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東部領土
德國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20世紀德國領土範圍的演變 |
---|
勃蘭登堡和普魯士歷史 | |||
諾德馬克 史前–12世紀 |
古普魯士人 史前–13世紀 | ||
勃蘭登堡侯國 1157–1618(1806) |
條頓騎士團 1224–1525 | ||
普魯士公國 1525–1618 |
王室(波屬)普魯士 1466–1772 | ||
勃蘭登堡-普魯士 1618–1701 | |||
普魯士的王國 1701–1772 | |||
普魯士王國 1772–1918 | |||
普魯士自由州 1918–1947 |
克萊佩達 地區 (立陶宛) 1920–1939 / 1945–至今 | ||
勃蘭登堡 (德國) 1947–至今 |
諾伊馬克(東勃蘭登堡) (波蘭) 1918/1945–至今 |
加里寧格勒州 (俄羅斯) 1945–至今 |
德國前東部領土(德語:ehemalige deutsche Ostgebiete)或德意志帝國東部領土(德語: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是指位於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曾經得到國際公認屬於德國領土一部分的所有省份或地區。
從1919年到1990年,這些領土的部分或全部,受到許多外交活動的支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許多德國人,特別是納粹黨黨員,聲稱這些根據凡爾賽條約割讓的德國領土應當歸還德國。這一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前因。所謂的「德國問題」一直是戰後德國歷史與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爭論在對冷戰政治與外交的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也為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做了準備。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在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中同意放棄這些領土。入侵波蘭後,德國收復並吞併了這些領土。1945年5月二戰歐洲戰場終戰時,蘇聯紅軍控制了大部分東歐地區,蘇聯趁機擴大版圖,整個波蘭的國境被西移,波蘭失去寇松線以東的領土,原波蘭東部領土被蘇聯劃入版圖,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及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蘇聯同時吞併東普魯士柯尼斯堡,而為了補償波蘭,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的原德國領土被轉交給波蘭,德國在二戰後失去了所有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的領土[1]。
蘇聯扶植的東德政權在1950年被迫同意東部國土以奧得河-尼斯河線為界,西德則始終不承認該界線。1990年兩德統一之際,德國正式承認了它重新統一時的東部邊界,終止對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領土的主權要求。
波茲坦協定將這次轉讓的領土稱為「德國前領土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通常將這種描述稱為「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的前德國領土」。
定義和用法
[編輯]在《波茲坦協定》中,對轉讓領土的描述是「奧得河-尼斯線以東的前德國領土」,這種描述的排列是最常用來描述奧得河-尼斯線以東的任何戰時德國的前領土。
在當代德國,它指威瑪共和國時期普魯士自由邦的舊領土:
- 東普魯士省:36,966平方公里
- 奧得河以東的波美拉尼亞省以及斯德丁和奧得河河口:31,301平方公里
- 勃蘭登堡省法蘭克福行政區,不包括奧得河和尼斯河以西的部分(今屬勃蘭登堡州):11,329平方公里
- 波森-西普魯士(波森省和西普魯士省的剩餘地區,1919年仍屬於德國)面積為7,695平方公里,1938年被劃分為鄰近的三個省份,並被納入以上數字。東部領土的總面積約為114,267平方公里(與114,269平方公里的差異是由於四捨五入所致),相當於1937年德國邊界內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
德國前東部領土該術語有時會與「東德國」(East Germany)這個政治術語混淆,該名稱曾經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DR) 的常用口語英語名稱,和西德(West Germany)相對。在1945年前,「東德」用於描述易北河以東德國的領土(Ost Elbien),這裏的宗教信仰、人口民族和產業結構都和德國西部和南部迥異。這反映在了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和政治理論家卡爾·施密特的著作中[2][3][4][5][6],但由於20世紀的邊界變化,二戰後「東德」一詞在英語中的指代變為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在德語中,只有一個對應的術語Ostdeutschland (東德意志)存在,它既有東部的德國(即東德)也有德國東部的意思。這個相當含糊的德語術語在其存在期間從未像英文名稱或派生的邪惡名稱東佬(德語:Ossi,英語:Eastie)那樣廣泛用於 民主德國。只有在德國統一之後,它才開始普遍用於表示戰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及其對應的五個繼承州,及其在當前重新統一的德國的地位。然而在這五個州中,部分地區傳統上仍被視為中德意志,如三個南部新州薩克森-安哈爾特、薩克森州和圖林根州,在提及它們及其地區及其所在地區時仍使用中德意志一詞。Ostdeutschland這個詞仍然模稜兩可[7]。
歷史
[編輯]中世紀
[編輯]德意志東擴
[編輯]6世紀開始,諸多日耳曼部落遷移到中歐,西斯拉夫部落同時遷移到現今波蘭的大部分地區。10世紀下半葉(966年),波蘭人的梅什科一世從他在格涅茲諾地區的據點團結了鄰近的各個部落,形成了第一個波蘭國家,並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皮亞斯特公爵。他的領土與德意志國家接壤,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對邊境地區的控制將在兩個政體之間來迴轉移。
1018年,梅什科的兒子和繼任者博萊斯瓦夫一世克羅布里公爵在包岑和約中擴大了王國南部,但失去了對波羅的海沿岸西波美拉尼亞土地的控制權。在1030年代異教叛亂和波西米亞入侵之後,恢復者卡齊米日一世(1040-1058年在位)再次統一了奧得河中游兩岸的大部分前皮亞斯特王國,包括西里西亞和勞西茨,但沒有西波美拉尼亞,直到1116年至1121年,當德意志貴族格里芬家族建立波美拉尼亞公國時,它才在波列斯瓦夫三世的統治下返回波蘭國家。1138年博萊斯瓦夫去世後,波蘭近200年來一直處於分裂狀態,並由博萊斯瓦夫的兒子及其繼承人統治,他們之間經常發生衝突。1320年加冕為波蘭國王的瓦迪斯瓦夫一世實現了部分統一,但西里西亞和馬佐夫舍公國仍然是獨立的皮亞斯特王朝的領地。
在12至14世紀,大多數講低地德語的德意志定居者在被稱為東向移民運動的過程中遷入中歐和東歐,同時德意志人主導的漢薩同盟統治了波羅的海沿岸。在波美拉尼亞、勃蘭登堡、東普魯士、盧薩蒂亞、克沃茲科地區和下西里西亞,前西斯拉夫人(波希米亞人、波拉比亞斯拉夫人和波蘭人)或波羅的海人口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成為少數群體,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仍留在這些地區作為上西里西亞。在大波蘭和東波美拉尼亞,德意志定居者始終是少數。一些領土如波梅瑞利亞和馬索維亞,在15世紀和16世紀與波蘭重新統一。西里西亞、盧布斯蘭和盧薩蒂亞(作為波西米亞王冠領地的一部分)和波美拉尼亞公國更加牢固地併入神聖羅馬帝國。
近代
[編輯]普魯士的崛起和波蘭的衰落
