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余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余杞
出生1905年3月9日
 中國四川省川南永寧道敘州府富順縣
(現 中國四川省自貢市
逝世1989年11月12日(1989歲—11—12)(84歲)
 中國廣東省汕頭市
筆名曼因、隅棨、王余
國籍 中國
母校北京交通大學
創作時期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和四十年代
代表作《自流井》、《海河汩汩流》、《惜分飛》
配偶彭光林
兒女大女兒:王華曼
二女兒:王若曼
兒子:王平明
受影響於郁達夫魯迅
個人資料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其他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25年—1927年7月15日)

王余杞(1905年3月9日—1989年11月12日),筆名曼因隅棨王余,男,四川自貢人,中國近現代作家,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1][2]

王余杞在北京交通大學就讀期間接觸寫作,並結識了郁達夫、魯迅等文壇名人。畢業後在天津鐵路系統工作,時常創作小說,代表作《自流井》就是寫於這一時期。七七事變後,王余杞回到家鄉四川通過話劇宣傳抗日。國共內戰時,王余杞任職於天津市政府,推動戲劇革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王余杞受到多次政治運動牽連,創作較少。

王余杞創作多集中在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和四十年代,不僅創作數量豐富,而且在當時有着較高的社會聲譽。王余杞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前期小說多為浪漫主義,後期小說多為現實主義,描寫社會不同階級人物,對於社會現實加以諷刺,對於底層人民報以同情。

生平[編輯]

早年生活[編輯]

1905年3月9日,王余杞出生於四川省富順縣(現四川省自貢市)的鹽商世家。1913年,王余杞進入家族開辦的樹人學校小學部進行學習。[3]:601[4]

1921年夏,由於王家鹽業受到外資打擊,家道中落,王余杞奉「重振家業,光耀門第」的父命出蜀。1922年,王余杞進入北京市勵志中學就讀,由於校內環境令王余杞感到拘束,一年後退學。[5]

1924年,王余杞考入北京交通大學預科。一年後,王余杞加入中國共產黨三一八慘案之後,王余杞有感於心中憤懣無處抒發,開始接觸寫作。同年春,王余杞與同學共同創辦半月刊《荒島》,在《荒島》上發表小說《A COMEDY》,得到郁達夫的賞識,在郁達夫自己主編的《大眾文藝》上稱之為「傑作」。就此,王余杞結識了郁達夫。[3]:602[6]

1927年,中國國民黨實行清黨政策,中共北平黨組織被破壞,王余杞將精力投向寫作,後續在天津《國聞周刊》、《晨報》副刊、《青年文藝》上發表小說。1928年,王余杞與同好朱大枏、翟永坤等在北平中央公園(今北京中山公園)成立「徒然社」,「徒然」之意來自眾人認為自己在文學上的努力對於當時中國的狀況都是徒然。[5][7]

1929年夏,王余杞前往上海實習,出版小說集《惜分飛》,郁達夫為此作序。同時,郁達夫將王余杞引薦給魯迅,在魯迅的指導下,王余杞翻譯了契訶夫的小說《愛》。[6]

七年天津生活[編輯]

1930年1月,王余杞前往日本實習,9月回國。回國後前往天津北寧鐵路局工作,直至1937年8月。[3]:606

1931年5月,好友朱大枏逝世後,王余杞創作三篇回憶散文《傷逝》表示哀悼,戲劇家宋之的看到悼文後認為王余杞「文章可以,願為朋友」,王余杞就此與宋之的結識。[8]九一八事變後,王余杞有感於日本入侵,開始構思長篇小說《急湍》。[3]:607

1933年,王余杞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浮沉》。同年4月,英國作家蕭伯納訪華,王余杞在天津東站與其會面,蕭伯納表明「藝術應當反應社會問題」,王余杞對蕭伯納表示贊同。7月,由於上海市政府實行嚴格的圖書雜誌審查制度,有些文章在上海無法發表,天津受到的影像較小。王余杞在天津創辦月刊《當代文學》,同時擔任主編,接收上海無法發表的文章。8月下旬到9月上旬,王余杞前往北平與郁達夫同游。回津前,王余杞向郁達夫約稿,建議郁達夫寫一篇關於北平秋天的散文發表在《當代文學》上。即日後郁達夫的名篇《故都的秋》。[9]同年,王余杞受孫席珍邀請,參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聯盟,北方左聯將《當代文學》定為機關刊物。[3]:608-609

