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施密特-伊瑟施泰特
漢斯·施密特-伊瑟施泰特(德語:Hans Schmidt-Isserstedt,1900年5月5日—1973年5月28日),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在若干所音樂學院學習後,他在1923年至1945年期間在德國的歌劇院工作,先是擔任聲樂指導,然後擔任越來越高級的指揮職位,最後成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音樂總監(GMD)。
二戰結束後,施密特-伊瑟施泰特應英國佔領軍的邀請,組建了德國西北廣播交響樂團,從1945年到1971年,他擔任該樂團的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他經常擔任世界各地主要交響樂團的客座指揮,並不時回到歌劇界,在格林德伯恩歌劇節、科文特花園以及漢堡國立歌劇院演出。
施密特-伊瑟施泰特以其透明的管弦音色、嚴格的節奏精度以及拒絕台上的多餘手勢和風格主義而聞名。他的大量錄音遺產以他廣泛參與的奧地利-德國經典作品為主,同時也包括捷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
生平和事業
[編輯]早年
[編輯]施密特-伊瑟施泰特於1900年5月5日出生在柏林。[1]他在柏林音樂學院跟隨弗朗茲·施雷克爾學習作曲,同時也是海德堡、明斯特和柏林大學的學生。[2]在柏林大學,他撰寫了一篇關於意大利對莫扎特早期歌劇配器的影響的博士論文。[1]他早期受到的音樂影響包括指揮家尼基施·阿圖爾和費利克斯·魏因加特納。[3]
1923年,施密特-伊瑟施泰特加入伍珀塔爾歌劇院,成為一名聲樂指導。他在羅斯托克歌劇院(1928-1931)和達姆施塔特州立劇院(1931-1933)擔任指揮職務,指揮北德羅斯托克愛樂。1935年,他被任命為漢堡國立歌劇院的第一指揮,這個職位他一直擔任到1943年。同年,他被調到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擔任歌劇總監,並在第二年成為那裏的音樂總監(德語:Generalmusikdirektor)。[2]他成功地保住了這些高級職位,並被列入第三帝國的天賦藝術家名單中,儘管他避免加入納粹黨,[4]並有一個猶太妻子,1936年他把她和他們的兩個兒子送到英國以保安全。[5]
戰後
[編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佔領軍在漢堡建立了一個新的廣播電台——德國西北廣播公司。總監休·格林任命施密特-伊瑟施泰特為音樂總監,並責成他為該電台組建和訓練一個交響樂團。指揮家的傳記作者胡貝特·呂布薩特(Hubert Rübsaat)寫道,他組建了一個「無中生有」("aus dem Nichts")的樂團。[6]他以倫敦的BBC交響樂團和紐約的NBC交響樂團為範本——這些樂團主要為廣播而組建,具有最高的演奏水準。[7]他花了6個月時間使新的德國西北廣播交響樂團(NWDR SO)達到了他所要求的標準,並於1945年11月指揮了該樂團的第一場公開音樂會。在1955年對廣播樂團的調查中,《音樂時報》評論說,德國西北廣播交響樂團很快就被公認為「甚至足以挑戰柏林愛樂樂團」。[3]
在接下來的26年裏,施密特-伊瑟施泰特一直擔任德國西北廣播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他邀請了許多客座指揮家與樂團合作,但樂團的定期錄音室廣播大多由他指揮。他推出了一個公開的音樂會季,每年有十場演出。[3]演出曲目非常廣泛,包括那些被納粹禁止的作曲家的作品,如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和欣德米特,以及蒂皮特、布里頓和其他當代作曲家的最新作品。[3]施密特-伊瑟施泰特和樂團在國外巡演,在法國、英國、蘇聯和美國演出。[1]從1955年到1964年,他把在漢堡的工作與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結合起來,[7]並以客座指揮的身份出現在世界主要音樂中心的120多個樂團。[1]
施密特-伊瑟施泰特不時地回到歌劇領域。他在戰後的第一次歌劇演出是在漢堡國家歌劇院的珀塞爾《狄多與埃涅阿斯》,在1940年代末,他在德國首次演出了布里頓的《乞丐歌劇》版本。[8]在薩塞克斯郡和愛丁堡音樂節的格林德伯恩歌劇節,他指揮了《女人皆如此》、《奧里伯爵》、《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和《士兵的故事》,[9]以及一系列著名的《費加羅的婚禮》(1958年),他認為演員陣容近乎完美,包括傑蘭特·埃文斯、皮拉爾·洛倫加爾、格拉齊耶拉·休蒂和特蕾莎·布干薩。[7]在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他指揮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由沃爾夫岡·溫德加森和比爾吉特·尼爾森演唱標題中的兩名角色(1962年),以及由唐納德·麥金太爾飾演荷蘭人的《漂泊的荷蘭人》(1972年)。[10]
在施密特-伊瑟施泰特自己的作品中,有歌曲,歌劇 Hassan gewinnt(羅斯托克,1928年)和管弦樂隊作品。[1]
1973年5月28日,施密特-伊瑟施泰特在漢堡附近的平訥貝格縣霍爾姆去世,享年73歲。[1]《泰晤士報》對他的成就進行了總結:
錄音
[編輯]從1934年起,施密特-伊瑟施泰特就活躍在錄音室里。他的早期唱片包括與小提琴家格奧爾格·庫倫坎普夫合作的一系列協奏曲演出,被《泰晤士報》稱為「精彩」。[7]這些唱片是為德律風根製作的,包括貝多芬、孟德爾遜、舒曼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11]