[編輯]在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獲得了消亡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巨大領土份額。在拿破崙時代,大波蘭和庫爾姆蘭根據提爾西特條約成為華沙公國的一部分,但澤被授予自由城市的地位。然而在維也納會議之後,波蘭公國再次被俄羅斯和普魯士瓜分。維也納會議成立了德意志邦聯(德語:Deutscher Bund),以取代解散的神聖羅馬帝國,這是一個由奧地利帝國名義領導下的中歐39個德語國家組成的邦聯。它的邊界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其前身神聖羅馬帝國的邊界,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界定了德國的領土,並確認波美拉尼亞、東勃蘭登堡和西里西亞為其部分。另一方面,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其餘不包括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土地,即講德語的普魯士核心(東普魯士),以及新獲得的以講波蘭語或卡舒比語為主的地區瓦解和肢解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波森大公國和西普魯士)的領土份額,繼續在聯邦之外(法蘭克福議會嘗試將這些土地納入德意志帝國但以失敗告終),奧地利控制的波蘭(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外萊薩尼亞以及瑞士的德語區和法國的阿爾薩斯地區也是如此。
德意志統一和帝國的建立
[編輯]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普魯士取代奧地利成為促進德意志統一的主要推動力,並通過在《布拉格和約》中廢除德意志聯邦來鞏固這一地位。 奧地利反過來和匈牙利妥協,變成了多民族的奧匈帝國,放棄了進一步的德意志統一努力。隨着民族主義的興起,以波蘭人為主的霍亨索倫統治的東部地區(尤其是波森和西普魯士的前波蘭地區)越來越具有德意志化努力、德意志移民定居、反天主教運動(文化鬥爭,Kulturkampf)的目標。普魯士當局剝奪和徵用波蘭人的權利,並最終在《北德意志邦聯條約》(1866年)之後被吞併。 1871年德意志統一時,普魯士王國是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的前身——北德意志邦聯中最大和佔主導地位的部分。
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時,普魯士是帝國內最大的、佔優勢的部分。而勃蘭登堡、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普魯士省和波森這些領土全部屬於該國,並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最初構成領土。後來這些領土被稱為德意志帝國的東部領土(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
在一些地方,例如波森和上西里西亞南部,大部分人口是波蘭人,而其他地區都以德國人占絕對優勢。德國人和波蘭人的雜居引起關於這些領土應屬於德國還是波蘭的爭論,這一爭論在二戰以前至少持續了3/4個世紀。
兩次世界大戰
[編輯]凡爾賽條約
[編輯]“ | 將西里西亞的工業給予波蘭無異於給猴子一塊高級懷錶[10]。 | ” |
——大衛·勞合喬治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迫使德國將部分領土交給其他國家,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丹麥、比利時、立陶宛和法國。而原但澤則與鄰近市鎮合併成但澤自由市。
結束戰爭的凡爾賽條約恢復了被稱為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波蘭的獨立,德國被迫將領土割讓給它,其中大部分被普魯士在波蘭的三個分區中佔領,並擁有在波蘭國家不存在的100年裏,它一直是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1919年回歸波蘭的領土是波蘭人佔多數的領土,例如大波蘭和波美瑞利亞,歷史上是波蘭提供出海通道的一部分。將波美瑞利亞歸還給波蘭意味着德國失去了與東普魯士的領土連續性,使其成為飛地。
大多數以德國人口為主或幾乎全部為德國人口的東部地區(東勃蘭登堡、東普魯士、前波美拉尼亞和遠波美拉尼亞以及西里西亞的大部分地區)仍屬於德國。歷史上波蘭語和戰略上對波蘭至關重要但主要講德語的城市但澤從此與其周邊地區形成了但澤自由市,這是一個由國際聯盟監督的自治領土,儘管在某些方面受到被強加聯盟的波蘭約束。
然而在像上西里西亞這樣的地區,大多數雙語人口之間沒有明確的劃分是可能的。在第一次公民投票後,上西里西亞將留在德國領土的一部分。然而在西里西亞起義之後,該地區根據關於上西里西亞的德波公約進行了劃分。
前波森省和西普魯士省未作為波蘭第二共和國一部分恢復的部分在1939年之前以波森-西普魯士邊區省(德國波森-西普魯士省)的名義進行管理。
前省份 | 1910年區域 | 領土佔比 | 1910年人口佔比 | 一戰後的歸屬 | 註釋 |
---|---|---|---|---|---|
西普魯士 | 25,580 km2[11] | 100% | 1.703.474 | 分割為: | |
給予波蘭 | 15,900 km2[11] | 62% [12] | 57%[12] | 波美拉尼亞省 | [Note 1] |
給予但澤自由市 | 1,966 km2 | 8% | 19% | 但澤自由市 | |
給予東普魯士 | 2,927 km2 | 11% | 15% | 馬林韋德行政區 | [Note 2] |
給予德國西部 | 4,787 km2 | 19% | 9% | 波森-西普魯士[13] | [Note 3] |
東普魯士 | 37,002 km2[14] | 100% | 2.064.175 | 分割為: | |
給予波蘭 | 565 km2[15][16] | 2% | 2% | 波美拉尼亞省[17] | [Note 4] |
給予立陶宛 | 2,828 km2 | 8% | 7% | 克萊佩達地區 | |
給予德國 | 33,609 km2 | 90% | 91% | 東普魯士省 | |
波森 | 28,992 km2[14] | 100% | 2.099.831 | 分割為: | |
給予波蘭 | 26,111 km2[11] | 90%[12] | 93%[12] | 波茲南省 | |
給予德國 | 2,881 km2 | 10% | 7% | 波森-西普魯士[13] | [Note 5] |
下西里西亞 | 27,105 km2[19] | 100% | 3.017.981 | 分割為: | |
給予波蘭 | 527 km2[15][20] | 2% | 1% | 波茲南省[21] | [Note 6] |
給予德國 | 26,578 km2 | 98% | 99% | 下西里西亞省 | |
上西里西亞 | 13,230 km2[19] | 100% | 2.207.981 | 分割為: | |
給予波蘭 | 3,225 km2[11] | 25% | 41%[11] | 西里西亞省 | [Note 7] |
給予捷克斯洛伐克 | 325 km2[11] | 2% | 2%[11] | 赫盧欽地區 | |
給予德國 | 9,680 km2[11] | 73% | 57%[11] | 上西里西亞省 | |
總計 | 131,909 km2 | 100% | 11.093.442 | 分割為: | |
給予波蘭 | 46,328 km2 | 35% | 35% | 波蘭 | [Note 8] |
給予立陶宛 | 2,828 km2 | 2% | 2% | 克萊佩達地區 | |
給予但澤自由市 | 1,966 km2 | 2% | 3% | 但澤自由市 | |
給予捷克斯洛伐克 | 325 km2 | 0% | 0% | 捷克西里西亞 | |
給予德國 | 80,462 km2 | 61% | 60% | 普魯士自由邦 |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 我們國家社會主義者有意識地與戰前時期的外交政策傾向劃清界限。我們從六百年前中斷的地方開始。我們停止了德國人向南和向西無休止、無目的的運動,把目光轉向東方的土地。 我們終於擺脫了戰前時期的殖民和商業政策,轉向了未來的土地政策。如果我們今天談到歐洲的土地,我們首先想到的只能是俄羅斯及其附庸。 | ” |
——阿道夫·希特拉,《我的奮鬥》第13章,東方主義和東方政策 |
德國的戰敗和強加的和平條款在民眾中留下了不公正的感覺。隨後的兩次世界大戰間經濟危機為統一主義者聲稱應將1919年至1922年割讓給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的領土歸還給德國的主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這為納粹接管政府鋪平了道路。
1938年10月,根據凡爾賽條約割讓給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維亞-西里西亞的赫盧欽地區(捷克語:Hlučínsko,德語:Hultschiner Ländchen)被第三帝國吞併,作為捷克斯洛伐克在慕尼黑協議時期失去的地區的一部分。然而與其他淪陷的的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不同,它並不隸屬於蘇台德蘭帝國大區(蘇台德地區的行政區域),而是隸屬於普魯士的上西里西亞。
到1938年底,立陶宛失去了對梅梅爾地區局勢的控制,該地區在克萊佩達政變中被立陶宛吞併。1939年3月23日凌晨,在政治最後通牒導致立陶宛代表團前往柏林後,立陶宛外交部長約薩斯·烏爾布斯和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簽署了將梅梅爾領土割讓給德國的條約,以換取梅梅爾港的立陶宛自由區使用了前幾年建立的設施。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威瑪和納粹德國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命名運動,以消除波蘭、立陶宛和舊普魯士的痕跡。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入侵波蘭,並合併了在《凡爾賽條約》中失去的東部領土。
