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薩洛尼基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塞薩洛尼基 | |
---|---|
Θεσσαλονίκη | |
塞薩洛尼基白塔是鄂圖曼帝國時期的監獄,今天是一座博物館和該市的地標 | |
座標:40°38′25″N 22°56′08″E / 40.6403°N 22.9356°E | |
國家 | 希臘 |
大區 | 中馬其頓大區 |
專區 | 塞薩洛尼基專區 |
政府 | |
• 市長 | 斯泰利奧斯·安傑盧迪斯(泛希社運) |
人口(2021) | |
• 城市 | 317,778人 |
• 都會區 | 1,092,919 |
時區 | 歐洲東部時間(UTC+2) |
• 夏時制 | 歐洲東部夏令時間(UTC+3) |
網站 | thessaloniki |
塞薩洛尼基[1](希臘語:Θεσσαλονίκη,羅馬化:Thessaloníki,[θesaloˈnici] (ⓘ)),又譯作薩洛尼卡、塞薩洛尼卡、薩羅尼加、第撒隆尼基[2][3],舊譯作帖撒羅尼迦(按古希臘語發音),是希臘第二大城市,也是希臘北部最大的城市,希臘中馬其頓大區和塞薩洛尼基專區的首府。根據2021年官方人口統計,塞薩洛尼卡大都會地區總人口有1,092,919人。
塞薩洛尼基是希臘第二大經濟、文化中心,以及東南歐主要的交通樞紐。它的商港對於希臘和東南歐腹地都非常重要。該市擁有2所國立大學,學生人數居希臘首位。作為文化中心,它以擁有大量的拜占庭建築傑作以及一些重要的鄂圖曼帝國、猶太人建築而知名。該市以每年9月初在此舉行的國際貿易博覽會知名,希臘總理每年會在此發佈下一年政府的計劃。塞薩洛尼基還以東南歐最重要的文化活動──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而聞名,吸引了許多國際名人。
地理與氣候
[編輯]塞薩洛尼基位於希臘北部,哈爾基季基半島的西北角,瀕臨愛琴海北部的一個三角形海灣──塞爾邁灣(長100公里,最寬處65公里)的東北端形成的內灣塞薩洛尼基灣(長16公里,寬8公里)。
塞薩洛尼基本身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燥少雨。塞薩洛尼基以北屬於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
塞薩洛尼基(1959-1997)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9.3 (48.7) |
10.9 (51.6) |
14.2 (57.6) |
19.0 (66.2) |
24.5 (76.1) |
29.2 (84.6) |
31.5 (88.7) |
31.1 (88.0) |
27.2 (81.0) |
21.2 (70.2) |
15.4 (59.7) |
11.0 (51.8) |
20.4 (68.7) |
平均低溫 °C(°F) | 1.3 (34.3) |
2.2 (36.0) |
4.5 (40.1) |
7.5 (45.5) |
12.1 (53.8) |
16.3 (61.3) |
18.6 (65.5) |
18.3 (64.9) |
14.9 (58.8) |
10.8 (51.4) |
6.8 (44.2) |
3.0 (37.4) |
9.7 (49.4)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36.8 (1.45) |
38.0 (1.50) |
40.6 (1.60) |
37.5 (1.48) |
44.4 (1.75) |
29.6 (1.17) |
23.9 (0.94) |
20.4 (0.80) |
27.4 (1.08) |
40.8 (1.61) |
54.4 (2.14) |
54.9 (2.16) |
448.7 (17.68) |
數據來源:Εθνική Μετεωρολογική Υπηρεσία |
歷史
[編輯]塞薩洛尼基曾是古代馬其頓王國的重要城市,位於王國首都培拉東南方向約40公里處。前315年,馬其頓國王卡山德在塞爾馬(Therma)古城遺址上(或附近)以及周圍26個村莊的基礎上,建成塞薩洛尼基城,並以妻子帖撒羅妮加(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妹妹)的名字命名,她恰好出生在父親菲利普二世在戰爭中取勝的那天,於是就以幫助他取勝的色薩利人的名字為新出生的女兒命名。塞薩洛尼基的意思就是「色薩利人的勝利」。
塞薩洛尼基迅速發展,早在公元前2世紀建造第一個圍牆,圍成一個大廣場,和當時所有其他希臘城市一樣,是馬其頓王國內的自治部分,設有自己的市議會,作為國王的代表,國王可透過市議會介入該城的內部事務。
