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賴興哈爾
巴特賴興哈爾 Bad Reichenhall | |
---|---|
德國市鎮 | |
在貝希特斯加登縣的位置 | |
坐標:47°43′29″N 12°52′37″E / 47.7247°N 12.8769°E | |
國家 | 德國 |
聯邦州 | 巴伐利亞 |
行政區 | 上巴伐利亞行政區 |
縣 | 貝希特斯加登縣 |
面積1 | |
• 總計 | 41.92 平方公里(16.19 平方哩) |
人口(2023-12-31)[1] | |
• 總計 | 19,087人 |
• 密度 | 455人/平方公里(1,179人/平方哩) |
時區 | CET(UTC+01:00) |
• 夏時制 | CEST(UTC+02:00) |
郵政編碼 | 83435 |
市鎮編碼 | 09172114 |
電話區號 | 08651 |
網站 | https://www.stadt-bad-reichenhall.de/ |
巴特賴興哈爾(德語:Bad Reichenhall,發音:[baːt ʁaɪ̯çn̩ˈhal] (ⓘ))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市鎮,是上巴伐利亞行政區貝希特斯加登縣的縣府所在地,總面積41.92平方公里,總人口17513人,其中男性8008人,女性9505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418人/平方公里。巴特賴興哈爾是一座療養城市,擁有鹽水泉。
地理
[編輯]地理位置
[編輯]巴特賴興哈爾位於薩拉赫河河畔的巴特賴興哈爾谷。它四面環山。
向北它的一個市區已經位於谷的出口了。
在北部的山脈下面經常發生群震。一般它們非常弱,人感受不到,但是偶爾也會達到黎氏3.5級[2]。
巴特賴興哈爾的火車站海拔470米[3]。
氣候
[編輯]由於它位於薩拉赫河的河谷上,雖然它在阿爾卑斯山脈里,它的氣候比較溫和。它因此有「北方梅拉諾」的稱呼。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巴特賴興哈爾屬於海洋性氣候,其平均年降水量為1675毫米,年平均氣溫為攝氏8.5度[4]。
周邊市鎮
[編輯]巴特賴興哈爾西北與特勞恩施泰因縣的因采爾接壤,在東北是同縣的皮丁,東南是同縣的巴伐利亞格邁恩,在西部是同縣的施奈茨爾羅伊特,在東部是奧地利薩爾茨堡州瓦爾斯-錫岑海姆,在南部是奧地利的大格邁恩。
市區
[編輯]巴特賴興哈爾分五個區,在做統計的時候包括市中心在內分九個統計市區。
市的總面積為3944公頃,其中568公頃是居民和交通面積、2286公頃是林地、588公頃是農業面積、171公頃市水域面積和35公頃是休閒面積[3]。
歷史
[編輯]早期歷史、羅馬帝國時代和最早的鹽加工
[編輯]在當地的考古發掘表明在漏斗頸陶文化時期(前2600至2300年間)在這裏就已經有一個固定的居民點和通往遠處的貿易道路了。在骨灰瓮文化時代(前1600至750年)遺留下大量遺蹟,證明當時當地的固定居民點和貿易道路。在拉登文化時期(前450至15年)這裏有一個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中心和一個硬幣鑄造廠。凱爾特人已經擁有很高明的採鹽技術。
在羅馬帝國時代(前15年至480年)遺留下非常豪華的莊園遺蹟,當時當地屬於羅馬諾里庫姆行省。在墨洛溫王朝時代(480年至700年)留下了許多當地人的墓。
至今為止在羅馬時代之前產鹽有多麼長的歷史不明。前15年羅馬人到達之前這裏頂多有過一個對當地有重要性的鹽礦。羅馬人加強了鹽的生產,把它建設成整個阿爾卑斯山脈地區最有效的鹽礦。當地自然從地下冒出來的咸泉水被裝盛起來在陶製的爐子裏蒸發提煉。
哈爾伯爵領地和哈爾市
[編輯]從約700年開始該地叫做「哈爾」,這個名字和此前的羅馬名字ad salinas一樣是指當地有個鹽礦的意思。
巴伐利亞公爵蒂奧二世把鹽礦的三分之一贈送給第一名薩爾茨堡主教和後來被提升為聖人的路伯特。在此後的約500年裏哈爾成為薩爾茨堡主教最重要的經濟地點。由於哈爾的鹽的貿易在公元1000年前就形成的商路是德國南部和波希米亞最重要的商路。
約1070年哈爾形成了一個自己的伯爵領地,這個伯爵領地專門組織和監督鹽的貿易。1169年該伯爵家族的最後一名伯爵逝世,他的兒子則進了一個修道院。因此獅子亨利公爵自領該伯爵領地以及南德鹽貿易的主要收入。
1144年的一份文獻上首次提到當地有一座城堡,1159年出現了鎮的稱呼,從1285年開始稱為城市。2009年巴特賴興哈爾把1159年首次出現的把它稱呼為鎮(civitas)的文獻作為理由慶祝城市建立850周年[5]。
「鹽混亂」的後果