1939年9月1日,德國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入侵波蘭,這標誌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第三帝國吞併了波蘭的土地,包括波梅瑞利亞(「波蘭走廊」)、庫爾姆、大波蘭本土、庫亞維、謝拉茲、北馬蘇里亞,以及波蘭境內上西里西亞的部分地區,包括1938年被波蘭吞併的切申西里西亞的前捷克斯洛伐克部分。由當時已經被納粹黨控制的人民黨選舉產生的但澤自由市參議院投票再次成為德國的一部分,但波蘭人和猶太人被剝奪了投票權,所有非納粹政黨都被取締。
-
蘇台德德意志自由軍團的志願者在埃格接受當地居民的茶點
-
1938年10月3日,阿道夫·希特拉開車穿過埃格的人群
-
1939年9月,德軍進入羅茲的德國人聚居區
-
1939年9月20日希特拉進入但澤,其上標語寫着「但澤向它的元首致敬」
-
1941年4月9日,德國軍隊進入馬爾堡。26日,希特拉來此視察並發表演說,要使此地「重新成為德國人的土地」
阿道夫·希特拉的兩項法令(1939年10月8日至12日)將波蘭第二共和國的附屬地區劃分為如下行政單位:
- 瓦爾特蘭帝國大區(最初為波森帝國大區),包括整個波茲南省、羅茲省的大部分地區、波美拉尼亞省的五個縣和華沙省的一個縣;
- 但澤-西普魯士帝國大區(最初為西普魯士帝國大區),包括波美拉尼亞省的剩餘區域和但澤自由市;
- 齊切瑙專區(Regierungsbezirk Zichenau),由華沙省北部五個縣(普沃茨克、普翁斯克、謝爾普克、齊切瑙和姆瓦瓦)組成,劃歸東普魯士大區;
- 卡托維茨專區(Regierungsbezirk Kattowitz)或東上西里西亞(Ost-Oberschlesien),包括索斯諾維茨、本津、赫扎努夫和扎維爾切,以及奧爾庫什和日維茨的部分地區。
這些領土的面積為94,000平方公里,人口為1,000萬。在整個戰爭期間,被吞併的波蘭領土一直受到德國的殖民統治。由於缺乏來自德國本身的定居者,殖民者主要是從東歐其他地區遷移過來的德國人。隨後德國人被重新安置在波蘭人被驅逐的家園中。波蘭的其餘領土被蘇聯吞併(參見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或成為德國控制的波蘭總督府佔領區。
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發動進攻後,在蘇佔波蘭建立起了比亞韋斯托克專區。該專區包括比亞韋斯托克、波德拉謝地區別爾斯克、格拉耶沃、沃姆扎、索科烏卡、瓦夫卡維斯克和格羅德諾,「隸屬」於東普魯士,但並未併入它。
二戰後的裁決
[編輯]雅爾塔會議
[編輯]1945年2月,戰爭結束前不久,美國、英國和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做出了將波蘭邊界西移的最終決定。邊界的確切位置保持開放,西方盟國也普遍接受了奧得河作為波蘭未來西部邊界和人口轉移是防止未來邊界爭端的方式的原則。懸而未決的問題是邊界是否應該沿着東部或盧薩蒂安尼斯河,以及柏林的傳統海港斯德丁是否應該留在德國或被包括在波蘭。
最初德國允許保留斯德丁,而波蘭人將吞併東普魯士。但是最後斯大林決定將東普魯士北部納入蘇聯的統治範圍,將柯尼斯堡作為蘇聯海軍的全年溫水港[23],故而允許波蘭人接收斯德丁。在此過程中戰時波蘭流亡政府在決定中幾乎沒有發言權[24]。
雅爾塔會議同意在戰後將德國分為四個佔領區,在德國統一之前,柏林也被四方佔領。討論了波蘭的地位,但由於當時波蘭由紅軍控制,這使情況變得複雜。會議同意重組由紅軍建立的波蘭臨時政府,包括波蘭流亡政府的一些政治人物,並將其轉變為民族團結臨時政府,但未實現承諾舉行民主和公平的選舉。這實際上結束了對1939年撤離的波蘭流亡政府的國際承認。會議同意波蘭東部邊界將沿寇松線延伸,波蘭將在西部從德國獲得大量領土補償,但確切的邊界將在以後確定。將成立一個「肢解德國委員會」來決定德國是否將被劃分為六個國家,如果是,那麼新的德國國家將擁有什麼樣的邊界和相互關係。
為了就德黑蘭和雅爾塔的口頭承諾向西方盟國施壓,蘇聯開始將奧得河-尼斯線以東的地區移交給波蘭控制,儘管這些地區仍是德國蘇維埃佔領區的正式一部分。美國政府強烈抗議波蘭政府在這些地區單方面實施[25]。
波茲坦協定
[編輯]“ | 就我們所見,驅逐是最令人滿意和最持久的方法。不會有人口混雜造成無窮無盡的麻煩。這將是一次大掃除。[26] | ” |
——溫斯頓·丘吉爾 |
二戰期間和之後德意志人的逃離和驅逐 |
---|
(人口數據估計) |
二戰後美國國務院的幾份備忘錄警告不要授予波蘭如此廣闊的土地,擔心在該地區造成新的長期緊張局勢。特別是,國務院承認波蘭對下西里西亞的主張沒有種族或歷史理由[27]。
在斯大林的壓力下,於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舉行的波茲坦會議將奧得河-尼斯線以東的所有地區置於國際社會直到1939年仍為德國的一部分,或在二戰期間被德國佔領的所有地區,在其他國家的管轄下,等待最後的和平會議[28][29]。
盟軍還同意:
十二,德國人口有序轉移。三國政府[蘇聯、美國和英國]在全面考慮了這個問題後,承認將留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德裔人口或其部分轉移到德國的行動將進行。他們同意發生的任何轉移都應以有序和人道的方式進行。
這些領土地位的問題在於,《波茲坦協定》不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而是蘇聯、美國和英國(法國、德國或波蘭均未加入)之間的備忘錄。它規範了德國東部邊界的問題,該邊界被確認為沿奧得河-尼斯線,但備忘錄的最後一條表示,有關德國的最終決定以及德國東部邊界的詳細對齊將受制於單獨的和平條約;三個盟國簽署國承諾尊重波茲坦備忘錄的條款。因此只要這些同盟國繼續致力於波茲坦協議,如果沒有德國就奧得河-尼斯線邊界達成一致,就不可能有和平條約,也不會有德國統一[30][31]。這場辯論影響了冷戰時期的政治和外交,並在導致1990年德國統一的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驅逐德國人
[編輯]我們上了倒數第四節車皮。法因戈德先生站在車下鐵軌上,稀薄的淺紅頭髮隨風飄拂。火車頭猛地一撞宣告它的到來,法因戈德先生走近車皮,遞給瑪麗亞三小袋人造黃油和兩小袋人造蜂蜜。用波蘭話講的命令、叫聲、哭聲宣告列車開動,我們走了,留下了法因戈德先生。他筆直地站着,符合列車出發時的規定,淺紅頭髮飄拂着,變得越來越小,只剩下揮動的手,終於不再存在。
位於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尚未逃離(1944年冬-1945年)的大部分德語人口均被蘇聯紅軍無條件驅逐,不管他們已經在此居住了幾個世紀,還是在二戰中的新進移民。同時數以百萬計的波蘭人也被從併入蘇聯的波蘭前東部領土填充這一區域。 由於波蘭的領土西移,有140至170萬波蘭人從寇松線以東的蘇聯佔領區轉移到了德國前東部領土。作為1947年維斯瓦行動的一部分,14萬人烏克蘭人被強行從波蘭東南部遷移到前德國領土。目標是將這些烏克蘭人波蘭化。 來自德國東部地區的被驅逐者人數為:
- 東普魯士 189萬人
- 西里西亞 321萬人
- 東波美拉尼亞 147萬人
- 東勃蘭登堡 41萬人
- 尼斯河以東的薩克森地區 2.4萬人
共有約6,987,000名德國人不得不離開東部地區的祖籍,他們逃往西德和東德。在德國明愛協會其他組織的支持下,教會尋人服務機構幫助尋找失蹤人員:提交了數百萬份搜索請求。
根據20世紀50年代的官方數據,估計約有200萬德國人因逃亡和被驅逐出前東部領土而死亡。如今仍有約40萬德國人生活在東部地區,主要是上西里西亞(奧波萊附近)。他們一直受到歧視,直到共產主義政權垮台。
-
1945年2月德國人逃離埃爾賓
-
1945年2月德國人逃離但澤
-
1945年2月,德軍撤離布雷斯勞
-
德國人逃離東普魯士
-
1945年3月蘇聯軍隊的M-17坦克進入但澤
-
1945年5月蘇台德德國人被驅逐
-
蘇台德德國人被驅逐
經濟和社會後果
[編輯]東部地區以農業為主,工業區主要分佈在柯尼斯堡、斯德丁和布雷斯勞等大城市以及上西里西亞的工業區(上西里西亞煤炭和工業區,例如瓦爾登堡)周邊地區,東部領土的喪失使得德國失去了大約四分之一的農業用地。在二戰前,東部領土的工業生產還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936年整個全國的工業平均淨產值為494馬克,而東部地區則為229馬克。對於蘇聯佔領區和後來的東德來說,失去工業豐富的西里西亞和奧得河口及其重要港口斯德丁最初意味着相當大的經濟負擔。公司企業之間的經濟關係必須在很大程度上重新調整。被選為斯德丁港替代品的羅斯托克港不僅規模小得多,而且也不位於通航河流上,尚未擴建為深水港。
東部領土的喪失同時促進了容克貴族的消亡,他們長期統治着普魯士和德意志帝國,對政治和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然而由於土地的喪失以及向西德的逃亡,這一階層在二戰後被連根拔起。這被漢斯-烏爾里希·韋勒描述為「對聯邦共和國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結構性好處」。同樣歷史學家曼弗雷德·格特梅克指出,聯邦共和國東部地區農業部門的喪失,加劇了東德莊園經濟與西德和南德佔主導地位的家庭農場之間的緊張關係。
冷戰時期