馬其頓王國衰落以後,塞薩洛尼基於公元前148年成為羅馬共和國新設立的馬其頓行省的治所,並於公元前41年成為羅馬共和國的自由城市。塞薩洛尼基之後很快發展成一個重要的貿易交匯點,有一條羅馬道路連接拜占庭(後來的君士坦丁堡)和第拉希(今阿爾巴尼亞的都拉斯),便於發展歐洲和亞洲的貿易。羅馬在馬其頓設有4個區,該城是其中一個區的首府。它擁有自治特權,但由帝國委任的保民官管治,並且帝國在此駐有軍隊。公元前1世紀的一段短時期內所有希臘省份都在塞薩洛尼基的管理之下。
由於該城在商業上的重要價值,羅馬人在此建造了巨大的港口──著名的「洞穴港」(Σκαπτός Λιμήν),支援該城的貿易直至18世紀,後來被Axios河的泥沙所淤塞,被開墾為田地,到遠處另建辟口。舊港口的船塢遺跡今天還能在Frangon街,靠近天主教堂。
塞薩洛尼基的衛城位於北面的山上,在公元前55年色雷斯人侵襲該城的郊區之後,出於安全原因而建造。
這裏有一個猶太人居留地,建立於1世紀,也是基督教的早期中心。使徒保羅曾在第二次傳道行程中在該城最大的猶太會堂講道,創立了一個早期教會的根基。由於猶太人反對他,他逃往韋里亞。保羅曾寫過兩封書信給塞薩洛尼基的基督徒團體,這就是新約聖經中的《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帖撒羅尼迦後書》。
306年,薩洛尼卡有了一位主保聖人聖底馬翠斯(另譯底米丟),據稱他施行了許多奇蹟來保護這座城市。他是羅馬帝國的希臘總督,當時的皇帝馬克西米安仇視基督徒,於是他被關進羅馬監獄並殉道,463年,羅馬伊利里亞行省長官里昂提阿斯將那裏改建成聖底馬翠斯教堂,至今尚存。
380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此地頒佈薩洛尼卡敕令,確立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並廢止了古代奧運會等非基督教習俗。
羅馬時期另一個重要的遺蹟,就是位於今天市中的伽列里烏斯拱門及墓室。
拜占庭時期
[編輯]至395年,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京城分別在君士坦丁堡和羅馬),塞薩洛尼基處於東羅馬──東羅馬帝國控制下,其重要性僅次於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最重要的兩個商業中心之一。390年,由於一名戰車御者因雞姦一名奴隸被捕的事件,而引發了一場反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及其哥特人軍隊的起義[5],一批進階官員被殺,起義被鎮壓後,作為報復,7,000 - 15,000市民在該城的競技場被集體屠殺,而這場屠殺亦使狄奧多西一世被臨時逐出教會。
接着是一段安寧繁榮的時期,直到羅馬帝國衰落以後,蠻族一再入侵,在620年該城又在一場大地震遭到嚴重毀壞,羅馬廣場和其他一些公共建築物都被毀壞。在7世紀,塞薩洛尼基自身受到斯拉夫人的攻擊,斯拉夫人未能奪取該城,但是在城市周圍建立了大規模的斯拉夫人社區。拜占庭文獻稱之為Sklavinies。聖西里爾和聖美多德兄弟生於薩洛尼卡,東羅馬皇帝米海爾三世鼓勵他們到北面的斯拉夫地區傳教;他們採納南部斯拉夫語音作為古教會斯拉夫語的基礎。9世紀,東羅馬帝國決定將保加利亞貨物的市場從君士坦丁堡搬到塞薩洛尼基。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一世侵入色雷斯,擊敗東羅馬帝國軍隊,迫使帝國將市場撤回君士坦丁堡。
904年,以克里特為基地的薩拉遜人奪取了該城,劫掠十天後,帶着22,000名奴隸(大部分是年輕人)和許多戰利品離開。
儘管受到多方的入侵,塞薩洛尼基還是很快得到了恢復。在10-12世紀進入一個新的和平與繁榮的黃金時代,擁有大量人口和繁榮的商業,帶來了知識和藝術的全盛期,有眾多的教堂及壁畫,還有許多知名學者在此任教。每年10月,在城牆外舉辦著名的聖底馬翠斯集市,持續6天時間。在該市有許多東羅馬帝國藝術的傑作儲存了下來,特別是一些古老教堂的鑲嵌工藝,包括聖索非亞教堂(Αγία Σοφία)和聖佐治教堂。在12世紀,由於Komnenoi皇帝的強有力的統治,東羅馬帝國向北遠擴張到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塞薩洛尼基的經濟繼續擴充。當時該市繁榮的另一個標誌,是設在這裏的帝國的造幣廠。
1180年皇帝曼努埃爾一世去世以後,東羅馬帝國開始衰落。1185年,統治西西里島的諾曼人,在鮑德溫伯爵和里卡多·阿塞拉率領下攻佔該城,帶來了大規模的毀壞。但他們的統治不滿一年,在兩次戰役中被東羅馬帝國軍隊擊敗,被迫撤出該城。1204年4月13日,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軍攻陷並屠殺了四十萬人,塞薩洛尼基也結束了歸屬於東羅馬帝國的歷史。同時,包括希臘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的薩洛尼卡王國成為拉丁帝國最大的封邑。皇帝鮑德溫一世將該城交給他的對手蒙費拉公爵博尼法斯,但在1224年,被伊庇魯斯專制國的狄奧多雷一世奪取。1246年,該城被拜占廷流亡政權尼西亞帝國收復。