[編輯]在中世紀除薩爾茨堡大主教外哈爾的居民和當地的一座修道院也是鹽礦和煉鹽爐的擁有者。
119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逝世後哈爾和貝希特斯加登修道院領地之間發生衝突,這場衝突持續了數十年,被稱為「鹽混亂」。其原因是皇帝允許的在貝希特斯加登的採鹽。薩爾茨堡大主教把它看作是與迪姆貝格和當時還部分屬於薩爾茨堡的哈爾的鹽礦的競爭。皇帝死後不久庫赫爾的居民攻入薩爾察赫河谷,摧毀和霸佔當地的鹽礦和倉庫。腓特烈的繼承人亨利六世雖然威脅薩爾茨堡後果嚴重,但是1193年哈爾來的武裝人員就通過山口又闖入貝希特斯加登的地面,他們把鹽礦的入口封住並破壞了煉鹽的爐。此外哈爾拒絕向修道院付它的泉水的費用。修道院院長在羅馬向教宗雷定三世申訴並,教宗嚴厲警告大主教並勒令他完全賠償修道院的損失[6][7]。
三年後1196年因為哈爾沒有交十一奉獻薩爾茨堡大主教派兵懲罰哈爾,城市幾乎完全被毀,只有當地的修道院被免。後來建造的城市比原來的小,並獲得了一座保護的城牆,薩爾茨堡為了控制當地建造了一座城堡。城牆今天部分遺留下來,城堡已經不存在了。迪姆貝格的鹽礦重新被發現後從1198年開始哈萊因提取當地采的鹽水,由於哈爾的鹽礦完全被摧毀了哈萊因稱為鹽貿易的主要地點。
1218年當地的伯爵在十字軍東征逝世後對哈爾的控制越來越加強的巴伐利亞公爵和薩爾茨堡就他的遺產發生爭執。在雷根斯堡主教和普法茨伯爵的調停下哈爾和附近的財產被分割。後來的一個協議(1228年7月11日)一部分原來劃給巴伐利亞的地方被分給薩爾茨堡。
命名和巴伐利亞公爵的投資
[編輯]1323年賴興哈爾這個名稱首次出現。
中世紀後期賴興哈爾鹽礦的處境日益不良,因為淡水入侵使得鹽水的成分降低。但是鹽礦的主人沒有錢來投資。從1493年開始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阿爾布雷希特四世逐漸把市民擁有的鹽礦部分也買下來。隨着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對鹽礦的掌握不斷擴大鹽礦也不斷改善,技術日益先進[8]。所有鹽礦的井全部被集中到一個中央的井,這個井是唯一提取鹽水的。1524年建造的一根隧道把淡水引走。這條隧道至今為止依然在城市下面14米的深處把淡水引入薩拉赫河。
1512年修道院發生大火,由於鹽礦的文獻館在修道院裏,因此1512年以前的鹽礦文獻全部被消滅了。
1515年由於縱火造成的大火使得市內約200人喪身。
1529年的《林書》規定有持續性地經營當地的森林來保證鹽礦用木材不被耗盡。早在1509年當地就設立了中歐最早的林業管理人之一。
巴伐利亞公爵國有壟斷和損失
[編輯]1619年只有修道院的鹽礦不屬於巴伐利亞公國。當地的鹽產基本上已經被國家壟斷了並成為巴伐利亞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它為公國帶來了巨大的稅收。
1617至1619年建造的鹽水渠把提煉鹽水的事物轉移到同時在特勞恩施泰因,這樣巴伐利亞的經濟重點從賴興哈爾轉移。
由於賴興哈爾的鹽水質量問題非常嚴重因此公國決定對它進行徹底改進。從1782年至1784年整個提煉鹽水的裝置重新建造,新裝置的熱利用效率提高。由於這個改進,尤其是節省的木材整個改進花費的十萬盾很快就被掙回來了。
巴伐利亞王國時期
[編輯]從1808年至1810年本來到達特勞恩施泰因的鹽水渠被延長到羅森海姆,使得賴興哈爾獲得了更多競爭者。1810年本來獨立的貝希特斯加登修道院領地被併入巴伐利亞王國,1817年29公里長的鹽水渠被從貝希特斯加登鹽礦延長到賴興哈爾。今天在巴特賴興哈爾加工的鹽水中三分之二依然來自這個鹽水渠。
1834年在賴興哈爾鹽礦的一把掃帚被一個爐子點燃造成了一個小火災,由於當時正好有一個慕尼黑來的政府委員會來訪,為了不打攪這個委員會鹽礦決定先不滅火,結果導致的大火災摧毀了城市大部分地方。此外火災把文獻館裏城市歷史和地形的文獻焚毀[9]。路德維希一世國王下令重建鹽礦。1840年新鹽礦完工。這座現在被稱為「老鹽礦」的建築至1926年被使用,今天它是工業遺產,可以參觀。1885年居民感謝沒有在火災中受損在弗洛里安廣場上建造了弗洛里安井。
從1846年開始城市成為一個療養地。從1890年6月7日開始根據巴伐利亞親王的命令城市可以使用「巴特」這個前綴。九年後它成為巴伐利亞王家國有療養地。
納粹時期
[編輯]1930年代裏在巴特賴興哈爾成立了一座帝國元首親衛隊學校。與其它的帝國元首學校一樣其目的在於培養納粹黨的下代骨幹。
阿道夫·希特拉的夏宮在貝希特斯加登,因此在當地需要建造一座新的機場。本來打算擴建巴特賴興哈爾原有的機場,但是1934年1月21日開放的新機場則位於艾恩靈。