[編輯]再波蘭化和茲戈熱萊茨條約
[編輯]波蘭民族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提出的要求(儘管更為有限),波蘭對德國土地的大量領土收益受到了皮亞斯特在中世紀皮亞斯特波蘭境內建立種族同質國家的願景的啟發。1945-46年間,下西里西亞和遠波美拉尼亞等完全講德語的地區的當地居民被驅逐。儘管邊界仍不確定,但波蘭化進程迅速進行。
新的波蘭地名不是接管德國地名,而是由法令確定,恢復為斯拉夫名稱或為講德語的地方發明一個新名稱。為了在民眾的意識中確立皮亞斯特的願景,並讓他們相信吞併前德國領土的歷史正義,「收復的領土」覆蓋着與皮亞斯特王朝有關的名稱,即使建築物本身與皮亞斯特王朝的統治者沒有任何關係。
波蘭共產黨人動員起來進行清洗和文化適應,以使他們的新家園去德國化。德語單詞已從建築物中刪除,甚至從藝術品、餐具和墓地中刪除[32]。 與此同時,就三個不同的問題舉行了公然欺詐的公投;第三個是波蘭人民是否贊成新的西部邊界。根據官方結果,儘管波蘭在東部也失去了大量領土,但仍有超過90%的人投了贊成票。
該過程於1950年由茲戈熱萊茨條約最終確定,該條約是在蘇聯壓力下由東德(東德)臨時政府總理奧托·格羅提渥和波蘭總理約瑟夫·西倫凱維茲簽署的[33]。它承認1945年《波茲坦協定》規定的奧德-尼斯線為兩國之間的邊界。這些術語指的是從斯維訥明德以西的波羅的海(但沒有提及斯塞新)沿奧得河和盧薩蒂亞尼斯河到捷克斯洛伐克邊界的「已定義和現有邊界[34]」
西德的聲索
[編輯]戰後所謂「德國問題」是戰後德國和歐洲歷史和政治的重要因素。1949年至1970年間,西德政府將這些領土稱為「暫時在波蘭和蘇聯管理下的前德國領土」。該術語用於 1937年德國邊界內的德國東部領土,並基於波茲坦協議中使用的術語。它僅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使用[註 1];但波蘭和蘇聯政府反對這些領土有朝一日應歸還德國的明顯暗示。波蘭政府更喜歡使用「恢復的領土」這個詞,主張一種連續性,因為這些領土的一部分幾個世紀前曾由波蘭人統治。
直到1973年,聯邦共和國採取了嚴格的路線,聲稱對整個德國擁有專屬授權。根據哈爾斯坦主義,聯邦共和國與除蘇聯外與東德保持外交關係的國家斷絕外交關係。哈爾斯坦主義作為一項政治指導方針,它規定第三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建立外交關係必須被視為「不友好的行為」,是向西德採取行動」。聯邦共和國沒有具體說明任何反措施。這使得實施廣泛的經濟制裁成為可能,包括與有關國家斷絕外交關係。目的是在外交政策上孤立東德。因此西德政府和聯邦議院在1950年宣佈東德和波蘭人民共和國所簽訂之茲戈熱萊茨條約「無效」。
在西德的早期歷史中,難民組織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因素,要求德國永遠不要放棄被認為仍然是德國一部分的土地。然而與官方說法相反,大部分被驅逐者可能並沒有真正打算返回家園[35]。
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傾向於使用「波蘭和蘇聯統治下的前德國領土」。這是波茲坦協定中使用的措辭,但只有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這樣使用,而波蘭和蘇聯政府拒絕使用這個說法,因為這暗示這些領土有一天將歸還德國[36]。
東方政策
[編輯]“ | 沉湎過去的人無法面對未來[37][38]。 | ” |
——威利·勃蘭特 |
1970年代,西德在對外關係中採用東方政治,通過承認當時歐洲秩序的現實,並放棄荷爾斯泰因主義的元素,努力實現與鄰國的關係正常化。西德也暫時放棄了關於德國統一的主張,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存在;作為這種新外交模式的一部分,西德與蘇聯(1970年《莫斯科條約》)、波蘭(1970年《華沙條約》)、東德(1972年《基本條約》)、捷克斯洛伐克(1973年《布拉格條約》)締結了友好條約;並參加了《赫爾辛基最終法案》(1975年)的制定。1973年《茲戈澤萊茨條約》以及東德和西德基本條約的有效性在德國聯邦憲法的判決中得到明確確認。
然而其後西德繼續其實現東德、西德和柏林統一的長期目標;並堅持其正式承認戰後德國的邊界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解決的背景下得到統一的德國的確認。一些西德評論員繼續堅持認為,茲戈澤萊茨條約和華沙條約都不應被視為具有約束力,一個未來統一的德國應當包括其前東部領土。儘管這些保留是為了國內政治消費,而支持它們的論點在國際法中沒有實質作用。
兩德統一後
[編輯]1989年柏林牆倒塌,兩德在分裂40年後重歸同意。作為渡讓條件,1990年德國在《關於德國的最終解決條約》中重新統一時正式承認其目前的東部邊界,結束了德國對奧得河-尼斯線以東任何領土的任何主權要求。隨着時間的推移,「德國問題」被一些相關現象所掩蓋:
- 隨着時間的流逝,在德國管轄下的這些地區擁有生活經驗的人越來越少。
- 在關於德國的最終解決條約中,德國放棄了對奧得河-尼斯線以東領土的所有主張。德國在1990年11月14日的《德波邊界條約》中重申了德國對邊界的承認。這些條約中的第一個條約由兩個德國國家簽訂,並於1991年由統一的德國批准。第二個已經由統一的德國簽署。
- 2004年歐盟向東的擴張使任何希望在波蘭(即奧得河-尼斯線以東)生活和工作的德國人無需獲得許可即可自由移動和居留。德國被驅逐者和難民可以自由地訪問他們的故居和定居,儘管在購買土地和建築物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波蘭最終於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區,取消了與德國接壤的所有邊境管制。
根據《最終解決條約》第1條,新統一的德國政府承諾放棄在東德、西德和柏林邊界之外的任何進一步的領土主張:
統一的德國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領土要求,將來也不會主張任何領土。[註 2]
此外德國還要求修改《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明確規定現在已經實現了德國的全面統一,新的德意志國家包括整個德國,並且應該取消任何領土的所有憲法機制[註 3]。在這些邊界之外,隨後可能會被接納;這些新的憲法條款受條約約束,不得撤銷。 《基本法》第23條被廢除,禁止任何其他州申請加入聯邦共和國;而第146條被修改為明確規定新統一的共和國的領土包括整個德意志人民; 「本基本法自德國實現統一和自由以來適用於全體德國人民,自德國人民自由通過的憲法生效之日起停止適用」。這在1990年序言的改寫中得到了證實; 「德國人……在自由自決中實現了德國的統一和自由。因此,這項基本法適用於整個德國人民。」
在德國統一過程中,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最初在他的10點意見中沒有提及接受邊界是確定性的,但後來又不情願地重申了接受二戰後進行的領土變更,從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被驅逐者聯邦激怒,而一些波蘭人擔心他們1939年的創傷可能會因「第二次德國入侵」而復活,這一次是德國人買回他們當時便宜的土地。這發生的規模比許多波蘭人預期的要小,波蘭的波羅的海沿岸已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德國旅遊目的地。所謂的「鄉愁旅遊」在1990年代通常被認為是相當激進,現在往往被視為一次善意的懷舊之旅,而不是表達憤怒和渴望歸還失地的願望。
德國的一些組織繼續要求德國領土或德國公民的財產。可能只有不到100名成員的普魯士信託基金(Preussische Treuhand,或普魯士索賠協會)在2006年12月向歐洲人權法院提交了針對波蘭政府的23項個人索賠要求時,重新開啟了舊糾紛。賠償或歸還二戰結束時從其成員那裏挪用的財產。由德國和波蘭政府聯合委託國際法專家撰寫的一份專家報告證實,普魯士信託基金提出的申訴幾乎沒有成功的希望。但德國政府無法阻止此類請求的提出,波蘭政府認為這些意見值得波蘭外交部長 安娜·福蒂加發表評論,以「在收到有關針對波蘭的索賠的信息後表達 [她] 最深切的關注由普魯士信託基金提交給歐洲人權法院」。2008年10月9日,歐洲人權法院宣佈普魯士信託基金訴波蘭案不可受理。
-
博德斯霍爾姆的東部省份紀念碑
-
埃爾姆斯霍恩火車站的路標,上面有東部地區的各個城市
-
施普林格的路標
-
「我想像烏鴉一樣飛向東方」——克倫策的紀念石
-
奧伊廷的石碑,上面寫着「家園從未被遺忘」(Heimat Unvergessen)
領土
[編輯]波美拉尼亞
[編輯]遠波美拉尼亞包括普魯士波美拉尼亞省的東部。它大致從西部的奧得河延伸到東部的波梅雷利亞。它大致對應於今天的波蘭西波美拉尼亞省。1945年與遠波美拉尼亞一起,包括斯德丁(今斯塞新)和斯維訥明德(今斯維諾烏伊希切)在內的西波美拉尼亞一小塊地區被轉移到波蘭。
從10世紀後期開始,德國前東部領土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曾多次處於波蘭的統治之下,當時梅什科一世至少獲得了其中的重要部分。1000-1007年,梅什科的兒子博萊斯瓦夫一世在科沃布熱格地區建立了一個主教區,之後該地區再次被波蘭異教斯拉夫部落佔領。