在14世紀,該城被Zealotes社會運動(1342-1349)所震撼。開始時是支援保守派思想的主教格雷戈里·帕拉馬斯與傳播社會改革思想的修道士卡拉布里亞的巴拉姆之間的宗教衝突,很快就演變成一場政治暴亂,導致Zelotes的流行,暫時統治塞薩洛尼基,實行改革的社會政策。
鄂圖曼時期
[編輯]1387年,鄂圖曼帝國佔領了塞薩洛尼基,但在1402年與帖木兒帝國的安卡拉戰役後失去了該城。不過拜占庭帝國在無法抵擋鄂圖曼帝國的情勢下,被迫將塞薩洛尼基出售給威尼斯共和國。1430年3月29日,鄂圖曼帝國的蘇丹穆拉德二世率軍圍攻3天以後,攻佔了塞薩洛尼基。
在鄂圖曼帝國時期,塞薩洛尼基湧入了大量穆斯林和猶太人。1478年,塞薩洛尼基有4,320名穆斯林和6,094名希臘東正教徒,以及少數的天主教徒,還沒有猶太人。但是到1500年,人口構成發生了變化:3,770名猶太人、7,986名希臘東正教徒、8,575名穆斯林,穆斯林的人數居首位。這些猶太人屬於當時從西班牙被驅逐出來的塞法迪猶太人,鄂圖曼帝國出於阻止希臘東正教徒占人口多數的政策,接收了這些猶太人[6]。到1519年,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已經達到15,715人,佔總人口的54%。在此後的4個世紀中,瑟法地猶太人、穆斯林和希臘東正教徒一直是該市的3大主要群體[6]。
土耳其人將塞薩洛尼基改名為薩洛尼卡(Selânik),直到1912年都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之下,是帝國的一個省城,也是帝國內最重要的貿易與商業城市之一。1888年鐵路通到這裏,1896年—1904年新建了現代的港口設施。現代土耳其國家的創立者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1881年出生在這座城市,20世紀早期在此領導青年土耳其運動。該城在當時多種文化匯粹;20世紀初有13萬居民,其中6萬是塞法迪猶太人,祖先1492年以後從西班牙和葡萄牙遷來。該城日常生活的語言是拉迪諾語(一種源自於舊卡斯蒂利亞西班牙語的猶太語言)。該城的休息日是星期六,猶太安息日。其他主要的人口包括土耳其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
在至少兩個世紀中,塞薩洛尼基是世界上最大的猶太城市。20世紀初該市的13萬人口中,大約6萬人是瑟法地猶太人[7]。還有一些Romaniote猶太人[8]。
在上城(Ano Poli)還能發現大火後倖存的鄂圖曼時期建築,傳統木屋和噴泉。在市中心保留了許多石頭砌築的清真寺,著名的有"阿拉賈粥廠清真寺,40多座尖塔幾乎全部在大火中倒塌,或在1912年以後被毀;唯一倖存的是在伽列里烏斯拱門及墓室。還有一些土耳其浴室儲存了下來。
現代
[編輯]1912年11月9日,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塞薩洛尼基的鄂圖曼帝國駐軍向希臘軍隊投降。次日,保加利亞軍隊到達,聲稱該市屬於保加利亞。於是進入緊張的共管時期。1913年3月18日,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在塞薩洛尼基被刺。
鄂圖曼帝國被擊敗,過去的盟國之間由於領土歸屬爭議,立刻又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9]奧地利政府提議將塞薩洛尼基變成一個中立的國際化城市,既不屬於希臘,也不屬於保加利亞、土耳其和「猶太」,類似於後來的但澤;這個中立區面積400-460 km²,人口有26萬。[10][11]1913年8月10日簽訂的布加勒斯特條約最終確定了塞薩洛尼基的歸屬。但是在希臘,該市的解放日確定在1912年10月26日,主保聖人的紀念日。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一支大規模的遠征軍登陸塞薩洛尼基,使用該城作為抵抗親德國的保加利亞的基地。一個由Eleftherios Venizelos領導的親協約國臨時政府亦因而成立,與傾向中立的希臘國王分庭抗禮。
1917年8月,城市的大部分被法國駐軍引起的一場火災事故所摧毀,火災造成72,000人無家可歸(當時全市人口為271,157人)。Venizelos禁止重建市中心,直到準備好一個完全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幾年後,該規劃終由法國建築師和考古學家Ernest Hebrard完成。Hebrard規劃將塞薩洛尼基的東方特徵一掃而空,從此該市成為一個歐洲風格的城市。