按照納粹主義的軍國政策1934年巴特賴興哈爾又成為兵營城市。為此在城市的西側建造了一座新的兵營。今天這座兵營依然存在,而且在建築上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1945年4月25日盟軍轟炸巴特賴興哈爾,市中心有198人喪身,而兵營和裏面的許多戰線醫院則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破壞。
戰後時期
[編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特賴興哈爾屬於美國佔領區。美國軍政府在不再被使用的兵營里設立了一個流民營。
1933年授予保羅·馮·興登堡以及其他著名納粹要人阿道夫·希特拉和恩斯特·羅姆等人的榮譽市民榮譽被於1946年1月4日撤銷。
1955年巴伐利亞的第一座賭場在巴特賴興哈爾開設。
1958年,德國聯邦國防軍成立三年後,一支山地野戰軍又入駐巴特賴興哈爾的兵營。1966年6月13日該兵營被以一名原德意志國防軍將軍和反猶太人士命名。此舉遭到許多抗議。2012年8月1日兵營更名[10]。
行政區劃改革和私有化
[編輯]1972年7月1日的巴伐利亞行政區劃改革中貝希特斯加登縣、勞分縣的南部和巴特賴興哈爾市被合併為巴特賴興哈爾縣。1973年5月1日該縣獲得了它今天的名字貝希特斯加登縣。巴特賴興哈爾成為其縣府。在1978年5月1日的行政區劃改革中兩個鎮被併入巴特賴興哈爾。
1997年國有療養院被私有化,國家的療養管理被撤銷,一個公司成立。
2001年巴特賴興哈爾因為特別遵守阿爾卑斯公約被授予阿爾卑斯山之城的榮譽。頒發這個榮譽的俱樂部1997年成立,其總部位於巴特賴興哈爾。
溜冰廳的倒塌
[編輯]2006年1月2日巴特賴興哈爾的溜冰廳倒塌造成15人死亡,其中12名青少年,34人受傷,其中有些受重傷。在一次公民公投中53%的選民決定在原來的溜冰廳上建造一座新的溜冰和游泳廳。市政府則計劃建造一座旅遊學校。出於造價原因市政府決定忽視共投的結果還是決定造學校。
鹽的重要性
[編輯]鹽在巴特賴興哈爾依然有很大的重要性。它的眾多鹽泉使得它成為一個有名的療養地。巴德賴興哈爾鹽礦的名牌鹽在全德國和世界許多地方出售。
人口發展
[編輯]近年來巴特賴興哈爾的人口數又開始持續但是緩慢地增長,出生率也少許提高。市內居民的平均年齡是48.8歲,在德國是屬於最高的。2004年市內有18,350名居民。由於聯邦國防軍計劃提高在當地駐兵的數量因此市民數在近期估計會上升到兩萬以上。
官方居民數 | 17,513 | |||
居民總數 1) | 17,963 | |||
男子 | 8,313 | |||
女子 | 9,650 | |||
第二住宅 | 993 | |||
1) 這個數字是按照居民居從2011年1月1日以來不斷添加或者減少算出來的 |
地理和社會文化學屬從
[編輯]早在巴伐利亞公國時期巴特賴興哈爾在今天的貝希特斯加登縣地區就已經擁有特殊的社會文化學意義[11][12]。
宗教
[編輯]在1987年5月25日的人口普查中當時巴特賴興哈爾的16,342名居民中11,790(72.1%)人是天主教,3,311(20.3%)人是新教,其他1,241人(7.6%)是其它宗教或者沒有宗教(其中12人信奉猶太教、364人信奉其它基督教宗教、865人沒有宗教)[13]。也就是說1987年92%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教。
巴特賴興哈爾有三個天主教牧區。新教有一個路德派的牧區和兩個自由教會的牧區。
政治
[編輯]市議會
[編輯]巴特賴興哈爾市議會有24個席位和市長。2008年3月2日巴伐利亞地方選舉後席位分佈為:
拜仁基督教社會聯盟: | 11席(包括市長) |
巴伐利亞自由選民: | 6席 |
德國綠黨: | 4席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3席 |
德國自由民主黨: | 1席 |
市長
[編輯]2006年3月26日在第二輪投票中基民聯的選手擊敗了從1988年上任的自由選民市長,於2006年5月1日上任。在2012年3月11日的選舉中他再次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勝連任[14][15][16]。
2013年5月巴特賴興哈爾市議會在一次秘密會議上決定市長沒有工作能力[17]。當任市長從他2012年被重選後就患倦怠。他的職責始終由他的代理從事[18]。
市徽
[編輯]徽章分兩半,左半的底色是銀色的,右半的底色是金色的。左半是藍色的菱形排列,右半是紅色舌頭和紅爪的黑豹[19]。
銀色和藍色的菱形圖形表示它屬於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權力地區。不過這個圖案最早是博根伯爵的徽章圖案,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後來沿用。豹來自斯蓬海姆家族的徽章。這個市徽與下巴伐利亞的主權標誌一樣,巴德賴興哈爾曾經從1255年至1506年屬於下巴伐利亞[19]。