波美拉尼亞公國於1121年建立為波蘭的附庸國,直到1138年波蘭統治者波列斯瓦夫三世去世後波蘭分裂。此後波美拉尼亞公爵獨立,後來成為公國的附庸國(先後歸屬薩克森(1164到1181年)、神聖羅馬帝國(1181到1185年)、丹麥(1185到1227年)),最後從1227年起留在神聖羅馬帝國。到中世紀末期,由於日耳曼定居者的湧入、斯拉夫人口的同化、德國城鎮法的引入、日耳曼風俗的影響和漢薩同盟的貿易,該地區已在很大程度上日耳曼化。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遠波美拉尼亞成為勃蘭登堡-普魯士的一部分。1771年,勞恩堡和比托地區被普魯士國王吞併,併入普魯士王國的波美拉尼亞省。拿破崙戰爭後,瑞典波美拉尼亞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併入普魯士,兩者構成了波美拉尼亞省。1938年,解散的波森-西普魯士北部成為了該省的一部分。
在20世紀之交,該省總人口近170萬,其中講波蘭語的少數民族不到1%,且主要為卡舒比人。
波美拉尼省東部的主要城市有:
波美拉尼亞省的行政區有:
東勃蘭登堡
[編輯]中世紀的盧布斯蘭,位於奧得河兩岸直到西部的施普雷河,包括萊布斯(Lebus)本身,也構成了梅什科王國的一部分。1249年,當西里西亞公爵博萊斯瓦夫二世羅加特卡將盧布斯賣給勃蘭登堡的阿斯卡尼亞侯爵後,波蘭失去了盧布斯。勃蘭登堡還從大波蘭公爵普熱梅斯一世手中收購了桑托克城堡,並將其作為諾伊馬克(「新邊疆區」)地區的核心。直到1424年,萊布斯主教區仍然是格涅茲諾總教區的一部分,當時它在馬格德堡總主教區的管轄下。 從1373年到1415年,盧布斯蘭是波西米亞(捷克)王室土地的一部分。
勃蘭登堡省東部的主要城市有
- 奧得河畔屈斯特林(Küstrin an der Oder)/奧得河畔科斯琴(Kostrzyn nad Odrą)
- 瓦爾特河畔蘭茨貝格(Landsberg an der Warthe)/大波蘭地區戈茹夫(Gorzów Wielkopolski)
西里西亞和東勞西茨
[編輯]日耳曼部落在遷移時期離開該地區後,萊基特部落開始在西里西亞定居,而盧薩蒂亞則由米爾切尼和波拉比安斯拉夫人定居,而克沃茲科土地則由波希米亞人定居。10世紀,波蘭的梅什科一世將西里西亞納入其領土。從10世紀到12世紀,西里西亞、盧薩蒂亞以及克沃茲科地區在波希米亞和波蘭之間展開了爭奪。形成了幾個獨立的公國,最終一些公國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選侯國波希米亞王國,而克沃茲科土地成為王國本身的組成部分。在14世紀,納米斯沃條約讓卡西米爾三世國王放棄了波蘭對西里西亞的所有主張,並將西里西亞公國割讓給波希米亞王冠土地。然而在教會方面,覆蓋西里西亞的弗羅茨瓦夫教區仍然是波蘭格涅茲諾總教區的副主教,直到1821年被豁免。
第一批德意志殖民者於12世紀末抵達,大規模的德意志人定居始於13世紀初亨利一世統治時期[40]。 德國定居者帶來的新形式的農業、技術和法律在該地區紮根,也造福於斯拉夫人口。到14世紀後期,已有130個城鎮和1300個村莊採用了德國法律[41]。耶萊尼亞古拉/希爾施貝格(Jelenia Góra/Hirschberg)、希隆斯克地區勒武韋克/洛威貝格(Lwówek Śląski/Löwenberg)、茲沃托雷亞/古登貝格(Złotoryja/Goldberg) 等典型的西里西亞城市引入了新的法律來吸引德國定居者,具有以中央廣場為中心的典型建築,環形廣場在波蘭廣為人知作為雷尼克。德國工匠和礦工也開始在山區定居。
在雅蓋隆家族與匈牙利王國的個人聯合統治下,直到莫哈奇戰役,波希米亞土地隨後由哈布斯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匈牙利王國和奧地利大公國聯合統治,最後在白山戰役中鎮壓波西米亞起義之後,事實上(但不是法律上)不再作為一個單獨的王國存在並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又過了一個世紀,當哈布斯堡王朝在西里西亞戰爭中敗給腓特烈大帝統治下的普魯士王國時,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與波西米亞王室的其他地區被切斷,因此在布雷斯勞和柏林條約中被迫割讓大部分地區(不包括奧地利西里西亞)。割讓的土地還包括奧帕瓦河以北的特羅保公國和克爾諾夫公國(有時被認為是摩拉維亞)領土,以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克沃茲科蘭,它是波希米亞王國核心領土的一部分。然而直到1972年,前一個地區繼續成為奧洛穆茨總教區的一部分,而後一個地區繼續成為赫拉德茨-克拉洛維教區的一部分。
由於講德語的人和平地湧入,西里西亞的大部分地區在西里西亞皮亞斯特的各個分支連續絕嗣後變成講德語為主,就像在西里西亞戰爭之後盧薩蒂亞和後來的大部分克沃茲科地區一樣,但捷克繼續在奧地利西里西亞的部分地區、上西里西亞的赫盧欽地區和克沃茲科地區的西部、索布語在盧薩蒂亞的部分地區使用,而波蘭語則在奧得河以北的中西里西亞、部分地區流行奧地利西里西亞和上西里西亞。在後一種情況下,在中世紀抵達的德國人大多被波蘭化,特別是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它創造了就業和商業機會,吸引了眾多波蘭人來到該地區。下西里西亞和中西里西亞的講波蘭語的地區,直到19世紀後期通常被描述為波蘭一側,在18世紀和19世紀大部分都被德國化了,除了沿東北邊境的少數塊和更大的區域[42][43]。
西里西亞省的主要城市有:
- 布雷斯勞[註 6](Breslau)/弗羅茨瓦夫(Wrocław)
- 卡托維茨(Kattowitz)/卡托維治(Katowice)
- 奧珀倫(Oppeln)/奧波萊(Opole)
- 格爾利茨(Görlitz)/茲戈熱萊茨[註 7](Zgorzelec)
- 利格尼茨(Liegnitz)/萊格尼察(Legnica)
- 施韋德尼茨(Schweidnitz)/希維德尼察(Świdnica)
西里西亞省的行政區有:
東普魯士
[編輯]最初主要由異教徒的古普魯士人居住,這些地區在13和14世紀被征服並併入條頓騎士團的國家。在條頓騎士團的統治下,該地區的城鎮建立起來,林地被清除,沼澤地被殖民者定居,這些殖民者主要來自說德語的地區,但也來自鄰近的波蘭和立陶宛土地。在東西德隆期間,該地區主要是德國人(桑比亞、納坦吉亞和巴蒂亞共同構成該地區的中部),混合了德裔-立陶宛人(東北部稱為小立陶宛,包括蘇多維亞、納德羅維亞和斯卡洛維亞),或混合的德國-波蘭人(馬祖里亞人(Masurians)、瓦爾米亞人(Warmiacy)),包括該地區的南部(Sasna 和 Galindia一起構成馬祖里亞)和西部(瓦爾米亞(Warmia)、波美薩尼亞(Pomesania)和波格薩尼亞(Pogesania),後兩者一起形成波維勒(Powiśle))邊緣。到第二次托倫和約(1466年)時,瓦爾米亞和馬爾堡地區(包括波美薩尼亞和波格薩尼亞北部)作為皇家普魯士的一部分成為了波蘭王室的一部分,該地區最初擁有相當大的自治權並繼續使用德語作為官方的,但最終在盧布林聯盟結束後與波蘭王室完全融合。馬祖里亞以及波美薩尼亞和波格薩尼亞的南部保留了條頓騎士團國(此後稱為修道院普魯士或條頓普魯士)的一部分,該國家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德意志封地,最終於1525年世俗化為普魯士公國。後者後來解放了,利用了俄羅斯-瑞典大洪水時期,並與勃蘭登堡選帝侯合併形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此後不久成為一個王國。隨後它與奧地利和俄羅斯結盟,在第一次瓜分波蘭(1772年)中入侵了皇家普魯士的波蘭領土,瓦爾米亞於1773年成為新成立的東普魯士省的一部分。作為《凡爾賽條約》的結果,索爾道周圍的一小部分被轉移到波蘭,克萊佩達地區形成了一個由國際聯盟監督的自由城市,在克萊佩達起義後被立陶宛吞併,但在1938年被德國收回,而大部分(包括整個瓦爾米亞和馬蘇里亞) 在東普魯士公民投票之後仍然是德國的一部分,並通過增加以前的西普魯士馬爾堡土地而擴大。
東普魯士省的主要城市有
- 貢賓嫩(Gumbinnen)/古謝夫(Гу́сев)
- 哥尼斯堡(Königsberg)/加里寧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
- 阿倫施泰因(Allenstein)/奧爾什丁(Olsztyn)
- 梅梅爾(Memel)/克萊佩達(Klaipėda)
- 埃爾賓(Elbing)/埃爾布隆格(Elbląg)
東普魯士的行政區有:
西普魯士
[編輯]西普魯士位於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1772年大部分的王室普魯士地區在第一次瓜分波蘭之中合併到普魯士之內,次年成為了普魯士的西普魯士省,例外的是併入東普魯士省的厄姆蘭地區。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蘭之中,但澤這個漢薩城市已經不能靠本身的財富而存活,所以但澤與另一個漢薩城市托倫一同加入普魯士的西普魯士。大波蘭的一些地區1772年合併到普魯士,內茲區1793年亦合併到西普魯士。
1806年拿破崙戰爭時期,西普魯士的南部地區被劃分到華沙公國之內。1824年至1878年間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合併到普魯士省,之後重新分開。西普魯士1871年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在此期間但澤歸屬西普魯士管轄。
1919年凡爾賽條約簽訂後,大部分的西普魯士地區被割讓予波蘭第二共和國,該省西部和東部小量地區仍屬威瑪共和國。剩餘的西部地區1922年組成了波森-西普魯士省,東部地區則成為東普魯士的西普魯士地區。