大火的影響之一,是摧毀該城接近一半猶太人的家園和生計,他們被迫出國。許多人去了巴勒斯坦。部分人乘搭東方快車前往巴黎。還有一些去了美國。不過,他們的數目迅速被希土戰爭(1919-1922)後被土耳其驅逐出境的希臘難民所填補。結果該城人口大幅上升。它的綽號「難民首都」(I Protévoussa ton Prosfígon)和「窮人的母親」(Ftohomána),甚至今天該城的居民和文化仍帶有安納托利亞的特徵。
塞薩洛尼基從1941年4月9日到1944年10月30日被納粹德國佔領。該城遭受同盟國炸彈的嚴重損壞,幾乎全部猶太人口被納粹滅絕,僅有一千猶太人倖存。塞薩洛尼基戰後迅速得到重建,從1950-1970年代,人口增長,新建了大批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工廠,不過這一時期的發展缺少合理的規劃,帶來嚴重的交通擁堵等問題,至今仍困擾着塞薩洛尼基。1978年6月20日,塞薩洛尼基在一場強烈的地震中(6.5級)受到嚴重損壞,市中心一幢公寓樓倒塌,造成40人死亡,許多古代遺留的拜占庭建築受損。
1988年,塞薩洛尼基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1997年,塞薩洛尼基成為歐洲文化城市。
2004年,該城舉辦了2004年夏季奧運會的部分足球比賽。2008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中塞薩洛尼基被西班牙薩拉戈薩擊敗而未能取得,不過在2006年9月已經宣佈要爭取2017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
人口
[編輯]年度 | 人口 | 變化 |
---|---|---|
1981年 | 406,413 | - |
1991年 | 383,967 | -22,446/-5.52% |
2001年 | 355,953 | -19,980/-5.20% [12][13] |
2011年 | 315,196 | -40,757/-11.45% |
2021年 | 317,778 | +2,582/+0.82% |
由於人口向郊區轉移,儘管市內人口逐年減少,不過都市區人口仍在增加,達到109.29萬人(2021年統計),名列希臘第二大都市區,僅次於雅典。
猶太人
[編輯]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社團,大部分是瑟法底猶太人,不過也有一些古老的、有重要歷史意義的Romaniotes社團。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社區占該城一半以上的人口,支配着該市的商業,直到1912年希臘奪取該城。在希臘統治下,猶太人和所有希臘人享有同等的公民權利[14]。由於猶太人在該市影響巨大,以至於許多非猶太人也能夠說瑟法底猶太人的拉迪諾語和羅曼斯語,城市在星期六──猶太人的安息日事實上停止了運作。[15]
1917年塞薩洛尼基大火對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社團造成了重大打擊,使得5萬名猶太人無家可歸[16],許多猶太人移居到土耳其[17]、美國、歐洲其他地區以及埃及的亞歷山大。1920年,政府為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設立了特別的選舉團,使他們避免和基督徒候選人進行競爭。[18]鄂圖曼帝國崩潰以後,塞薩洛尼基的猶太商人失去了大部分市場。1922年,禁止在星期日進行貿易的藍色法案更加重了他們的財政壓力,於是許多猶太人向外移民。[19]
在1923年小亞細亞災禍之後,有10萬名希臘難民遷入塞薩洛尼基,削弱了猶太人在該市的重要性,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猶太人在該市人口中已經佔20%。即便如此,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社團仍在該市扮演重要角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塞薩洛尼基被納粹佔領。在猶太人大屠殺中,納粹幾乎殺害了該市96%的猶太人,基本上滅絕了當地的猶太人社團。
今天,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已經不足1,000人,但是在美國和以色列,還存在着「塞薩洛尼基猶太人」社團。
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人口[14]
年份 | 總人口 | 猶太人 | 百分比 | 資料 |
---|---|---|---|---|
1842年 | 70,000 | 36,000 | 51% | Jakob Philipp Fallmerayer |
1870年 | 90,000 | 50,000 | 56% | 希臘教科書(G.K. Moraitopoulos, 1882) |