1934年,王余杞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自流井》,連載於南京《中心評論》。1936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解散,北方左聯改組為北平作家協會,王余杞被推選為執行主席。同年,《急湍》出版。[3]:610、615

抗日與國共內戰時期[編輯]

1937年7月,天津被日軍佔領,王余杞南下前往南京,加入馬彥祥宋之的領導的上海救亡演劇隊第一隊,擔任總務幹事。話劇團在河南陝西一帶巡迴演出。[5]

1938年7月,因妻子得病,王余杞回到家鄉自貢,負責自貢市《新運日報》。在鄉期間,王余杞任自貢市歌詠話劇團團長,編排歌劇宣傳抗日。1940年3月,王余杞被自貢市國民黨黨部認定為「中國共產黨自貢市市委書記」,於成都被捕,關押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成都行轅。6月,得到馮玉祥秘書王冶秋的幫助,王冶秋請求馮玉祥寫信給成都行轅主任賀國光,同時國民黨四川省黨部監察委員曹叔實在其中周旋,王余杞被保釋,但不得離開成都。[5]

1944年,王余杞的代表作長篇小說《自流井》出版。抗戰勝利之後,王余杞於1946年初回到天津,起初在鐵路系統中工作,後調入天津市政府,擔任主任秘書,推動話劇和京劇革新。[3]:623-6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編輯]

1951年,經孟用潛介紹,王余杞任北京鐵道學院副研究員。一年後,他赴人民鐵道出版社擔任編審,負責編寫 《中國鐵路史》。[5]

1957年,王余杞受到「胡風集團」影響,被劃為「極右」分子。1958年開始,王余杞先後被送往十三陵水庫青海福建參加勞改。一年後,王余杞遷往青海,修築蘭青鐵路。1963年,王余杞前往福建,在福建沙縣採石場勞改。四清運動時,王余杞被打成「歷史反革命」。1966年5月,王余杞「摘帽」,6月在沙縣採石場原地退休。文化大革命期間,外調人員時常找到王余杞,逼迫交代他自己或者他人的歷史問題。[10][3]:628-630

1978年,王余杞案件得到改正,本人得到平反。三年後,王余杞獲聘為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1989年11月12日,王余杞逝世於廣東汕頭。[11]

創作[編輯]

王余杞創作多集中在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和四十年代,不僅創作數量豐富,而且在當時有着較高的社會聲譽。[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王余杞受多次政治運動牽連,被迫停筆,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王余杞因手部顫抖,寫出的手稿字形難辨,出版的書籍較少。[10]

小說[編輯]

王余杞的創作文體以小說為主,有短篇小說集《惜分飛》(1929年出版,郁達夫作序)、《朋友與敵人》(1933年出版),長篇小說《浮沉》(1933年出版)、《急湍》(1936年出版)、《自流井》(1944年出版)、《海河汩汩流》(1944年出版)。[14][3]

王余杞小說風格主要分為兩個時間段,一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年代初,二為三十年代中到四十年代末,早期風格為浪漫主義,表現男女愛情,後期風格轉為現實主義。王余杞後期小說寫實色彩濃厚,多用現實主義描繪社會不同階級人物。創作筆調多昂揚之情,對於底層百姓常常流露出同情之意。同時,作品中穿插王余杞的幽默與對時人時事的諷刺。王余杞的小說弱點在於在描寫的一些人物中,概念化、臉譜化明顯,人物真實性不強。一些情節描寫浮於表面,未能有將人物深層次情感與思想表現出來的文字。[13][12]

《自流井》做為王余杞的代表作,以自身家族為原型,描寫了在資本債團,軍閥混戰,家族矛盾的三層壓力下,「王三畏堂」逐漸衰敗的故事。1934年,王余杞回鄉探親,面對家鄉自貢的狀況與商業資本的崛起有感而創此小說。小說對主人公「迪三爺」多辛辣諷刺,對自流井工人的悲慘遭遇又寄予同情。同時,小說語言使用自貢方言,描寫自貢的鹽文化與鹽工業,展現家鄉的地域文化。[15][16][17]

散文[編輯]

王余杞創作的部分散文收錄於《王余杞文集》。集外散文為「漫遊散記」系列和「西行所見」系列,前一系列為王余杞三十年代回鄉再到北方的所見所聞,後一系列為抗日時期從天津流亡到上海南京的所見所聞,兩系列都為遊記散文。同時也有部分集外文為早期「徒然社」時期所作,發表於《北平晨報》、《大公報》等副刊上,這些文章創作時間跨度較大,內容也差異明顯。[18][19]

