻資訊網 中國文化研究論文目錄系統:進階查詢
- ^ 會務活動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1-10. - 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
- ^ 台灣最早的攝影理論課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丘腦攝影藝術學院 - 丘腦攝影圖書館
來源
[編輯]- 測繪學堂,百度百科
- 謹將京師陸軍測繪學堂考列優上等畢業學生列單呈覽。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典藏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 聯勤劉廣凱總司令主持聯勤測量學校新建圖書館落成典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臺灣電視公司,播出日期:19680607,國家圖書館,登錄號:ttv007689,系統號:0000023063
- 測量工程師的搖籃--聯勤測量學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來源期刊:測量工程,卷期:1:4,1959年7月(民48.07),pp. 1-5,黃維恕
- 中央測量學校沿革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來源期刊:測量工程,卷期:45:4,2003年12月(民92.12),pp. 5-12,蘇鴻春
- 中華民國地籍測量學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