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波茲坦會議中,決定將所有前西普魯士的領土都劃分波蘭管治。這些地區的德國人口都被驅逐到東德,然後讓波蘭人遷入。1949年,這些難民建立了非牟利的西普魯士故土協會。
西普魯士省的主要城市有
西普魯士的行政區有:
波森
[編輯]波森是一個德國人佔少數的地區,在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王國得到了這一地區。由於1807年的提爾西特條約,普魯士在東部的領地被盡數剝離,併入了華沙大公國。1815年後,波森重新劃歸普魯士王國。波森省存在於在1846年至1918年,首府是波茲南(德語:Posen),位於今波蘭中部。居民包括波蘭人、德國人、一些猶太人與其他少數民族。波蘭裔居民大多是公教基督徒(天主教徒),而九成的日耳曼族德意志裔居民信奉基督新教。猶太居民主要集中在規模較大的社區,並多數作手工藝、本地或地區貿易等事業。比較細的社區較有機會是屬於波蘭人或德國人社區。一般來說,德裔社區集中在西北部,波裔社區則在東南部。經過長期的德國化政策,大多數人口都變為德裔。直到19世紀末,這情況開始逆轉,很多德國人自東而來。雖然德國政府設立了定居政策 (Preußische Ansiedlungskommission),企圖買下波蘭人的土地以轉讓給德國人,但未能成功,反而鼓勵了波蘭人守護產業,阻止進一步的德國化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語人口佔38.5%,波蘭語人口佔61.5%。
1918年,德國在一戰戰敗,新政府被迫接受凡爾賽條約,割讓波森省的93%予重獲獨立後的波蘭,後者由此建立了波茲南省;殘存的7%成為了威瑪共和國的波森-西普魯士邊區省。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森被德國吞併,建立為瓦爾特蘭帝國大區。
波森省的主要城市有:
波森省的行政區有:
但澤
[編輯]但澤位於維斯瓦河的入海口。維斯瓦河流域面積194,424平方公里,占波蘭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是波蘭的母親河。糧食從波蘭和烏克蘭通過內河航運抵達但澤市,再轉為海運送往荷蘭等地。貿易造成了但澤的繁榮,16-17世紀,但澤成為波羅的海最富裕的港口城市,被稱作「東歐的阿姆斯特丹」。因為財富與地理位置重要,許多歐洲國家,包括普魯士、波蘭、法國等都曾經控制但澤。以德國和波蘭的爭奪最為激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巴黎和會上,按照「民族自決原則」波蘭復國,但澤市當時曾為波蘭領土,但經普德百多年統治,當時的人口已變成以德國人佔多數,故有認為應該繼續由德國統治。但法國、美國、波蘭強烈反對但澤併入德國,而德國和英國反對但澤併入波蘭。各方為但澤的歸屬爭執不下,最終各方妥協,成立但澤自由市。
根據1919年《凡爾賽條約》第100條(第三部第十一節)條款,但澤自由市建立,接受國際聯盟託管。在1938年大戰前,但澤自由市居民中98%為德裔,1%為波蘭裔,1%為其他種族。二戰中併入但澤-西普魯士帝國大區。二戰後,但澤劃歸波蘭管轄,德裔居民被驅逐。移民後代成立有但澤自由市流亡政府,治所在柏林。
蘇台德蘭
[編輯]蘇台德並不屬於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的範圍,在嚴格意義上也不屬於德國(尤其是普魯士)前東部領土,但是當地居住有大量德意志人,並在1938-45年間歸屬德意志國本土管轄。在13世紀左右,日耳曼人遷居於此。在奧匈帝國時期,由於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德意志裔人數量迅速增長。19世紀末民族主義潮流興起,當地的德意志人與捷克人不斷產生衝突。1918年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分裂,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企圖建立一個統一的奧地利-德意志共和國並根據民族自決主義併入德國本土,但是該想法被協約國否定。隨後蘇台德地區成為新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此時此地已居住着300餘萬德意志人,為當地主體民族,占本國的23%。如果捷克和斯洛伐克沒有合併,則能占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的半數之多。1938年慕尼黑會議後,在英、法兩國同意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讓蘇台德地區給納粹德國,後者以此建立了蘇台德蘭帝國大區。最後德國在1939年將捷克剩餘部分置於其控制的傀儡政權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之下,同年入侵波蘭,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投降,該地區重歸捷克斯洛伐克,依據《貝奈斯法令》大多數德意志人被沒收財產、強制驅逐出境,截止1950年時捷克境內僅剩159,938名德意志人(相較於1930年有3,149,820人)。
蘇台德地區的主要城市有:
- 賴興貝格(Reichenberg)/利貝雷茨(Liberec)
- 埃格(Eger)/海布(Cheb)
- 奧西格(Aussig)/拉貝河畔烏斯季(Ústí nad Labem)
- 卡爾斯巴德(Karlsbad)/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
- 比爾森(Pilsen)/普爾岑(Plzeň)
- 布德維斯(Budweis)/捷克布傑約維采(České Budějovice)
蘇台德的行政區有:
圖集
[編輯]-
西里西亞省布雷斯勞
-
西里西亞省希爾施貝格
-
西里西亞省埃爾德曼斯多夫
-
西普魯士省但澤
-
西普魯士省馬爾堡
-
東普魯士省哥尼斯堡
-
東普魯士省索波特
-
波美拉尼亞省斯德丁
-
波美拉尼亞省斯維訥明德
-
波美拉尼亞省米斯德羅伊
-
波美拉尼亞省科爾貝格
-
波森省波森
-
波森省布龍貝格
-
蘇台德地區卡爾斯巴德
-
蘇台德地區瑪麗恩巴德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Demshuk, Andrew. The Lost German East: Forced 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 1945-1970. page 5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ornfield, Daniel B. and Hodson, Randy (2002). Worlds of Work: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of Work. Springer, p. 223. ISBN 0306466058
- ^ Pollock, Michael. Österreichische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Jg. 8, Heft 1 (1979); 50-62. 01/1979 (德語)
- ^ Baranowsky, Shelley (1995). The Sanctity of Rural Life: Nobility, Protestantism, and Nazism in Weimar Prus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7-188. ISBN 0195361660
- ^ Schmitt, Carl (1928). Political Romanticis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reface, p. 11. ISBN 1412844304
- ^ "Each spring, millions of workmen from all parts of western Russia arrived in eastern Germany, which, in political language, is called East Elbia." Viereck, George Sylvester. The Stronghold of Junkerdom, Volume 8. Fatherland Corporation, 1918
- ^ The public broadcaster run by the states of Saxony, Saxony-Anhalt, and Thuringia is Mitteldeutscher Rundfunk (lit. in 英語:Middle German broadcast), the regional newspaper issued in Halle upon Saale is the Mitteldeutsche Zeitung, and a Protestant regional church body in the area, just recently founded by a merger, is the Evangelische Kirche in Mitteldeutschland (英語:Protestant Church in Middle Germany).
