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
箕子 | |||||
---|---|---|---|---|---|
商朝宗室 箕子朝鮮開國君主 | |||||
君主 | |||||
儲君 | 莊惠王 | ||||
逝世 | 西元前1082年 箕子朝鮮 | ||||
安葬 | |||||
| |||||
政權 | 商朝末年 箕子朝鮮 | ||||
父親 | 文丁 | ||||
母親 | 不詳 |
《論語·微子第十八》中記載箕子與微子、比干合稱「殷有三仁」。元朝時追封爲仁獻公[5]。據《淇縣縣志》記載,河南淇縣有「三仁廟」,奉祀微子、箕子、比干,配祀先師孔子、孟子、曾子、陽明子、文昌君。亦縣塾所在,邑民頗奉香火,太平天國時被毀。
根據司馬遷《史記》說法,箕子晚年統治朝鮮。另傳說,箕子死後被朝鮮民族追諡為大聖王,《舊唐書》中說箕子也被朝鮮民族奉為神祇祭祀。《舊唐書·卷199上》記載,後世的高句麗「頗有箕子之遺風」,「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6]在平壤牡丹峰腳下原有箕子陵,1959年被金日成下令拆毀。
史料中的箕子朝鮮
[編輯]據《史記》記載箕子朝鮮據說是商朝的宗室箕子建立,典籍中最早出現「朝鮮」一詞的是《尚書大傳》中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有謂「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史記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7]《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
《今本竹書紀年》殷紀中記載紂王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孟津而還。王囚箕子,殺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但記載箕子的這兩本古書並沒有提及箕子從中國遷徙到朝鮮或者箕子建立朝鮮的描述。
一部分考古發現表明被認為是箕子封地的朝鮮(今遼東,朝鮮)琵琶型的銅劍在外形和金屬成分上與同期中國其他地區的類似武器有所不同,但禮器,生活器具則大體相當。[8]
有一種觀點認為箕子朝鮮的疆界是隨着時間推移而變動的,起初與孤竹國一同處於遼西地區,有遼西出土的殷晚期青銅器中,方鼎內底中心有銘文「其侯」為佐證。後來由於燕國的強大而退居遼東和朝鮮。《魏略》中記載「秦開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餘里,至滿潘汗為界。朝鮮遂弱」。 [9]
參考文獻
[編輯]- ^ 《太平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帝乙有二妃,正妃生三子:長曰微子啟,中曰微仲行,小曰受。庶妃生箕子,年次啟,皆賢。初,啟母之生啟及行也,尚為妾。及立為後,乃生辛。帝乙以啟賢且長,欲以啟為太子。太史據法爭之,帝乙乃立辛為太子。」
- ^ 《史記·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紂親戚也。」集解馬融曰:「箕,國名也。子,爵也。」索隱:「箕,國;子,爵也。」司馬彪曰:「箕子名胥餘。」馬融、王肅以箕子為紂之諸父。服虔﹑杜預以為紂之庶兄。
- ^ s:論語註疏/卷18 惟司馬彪注《莊子》云:「箕子,名胥餘。」不知出何書也。
- ^ 《尚書·商書·微子》:「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孔安國註:「父師、太師、三公,箕子也。少師、孤卿,比干也。」
- ^ 《新元史.卷87》封微子爲仁靖公,箕子爲仁獻公,比干爲仁顯忠烈公,加封漢張飛爲武義忠顯英烈靈惠助順王。
- ^ 《舊唐書·卷199上·高麗》:「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
- ^ 《史記·卷38》
- ^ 遼寧省博物館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4-23.
- ^ 邱華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12-09.
外部連結
[編輯]參見
[編輯]箕子 | ||
箕子朝鮮建立 | 箕子朝鮮國王 前1126年—前1082年 |
繼任: 莊惠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