最早所知的印章是13世紀的羔羊頌。估計在同一世紀在城市建立的時候就已經使用菱形圖案和豹作為市徽了[19]。
從1929年開始這個市徽正式被官方認可。
選區
[編輯]在聯邦選舉中巴特賴興哈爾屬於特勞恩施泰因選區,在州議會選舉中它屬於貝希特斯加登選區。
文化和名勝
[編輯]交響樂團
[編輯]巴特賴興哈爾交響樂團1858年首次被提到。1868年正式成立。它終年演出。
博物館
[編輯]- 家鄉博物館
- 鹽博物館
- 狂歡節博物館
建築物
[編輯]民間建築
[編輯]療養、健康和旅遊
[編輯]- 1900年建造的王家療養院
- 1928年建造的國有市有療養院
- 1910年建造的療養公園裏的採鹽建築
- 1909/10年建造的大酒店Axelmannstein
- 1928年建造的普雷迪希施圖爾山纜車
工業紀念碑
[編輯]- 1840年至1851年建的老鹽礦
- 15世紀的鹽主樓
- 鹽水渠
- 1914年建造的發電廠
其它
[編輯]- 1849年造的老市政廳
- 上城
- 中世紀城堡
- 1527年建造的宮殿
- 12世紀的城堡遺址
教堂
[編輯]- 聖尼古拉教堂建於12世紀後半葉
- 原修道院教堂
- 聖約翰內斯醫院教堂,8世紀就已經有記載
等等
公園
[編輯]王家療養公園面積四公頃,裏面有一些有名的古建築。
奧特瑙公園紀念一名到1938年為止在當地工作的猶太醫生。
市內還有三個其它的公園。
體育和體育俱樂部
[編輯]2005年6月12日首次舉辦的貝希特斯加登縣自行車馬拉松以巴德賴興哈爾為起點和終點。
經濟和基礎設施
[編輯]旅遊業
[編輯]巴特賴興哈爾對旅遊業和療養的依靠非常強烈。近年來該市也儘量發展可持續性旅遊業。
其它經濟部門
[編輯]賴興哈爾名牌鹽在德國有名。它是從巴特賴興哈爾的鹽水裏提煉出來的。莫札特巧克力最大的生產商位於巴特賴興哈爾。從1934年開始駐紮在巴特賴興哈爾的山地野戰軍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
交通
[編輯]隨着歐洲內部邊界不斷消失和歐洲地區的形成巴特賴興哈爾越來越靠近僅僅數公里遠的薩爾茨堡。巴特賴興哈爾的兩個火車站每小時都有在貝希特斯加登和薩爾茨堡之間來回的火車停。市內和去往鄰近城鎮有公共汽車交通。
德國8號高速公路經過一個市區。
媒體
[編輯]《賴興哈爾日報》成立於1840年,從1970年代初開始是《特勞恩施泰因日報》的一部份。
《貝希特斯加登周報》是一份在整個縣發行的報紙,也在巴德賴興哈爾傳播。其發行量為3.72萬份。
從1967年開始巴特賴興哈爾的電台轉播巴伐利亞廣播公司的節目。
此外從2009年1月開始在巴特賴興哈爾可以收到從弗賴拉辛播放的巴伐利亞東南波。
教育
[編輯]市內有一座文科中學和一座天主教慕尼黑-佛萊辛總教區辦的女子中學。此外還有一座中學、一座特殊教育中心、一座蒙台梭利學校和三座小學。
其它教育設施有縣醫院的護士職業學校、市立音樂學校、市立人民高校和一座旅店職業學校。
計劃從2009年開始在原來的溜冰和游泳廳的地方建造一座旅店管理職業學校,但是至今為止這個計劃還沒有實現。從2008年開始該學校就已經開始在零時房屋內授課[20]。
其它
[編輯]除了在上面歷史章節里已經提到的火災外在1209年、1265年、1353年、1415年、1424年和1448年也發生巨大的火災,大多數這些火災是與鹽礦有關的。
1982年11月22日一輛油罐車發生車禍導致了一場巨大火災[21]。2007年4月13日發生的山林火災在11天後才被撲滅,其中有三天當地發出災害警報。共12架直升飛機參加救火,沒有人傷亡。
1999年11月1日一名16歲的少年從父母的房子的窗戶向外隨意射擊,殺害了三個人。此前他射殺了他18歲的姐姐,此後他自殺[22][23]。
2008年9月市議會決絕了一個在山頂上建造一座50多米高的基督像的設計[24]。
名人
[編輯]- 莫里茲·馮·施溫德,奧地利畫家
參見
[編輯]參考
[編輯]- ^ Genesis Online-Datenbank des Bayerischen Landesamtes für Statistik Tabelle 12411-003r Fortschreibung des Bevölkerungsstandes: Gemeinden, Stichtag (Einwohnerzahlen auf Grundlage des Zensus 2011).
- ^ 慕尼黑大学/巴伐利亚环境局:巴伐利亚地震服务:巴特赖兴哈尔. [201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 ^ 3.0 3.1 Statistik. stadt-bad-reichenhall.de. [201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7).