- ^ Brather, Sebastian. Archäologie der westlichen Slawen. Siedlung,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im früh- und hochmittelalterlichen Ostmitteleuropa. Ergänzungsbände zum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30. Walter de Gruyter. 2001: 156, 159. ISBN 3-11-017061-2 (德語).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Brather156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https://ipn.gov.pl/en/digital-resources/articles/8102,Between-Paris-and-London.html#:~:text=Lloyd%20George%2C%20made%20during%20the,in%20the%20field%20of%20econom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Weinfeld, Ignacy. Tablice statystyczne Polski: wydanie za rok 1924 [Poland's statistical tables: edition for year 1924]. Warsaw: Instytut Wydawniczy "Bibljoteka Polska". 1925: 2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12.0 12.1 12.2 12.3 Nadobnik, Marcin. Obszar i ludność b. dzielnicy pruskiej [Area and population of former Prussian district] (PDF). Ruch Prawniczy, Ekonomiczny i Socjologiczny (Poznań). 1921, 1 (3) [2022-04-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2-24) –透過AMUR -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Repository.
- ^ 13.0 13.1 Die Grenzmark Posen-Westpreußen Übersichtskarte. Gonschior.de.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 ^ 14.0 14.1 Gemeindeverzeichnis Deutschland.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
- ^ 15.0 15.1 15.2 15.3 Rocznik statystyki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1920/21. Rocznik Statystyki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Warsaw: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 1921, I: 56–62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0) (波蘭語及法語).
- ^ Jehke, Rolf. Rbz. Allenstein: 10.1.1920 Abtretung des Kreises Neidenburg (teilweise) an Polen; 15.8.1920 Abtretung der Landgemeinden Groschken, Groß Lehwalde (teilweise), Klein Lobenstein (teilweise), Gut Nappern und der Gutsbezirke Groß Grieben (teilweise) und Klein Nappern (teilweise) an Polen.. territorial.de.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4).
- ^ Działdowo, Soldauer Gebiet, Soldauer Ländchen. GOV The Historic Gazetteer.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Khan, Daniel-Erasmus. Die deutschen Staatsgrenzen.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04: 78. ISBN 3-16-148403- 7.
- ^ 19.0 19.1 Gemeindeverzeichnis Deutschland: Schlesien.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0).
- ^ Schlesien: Geschichte im 20. Jahrhundert. OME-Lexikon - Universität Oldenburg.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 ^ Sperling, Gotthard Hermann. Aus Niederschlesiens Ostmark (PDF). Opolska Biblioteka Cyfrowa. 1932 [25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5 December 2018).
- ^ Mały Rocznik Statystyczny [Little Statistical Yearbook] 1939 (PDF). Warsaw: GUS. 1939: 14 [25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7 November 2018).
- ^ Archived copy (PDF). [13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 November 2013).
- ^ Archived copy (PDF). [13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 November 2013).
- ^ Johann Albert Wiechers. Brief summary of the complete frame of the German Question (1945-1990): From a historical and legal standpoint. Difundia Ediciones. 25 Feb 2020: 129.
- ^ Murphy, Clare. WWII expulsions spectre lives on. BBC News (bbc.co.uk). 2004-08-02 [25 Jan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5).
- ^ Sebastian Siebel-Aschenbach. Niederschlesien 1942 bis 1949. : 101 (德語).
- ^ Krickus, Richard J. The Kaliningrad Question illustrated. Rowman & Littlefield. 202: 34–35. ISBN 9780742517059.
- ^ Piotrowicz, Ryszard W.; Blay, Sam; Schuster, Gunnar; Zimmermann, Andreas.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i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aw. German Monitor (Rodopi). 1997, (39): 48–49. ISBN 9789051837551. ISSN 0927-1910.
- ^ Junker, Detlef; Gassert, Philipp; Mausbach, Wilfried; et al (編).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in the Era of the Cold War, 1945-1990: A Handbook. Publications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Volume 1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in the Era of the Cold War 2 Volume Set illustrat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05. ISBN 9780521791120.
- ^ Piotrowicz et al. 1997,第66頁.
- ^ Peter Polak-Springer. Recovered Territory: A German-Polish Conflict Over Land and Culture, 1919-89. Berghahn Books. 2015: 217–289. http://wochenblatt.p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Johnson, Edward Elwyn. International law aspects of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alternative answers to the German questi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0-09. Page 13
- ^ Marcin Zaborowski. Germany, Poland, and Europe: 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Europeaniza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 ^ Wiechers, Johann Albert. Brief summary of the complete frame of the German Question (1945-1990): From a historical and legal standpoint. 25 February 2020. ISBN 9788412139136.
- ^ Demshuk, Andrew. The Lost German East: Forced 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 1945-1970. page 5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德語:Die Zukunft wird nicht gemeistert von denen, die am Vergangenen kleben.
- ^ Speech at the extraordinary convention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 on 18 November 1971, book source: "Reden und Interviews: Herbst 1971 bis Frühjahr 1973", Hoffmann und Campe, 1973, p. 25.
- ^ Template:Webarchiv.
- ^ Hugo Weczerka, Handbuch der historischen Stätten: Schlesien, 2003, p.XXXVI, ISBN 3-520-31602-1
- ^ Ostdeutsche Geschichts- und Kulturlandschaften Teil I -Schlesien. Studein zum Deutschtum im Osten. Böhlau Verlag.