1882年/1884年 | 85,000 | 48,000 | 56% | 鄂圖曼帝國政府人口統計 |
1902年 | 126,000 | 62,000 | 49% | 鄂圖曼帝國政府人口統計 |
1913年 | 157,889 | 61,439 | 39% | 希臘政府人口統計 |
1917年 | 52,000 | |||
1943年 | 50,000 | |||
2000年 | 673,224 | 1,000 | 0.15% |
經濟
[編輯]塞薩洛尼基是一個主要港口城市和工商業中心。該城主要的工業包括石油精煉、鋼鐵、石油化工、紡織、機械、麵粉、水泥、醫藥和釀酒。該城還是整個東南歐的主要交通樞紐,與周圍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進行貿易。該市有相當比例的工作人口從業於中小型企業,政府僱用的比例佔10%(2002年)。
塞薩洛尼基國際貿易博覽會[20]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6年,在每年9月舉辦十天時間,地址設在市中心的塞薩洛尼基國際展覽中心,面積180,000平方米。組織者HELEXPO組織主題展覽和大會 throughout 一年。國際貿易博覽會由希臘總理開幕,每年帶來300,000遊客。
名勝
[編輯]- 水濱碼頭地區,是塞薩洛尼基主要的吸引人之處.有許多店鋪和咖啡館,勝利大道從塞薩洛尼基白塔通往巨大的宮殿(現在是一個渡口)
- 塞薩洛尼基白塔,位於水濱碼頭地區,公認為該城的標誌,過去是土耳其的監獄,現在設有拜占庭文明博物館,登塔可以觀看市中心和海港的美景
- 伽列里烏斯拱門及墓室,常稱為Kamara,裝飾華麗,用紅色石頭建造是一座圓形教堂,但沒有傳統的東正教聖幛。這座教堂建在過去希臘羅馬異教廟宇的廢墟上
- 聖底馬翠斯教堂,全城最重要的教堂,在羅馬廣場的遺址上,有3個附屬禮拜堂,一個博物館,和地下墓穴,還有關押該市主保聖人聖底馬翠斯的囚室
- 塞薩洛尼基古羅馬廣場
- OTE塔:一個電視塔,薩洛尼基博覽會中心,可從其旋轉餐廳俯瞰城市
- 小宮(Kyvernion),位於城市東部,前希臘國王和王后行宮
- 現代風格的塞薩洛尼基音樂廳,位於城市東部,靠近Posidonion體育中心
- 上城(Ano Poli),鄂圖曼時期遺蹟,有美麗的木屋,盤繞而上的街道直至全城最高處,還有一些最古老的教堂,特別是聖大衛教堂、聖尼古拉堂
- 亞里士多德廣場,從海濱的勝利大道通往Panayia Halkeion教堂所有的道路匯聚而成,廣場的形狀像一個瓶子
- 市中心聖索非亞教堂及周圍窄街
- 塞薩洛尼基城牆:上城和kastro
- Agia Paraskevi修道院
- Latomos修道院
- 羅馬宮殿與競技場
- Trigonian Tower and the Castra area
文化
[編輯]博物館
[編輯]塞薩洛尼基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其中包括塞薩洛尼基猶太博物館、馬其頓當代藝術博物館、塞薩洛尼基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收藏有上千件重要的俄羅斯先鋒派藝術作品)、馬其頓-色雷斯民間傳說與人種學博物館、拜占庭文明博物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塞薩洛尼基電影博物館、馬其頓抗爭博物館、巴爾幹戰爭博物館、塞薩洛尼基戰爭博物館、阿塔圖爾克博物館、塞薩洛尼基體育博物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塞薩洛尼基水博物館、塞薩洛尼基科技博物館、塞薩洛尼基攝影博物館、古希臘、拜占廷與後拜占庭樂器博物館、歐洲拜占庭與後拜占庭傑作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Goulandris自然史博物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等。塞薩洛尼基白塔現在也開闢為一個博物館。
文化活動
[編輯]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的前身是1960年開始舉辦的「希臘電影周」,到1992年正式發展成一年一度的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在每年9月中旬舉辦10天,通常有超過150部電影參展,目前已經成為巴爾幹地區電影作品的主要展示櫥窗,和該地區最主要的電影節。該電影節包括以下環節:國際電影環節;希臘電影全貌;新視野獨立電影環節;巴爾幹觀察;回顧與獻禮環節,曾經展示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爾、安哲羅普洛斯、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等大師的作品。這個電影節特別關注於發現和激勵世界各地的新進導演。在電影節期間通常還會舉辦一些音樂會或者畫展。