戰後,施密特-伊瑟施泰特為許多公司錄製了唱片,包括迪卡。《泰晤士報》將施密特-伊瑟施泰特1953年與德國西北廣播交響樂團錄製的德沃夏克第七交響曲稱為「經典之作」。那張唱片是由約翰·卡爾肖製作的。[12]但施密特-伊瑟施泰特的兒子埃里克·史密斯後來加入了公司,並製作了他父親的許多唱片。在施密特-伊瑟施泰特為迪卡主持的主要項目中,有一個與威廉·巴克豪斯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在1958-59年錄製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以及與同一樂團在1965年到1969年錄製的貝多芬九部交響曲全集。[12]《泰晤士報》對它們的評價是:「它們是典型的理智的、探索性的詮釋,完全沒有個人的風格注意,因此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反覆聆聽。」[7]
當埃里克·史密斯離開迪卡為飛利浦唱片公司工作時,他的父親開始為該公司錄音。他在去世前不久錄製的最後一張唱片,是與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和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的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奏曲。儘管人們常將他與德奧音樂聯繫在一起,但他錄製的曲目也包括捷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13]
參考文獻和來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Worbs, Hans Christoph. "Schmidt-Isserstedt, Han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trieved 17 May 20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 2.1 Slonimsky et al, p. 3191
- ^ 3.0 3.1 3.2 3.3 Potts, Joseph E. "European Radio Orchestras: Western Germany", The Musical Times, September 1955, pp. 473–47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Rübsaat, pp. 37 and 40
- ^ David Cairns. Erik Smith: Record producer breaking new ground with Mozart and Berlioz. The Guardian. 2004-05-10 [202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 ^ Rübsaat, p. 91
- ^ 7.0 7.1 7.2 7.3 7.4 7.5 "Obituary: H. Schmidt-Isserstedt", The Times, 31 May 1973, p. 18
- ^ "Visit of Hamburg Radio Orchestra", The Times 21 November 1951, p. 2
- ^ "Hans Schmidt-Issersted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Opera Archive, Glyndebourne Festival Opera. Retrieved 17 May 2020
- ^ "Hans Schmidt-Isserstedt"[失效連結], Royal Opera House Performance Database. Retrieved 17 May 2020
- ^ "Georg Kulenkampff and Hans Schmidt-Issersted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ldCat. Retrieved 17 May 2020
- ^ 12.0 12.1 Stuart, Philip. Decca Classical, 1929–20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17 May 2020
- ^ "Hans Schmidt-Issersted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iscogs. Retrieved 17 May 2020
來源
[編輯]- Rübsaat, Hubert. Hans Schmidt-Isserstedt. Hamburg: Ellert & Richter. 2009. OCLC 699318058 (德語).
- Slonimsky, Nicholas; Laura Kuhn; Dennis McIntire. Schmidt-Isserstedt, Hans. Laura Kuhn (編). B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usicians 8th. New York: Schirmer. 2001. ISBN 978-0-02-866091-2.
文化職務 | ||
---|---|---|
前任: (無前任) |
德國西北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1945–1971 |
繼任: 摩西·阿茲蒙 |
前任: 卡爾·馮·高勞古伊 |
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首席指揮 1955–1964 |
繼任: 多拉蒂·安塔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