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政治經濟學(英語: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又稱全球政治經濟學(英語:Global political economy,GPE),是研究國際政治與全球經濟如何互相影響的學科。 [1] 國際政治經濟學是經濟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的一個子領域,與宏觀經濟學、國際商務、國際發展和發展經濟學等領域關係密切。它也關注全球經濟交流下的收益分配結果。 [1]
全球經濟的議題約分成四大領域:國際貿易、國際貨幣體系、跨國企業與經濟發展。 [2] 國際政治經濟學討論與研究的焦點包含全球化、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貧窮和建制在發展中的作用)、全球市場、政治風險、透過國際協作來解決跨國的經濟問題、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權力結構平衡。[3]
試圖理解國家的對外經濟政策時,IPE 學者傾向於關注相關行為者的利益和偏好,以及不同的政治制度如何聚合、調和這些利益或將這些利益轉化為政策。[4][5] 各個持份者的偏好可能來自於物質利益或信念。 [4]
定義
[編輯]托馬斯·奧特利將國際政治經濟學定義為研究「全球經濟交流中贏家和輸家之間的政治鬥爭」。[1]本傑明·柯恩將IPE描述為「在國際事務層面上經濟和政治活動的複雜相互關係」的研究。[6] 海倫·米爾納將 IPE 定義為「國際體系中經濟和政治變數的相互作用」。 [7]
全球經濟的議題經常分成四大領域:國際貿易、國際貨幣體系、跨國企業與經濟發展。 [2] IPE 框架也被用於研究人口遷徙。 [8][9]
歷史
[編輯]19世紀前,政治經濟學一直被視為經濟學的同義詞。20世紀初期,政治學和經濟學便開始分離。儘管如此,如凱因斯和卡爾·波蘭尼的《鉅變》(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仍強調政治和經濟之間的關係。 [10]
現代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11] 該學科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基歐漢、奈伊、吉爾平,以及英國的蘇珊·史翠菊。[12][13] 國際政治經濟學逐漸成為政治學系的關鍵領域,但在經濟學系中仍被忽視。 [14]
兩大原因推動了早期國際政治經濟學發展,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機構,加深了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二是,與這些國際經濟建制相關的政治不穩定事件,如金本位制的終結、1973年石油危機以及各國呼籲實行貿易保護政策。[1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Oatley, Thoma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Sixth Edition. Routledge. 2019: 25 [2021-09-11]. ISBN 978-1-351-0346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1) (英語).
- ^ 2.0 2.1 Oatley, Thoma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Sixth Edition. Routledge. 2019: 27 [2021-09-11]. ISBN 978-1-351-0346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1) (英語).
- ^ Paquin, Stéphan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DF). The SAGE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2019, 3: 1256–1271 [2021-09-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6-19).
- ^ 4.0 4.1 Oatley, Thoma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Sixth Edition. Routledge. 2019: 39–41 [2021-09-11]. ISBN 978-1-351-0346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1) (英語).
- ^ Frieden, Jeffry; Martin, Lis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Global and Domestic Interactions. W.W. Norton. 2003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
- ^ Cohen, Benjamin 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6 [2021-09-11]. ISBN 978-0-691-135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英語).
- ^ Milner, Helen V. Formal Method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Models, Numbers, and Cases. 2004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 ^ Peters, Margaret E. Immi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Politics. 2017 [2021-09-11]. doi:10.1093/acrefore/9780190228637.013.2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1) (英語).
- ^ Layna Mosley; Singer, David A. Migration, Labor,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015, 18 (1): 283–301 [2021-09-11]. ISSN 1094-2939. doi:10.1146/annurev-polisci-020614-094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英語).
- ^ Cohen, Benjamin 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7–19 [2021-09-11]. ISBN 978-0-691-135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英語).
- ^ 11.0 11.1 Lake, David A. Open economy politics: A critical review. 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2009, 4 (3): 219–244. ISSN 1559-744X. doi:10.1007/s11558-009-9060-y (英語).
- ^ Cohen, Benjamin 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21-09-11]. ISBN 978-0-691-135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英語).
- ^ Chris Brown. Susan Strange—a critical appreci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9, 25 (3): 531–535. doi:10.1017/S0260210599005318.
- ^ Cohen, Benjamin 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38–41 [2021-09-11]. ISBN 978-0-691-135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英語).