塞薩洛尼基其他的國際性年度文化活動還有舞蹈影片節(從2000年開始,在雅典和塞薩洛尼基兩地舉辦)[21]。
塞薩洛尼基紀錄片節[2]開始於1999年3月。
塞薩洛尼基國際攝影節[22],每年2月到4月中旬在塞薩洛尼基舉辦。
自從1966年起,每年9月-12月舉辦為期3個月的文化活動,以該市的主保聖人聖底馬翠斯命名,已經成為該市的一種制度,
交通
[編輯]直到1970年代,希臘1號州際公路全部完成,塞薩洛尼基才通高速公路。塞薩洛尼基現在有希臘1號州際公路通往雅典,希臘4號州際公路、希臘2號州際公路和希臘12號州際公路通往色雷斯和索菲亞。隨着塞薩洛尼基都市區人口的增長,已經出現了交通擁堵、停車泊位不足以及建築物過於密集的狀況。
目前塞薩洛尼基的公共交通只有公共汽車一種方式。塞薩洛尼基地鐵正在興建中,預計在2023年完工,將改善市中心交通擁堵的狀況。地鐵興建前曾有過多次討論,興建期間更遇到希臘經濟危機及數次考古發現中斷施工,故建設期程相當緩慢[23][24]。另外還有一個提議,新建一條海底隧道,將市區西部的港口和市區東部連接起來,不過這個提議遭到相當多的反對。
該市是巴爾幹地區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火車可以直達索菲亞、斯科普里、貝爾格萊德、莫斯科、維也納、布達佩斯、布加勒斯特、伊斯坦布林、雅典以及希臘各地。
該市的航空運輸,包括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全都經由馬其頓國際機場。機場的兩條跑道長度較短,無法起降大型飛機,不過已經準備將其中一條跑道延伸至塞爾邁灣中(但也因此而引發了環境爭議)。此外,該城是希臘第二大港口。
外國領事館
[編輯]有許多國家在塞薩洛尼基設有領事館:阿爾巴尼亞、澳大利亞、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捷克、智利、塞浦路斯、丹麥、芬蘭、法國、德國、馬其頓、匈牙利、日本、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挪威、秘魯、菲律賓、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瑞典、瑞士、西班牙、土耳其、英國、美國。
教育
[編輯]塞薩洛尼基是東南歐地區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擁有來自全國的數量眾多且活躍的學生。該城有兩所大學:塞薩洛尼基亞里斯多德大學──希臘最大的大學(建於1926年)和馬其頓大學。此外還有一所塞薩洛尼基技術學院,和私立大學。
體育
[編輯]塞薩洛尼基擁有眾多的足球隊, 其中有4支主要球隊參加希臘足球超級聯賽(共有16支球隊),在2006-2007賽季中,阿里斯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14年)獲得第4名;PAOK足球俱樂部獲得第6名;阿波羅隊獲得第12名;而最古老的伊拿克里斯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08年)則獲得第13名。阿波羅隊由希土戰爭後來自君士坦丁堡、本都和小亞細亞的希臘難民成立於1926年。
塞薩洛尼基的主要足球運動場是國立的卡夫坦特卒格里奧體育場,是伊拿克里斯隊的主場,為了2004年夏季奧運會進行了大規模整修。Toumba 體育場是PAOK 隊的主場,Kleanthis Vikelides 體育場(Harilaou)是阿里斯足球俱樂部的主場。主要的室內運動場是國立的Alexandreio Melathron是阿里斯籃球俱樂部的主場,許多文化活動也在這裏舉行;PAOK 體育場是PAOK 籃球俱樂部的場地。
友好城市
[編輯]圖片
[編輯]-
舉辦塞薩洛尼基電影節的場地Olympion電影院
-
從上城眺望塞薩洛尼基的中部和東部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周定國 (編). Thessaloniki 塞萨洛尼基 (希).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簡體中文)
- ^ 不滿艾爾段言論 希臘總理仍盼與土耳其保持溝通. 中央通訊社. 2022-09-11 [2023-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2) (中文(臺灣)).
- ^ 希臘火車對撞 已40死85傷60失蹤. 自由時報. 2023-03-02 [2023-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中文(臺灣)).
- ^ Geoklima 2.1