鐵路交通考察報告[編輯]

王余杞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後也長期在鐵路系統工作,創作了些許關於鐵路與其它交通方式的考察報告,如《南京交通概況》、《貨運負責中之聯運問題》等。王余杞在這些報告中描寫了當時鐵路系統的狀況並提出改進方法,認為政府應當發展鐵路交通,奪迴路權,提升國家實力。[19]

家庭[編輯]

王余杞父親王滌懷,同盟會成員,曾赴日本留學三年。王余杞妻子彭光林,重慶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32年與王余杞結婚。婚後育有一男二女,大女兒王華曼,二女兒王若曼,兒子王平明。[3]:601、608、637

紀念[編輯]

2005年3月9日,上海「左聯」紀念館為紀念王余杞百年誕辰而舉辦活動。[17]:6792023年7月1日,四川省富順縣舉行「王余杞與現代中國文學」學術交流會,會議討論王余杞生前事跡與文學成就。[4]

參考資料[編輯]

  1. ^ 周家珍編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834. ISBN 9787503628320. 
  2. ^ 王余杞简历. 新文學史料. 1991, (02): 147. ISSN 0257-5647. CNKI XWXS199102021.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王華曼. 王余杞生平和文学活动创作. 王余杞文集. 石家莊: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11-3000-4. 
  4. ^ 4.0 4.1 富顺:追忆“左联”作家王余杞 共促学术交流合作. 四川在線. 202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7). 
  5. ^ 5.0 5.1 5.2 5.3 5.4 陳裕容. 王余杞考论 (碩士論文). 西南大學. 2007. CNKI 2007131637.nh. 
  6. ^ 6.0 6.1 廖太燕. 王余杞与鲁迅. 上海魯迅研究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5, (02): 98–106. ISBN 978-7-5520-0979-8. CNKI LUYJ201502010. 
  7. ^ 趙國忠. 关于“徒然社”. 光明網. 2011-09-07. 
  8. ^ 王余杞. 在天津的七年. 王余杞文集. 石家莊: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6: 566-575. ISBN 978-7-5511-3000-4. 
  9. ^ 郁達夫. 陳武 , 編. 郁达夫日记. 揚州: 廣陵書社. 2021: 399. ISBN 978-7-5554-1557-2. 
  10. ^ 10.0 10.1 陳裕容. 王余杞创作访谈.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成都: 巴蜀書社). 2006, 3: 128. ISBN 978-7-80659-881-8. CNKI XDZW200601008. 
  11. ^ 陳青生. 王余杞的生平简述附言. 新文學史料. 1999, (03). ISSN 0257-5647. 
  12. ^ 12.0 12.1 陳思廣; 李先. 王余杞小说论(1927—1945)——写在《王余杞文集》出版之际.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9, 35 (01). doi:10.13743/j.cnki.issn.1009-8135.2019.01.008. 
  13. ^ 13.0 13.1 盧亞兵. 从启蒙到救亡:艺术视景的转化、深入与局限——王余杞小说创作简论.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2008, (01). CNKI XDZW200801019. 
  14. ^ 譚謀遠. 王余杞《黄花草》的个性变化. 中國現代文學論叢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2, 17 (03). ISBN 978-7-305-26209-8. CNKI WXLC202203006. 
  15. ^ 鄒佳良. 家族史、地方志与革命书写——历史深处的“自流井”. 當代文壇. 2021, (04). doi:10.19290/j.cnki.51-1076/i.2021.04.012. 
  16. ^ 梁昭. 文学人类学批评实践:《自流井》中的“盐都文化”书写. 青海社會科學. 2020, (03). doi:10.14154/j.cnki.qss.2020.03.016. 
  17. ^ 17.0 17.1 自貢市自流井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王余杞. 自贡市自流井区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4407792. 
  18. ^ 聶思凡; 張武軍. 王余杞集外文辑述. 新文學史料. 2022, (01). CNKI XWXS202201023. 
  19. ^ 19.0 19.1 聶思凡. 抗战前王余杞集外文的整理与研究 (碩士論文). 西南大學. 2021. doi:10.27684/d.cnki.gxndx.2021.005203. CNKI 1023677777.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