- ^ Bernhard Mühr, http://www.klimadiagramme.de/Deutschland/badreichenhall2.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71至2000年的統計數據)
- ^ 850周年巴特赖兴哈尔. [201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1).
- ^ mom-ca.uni-koeln.de[失效連結] 1196年12月1日的文獻
- ^ mom-ca.uni-koeln.de[失效連結] 1198年文獻
- ^ stadt-bad-reichenhall.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城市歷史
- ^ Hermann Herrmann: Topographische Geschichte der Stadt Reichenhall und ihrer Umgebung. München 1858. 69–71頁
- ^ Bad Reichenhall:General-Konrad-Kaserne wird umbenannt[永久失效連結] 巴伐利亞廣播,2012年7月31日
- ^ Berchtesgadener Land Tourismus Gmb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Zur Geschichte des Landkreises「
- ^ www. prangerschuetzen.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er Rupertiwinkel
- ^ statistik.bayern.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巴伐利亞統計局,第6頁
- ^ 市長選舉結果[永久失效連結] (PDF; 44KB)
- ^ Amtliches Endergebnis der Stichwahl[永久失效連結] (PDF-Datei; 39KB)
- ^ 第二輪正式結果[永久失效連結] (PDF; 39KB)
- ^ Stadtrat hält Oberbürgermeister für dienstunfähig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29.,2013年5月20日
- ^ Oberbürgermeister von Bad Reichenhall – Antrag auf Burno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南德報,2013年5月23日,2013年5月30日查詢
- ^ 19.0 19.1 19.2 hdbg.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巴德賴興哈爾市徽的意義和來源
- ^ Semesterstart am neuen Standort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12-16.
- ^ Tankwagenunfall in Bad Reichenhall am 22. November 198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巴特賴興哈爾自願救火隊網頁,2012年5月12日查詢
- ^ Amoklauf in Bad Reichenha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明鏡周報》,1999年11月2日
- ^ Amoklauf in Bad Reichenhall Polizei rätselt über das Moti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明鏡周報》,1999年11月2日
- ^ Stadtratssitzung vom 18. September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12頁,(PDF文件;約30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