- ^ 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ch.27 2:56
- ^ 6.0 6.1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 p.779 - Rosamond McKitterick, Christopher Allmand
- ^ Mark Mazower, Salonica, City of Ghosts: 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 1430-1950,倫敦: HarperCollins, 2004. ISBN 0-00-712023-0
- ^ for a review of recent work on 塞薩洛尼基猶太社區, see Andrew Apostolou,「以色列的母親,歷史的孤兒:關於塞薩洛尼基猶太人」,Israel Affairs 13:1:193-204 doi:10.1080/13537120601063499
- ^ 大英百科全書第12版, 1922, vol. 30, p. 376
- ^ Rena Molho. 塞萨洛尼基的犹太社团与并入希腊,1912——1919年. 中東研究. : 391–403.
- ^ N. M. Gelber. 塞萨洛尼基国际化的尝试,1912——1913年. 猶太社會研究 (印第安那大學出版社). 1955年: 105–120.
- ^ 存档副本 (PDF). [2007-07-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4-04-07).
- ^ 存档副本. [200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0).
- ^ 14.0 14.1 存档副本. [2009-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 ^ 存档副本. [200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 ^ 存档副本. [200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Stanford J. Shaw,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土耳其和歐洲猶太人,http://www.sefarad.org/publication/lm/043/6.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01.
- ^ Mazower, pg. 381
- ^ ibid
- ^ 塞薩洛尼基國際貿易博覽會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1-11.
- ^ 塞萨洛尼基舞蹈视频节. [2006-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09).
- ^ 塞萨洛尼基国际摄影节. [200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Robert Schwandl. THESSALONIKI Metro. urbanrail.net.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Giorgos Christides. Thessaloniki metro: Ancient dilemma for modern Greece. BBC. 14 Mar 2013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參考書目
[編輯]- Apostolos P. Vacalopoulos, 塞薩洛尼基歷史,巴爾幹研究協會, 1972.
- 塞薩洛尼基:旅行指南和街道地圖, A. Kessopoulos, MalliareÌ„s-Paideia, 1988.
- Mark Mazower, 塞薩洛尼基,Ghosts的城市: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 1430-1950, 2004, ISBN 0375412980.
- 塞薩洛尼基城市指南, Axon 出版社, 2002.
- James C. Skedros, 塞薩洛尼基的主保聖人聖Demetrios,4-7世紀 (哈佛神學研究所,三一Press 國際(1999).
- Vilma Hastaoglou-Martinidis (ed.), 城市復興:塞薩洛尼基國際城市設計競賽, Andreas Papadaki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