- ^ M. Czapliński [in:] M. Czapliński (red.) Historia Śląska, Wrocław 2007, s. 290
- ^ Ernst Badstübner, Dehio - Handbuch der Kunstdenkmäler in Polen: Schlesien, 2003, p.4, ISBN 3-422-03109-X
註釋
[編輯]- ^ 波蘭接收了位於維斯瓦河以東的西普魯士的幾個市縣:勒包(Löbau)、施特拉斯堡(Strasburg)、布里森(Briesen)、托恩(Thorn)、庫爾姆(Culm)、格勞登茨(Graudenz);以及位於其西部的西普魯士的大部分城市和縣:希維切縣(Świecie)、圖霍拉(Tuchola)、格但斯克舊城(Starogard Gdański)、馬林韋德(Kwidzyn),僅維斯瓦河以西的一部分),迪爾紹縣(Tczew)大部、茲沃圖夫縣(Złotów)東部、奇武胡夫縣(Człuchów)的一部分,以及霍伊尼采(Chojnice)、科希切日納(Kościerzyna)、卡爾圖濟(Kartuzy)、 韋伊海羅沃(Wejherowo)和格丁尼亞;以及但澤高地縣(Kreis Danziger Höhe)的小西部和維斯瓦河以東亞諾沃(Janowo)的周邊地區。
- ^ 諾加特河和維斯瓦河以東的西普魯士部分地區,1918年後仍留在德國,包括埃爾賓(Elbląg)、馬爾堡和諾加特河以東的部分地區)、什圖姆(Sztum)、馬林韋爾德(Kwidzyn,僅維斯瓦河以東的一部分)和西普魯士的羅森貝格(Susz),併入東普魯士作為西普魯士地區。 歷史上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有一個為數不少的波蘭少數民族。
- ^ 西普魯士西部的瓦烏奇縣(Wałcz)和茲沃圖夫縣(Złotów)和奇武胡夫縣(Człuchów)的部分(後兩者在波蘭和德國之間分裂)。 該地區包括12個城鎮:奇武胡夫(Człuchów)、代布日諾(Debrzno)、比亞維布爾(Biały Bór)、恰爾內(Czarne)、倫迪切克(Lędyczek)、茲沃圖夫(Złotów)、克拉延卡(Krajenka)、瓦烏奇(Wałcz)、米羅斯瓦維茨(Mirosławiec)、奇沃帕(Człopa)、圖奇諾(Tuczno)和亞斯特羅維(Jastrowie)。是波蘭少數族裔聚居地。
- ^ 1918年以前的尼濟察縣(Nidzica)的一部分,有賈烏多沃(Działdowo)和大約27,000名居民;[15] 以及達布朗諾(Dąbrówno)附近的奧斯特魯達縣(Ostróda)的部分地區、哥羅沃斯基(Groszki)、盧布斯廷(Lubstynek)、內波羅梅克(Napromek)、切爾林(Czerlin)、勒瓦德維爾基(Lewałd Wielki)、戈茲比內(Grzybiny)和大約4786名居民。[18] 由於提供給自己的省太小,這塊領土被合併入了波美拉尼亞省。
- ^ 普魯屬大波蘭的西部邊緣在1918年後仍留在德國。該地區包括整個斯克維日納(Skwierzyna)以及弗斯霍瓦(Wschowa)、巴比莫斯特(Babimost)、緬濟熱奇(Międzyrzecz)、霍傑日(Chodzież)、維倫(Wieleń)和恰恩庫夫(Czarnków)。 它包含12個城鎮和城市:施耐德穆爾(Piła)、瓦澤河畔施威林(Skwierzyna)、Bledzew、弗斯霍瓦(Wschowa)、什利赫滕戈瓦(Szlichtyngowa)、巴比莫斯特(Babimost)、卡爾戈瓦(Kargowa)、緬濟熱奇(Międzyrzecz)、茲邦申(Zbąszyń)、布魯斯(Brójce)、奇切爾(Trzciel)和紹恩蘭克(Trzcianka)。 該地區是波蘭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 ^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波蘭獲得了歷史上下西里西亞的一小部分,截至1918年,大多數人口為 波蘭人。該地區包括瑟楚夫(Syców)的部分地區(德語:Polnisch Wartenberg)、納梅斯武夫(Namysłów)、古拉(Góra) 和米利奇(Milicz)。 總面積約526平方公里,約3萬[11][15] 居民,包括里希塔爾(Rychtal)。太小形成自己的省,該地區被併入給予波茲南省(原前波森省)
-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西里西亞省由普魯士東上西里西亞(面積3,225平方公里2)和奧地利的波蘭部分即切申西里西亞(1,010平方公里2)組成 ,總共4,235平方千米2。1938年德國兼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扎奧爾傑(Zaolzie後,增加了55122平方千米2.[22]西里西亞省的省會是卡托維茨
- ^ 總而言之,普魯士下屬的波蘭在一戰結束時大約有400萬居民,其中約200萬來自波森省,約100萬來自西普魯士和100萬來自上西里西亞,6萬來自下西里西亞和東普魯士。
筆記
[編輯]- ^ 根據1945年6月26日簽署的《聯合國憲章》第二款「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原國際法原則中,領土獲取方式的第4條「征服」、第5條「割讓」,已經不被聯合國及其成員國承認,至少在法理上處於「非法」狀態。結合到二戰後的德國,1945年8月2日簽署生效的《波茲坦協定》將「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的前德國領土」割讓於波蘭、俄羅斯、立陶宛。
事實上《波茲坦協定》該項條款有違反一個月前簽署的《聯合國憲章》的嫌疑。因此處於西方陣營的聯邦德國抓住了這點漏洞,長期拒絕承認《波茲坦協定》的該項條款,將「前東部領土」視為待收復的失地。 - ^
(1)統一後的德國將包括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整個柏林地區。 它(統一後的德國)的外部邊界將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邊界,並將在該條約生效之日成為最終邊界。 確認統一後的德國邊界是歐洲和平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1)Das vereinte Deutschland wird die Gebiet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und ganz Berlins umfassen. Seine Außengrenzen werden die Grenzen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und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sein und werden am Tage des Inkrafttretens dieses Vertrags endgültig sein. Die Bestätigung des endgültigen Charakters der Grenzen des vereinten Deutschland ist ein wesentlicher Bestandteil der Friedensordnung in Europa.
(2)統一後的德國和波蘭共和國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確認了它們之間的現有邊界。
(2) Das vereinte Deutschland und die Republik Polen bestätigen die zwischen ihnen bestehende Grenze in einem völkerrechtlich verbindlichen Vertrag.
(3)統一的德國對其他國家無領土要求,將來也不會提出要求。
(3) Das vereinte Deutschland hat keinerlei Gebietsansprüche gegen andere Staaten und wird solche auch nicht in Zukunft erheben.
(4)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將確保統一德國的憲法不包含任何與這些原則不符的規定。因此,這適用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序言以及第23條第2款和第146條中的規定。
(4) Die Regierung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werden sicherstellen, daß die Verfassung des vereinten Deutschland keinerlei Bestimmungen enthalten wird, die mit diesen Prinzipien unvereinbar sind. Dies gilt dementsprechend für die Bestimmungen, die in der Präambel und in den Artikeln 23 Satz 2 und 146 des Grundgesetzes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niedergelegt sind.
(5)法蘭西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正式接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的相應義務和聲明,並宣佈它(們)將確認統一的德國的邊界。
(5) Die Regierungen der Französischen Republik, der Union der Sozialistischen Sowjetrepubliken, des Vereinigten Königreichs Großbritannien und Nordirland und der Vereinigten Staaten von Amerika nehmen die entsprechenden Verpflichtungen und Erklärungen der Regierung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förmlich entgegen und erklären, daß mit deren Verwirklichung der endgültige Charakter der Grenzen des vereinten Deutschland bestätigt wird. - ^ „Dieses Grundgesetz gilt zunächst im Gebiete der Länder Baden, Bayern, Bremen, Groß-Berlin, Hamburg, Hessen, Niedersachsen, Nordrhein-Westfalen, Rheinland-Pfalz, Schleswig-Holstein, Württemberg-Baden und Württemberg-Hohenzollern. In anderen Teilen Deutschlands ist es nach deren Beitritt in Kraft zu setzen.「 本基本法最初適用於巴登、巴伐利亞、不萊梅、大柏林、漢堡、黑森、下薩克森、北萊茵-西法倫、萊茵蘭-普法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符騰堡-巴登和符騰堡-霍亨索倫州。 德國的其他部分將在加入(聯邦德國)後生效。」
- ^ 戰間期歸屬波森-西普魯士
- ^ 德語波蘭語捷克語索布語雙語
- ^ 曾經德國第六大城市,較慕尼黑、萊比錫等更加發達
- ^ 二戰前本為同一座城市,但是被尼薩河隔開,後分別劃予兩國
- ^ 二戰中設立
- ^ 德語波蘭語立陶宛語其他
- ^ 二戰中設立
- ^ 拿破崙戰爭後設立
- ^ 德語波蘭語
- ^ 於1922年重新建立為東普魯士省的西普魯士地區
延伸閱讀
[編輯]- Emotions prevail in relations between Germans, Czechs, Poles -- po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zech Happenings, 21 December 2005
- Jose Ayala Lasso Speech to the German expellees, Day of the Homeland, Berl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August 2005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專員 (1994-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